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十分迅速,食用菌的科学研究也有很大进展,而食用菌的磁效应研究,国内尚末见报道。我们在研究食用菌中发现,外加磁场对食用菌生长、抗逆性及产量有着明显的生物效应。本文仅就磁场对凤尾菇、姬菇菌丝生长影响初步的研究结果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
磁处理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最佳磁处理条件,为磁处理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方法]以食用菌(杏鲍菇、秀珍菇、灵芝和香菇)菌丝体为对象,用61、21、72、7 mT 4种磁感应强度进行不同时间的磁处理,研究磁场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所产生的正负生物学效应,从而筛选出具有正生物学效应的最佳磁处理条件。[结果]不同磁处理条件对几种试验材料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不同;同一试验材料在不同磁处理条件下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也不同。具有正生物学效应的最佳磁处理条件为:杏鲍菇27 mT/40 min;秀珍菇12mT/50 min;灵芝12 mT/30 min;香菇17 mT/30 min。[结论]适当条件的磁处理能够产生良好的正生物学效应,从而能够促进食用菌(杏鲍菇、秀珍菇、灵芝和香菇)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感染病毒的凤尾菇菌丝体外观和生长无异常现象。但子实体出现畸型,产量降低。用聚乙二醇沉淀病毒粒子,经磷钨酸负染,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170000倍,可观察到30nm的球形病毒颗粒。用酚和氮仿提取病毒核酸,再经SDS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可观察到5条特征性核酸节段。病毒核酸对DNase不敏感,热变性后呈增色效应,能被RNase降解,高盐浓度下抗RNase。结果表明,凤尾菇病毒为双链RNA病毒。含病毒的菌丝体经高温处理,挑取菌丝生长尖端,未能消除病毒。  相似文献   

4.
废筷子制作食用菌枝条菌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次性废筷子经处理后,可作为制作食用菌枝条菌种的原料,为菌丝体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与木屑菌种相比,菌丝体生长快3~4 d,而接种量却是木屑种的1.5~2.0倍,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Biot-Savart定律是经典电磁学中关于电流的磁场的基本定律,以它为基础,并结合分析经典电磁学中关于磁与电关系的理论,推导出了磁场与电场联系的规律,即运动电场具有磁场特性.磁感应强度与电场强度之间具有如下关系B=(1)/(C2)(VE×E)电流的磁场是电流周围运动电场的特性,在传导电流的周围,由于正负电荷的电场强度相等,方向相反而抵消,所以没有明显的电场,但是随电荷运动的电场潜流,相反方向的电场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向量VE×E却是不平衡的,这个向量就是传导电流的磁场.即电流只是磁场的表面的源,磁场的源是运动的电场或运动的电荷.磁场与电场及运动速度之间是互相垂直的三维向量.电场的时变也是由于运动造成的,所以时变电场引起的磁场也是由电场的运动造成的.时变电场产生磁场不是电磁现象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天津农业科学》2015,(7):142-144
为了探讨紫外诱变对食用菌育种的作用,利用紫外线辐射平菇菌丝体,研究不同处理时长对菌丝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紫外辐照3′30″~4′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照射3′30″处理的作用最显著(P0.01),辐射15~20 min处理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表明该试验条件下平菇菌丝体紫外线诱变育种辐照时间以3′30″最佳。  相似文献   

7.
运动磁场具有电场的特性——电磁关系之一(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经典电磁学中关于电与磁联系的基本实验定律及理论 ,经推导和分析得出电场与磁场的联系是 :运动磁场具有或表现出电场的特性 ,当一个具有磁感应强度为 B的场 ,以速度 V运动时 ,这个场的电场强度为 :E=B× VB。磁场的时变必然是由于磁场的运动所至 ,而运动的磁场具有电场的性质 ,因此所谓时变磁场产生电场只不过是运动磁场具有电场特性这一自然规律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表现。经典电磁学中把磁场分为静磁场和时变磁场是不合理的。因为与静止相应的是运动而不是时变。磁场的时变和磁场的电特性是伴生关系 ,而非因果关系 ,它们都是磁场运动的结果。所以时变磁场产生电场或者 Faraday- L enz定律不是一个普适的自然规律。但在有些条件下 ,运动磁场和其电场特性之间在数量上确实满足 Faraday- L enz定律 ,因此 ,作为一个从实验中总结出的规律 ,并有一定的理论根据 ,它可以在一些领域中作为数学工具用  相似文献   

8.
综合经典电磁学中关于电与磁联系的基本实验定律及理论,经推导和分析得出电场与磁场的联系是运动磁场具有或表现出电场的特性,当一个具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场,以速度V运动时,这个场的电场强度为E=B×VB.磁场的时变必然是由于磁场的运动所至,而运动的磁场具有电场的性质,因此所谓时变磁场产生电场只不过是运动磁场具有电场特性这一自然规律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表现.经典电磁学中把磁场分为静磁场和时变磁场是不合理的.因为与静止相应的是运动而不是时变.磁场的时变和磁场的电特性是伴生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它们都是磁场运动的结果.所以时变磁场产生电场或者Faraday-Lenz定律不是一个普适的自然规律.但在有些条件下,运动磁场和其电场特性之间在数量上确实满足Faraday-Lenz定律,因此,作为一个从实验中总结出的规律,并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它可以在一些领域中作为数学工具用.  相似文献   

9.
于兰芳  李明  李守勉  田景华  姚太梅  邢蕾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13-1413,1430
[目的]为食用菌紫外线诱变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线辐照猴头菌菌丝体,研究不同照射时间对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菌落直径及菌丝锁状联合数量的影响。[结果]紫外线对辐照1~3 min的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照射3 min处理的作用最明显(P<0.01)。对照射5 min处理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差异不显著。[结论]该试验条件下猴头菌紫外线诱变育种辐照时间以3 min最佳,但紫外线照射的不同时间与猴头菌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不同磁场强度和作用时间对樟芝菌丝产量以及菌丝三萜产量的影响,探讨了磁场促进樟芝液态发酵的基本规律。通过GC-MS、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等手 段,对比分析普通液态发酵和磁场辅助液态发酵所得菌丝中生物活性成分、发酵液中挥发性成分、菌丝体微观形貌及三萜化合物成分的差别。结果显示,在磁 场强度60 mT,处理36 h条件下,磁场对樟芝菌丝的生长和三萜产量促进作用最强,菌丝产量增长率约23.53%,三萜产量增长率达到28.19%。GC-MS结果显示, 普通发酵液和磁场辅助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显著不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磁场辅助发酵获得的菌丝体表面形态比普通发酵菌丝更松散 。红外光谱表明两种方式产出的三萜化合物成分无明显差别。因此,静磁场辅助液态发酵能够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樟芝菌丝及三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李俐俐  刘天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30-430,432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茶新菇、金针菇、毛木耳、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加入30%~50%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茶新菇和金针菇菌丝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加入10%~30%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毛木耳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加入10%平菇菌糠提取液对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当平菇菌糠提取液加入量达到30%及其以上时,则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尤其是白灵菇菌丝几乎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交变电磁场对平菇、姬茹、凤尾菇、香茹、金针菇、灵芝、猴头菌、木耳等8种食用药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处理可使菌丝生长速度加快,菌丝直径增大,分枝数增多,因而菌落长势旺盛,菌丝粗壮。其影响程度与食用药用菌种类、场强、处理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任桂梅  周茂林  毋楠  高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075-8076
配制不同维生素B1浓度的固体培养基,对冠平1号、金针菇、灵芝80103种食用菌进行斜面培养,研究了3种食用菌生长所需的最适维生素B1浓度范围。结果表明:冠平1号菌丝体生长所需的最适维生素B1范围为30~35mg/L;日本金针菇生长的最适维生素B1浓度为30mg/L;灵芝8010生长的最适维生素B1浓度为10~15mg/L。  相似文献   

14.
3种食用菌营养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平菇、香菇及金针菇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分布情况。[方法]测定香菇、平菇和金针菇的菌盖、菌柄、菌根的营养成分,包括水分、灰分、蛋白质、矿质元素、糖类等含量。[结果]蛋白质、糖类、脂肪、Vc等在菌盖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菌柄,菌根中含量最低;粗纤维和微量元素Ca、Mg、Zn、Fe、Cu、Mn在菌根中含量最高,而菌盖中含量最低。[结论]菌体不同部位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四种毒蘑菇菌株及其毒素对杨树烂皮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研究了鳞柄白鹅膏、毒蝇鹅膏菌、细鳞环柄菇及绒白乳菇4种毒蘑菇菌株及毒素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鳞柄白鹅膏和细鳞环柄菇对杨树烂皮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鳞柄白鹅膏拮抗效果最好,在室内对峙培养试验中,杨树烂皮病菌菌株对鳞柄白鹅膏菌株的生长不但没有抑制作用,反而促进其生长,促生长效果在74 h达最高,而此时杨树烂皮病菌菌株被鳞柄白鹅膏菌株的抑制也达最高;绒白乳菇菌株对杨树烂皮病菌菌株的生长不但没有拮抗作用,反而促进其生长.4个毒蘑菇菌株的毒素粗提液对病原菌株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100%,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3.36%~97.29%.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以纯木薯废弃物为原料、适合平菇栽培的培养基配方,为实现木薯产业废弃物资源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比例的木薯杆、木薯酒精渣配制成6个培养基配方,以桑枝屑、棉籽壳各半添加15.0%麸皮的常规配方作对照,通过袋栽方式栽培平菇,比较木薯杆、木薯酒精渣不同添加比例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转化率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木薯杆、木薯酒精渣不同配比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综合考虑平菇菌丝生长、生物转化率及生产效益,以木薯杆52.00%-67.00%、木薯酒精渣30.00%-45.00%、石灰2.00%、石膏1.00%为配方进行平菇栽培效果较佳。【结论】以木薯杆、木薯酒精渣等纯木薯产业废弃物为原料并添加石灰、石膏的配方栽培平菇,既能有效利用木薯产业副产品,保护环境,又能保证生产平菇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杏鲍菇不同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各级菌种培养基上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母种培养基为配方6和配方4,而且长势良好,洁白浓密;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配方1(麦粒培养基),但是麦粒菌种成本高,老化快,不耐贮放,而配方7和配方8上的菌丝不仅生长速度快,同时菌种成本低,老化慢,较耐贮放,在生产上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18.
以草菇(大草32)为试材,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利用夏闲蔬菜温室,研究了不同配方培养料对草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Ⅲ栽培草菇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均最高,分别达到了2 297.20元和721%.棉籽壳中加入一定量的麦秸,可以加快草菇菌丝的生长速度,提早草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棉籽壳利用率,增加草菇产量,从而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香蕉茎叶栽培猴头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因素3水平设计,以香蕉茎叶代替部分棉籽壳进行猴头菇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培养基配方栽培猴头菇的效果,为实现香蕉茎叶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用香蕉茎叶代替部分棉籽壳栽培猴头菇是可行的,其对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及出菇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又以配方4(棉籽壳400g,香蕉茎叶300g,麦麸50g,石膏粉5g,白糖5g,磷肥5g,pH6.5,含水量60%)的栽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研究荧光假单胞菌对食用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菌液对不同种食用菌香菇、平菇、鸡腿菇、白灵菇、双孢蘑菇、杏鲍菇的促生效果不同。在平菇、杏鲍菇、双孢蘑菇、鸡腿菇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荧光假单胞菌的促进作用明显,以平菇最为显著。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香菇菌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发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平菇出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菌液的菇袋,菌丝满袋时间较不添加菌液的对照提前5-8 d。原基分化、子实体形成也提前约1周的时间,同时出菇产量提高1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