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烤烟早熟品种PVH19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巴西引进烤烟早熟品种PVH19在云南烟区的品种表现,在云南省16个地点对该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各试验点均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综合引种试验结果,烤烟品种PVH19株式塔型,打顶株高103.5cm,有效叶数20.6片,叶形长椭圆形,茎叶角度中等,主脉中等偏粗,田间整齐度高,成熟性好,田间长势较强;平均大田生育期111.9d,比对照K326短11d;经济性状与对照K326相近;中抗黒胫病和赤星病,抗TMV,烤后原烟颜色桔黄,光泽度适中偏强,油分中等,叶片结构疏松,叶片厚度适中偏薄,外观质量较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结果表明:烤烟品种PVH19早熟、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优质、适产  相似文献   

2.
巴西引进的烤烟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1999年从巴西Profigen公司引进的12个烤烟品种,经过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室内检疫和隔离种植,没有发现烟草霜霉病,2000~2001年以K326为对照进行田间引种观察试验和抗病性鉴定,设云南和贵州两个点.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2个新品种的生育期与对照K326基本相近,除了RGHl2、RGH51、NC55和K236感TMV外,其它品种抗TMV.各新品种都抗黑胫病,对照K326中抗黑胫病.RGH51中抗南方根结线虫病,K326抗,其它品种都感南方根结线虫病.NC55中感青枯病,其它品种中抗青枯病.各品种都感赤星病.综合各经济性状来看,PVH09、RGH04、RGH51、PVH03、PVH01表现较好,PVH06、PVH05、NC55、PVH07等表现中等,PVH08和K326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3.
烤烟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许美玲 《种子》2006,25(10):57-61
以K326为对照,对引白巴西、美国和津巴布韦等国家和河南、安徽等省的13个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抗病性等方面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现蕾期有2个品种比对照K326早7—8d,有2个晚6—10d;大田生育期有2个品种比K326早11d,2个晚7d,其余各生育期接近K326。13个品种中,分另q有6个和5个抗和中抗TMV;分另q有6个和4个抗和中抗黑胫病;分别有2个和7个抗和中抗南方根结线虫病。OX414产量最高,产值第二;津引1号产量第二,产值、上等烟比例、均价、级指和产指均为第一;筑波1号产量第三;宣洞区、W3.1.1、8022和小白筋产量和产值低于对照。OX414、津引1号等品种生育期与对照接近,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协调,抗病性较强,经济性状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烤烟新品种主要性状分析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个烤烟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YNH09、云烟97和CF209 3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其中YNH09的抗病性、产量性状与对照K32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云烟97的均价、上等烟比例超过对照K32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CF209的产量性状与对照K32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余性状与对照相当。K07品种表现中等,云烟98、94-7品种综合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5.
湖南湘西特色烟叶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筛选适合湘西地区种植且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品种,2011年2-11月,从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发病率、经济性状、外观质量6个方面对该地区引进的‘云烟97’、‘南江3号’等7个烟叶品种与对照品种‘K326’进行了比较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各品种生育期主要植物学性状差异不明显。(2)株高以‘中烟201’和‘HY-9-7’最高,达到115.0 cm;‘中烟201’、‘贵烟4号’的茎围和节距均大于对照。(3)各品种发病率以‘中烟201’较少,‘KRK26’和对照‘K326’发病率较高,(4)小区产量和产值均以‘贵烟4号’最高,‘中烟201’次之,津巴布韦引进品种‘KRK26’最少。综合各项研究结果,‘中烟201’与‘贵烟4号’品种表现较好,建议小规模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云南楚雄烟区烤烟品种单一与适应性退化现象等问题,选定楚雄州永仁县猛虎乡为试验点,进行‘硃砂2号’和‘NC297’烤烟品种的适应性分析,以‘K326’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调查分析不同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病害发生情况、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相比于‘K326’,‘NC297’的大田生育期延长2 d,‘硃砂2号’缩短3 d;农艺性状整体以‘硃砂2号’最优;‘硃砂2号’的光合指标较好,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比‘K326’提高7.25μmol/(m2·s)、0.19 mol/(m2·s)、1.88 mmol/(m2·s);病害方面,‘硃砂2号’和‘NC297’的田间自然发病率均低于‘K326’;‘硃砂2号’的原烟颜色表现为特有的“硃砂色”,与‘K326’相比,‘硃砂2号’的油分充足、产值提高2473.5元/hm2、中上等烟比例提高1.7%,整体表现出最佳的原烟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硃砂2号’、‘NC297’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均优于‘K326’,其中整体以‘硃砂2号’...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烤烟新品种秦选1号的选育及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抗病性及栽培与调制技术.该品种中早熟,大田生育期127d,较K326短5 d左右:大田生长势强,施N量不宜过高,易烘烤;烤后烟叶香气量尚足,杂气略少,评吸质量较好;耐花叶病性能和抗赤星病、蚀纹病、气斑病和PVY性能均优,较NC 89、K326和中烟90强;产量、产值和均价多年平均较对照品种分别增加28.3%、30.9%和17.06%,上等烟比率比对照品种高9.10%.  相似文献   

8.
抗早花烤烟新品系‘华烟06’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广东烟区生态条件并具备优质、适产、抗性好特点的烤烟新品种,2008-2009年在广东韶关烟区始兴产区烤烟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对新品系 ‘华烟06’和对照品种‘K326’的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外观品质及内在质量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华烟06’大田生长期稍长,有效叶片数多且显著高于‘K326’,虽中上等烟比例和烟叶内在质量2个品种相近,但‘华烟06’的烟叶产量和产值显著高于‘K326’。综合2个品种烟叶产量、质量和抗性来看,以‘华烟06’表现较好,可以在始兴烟区进一步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9.
不同烤烟品种在云南景东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景东烟区种植的烤烟品种,将4个品种‘云烟85’、‘云烟87’、‘云烟97’、‘KRK26’,以当地主栽品种‘K326’为对照进行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KRK26’总体表现为苗期、大田期长势较强,经济性状较好,钾含量较,植株较高、节距较稀、叶片较宽、现蕾较晚、大田生育期较长、抗倒伏和抗黑胫病的能力较弱、原烟叶片偏薄等特点。(2)‘云烟87’综合经济性状最好,产量、产值最高,级指、均价、上等烟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0.
贵州自育烤烟新品系田间性状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9年度区域试验14个自育烤烟新品系在11个试验点田间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农艺性状各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GY8、GY0802、毕纳1号和黔烟7号等4个自育烤烟新品系植物学性状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对照品种K326;黔烟1号和毕纳1号2个新品系抗病性综合表现显著优于对照K326;GY0802、GY8和毕纳1号等3个新品系农艺性状综合指标表现显著优于对照品种K326。  相似文献   

11.
烤烟腺毛的形态学观察和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开展烤烟品种间的腺毛形态和腺毛密度的规律性研究,以7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下对烤烟腺毛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对腺毛的数量和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烤烟腺毛根据柄细胞的数量分为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长柄腺毛是烤烟叶片表面的优势腺毛,短柄腺毛的发生较晚、数量稳定,其头部分泌细胞体积小、数量较多。7个烤烟品种中除‘龙江911’以外均表现为下表面的腺毛密度大于上表面的腺毛密度,烤烟叶片下表面的腺毛密度更能反映出品种的腺毛密度特征。长柄腺毛在烤烟叶片腺毛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远大于短柄腺毛,对叶片腺毛总体密度的影响最大;短柄腺毛虽然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是其对烟叶香气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腺毛密度在不同的烤烟品种间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按照叶片上、下表面的腺毛密度平均值排列顺序是:‘吉烟7号’>‘龙江915’>‘龙江851’>‘K346’ >‘NC89 ’>‘龙江911’>‘CF978’。  相似文献   

12.
烤烟新品种(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湘东烟区生态条件并达到优质、适产、抗性好的烤烟新品种,2006年在湖南浏阳对7个烤烟品种(系)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97-6-4和97-7-11株高高于CK,节间距以97-6-4最大,各品种的有效叶片数均少于CK,单叶重除HY-9-7和HT06外均大于CK,各品种的大田生育期相差不大,介于116~121天之间。(2)各品种对普通花叶病的抗性均比CK好,以CY9506抗性最强;HT06对黑胫病的抗性最好;对青枯病的抗性,97-6-4最强;对气候斑的抗性,各品种均比CK好。(3)烟叶产量和产值以CY9506最高,上中等烟比例以HT06最高。(4)烟叶外观品质和内在质量均以CY9506和97-7-11为最佳。从各品种(系)烟叶产量和品质综合分析来看,CY9506和97-7-11表现最好,可以在浏阳烟区进一步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13.
安康烟区烤烟新品种(系)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筛选具有安康山地烟区特色的烤烟新品种(系),在安康主产区设立2个试验点,以烤烟品种‘K326’、‘云烟87’和‘秦烟96’为对照,对新引进的6个烤烟新品种(系)的适应性进行比较筛选试验。结果表明,‘YN105’单株叶片数多,化学成分协调,单位面积产量为2221.05 kg/hm2,单产值为33960.00元/hm2,上中等烟率为80.17%,在参试品种(系)中表现好;‘YN99’中心花开较迟,化学成分协调,单位面积产量为2128.50 kg/hm2,单产值为33454.05元/hm2,上中等烟率为83.17%,在参试品种(系)中表现较好。建议‘YN105’和‘YN99’新品种(系)可作为搭配品种在安康主烟区适度种植,但还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研究烟草黑胫病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在相同的田间条件下,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以下简称‘红大’)、‘K326’和‘云烟85’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烤烟品种的生理指标、黑胫病发病率和相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大’品种的黑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最高,‘K326’次之,‘云烟85’最低;‘云烟85’的POD、PPO、CAT抗性酶活性和总酚、类黄酮含量接种时最高,且增加量最大,‘K326’次之,‘红大’最小;PPO、CAT、POD活性和类黄酮、总酚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生态与品种互作对烤烟新品系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不同生态、品种及其生态与品种互作对烤烟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的影响,选用HB023、HB061、HB086、HB107、HB112 5个品种,以‘云烟87’和‘K326’为对照,分别种植在湖北省宣恩县晓关乡、利川市凉雾乡、房县野人谷镇、兴山县黄粮镇和保康县马良镇5个区试点,分析生态与品种互作对提高烤烟新品系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及上中等烟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品系在各区试点的经济性状均高于对照,区试点间差异显著性因经济性状指标而异,尤其在保康区试点,各参试品系的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及上中等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云烟87’和‘K326’,说明保康区试点的生态条件对提高烤烟经济效益十分有利;HB023与房县区试点、HB086与宣恩区试点、HB112与兴山和房县区试点互作,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云烟87’和‘K326’;HB061与宣恩区试点互作,其产值及上中等烟比例相对于对照有所提高;HB107与房县区试点互作,其产量与对照相比有所提高,说明生态与品种互作有利于提高参试新品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烤烟品种‘K326’不同部位适宜成熟度采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K326’ 品种不同部位成熟采收的标准。结果表明,烤烟品种‘K326’下部叶在5成熟时采收表现较好,香气量足,浓度高,杂气和刺激性均较小;中部叶8成采收,烘烤质量最好,颜色鲜亮、油分多,单叶重较重;上部叶在9成黄时采收的表现最好,香气量足,杂气和刺激性均低。试验结果对烤烟品种‘K326’的种植及提高其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氮及氮素形态对烤烟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龙江911和龙江0520在无N(CK)、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及硝铵混合氮(NO3--N:NH4+-N=1:1)处理下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及荧光动力学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组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均高于CK,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升高幅度加大,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施氮总体上提高了2个烤烟品种Fv/Fm和光合性能指数(PIabs),说明氮促进了烤烟幼苗叶片光合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同时施氮降低了VJVI水平。对3种不同氮素形态下的荧光参数进行比较,发现NH4+-N处理的荧光参数Fv/FmPIabs偏低,而VJVI偏高,说明NH4+-N提高PSⅡ光合性能的能力相对较弱。综合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可知,NO3--N处理的龙江911和NO3--N:NH4+-N(1:1)处理的龙江0520表现出更好的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