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舍饲育肥与放牧育肥两种饲养模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羊与羔羊日粮微量元素消化率的影响。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选择5周岁成年母羊与4月龄断奶羔羊各60只,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因素1为饲养模式,分为舍饲育肥和放牧育肥;因素2为年龄,分为成年母羊和断奶羔羊。母羊育肥期为60 d,羔羊育肥期为90 d。结果表明,绒山羊的日粮微量元素消化率存在年龄差异;在育肥前期,与羔羊组相比,成年母羊Cu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羔羊组(P0.000 1);Fe的消化率显著地低于羔羊组(P=0.02)。在育肥后期,成年母羊Cu、Zn的消化率极显著地高于羔羊组(P=0.001、P0.000 1);Fe和Mn的消化率显著地低于羔羊组(P=0.03、P=0.05)。不同饲养模式也会影响绒山羊对日粮微量元素的消化率;在育肥前期,与放牧组相比,舍饲组绒山羊Cu、Mn的消化率显著和极显著高于放牧组绒山羊(P=0.048、P0.000 1),Fe、Zn的消化率却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03、P=0.000 4)。在育肥后期,舍饲组羔羊Cu、Mn、Zn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00 1)。  相似文献   

2.
种公羊配种期的饲养管理,分为配种前期、配种期、配种后期的饲养管理,配种前期主要注意圈舍的卫生、避暑、舍饲与放牧结合和排陈精。配种期则主要注意日粮配制与饲喂,适当运动和休息相结合,并进行生殖保健,配种后期则注意逐渐转变到非配种期的饲养管理上来。  相似文献   

3.
我国肉羊养殖模式的发展、工艺特点及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养羊大国,养羊历史悠久,因各地区地理形势、气候环境不同,羊的饲养模式也不尽相同。羊的饲养模式主要分为3种:舍饲、放牧和半放牧半舍饲。养羊产业的快速发展与饲养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关养殖工艺的创新发展也促进了养羊产业的发展壮大。作者通过对3种饲养模式的养殖工艺及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比较,为进一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壮大养羊产业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肉牛两种不同饲养管理方法的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牛两种不同饲养管理方法的对比试验报告赵志庆冯明顺赵国栋(军川农场·畜牧服务中心·152440)近几年,肉牛发展异常迅猛。但是,肉牛的后期育肥大多数仍然采取放牧的传统饲养管理方法。认为放牧成本低,有效益。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舍饲与放牧两种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合作猪(藏系猪)俗称蕨麻猪、藏猪、山猪,是我国最宝贵的动物品种资源之一。经调查,在合作猪主产区合作猪饲养模式主要有4种:终年放牧模式、春夏舍饲秋冬放牧、春夏放牧秋冬舍饲模式和全舍饲养殖模式;试验选择生长发育、体重、营养状况基本一致的150头1月龄合作猪,分为6组,分别以方式(1)、(2)、(2-1)、(3)、(4)、(4-1)模式养殖,同时测定纯放牧模式、春夏舍饲秋冬放牧、春夏放牧秋冬舍饲模式下80头母猪的繁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模式(4-1)和模式(2-1)增重效益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春夏放牧秋冬舍饲模式下合作的猪繁殖性能最佳,其次为春夏舍饲秋冬放牧模式,纯放牧模式下窝仔数、仔猪初生重、繁殖成活率均显著低于前两者(P0.05)。  相似文献   

6.
正1饲养育成鹅是指30~70日龄左右的鹅。特点:消化能力极强,是骨骼、羽毛生长快,以多喂青料或放牧为主,也是饲养周期成本投入最低阶段。注意多补充,如磷酸氢钙等矿物质,利于骨骼生长发育,防止出现僵鹅。育成鹅饲养,主要采用三种模式:(1)放牧饲养;(2)放牧与舍饲结合;(3)全舍饲(圈养)。目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绒山羊养殖多为舍饲模式,尤其是在饲草饲料相对缺乏的冬春季节。绒山羊饲养方式主要有放牧饲养、放牧加舍饲和完全舍饲,可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一般在天然牧草较为丰富的季节采取放牧饲养,而在冬春季节,饲草饲料缺乏,为了使绒山羊获得充足的营养需要可选择舍饲并掌握舍饲的技术要点。1羊舍的建造与设施设置1.1羊舍选址羊舍要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的地方,附近的交通便利,但要远离交通要道,场区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牦牛被分为放牧、放牧补料、舍饲和舍饲补料4种饲养方式。结果表明:在DGGE指纹图谱中,不同饲养方式处理的牦牛都获得了丰富的细菌条带,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统计显示4种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细菌多样性影响差异不显著;相似性聚类分析发现各泳道代表的个体仍会按照放牧、放牧补料、舍饲和舍饲补料的处理方式聚集在各自的饲喂处理下形成分支,进一步形成放牧分支和舍饲分支,这也表明本试验中的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细菌多样性还是有影响,只是在统计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研究冷季饲养模式对藏羊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两者关联性。试验选取100只体重相近的藏羊为研究对象,基于体重情况平分为4组,第1组采用全期自然放牧模式;第2组在自然放牧基础上给每只羊每天投喂0.1 kg精料补充料;第3组采用全舍饲条件饲养模式,每天给每只羊投喂燕麦青贮2 kg、草颗粒0.5 kg;第4组在全舍饲条件下,每天给每只羊投喂玉米秸秆青贮1.5 kg、精料0.5 kg。对4组藏羊体重及体尺进行测定,并对4种模式下经济效益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表明:从经济效益来看,传统放牧养殖模式最低,舍饲条件下给予藏羊精料补饲模式效益最高。综上所述,冷季饲养模式会给藏羊经济效益带来直接影响,其中舍饲条件下给予藏羊精料补饲模式能有效提升藏羊冷季饲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合理的保种与选育方案,摸索出一种相对科学的滨湖水牛生长发育的饲养方式,本研究以岳阳临乡江南和黄盖两镇为试验点,随机挑选100头6~12月龄的滨湖水牛,分为单圈舍饲+放牧4 h、单圈舍饲+放牧8 h、合群舍饲+放牧4 h和合群舍饲+放牧8 h四种饲养方式,试验时间为四个月,通过每月末定期测牛的体斜长、体高、胸围和管围四项指标来反映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单圈饲养优于合群饲养,每天放牧4 h的牛生长发育状况要优于放牧8 h的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肉羊饲养方式差异很大。如在牧区以散养放牧为主,并实施围栏化和分区轮牧;半农半牧区采用放牧加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模式,在农区以舍饲为主建立规模化育肥基地,实施异地育肥。不同饲养模式下肉羊疫病种类和发病特点差异显著,本文就不同饲养模式下肉羊疫病特点及综合防控作如下简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饲养模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育肥增重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中选择日龄为(130±10)d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羔)各30只作为放牧补饲组,从淘汰群中选择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羊)各30只作为舍饲组进行舍饲育肥,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饲养模式,设放牧补饲和舍饲育肥两种,其中,放牧补饲的羔羊按照原厂方式,每天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并每只补饲玉米(风干基础)300 g,舍饲育肥的羔羊,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第二因素为性别,分为母羔与羯羔,育肥期3个月。育肥结束时,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的羯羔组中每组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6只羯羔屠宰,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羯羔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放牧补饲相比,舍饲模式的育肥体重和增重显著增加,育肥期内舍饲组的日增重较放牧补饲组提高69%,饲料转化效率是放牧补饲组的2倍。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模式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显著提高,分别较放牧补饲组增加64.60%、27.56%、37.39%。因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增重性能、饲料转化效率和屠宰性能的促进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产肉量。  相似文献   

13.
放牧和舍饲对辽宁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草原资源日渐匮乏,放牧饲养绒山羊已成为绒山羊养殖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改变以往的放牧饲养绒山羊的方式,舍饲绒山羊是发展绒山羊的一条途径.为此,在辽宁省盖州市辽宁绒山羊原产地,以辽宁绒山羊成年羊为试验动物,研究了在放牧和舍饲2种饲养方式下对绒山羊的饲粮组成、营养摄取状况、绒的产量、净绒率、绒长、绒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放牧与舍饲条件下饲养辽宁绒山羊,所采食的饲料种类有很大差异,放牧采食的饲料种类多而营养丰富;舍饲条件下饲料种类较单一.在舍饲条件下,辽宁绒山羊绒细度有变粗的趋势,绒长、产绒量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三、波尔山羊饲养管理 波尔山羊作为一个专门化的肉羊品种,特别是集约化程度较高,采取舍饲或放牧 补饲的条件下,对妊娠母羊,尤其是妊娠后期母羊的饲养管理更加重要。如果母羊妊娠后期的管理不当,会使胎儿先天发育受阻,甚至造成初生羔羊虚弱,引起羔羊后天发育不良,严重者生病或死亡。可以说,羔羊培育应从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开始。 1.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 波尔山羊的妊娠期为151天左右(144—156天),妊娠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产羔前2个月为妊娠后期。青年母羊在妊娠期本身体重  相似文献   

15.
传统型奶牛饲养与青贮舍饲型饲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8511农场现有奶牛6200头,户养奶牛占2/3。由于近几年农场大力推广玉米青贮的种植搞奶牛舍饲圈养,使我场的户养奶牛形成了两种饲养模式。一种我们称传统型;一种是舍饲型。所谓传统型奶牛饲养方式,是指半舍饲(在冬季)、半放牧,并在舍饲期是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粗饲料,另投喂大量混合精料的饲养方式。青贮舍饲型是指以腊熟期全株玉米青贮为主要粗饲料的常年舍饲,精料主要是补喂以蛋白质及矿物质为主的常量预混料的饲喂模式。下面就两种不同的饲料玉米收获方法及饲养方式,在奶牛营养及生产水平,劳动生产效率,经济效…  相似文献   

16.
肉羊的饲养方式主要有放牧、舍饲及半放牧半舍饲3种,在饲养中应采用何种方式,可以根据所饲养肉羊品种的生活习性和当地实际条件综合而定。由于各地具体条件不同,在草场资源丰富牧草多的地区,可采用放牧的方式;在牧草资源匮乏,农作物  相似文献   

17.
冯雪 《江西饲料》2011,(6):41-42
中鹅的饲养,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放牧饲养、放牧与饲舍结合、关棚饲养(即舍饲)。我国大多数采用放牧饲养,因为这种形式所花饲料与工时最少,经济效益好。如果牧地不够或牧草数量与质量达不到要求,就采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形式。关棚饲养主要在集约化饲养时采用,另外在冬季养鹅时,如因天气冷,没有青饲料,也可采用关棚饲养。如果采取关棚饲...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20,(2):54-59
为阐明在极端寒冷缺氧的西藏羌塘高原,放牧和舍饲2种不同饲养方式对半同胞西藏绒山羊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和胃肠道组织发育的影响,将同期出生的50只羔羊平均分配到完全放牧和舍饲条件下饲养1年,随机挑选10只绒山羊(n=5),采集血液、瘤胃和小肠样品评估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山羊血清中尿素氮、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白蛋白、总胆固醇和葡萄糖的含量在舍饲组中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高密度胆固醇舍饲组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06);舍饲组中磷含量和镁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2种饲养条件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组瘤胃背囊乳头高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8),舍饲组瘤胃背囊乳头宽度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01);小肠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受饲养环境影响较大。提示:冬季牧草干枯时期补饲精饲料可有效提高养殖效率,保证放牧条件下西藏绒山羊的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羔羊育肥,就是对出生后的公羔羊采取前期放牧加补饲,后期舍饲强度育肥的办法,使其实现当年产羔当年出栏,以此提高饲养经济效益的饲养方法。1羔羊育肥的好处肥羔瘦肉多,品质嫩,膻味轻,市场俏,价格高,经济效益高。羔羊出生后最初几个月,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周转快,收益大。  相似文献   

20.
为给奶山羊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在云南高原湿热地区推行以奶山羊高床羊楼为主的配套技术和以山羊乳饼销售为主要产品的经营模式。针对丘陵地区"放牧+补饲"和坝区高床舍饲两种饲养模式,本文通过盈亏平衡分析法对两种饲养模式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饲养条件下,两种饲养方式都能盈利,前者每户保本点饲养量为25只,后者21只,个体年产奶用于制作乳饼的量分别达到374 kg和408 kg,处于盈亏平衡点。舍饲饲养要进一步完善圈舍设施的标准化,放牧饲养要提高良种优化从而提高个体产奶量,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奶山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