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康卓,顾宝根主编作为杀菌剂分卷之一,本书根据农药良好实验室规范(GLP)要求,系统收集和整理了135项杀菌剂室内生物活性测试及相关病原菌保存和培养方法的标准操作规范,内容涵盖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上重要病害室内测试方法,以及杀菌剂抗性监测、作用特性测定和新化合物筛选等标准操作规范。一致性的试材、统一性的设备、标准化的方法、规  相似文献   

2.
<正>康卓,顾宝根主编作为杀菌剂分卷之一,本书根据农药良好实验室规范(GLP)要求,系统收集和整理了135项杀菌剂室内生物活性测试及相关病原菌保存和培养方法的标准操作规范,内容涵盖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上重要病害室内测试方法,以及杀菌剂抗性监测、作用特性测定和新化合物筛选等标准操作规范。一致性的试材、统一性的设备、标准化的方法、规范化的程序是试验可重复、结果可追溯的基本保证,是提高农药研发和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谯天敏  王丽  朱天辉 《植物保护》2020,46(4):258-263
本文以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juglandis(Pierce Dowson)为供试菌株,选用不同浓度的13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有10种药剂对该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只有5种杀菌剂能够产生明显的抑菌圈。其中,四霉素和链霉素的抑菌效果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165、3μg/mL,抑菌率为74.76%、69.23%,EC_(50)为12.764、35.318μg/mL。其他依次为乙蒜素、中生菌素和春雷霉素。选用这5种杀菌剂进行盆栽防治试验,四霉素和链霉素的平均防效达74.60%、71.69%,乙蒜素和中生菌素防效分别为65.98%、58.40%,春雷霉素防效最低为39.38%。其结果与室内基本一致。室内试验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四霉素、链霉素、乙蒜素、中生菌素和春雷霉素可作为防治核桃黑斑病的杀菌剂,其中四霉素为首选杀菌剂。  相似文献   

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生物杀菌剂对人参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7种生物杀菌剂对人参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0.3%丁子香酚SL和2%蛇床子素EC对人参灰霉病菌毒力最强,其EC50分别为0.129、0.623mg/L,2%春雷霉素AS等5种生物杀菌剂对人参灰霉病菌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EC50在12.857~127.012mg/L之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3%丁子香酚SL在田间对人参灰霉病表现较高的防效,2%春雷霉素AS和3%中生菌素WP次之。初步筛选出了对人参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效的生物杀菌剂,为人参灰霉病的安全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孢子萌发法对引起苜蓿锈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 并采用不同的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研究表明:在100%相对湿度下, 苜蓿锈菌夏孢子在5~30 ℃都能萌发, 但温度在20~25 ℃萌发最快; 光照和1%葡萄糖液有促进孢子萌发的作用; 不同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研究表明, 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效果最好, 其EC50 分别为0.040 1、0.068 1 mg/L。  相似文献   

6.
DT杀菌剂对环境生物的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多种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DT杀菌剂对鱼、蜂和蚕三种非靶生物的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常规用药情况下,DT杀菌剂对蜂和蚕的影响是安全的;但它对鱼类的毒性很大,因此在使用该药剂时必须严禁药液流入水域,防止其对水生生物的毒害。  相似文献   

7.
5种杀菌剂对木霉菌及尖孢镰刀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内条件下用5种常用土壤杀菌剂对生防木霉菌及尖孢镰刀菌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木霉菌及镰刀菌对5种杀菌剂敏感性不同,两菌株对多菌灵反应敏感,其EC50最小;5种杀菌剂的毒力在平板上和在土壤中稍有差异,在土壤中福美双和口恶霉灵对木霉菌的抑制作用极小,可与木霉菌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丹江口水源涵养区蔬菜杀菌剂使用不规范、面源污染风险高等问题,依据在蔬菜上登记杀菌剂的推荐剂量、杀菌剂毒性、水溶性以及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等数据,采用赋权Borda综合分析法筛选出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杀菌剂,意在减少丹江口水源涵养区蔬菜杀菌剂的使用量,减少蔬菜和土壤以及水源中的农药残留量,在提高农产品安全性的同时,确保"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9.
不同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病原菌室内毒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法在室内测定了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菌毒清等12种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病原菌的毒力作用,结果显示,多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多菌灵作用最强,其抑制中浓度(EC50值)为0.77ppm(沪产)和0.96ppm(杜邦公司产品),其余杀菌剂品种EC50值在1.14ppm ̄52.65pm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制备安全、高效防治韭菜上灰霉病烟剂的杀菌剂品种,从原药抑菌活性、烟雾毒力作用、成烟率、安全性和田间防效5个方面,对9种常用杀菌剂制备成韭菜灰霉病防治烟剂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胺、咯菌腈和啶菌噁唑抑制韭菜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13、0.05和0.12 mg/L;吡唑萘菌胺...  相似文献   

11.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我国农业和林业上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为了明确常见杀菌剂和杀虫剂对异色瓢虫的影响,在室内分别测定了7种杀菌剂和7种杀虫剂对异色瓢虫幼虫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下,7种杀菌剂对异色瓢虫幼虫和成虫的影响都不大,腐霉利对成虫的致死率最高,但仅为20%;7种杀虫剂中,高效氯氰菊酯对幼虫的致死率、苦参碱对成虫的致死率都达到了80%以上,但苏云金杆菌对异色瓢虫的致死率很低,吡虫啉对异色瓢虫的成虫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杀菌剂混配氯化钠能提高芦笋茎枯病防治效果张来振,马玉萍,刘炳慧,李树强(连云港市植保站,222001)(赣榆县植保站)茎枯病是我国芦笋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我们从1992年开始,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示范,初步明确多种杀菌剂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对茎枯病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了短萼仪花病叶上的病原菌,通过针刺回接法确定了其致病性,进一步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短萼仪花炭疽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不同的杀菌剂对短萼仪花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引起短萼仪花炭疽病的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7种杀菌剂对短萼仪花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明显不同。其中,97%吡唑醚菌酯表现出最好的抑制作用,EC_(50)为(9.67±1.20)μg/mL。  相似文献   

14.
以从圣女果晚疫病叶片分离纯化得到的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为对象,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16种杀菌剂制剂的室内毒力,选出毒力较高的9种杀菌剂制剂进行田间试验,调查其对圣女果晚疫病的防治.结果表明:500g/L氟啶胺悬浮剂和70%烯酰·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对致病疫霉...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对香蕉叶斑病防效较好的杀菌剂,开展了8种杀菌剂对其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均具较高毒力和防效。供试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为0.98~5.55 mg/L,毒力最高的是吡唑醚菌酯·氟环唑,其次是肟菌酯·戊唑醇,毒力最低的是戊唑醇。田间最终病指防效为66.62%~81.32%,17%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6.
农药混配室内毒力测定的一种实验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测定杀菌剂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设计,笔者借且作杀虫剂混配室内毒力测定,该实验设计具有覆盖面宽,成功率高,工作量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植物源杀菌剂对白术叶斑病致病菌草茎点霉的室内毒力,筛选毒力较高的7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病试验。结果表明,丁子香酚和蛇床子素对草茎点霉的室内毒力较高,EC_(50)分别为1.77 mg/L和4.65 mg/L;田间第2次施药20 d后,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处理的防效为各处理中最高,达90.24%,1%蛇床子素水乳剂处理的防效也较高,为87.88%。与清水对照区相比,各施药处理区白术的主要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乙酰水杨酸(ASA)分别与噻菌灵、三唑醇和 口 恶 霉灵3种杀菌剂拼接,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ASA-噻菌灵、ASA-三唑醇、ASA- 口 恶 霉灵的藕合物,并以未藕合的3种杀菌剂为对照,测定了3种藕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室内毒力;以水杨酸(SA)为对照,测定了ASA- 口 恶 霉灵藕合物对大豆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与ASA藕合后,杀菌毒力与藕合前的相当,同时还具有类似SA诱导植物POD活性升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发育阶段小麦赤霉病菌对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SBIs)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及杀菌剂的作用方式,对4种SBIs类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小麦赤霉病菌对4种SBIs类药剂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其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菌丝生长阶段和产孢阶段芽管伸长阶段孢子萌发阶段;其中,戊唑醇对菌丝生长、产孢、芽管伸长和孢子萌发阶段的EC50值分别为0.686、0.191、3.532和3.825μg/m L,咪鲜胺分别为0.063、0.305、0.827和36.581μg/m L,苯醚甲环唑分别为0.873、3.659、5.687和79.465μg/m L,烯唑醇分别为1.961、33.658、41.881和54.986μg/m L。显微观察4种SBIs类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形态的影响,发现杀菌剂处理后菌丝末端分枝增多,新生菌丝伸长受阻,菌丝体局部膨大,有时可见菌丝及芽管的消解。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量为有效成分100 g/hm2的戊唑醇、200 g/hm2的咪鲜胺和200 g/hm2的苯醚甲环唑对小麦赤霉病的保护效果为77.15%~79.26%,治疗效果为70.64%~72.77%,于发病前后使用均可有效防治该病害。  相似文献   

20.
葡萄霜霉病有效药剂筛选及药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保护性杀菌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咪唑类、吡啶类,内吸性杀菌剂酰胺类、烟酰胺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三唑类、氨基甲酸酯类、恶唑类及多种复配剂等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药剂测定结果表明,当前生产上的主要药剂和新投入到市场中的部分药剂对葡萄霜霉病菌表现较高毒力;6种复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菌菌株的毒力高于单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均可有效地控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