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分离和部分纯化了甘蓝型油菜荚果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亚基分子量约为46KD,推测其全酶分子量为184KD。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8.4;最适温度是60℃,70℃处理10min残存活性仍保持在50%,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底物L-Phe最适反应浓度是0.02mol/L;有两个Km值,即Km1为1.01×10-3mol/L,Km2为0.778×10-3mol/L。  相似文献   

2.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由胡敏酸、富里酸等组成。为了解热处理对土壤DOM的结构和组分的影响,将水稻土样品在温度200℃、250℃、300℃和时间2、4、6 h下进行加热,对热处理前后的水稻土DOM进行了紫外光谱、三维荧光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紫外-可见光光谱的特征指标250 nm和365 nm紫外吸光度比值E_2/E_3,随着加热温度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单位溶解性有机碳浓度下254、260、280 nm处波长SUVA_(254)、SUVA_(260)和SUVA_(280)则逐渐减少,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增加,DOM的芳香性和疏水性降低;加热后DOM在253 nm与203 nm吸光度的比值A_(253)/A_(203)由低到高,表明未加热时DOM组分芳香环取代基以脂肪链为主,加热后脂肪类物质大量分解。样品加热后的三维荧光光谱发生蓝移现象,荧光强度增加,同时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峰值与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峰值的比值r(A/C)降低,表明加热后土壤DOM芳香性降低,分子量降低。红外光谱特征表明,加热后DOM中羧酸类物质增多;200℃和250℃加热时,DOM中脂肪族类物质增加,300℃加热时脂肪族类物质减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昆虫油葫芦 (Cryllus testaceus Walker)体中提取甲壳素工艺的研究 ,提出了提取甲壳素的适宜反应条件 :1酸处理 ,0 .8mol/ L HCl预先加热 (70~ 80℃ ) 30 min,然后室温放置 2 4h。 2碱处理 ,2 .5~ 3.5mol/ L Na OH,80~ 10 0℃ ,5~ 9h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海产品中牛磺酸测定的三种前处理方法:6%磺基水杨酸热水浴提取法;0.02mol/L盐酸提取法;70%乙醇沸水浴提取法。结果表明:采用6%磺基水杨酸热水浴提取法均比0.02mol/L盐酸提取法和70%乙醇沸水浴提取法测定值高,测定结果精确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达98%、变异系数(CV)为1.86%。该法试剂成本低,操作简便,且能同时测定其它18种游离氨基酸,是海产品牛黄酸测定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金龟子中提取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分布广泛、壳聚糖含量高的白星花金龟 (Potosia(L iocola) brevitarsis L ewis)为材料 ,以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获得较高粘度壳聚糖提取工艺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壳聚糖的提取工艺 :1脱矿物质。用 0 .30 mol/LHCl预先加热 (70~ 80℃ ) 30 min,然后室温 (2 0℃ )条件下浸泡 12~ 2 4 h。2脱蛋白质、脂类。用 1.2 5~ 3.75 mol/LNa OH在 90~ 10 0℃下处理 4~ 6 h。 3脱乙酰基。用 10~ 11.2 5 m ol/L Na OH在 130℃下处理 3h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钛合金和铁片作为阴阳电极材料,以浓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电解液,通过电解法制备高铁酸钾,通过红外光谱(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6 mol/L,反应时间为2 h,表观电流密度为100 m A/cm2时,高铁酸钾产率最高;产物的红外光谱表征证明产物为高铁酸钾。使用自制的纯度在70%以上的高铁酸钾处理猪场养殖废水,在微碱性条件下,按质量浓度100 mg/L投加高铁酸钾,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同时色度和浊度也有很大改善,恶臭味也会消除。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温度下,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茜素紫(Alizarin-Violet,ALV)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 albumin,BSA)相互作用特征。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处理试验数据,得到相互作用常数的平均值为1.078×105L/mol,相互作用的ΔHθ、ΔGθ和ΔSθ的平均值分别为-8.030kJ/mol、-29.19kJ/mol和69.80J/K,作用位置为2.38nm,作用位点数为1.173。证实了在试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ALV与BSA可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复合物,其荧光猝灭作用更符合静态猝灭作用特征,为研究ALV的生态环境效应、生物学效应和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以及ALV的染色机理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同步荧光具有光谱简单、谱带窄化、散射干扰少等优点。多菌灵本身具有一定的荧光,但荧光峰较宽,且存在干扰。当△λ=18 nm时,其同步荧光光谱只有一个简单窄化的单峰。β-环糊精能与多菌灵能形成1:1的超分子包合物,从而对多菌灵的荧光具有增敏作用,基于此建立了多菌灵的同步荧光检测法。优化实验条件下,在2.0×10~(-7)mol/L~9.0×10~(-6)mol/L范围内,多菌灵的浓度与同步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0.996,检出限为6.0×10~(-8)mol/L。该方法快速、简便、选择性较高,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成功用于香菇、豆芽中多菌灵的实际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4%~106.4%。  相似文献   

9.
利用已获得的水稻WRKY19基因启动子(OsW19p::GUS)的转基因植株进行研究,分析了OsW19p在T1代苗期时的诱导表达特性,GUS荧光测定结果表明:OsW19p的表达可被ABA(100μmol/L)、SA(500μmol/L)、高温(42℃)、低温(5℃)和伤处理增强;被2,4-D(1μmol/L)、NaCl(200mmol/L)和PEG4000(25%)处理抑制;IAA(5μmol/L)、MeJA(100μmol/L)和紫外线照射处理对OsW19p的表达几乎没有影响。OsW19p在转基因植株根中的表达水平高于35s,但在叶片中低于35s。OsW19p在转基因水稻扬花期茎部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花、叶鞘和叶片,在根部表达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10.
酰胺类除草剂与脲酶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紫外差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酰胺类除草剂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与脲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增加(0.0~1.6 μmol/L),脲酶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吸收强度减弱.除草剂对脲酶的荧光均有猝灭作用,且静态猝灭是引起脲酶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从荧光猝灭结果求出除草剂和脲酶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乙草胺K= 1.17×103 L/mol,n=0.81;丙草胺K=1.46×102 L/mol,n=0.67;丁草胺K= 2.29×101 L/mol,n=0.50;异丙甲草胺K=1.49×103 L/mol,n=0.84.  相似文献   

11.
以芜菁、大白菜及其杂交 1代为试材 ,系统分析了 Mg Cl2 浓度、d NTP浓度、随机引物浓度、模板 DNA用量、Taq DNA聚合酶浓度以及不同来源扩增缓冲液对 RAPD反应的影响 ,建立了一套稳定的 RAPD反应体系。该体系反应体积为 2 0μL,Mg Cl2 浓度为 1 .5mmol/L ,d NTP浓度为 2 0 0μmol/L ,随机引物浓度为 0 .4μmol/L ,模板 DNA为 2 0 ng,TaqDNA聚合酶为 6.67μmol/( L· min)。在 8种热循环条件下 ,该体系具有稳定的重现性 ,其扩增程序为 :94℃ /1′→ 36℃ /2 0″→ 72℃ /1 0″预扩增 2循环 ;94℃ /1 0″→ 36℃ /1 5″→ 72℃ /70″扩增38循环 ;72℃ /4′延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苯酚和对苯二酚的含量,为环境样品中痕量物质的分析提供测定方法。[方法]取水样,加入β-环糊精溶液、EDTA溶液及缓冲溶液后测定。[结果]在波长对为λEx/λEm=240 nm/309 nm时测定苯酚含量,线性范围为0~1×10-4mol/L,检出限为6.6×10-8mol/L;在波长对为λEx/λEm=310 nm/340 nm时测定对苯二酚含量,线性范围为0~1.5×10-5mol/L,检出限为5.2×10-9mol/L。[结论]通过三维荧光扫描来选择干扰少而测定灵敏度较高的检测波长,实现了荧光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样中的苯酚和对苯二酚含量。  相似文献   

13.
双子吡啶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溴化1,6 二(α 十四烷基吡啶)己烷,其结构通过1H NMR,13CNMR和MS证实产物为目标化合 物.用失重法测试了溴化1,6 二(α 十四烷基吡啶)己烷在不同温度下(30~60℃)、5mol/L的HCl中对X70钢的 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溴化1,6 二(α 十四烷基吡啶)己烷的缓蚀率随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溴化1,6 二 (α 十四烷基吡啶)己烷的浓度为6×10-6 mol/L时,在60℃、5mol/L的HCl中对X70钢的缓蚀率高达95%.并用 SEM 和UV对X70钢表面和腐蚀液进行了分析测试,数据表明,溴化1,6 二(α 十四烷基吡啶)己烷在酸性介质 中对X70钢具有很强的缓蚀性能,可用于高温环境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酸解在低分子量海带褐藻糖胶制备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酸提取法制备海带褐藻糖胶,测定在不同HCl浓度(0、1、2 mol/L)、不同降解时间(40、50、60 min)、不同降解温度(70、80、90℃)条件下微波辅助酸解得到的褐藻糖胶的分子量,分析不同降解条件对褐藻糖胶分子量的影响,并与水浴辅助酸解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HCl浓度、降解时间、降解温度的升高,酸解产物的分子量降低,且温度对降解产物分子量的影响最大。与水浴加热相比,微波辅助酸解降解产物的分子量更低。在80℃,HCl浓度为1 mol/L,降解40 min以上,比较容易制备低分子量褐藻糖胶。微波比水浴加热更容易对褐藻糖胶的硫酸基造成破坏。在2 mol/L HCl条件下,微波和水浴辅助酸解60 min,分别在70和90℃观察到明显的硫酸基脱除现象。[结论]采用微波辅助酸解法制备低分子量褐藻糖胶时,要注意硫酸基脱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烟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250.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用磷酸调节pH 6.0)=70∶30;检测波长259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溶液浓度在27.568~165.408 mg/L时峰面积与烟碱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0,方法的检测限(s/n=3)为0.011 mg/L,平均回收率为97.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n=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烟草中烟碱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Diludin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iludine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Diludine对BSA的荧光作用及Stern-Volmer方程得到Diludine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K为1.23×106 L/mol(298 K)和2.27×104 L/mol(303 K)。根据Lineweaver-Buck,结合位点数为0.938 7(298 K)和0.674 03(303 K)。热力学参数△H和△S分别为1.84×10-3 J/mol和-1.91×103 J/mol,热力学数据说明Diludine与BSA之间主要以静电作用力与疏水作用力相互结合。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Diludine与BSA间的结合距离r=4.58 nm。  相似文献   

17.
在模拟生理p H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苦参碱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简称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简称BSA)的相互作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的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对HSA和BSA相互作用在基态时形成复合物,因此对HSA和BSA均具有一定的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在22、27和37℃时其猝灭常数分别为HSA 3.07×10~4、1.71×10~4、4.60×103 L/mol和BSA 4.48×10~4、3.91×10~4和3.17×10~4 L/mol;结合常数分别为HSA 5.999×10~5、3.097×10~6、6.667×10~7 L/mol和1.007×10~5、1.163×10~5、1.582×10~5 L/mol;结合位点数基本维持不变。而圆二色谱法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苦参碱与HSA及苦参碱与BSA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为疏水作用且为自发反应。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钴铁氧体纳米粒子可催化H2O2氧化对甲苯酚产生荧光物质2,2’-二羟基-4,4’-二甲基联苯,据此建立了测定H2O2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荧光强度与H2O2浓度在1×10-91×10-6 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H2O2的检出限为4.9×10-10 mol/L,对浓度为1×10-7 mol/L和1×10-6 mol/L的H2O2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5%和2.1%.该方法已成功用于测定雨水、自来水和江水等水样中的H2O2.  相似文献   

19.
鲤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检测器,对鲤CyprinuscarpioL 组织中环丙沙星的残留量进行了检测,用0 1mol/L的磷酸溶液(pH12)提取组织中的环丙沙星。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aters)的C18反相柱3 9mm×150mm;柱温25℃;流动相φ(甲醇)∶φ(水)=160∶840(1L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2 7g,并用体积分数为85%磷酸调pH至3 0);流速1 0mL/min;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波长,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8、465nm。环丙沙星的线性范围为0 01~4 00μg/mL,所有样品的回收率均在70%以上,变异系数在10%以内,最低检测限为0 01μg/mL。  相似文献   

20.
西瓜RAPD-PCR体系的正交优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建立了西瓜RAPD分析的优化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buffer,dNTP250μmol/L、Primer0.4μmol/L、MgCl22.0mmol/L、Taq酶1U和模板DNA20~40ng。适宜的扩增条件为94℃5min;94℃30s,37℃45s,72℃90s,45个循环;72℃5min;4℃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