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紫茎泽兰对重金属Zn的富集特性。[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研究了紫茎泽兰在重金属Zn胁迫下的富集作用。[结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紫茎泽兰对Zn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Zn在紫茎泽兰不同部位的含量不同,茎叶>根;随着生长环境中Zn浓度的增加,紫茎泽兰各部位Zn富集量随之增加,但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随之降低。[结论]紫茎泽兰可用于植物修复Zn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2.
侯洪波  刘忆明  杨保海  许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06+109-106,109
[目的]为了检测紫茎泽兰对煤渣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修复特性。[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结果]土壤中金属含量大小顺序为Fe>Mg>Cu>Ni>Cr>Mn>Ni,Cr污染达到Ⅱ级标准;紫茎泽兰对重金属有一定的富集作用,特别是对Mg、Cr、Ni、Pb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对Cr的转运系数为1.333。[结论]紫茎泽兰可以作为煤渣污染土壤Cr的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3.
汉源普陀山铅锌矿区优势植物铅锌富集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分析法,对四川省汉源县普陀山铅锌矿区优势植物的铅、锌富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本研究区中优势植物隶属5科7种,均为草本植物。细叶芨芨草、狗牙根、野草莓、川滇茜草、指叶凤尾蕨和蜈蚣草等6种优势植物地上部分的铅含量在8.99~49.81 mg.kg-1,锌含量在55.86~72.36 mg.kg-1。小鳞苔草对铅、锌积累量达最大,其地上部分对铅和锌平均含量分别为358.47和76.33 mg.kg-1,对铅、锌转运系数分别为1.39和0.93,铅、锌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11.79和1.78。因此小鳞苔草是一种铅富集植物,可望作为铅锌矿区植物修复的一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4.
稀土尾矿区10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依据。[方法]在冕宁牦牛坪稀土尾矿区采集了10种植物和相应的土壤样品,测定了Ph、Zn、Cu、Cd的含量。[结果]冕宁牦牛坪稀土尾矿区主要是Ph的污染,Pb的浓度为1192.70~5077.19mg/kg。除土荆芥外,其他植物的地上部(TF〉1)对Ph和Zn有富集作用或是地上部与根部富集量相当(苦苣TFPb=0.98);而Cu和Cd的富集部位均在根部(TF〈1),但苦蒿(TFCu〉1)除外。豚草对Cu的富集系数大于1,醉鱼草和土荆芥对Cd的富集系数大于1,其他不同种植物对不同类型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不尽相同,但均小于1。[结论]除土荆芥外,其他9种植物都对Ph和Zn有较强的转移能力。苦蒿对Cu和醉鱼草对Cd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陕北黄土高原不同石油开采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并比较了研究区主要植物对石油污染物的吸收情况。【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重量法测定了3个采样区(安塞萝卜地、延长严家湾西山和东山)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含量,分析了当地主要草本和木本植物对石油污染物的吸收情况。【结果】研究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比较严重,石油污染物多集中于0~20cm土层。随着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的增加,大部分草本植物体内的总石油烃含量也增大。当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低于10 000mg/kg时,大部分植物体内的总石油烃含量高于土壤。狗娃花、冰草、梭草茎叶中的总石油烃含量高于根,而铁杆蒿、黄蒿和无芒雀麦根部的总石油烃含量高于茎叶。冰草、铁杆蒿对总石油烃的转移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沙棘和紫穗槐各部位的总石油烃含量为叶>枝、根,而狼牙刺则为枝>根>叶。3种木本植物对总石油烃的转移和富集能力由高到低为狼牙刺>沙棘>紫穗槐。【结论】冰草、铁杆蒿、沙棘和狼牙刺对总石油烃的转移和富集能力均较强,是当地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优势耐性植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培大叶落地生根植物,研究其在锌胁迫下对锌吸收富集规律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丙二醛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锌在大叶落地生根植物体内主要富集根部;茎叶锌含量与根部锌含量比值均小于1,在第60天时各浓度组均大于0.5,一定时间培养下植物体内对锌有一定转运能力;锌在低浓度时在一定时间内对植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锌较高浓度...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可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种类,采集矿区主要分布的7种草本(芦苇、芒萁、笔管草、乌蕨、乌毛蕨、藿香蓟和毛蕨)及植物采样点的表层土壤(0~30 cm),测定采集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及采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Cd、Pb、Zn和Cu),分析7种草本对重金属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采样点土壤Cd、Pb、Zn和Cu平均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福建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分别超标21.77和604.60倍,污染最为严重;芦苇地上部分Pb含量、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达到Pb超富集植物的标准,对Cd和Cu也有强的富集能力,其转运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藿香蓟对Cd和Cu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且对这两种重金属的转运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是Cd和Cu的潜在富集植物;笔管草和乌蕨对Cd、Pb、Zn和Cu具有一定吸收能力,且转运系数均大于1,对被此4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富集系数均小于1;乌毛蕨和毛蕨的重金属吸收、富集能力相对较弱;随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芒萁体内重金属含量、转运和富集系数未显示明显规律,芒萁对Cd、Pb和Cu均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且对这3种重金属的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是潜在的多金属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8.
焦作煤矿区成熟作物中重金属Pb·Cr·Zn·Cu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焦作煤矿区成熟作物的重金属的富集特征。[方法]采用扇形布点法在焦作煤矿周边农田区采集土壤和小麦、玉米等样品,测定土壤和作物中的Cu、Zn、Pb和Cr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土壤中Zn、Pb和Cu已开始富集,但Cr无富集,甚至亏损。成熟玉米籽粒和茎叶的重金属元素富集顺序分别为:Zn>Cu>Cr>Pb和Cu>Pb>Zn>Cr;成熟小麦籽粒、茎叶和根部的富集顺序分别为:Zn>Cu>Cr≈Pb,Cu>Pb>Zn>Cr和Zn>Pb>Cu>Cr。Pb和Cu在玉米不同部位分布顺序为:茎叶>籽粒;Cr和Zn在玉米中分布为:籽粒>茎叶。Pb在小麦不同部位含量分布为:根部>茎叶>籽粒;Cr和Cu在小麦中分布为:根部>籽粒≈茎叶;Zn在小麦中分布为:根部>籽粒>茎叶。[结论]作物对于重金属的累积因作物和重金属类型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9.
李庚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58-10260
[目的]研究不同蒿类植物对重金属Cd的积累特性。[方法]以潼关县黄金生产区及附近不同地区生长的6种蒿类植物(叉枝蒿、青蒿、水蒿、茵陈蒿、莳萝蒿、艾蒿)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蒿类植物体内的Cd含量,以便确定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结果]水蒿-13茎中Cd含量为6种植物中最高,其值为42.55 mg/kg,叉枝蒿-11叶片中Cd含量次之,其值为30.59 mg/kg;2个样区中的叉枝蒿对Cd的转移能力为6种植物中最高,叉枝蒿-11的转移系数为2.1,叉枝蒿-3的转移系数为1.96;随着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植物体内对重金属的富集有增加趋势。[结论]该矿区可选用水蒿和叉枝蒿进行重金属Cd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焦作煤矿区成熟作物的重金属的富集特征。[方法]采用扇形布点法在焦作煤矿周边农田区采集土壤和小麦、玉米等样品,测定土壤和作物中的Cu、Zn、Pb和Cr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土壤中Zn、Pb和Cu已开始富集,但Cr无富集,甚至亏损。成熟玉米籽粒和茎叶的重金属元素富集顺序分别为:Zn〉Cu〉Cr〉Pb和Cu〉Pb〉Zn〉Cr;成熟小麦籽粒、茎叶和根部的富集顺序分别为:Zn〉Cu〉Cr≈Pb,Cu〉Pb〉Zn〉Cr和Zn〉Pb〉Cu〉Cr。Pb和Cu在玉米不同部位分布顺序为:茎叶〉籽粒;Cr和Zn在玉米中分布为:籽粒〉茎叶。Pb在小麦不同部位含量分布为:根部〉茎叶〉籽粒;Cr和Cu在小麦中分布为:根部〉籽粒≈茎叶;Zn在小麦中分布为:根部〉籽粒〉茎叶。[结论]作物对于重金属的累积因作物和重金属类型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1.
韦会平  赵牧  阎妍  李勇  韩洪波  郑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68-19769,19807
[目的]测定紫茎泽兰不同生长部位中抗肿瘤活性成分β-榄香烯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对攀西地区产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不同生长部位中β-榄香烯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醇-乙腈-水(70∶10∶20,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紫茎泽兰植株各部位均含有活性成分β-榄香烯,且叶片中的含量最高。自然晒干叶中β-榄香烯含量为0.083%,比中药温莪术中的含量高3倍以上。[结论]从紫茎泽兰中提取β-榄香烯,不仅可大幅度降低β-榄香烯的原料成本,还可为我国恶性杂草植物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有益牧草替代紫茎泽兰的效果。[方法]采用综合替代和直接替代2种替代方式,研究了7种优质无害牧草(皇竹草、象草、扁穗牛鞭草、串叶松香草、百喜草、香根草和扁豆)以及兔丝子替代紫茎泽兰的效果。[结果]综合措施有利于牧草替代紫茎泽兰,而直接替代除皇竹草、象草2个草种替代效果明显外,其他5个草种基本失败。[结论]为紫茎泽兰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紫茎泽兰对10种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惠敏  汤冬娥  杨柳叶  秦新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412-4413,4416
[目的]研究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叶水浸提液对植物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蒸馏水浸提紫茎泽兰叶片化感物质,以5种十字花科植物种子和5种禾本科植物种子为供试材料,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不同浓度紫茎泽兰叶水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紫茎泽兰叶水浸提液对受试的不同品种植物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萝卜、芥菜、小麦、高粱对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较敏感;玉米最不敏感。[结论]紫茎泽兰叶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不同物种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探讨紫茎泽兰化感作用与其入侵性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得芳  夏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60-762,765
[目的]调查紫湖溪岸边植物富集生活污水中总磷、总氮的富集能力。[方法]通过调查分布于紫湖溪岸边的污染富集植物类群、土壤及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分布情况,分析这些植物中氮、磷的富集程度,并从中筛选出富集能力较强的植物。[结果]水样和土样中总氮和总磷含量较高,达到严重污染程度。少数植物基本无富集能力,其中富集总氮能力较好的为华东唐松草、马唐、牛繁缕、一年蓬、禺毛茛等;马唐、羊蹄、一年蓬、印度蔊菜有较好的总磷富集能力。[结论]该研究为优良富集植物的筛选及南京市区生活污水的生物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刘淑超  廖周瑜  何黎  张志刚  张信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67-6168,6173
[目的]研究伴生本土草本植物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和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el)的化感效应。[方法]运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紫茎泽兰种子为受体,测试了青蒿和龙须草叶片的水浸提液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青蒿和龙须草水浸提液浓度为0.050、0.010和0.005g(FW)/ml时,对紫茎泽兰的种子萌发及其根长均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水浸提液浓度为0.010、0.005g(FW)/ml时,则对苗长具有促进作用。从综合化感效应指数(SEI)来看,浓度为0.050、0.010、0.005g(FW)/ml时,青蒿浸提液对紫茎泽兰的SEI值分别为-0.81、-0.25、-0.22,龙须草浸提液对紫茎泽兰的SEI值分别为-0.36、-0.20、-0.15,均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结论]青蒿和龙须草的化感抑制作用有利于其在紫茎泽兰入侵群落中伴生生存,同时,对紫茎泽兰幼苗种群的建立及其入侵扩散也产生了一定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有兵 《农学学报》2014,4(12):38-42
植物的自毒作用是同种植物个体间的一种化学竞争机制。为了探索紫茎泽兰种内竞争关系及种群受到自然破坏后的更新途径。采用生物测定及野外调查法,研究了紫茎泽兰叶片水浸液对其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冻害后种群自然更情况。紫茎泽兰叶片水浸液对其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苗高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先增加后缓慢减弱,3%浓度时促进作用达到了峰值;在潮湿的秋季紫茎泽兰入侵地破土后种子易发芽,未破土的地带由于枯落物的覆盖,阻碍了种子的发芽,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0~10 cm的土层中;紫茎泽兰单优势种群在受到冻害后,以萌蘖的方式进行种群更新。紫茎泽兰是一种抗自毒作用极强的植物,在干旱的条件下紫茎泽兰以萌蘖的方式进行种群更新。  相似文献   

17.
陈永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42-10146
[目的]为牧草替代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凉山地区6种具有替代种植潜力的优良牧草,探讨紫茎泽兰不同组织水提液对牧草种子发芽率、胚根和胚芽伸长的影响。[结果]紫茎泽兰不同组织水提液对6种牧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作用。其中,叶部水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根和茎。低浓度的根、茎的水提液对牧草种子的发芽率、胚根伸长、胚芽伸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甚至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根、茎水提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三叶对紫茎泽兰化感物质最为敏感,当叶部水提液浓度为1.75%时其种子不能萌发。光叶紫花苕对紫茎泽兰化感物质最不敏感,当叶部水提液浓度为2.5%时其种子的发芽率也达65%(R=-0.359)。[结论]光叶紫花苕是紫茎泽兰危害严重地区牧草替代种植的理想牧草,而白三叶不适合作为紫茎泽兰替代控制的牧草。  相似文献   

18.
植物提取物对夹竹桃蚜的触杀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5种植物提取物对夹竹桃蚜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高阿丁枫、膏桐、辣蓼、竹柏、紫茎泽兰作为供试植物,采用浸渍法提取得到其提取物,在室内采用微量点滴法对夹竹桃蚜触杀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这5种植物提取物对夹竹桃蚜的触杀效果依次为竹柏(紫茎泽兰(高阿丁枫(辣蓼(膏桐。不同浓度的高阿丁枫、紫茎泽兰、膏桐提取物对夹竹桃蚜的校正死亡率都无显著差异,但不同观测时间的校正死亡率又都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和不同观测时间的辣蓼和竹柏提取物对夹竹桃蚜的校正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夹竹桃蚜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