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GIS在耕地质量评价与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GIS在土地评价与管理中的应用日益普及,相关研究和应用正在快速发展.基于GIS的土地评价方法与传统评价方法比较,工作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简单综述GIS技术及其在土地评价中应用进展,结合具体应用详细阐述耕地资源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的技术流程,并对GIS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概括性地从农业资源管理和农业环境评价两方面介绍了GIS技术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提出构建包括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为深入研究GI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Arc GIS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中应用的增多,需要处理的环境数据也越来越多。该研究探讨了如何运用Excel技术批量处理数据,简化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工作,并结合泰州市环境专题图的制作阐述了Excel的函数功能与Arc GIS相结合在环境专题图方面的应用。灵活运用Excel与Arc GIS相结合,能简化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中的批量数据处理,操作简单,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更好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着重介绍了基于空间栅格的定量评价方法,并应用GIS的空间栅格技术、空间插值及空间分析技术,以及层次分析法AHP,选取气象、土壤、地形环境方面9项指标,对丽江市全景范围进行了植烟生态的适宜性定量化评价,就定量化评价结果给出丽江烟草种植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GIS支持下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如何利用GIS技术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在GIS技术系统的支持下,以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农田基本设施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河北曲周县耕地进行了快速准确定量化评价,评价中充分利用GIS强大功能,在GIS环境下建立图形库、划分评价单元、建立数学模型和输出成果图,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系统梳理了GIS技术在土壤信息管理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GIS技术在土壤制图、空间分析、土壤信息数据库、土壤查询与决策支持系统、土壤施肥系统、土壤评价与监测系统、土壤预测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其在土壤信息管理中的优势与不足。在GIS技术的发展与支持下,土壤信息管理实现了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但也存在数据准确度的不确定性、模型通用性差、数据集成度不高等问题。针对当前应用的不足,就GIS技术在土壤信息管理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基于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县域农业投资环境评价支持系统的研制,提出了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框架和实现方式,并建立了其原型系统HCAIEESS。该系统可为投资者、受资方等决策者决策以及公众评价、了解湖北省县域农业投资环境提供支持。文中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根据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环境的特点,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其它参评图件为基础,应用GIS技术经过叠加分析所获得的封闭单元作为评价单元。选择8个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等方法,对郑州市郊区进行了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利用聚类分析划分质量等级,生成郑州市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图。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研究区域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农村选址的适宜和不适宜区域,并针对适宜区域建立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在栅格数据环境下,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对袁州区新农村选址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GIS技术对新农村选址进行适应性评价,能够使决策更加直观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石油工业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水环境污染问题。用GIS可视化技术研究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具有强大的优势,可以使环境信息的表达更加形象化、直观化。以北洛河流域为例,将GIS技术与河流生态系统结合,进行水环境重金属污染可视化表达的相关研究,并对研究区域的水污染状况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贵州喀斯特地区环境退化与农村经济贫困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GIS技术手段和参与性农村评估(PRA)相结合的方式,对喀斯特环境退化与农村经济贫困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分析并提出了加大退耕还草力度、开展草地建设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继续实施现行强有力的农业发展政策和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改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和减少农村经济贫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谦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44-6546
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现状,构建了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域分布,并对各类敏感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付召平  陈林  吴云  李大帅  任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77-7280
为了有效监管城市环境状况、及时预防和处理城市环境安全事故,以环境数据中心为依托,采用"平战结合"的建设思路,以应急指挥调度为核心,构建环境安全防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存在于废水企业、废气企业、污水处理厂、河流、城市空气等的风险源信息以及与之关联的环境信息和应急资源等的综合管理。并基于二三维一体化GIS平台,实现了综合预警、GIS定位、空间分析、扩散模拟、GPS定位等辅助决策功能。从环境安全预防、预警、应急3个方面实现环境安全的全过程监管。该系统成功应用于山东省17地市的环保部门,为环境安全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提升了区域环境安全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季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887-4888
水环境信息数据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其时空数据的存储和可视化表达对于描述客观事物的变化和辅助决策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动态分段技术是一种线性参考模型,能对河流等线状要素的空间特征和属性信息作精确描述。基于GIS平台,集成动态分段技术和水环境模型,构建了水环境时空数据结构,实现了水环境时空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和时序分析,提高了对水环境辅助决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王京  张双喜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38-239
针对铁岭市水源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建立GIS管理系统,实现对水源地水文数据在线查询、水源地水质分析、水源地动态实时监测等功能,为保护铁岭市水环境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遥感与GIS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了遥感技术在获取自然环境动态信息方面的应用,并根据GIS的主要功能,从环境科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GIS在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等领域的应用状况,并阐述了遥感与GIS的结合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开发的公路景观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针对公路景观管理业务而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系统(ES)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公路两侧自然本底数据、多媒体数据、评价指标因子、恢复方案等为主体的属性数据库;公路空间数据库;由专家知识及经验构成的知识库;相关的评价模型建立模型库和决策库;实现了多库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决策支持系统。为公路景观管理部门对公路景观动态管理、评价公路自身及景观现状、制定恢复对策和措施提供了科学实用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是环境行政处罚的重要依据,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的不断发生,损害鉴定工作流程复杂、案件资料分析工作量大、数据缺失严重等问题不断显现,如现场勘察耗时耗力、污染物溯源困难、基线不清、损害赔偿金额难以确定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机器学习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已在数据挖掘、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综述机器学习在上述领域的已有进展,结合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总体工作流程,本文深入探究了机器学习在损害鉴定评估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机器学习在鉴定评估工作中的挑战和局限性,指明机器学习的应用可以提高损害鉴定评估的工作效率,促进损害鉴定评估有序化、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推动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从科学事实认定活动向法律事实认定活动的转化,需要建构完善的法律制度。本文通过法律规范及实践状况检视,总结了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法律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目前我国业已围绕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行政管理、司法适用以及鉴定规程制定了数量众多的法律制度,推动其有效服务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制度缺陷、监管难题、司法困境也逐步显现。因此应当通过健全法律制度、强化监管能力、提升司法效能推动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系统完善。  相似文献   

20.
长江徐六泾段渔业水环境现状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12月至2006年9月对长江徐六泾段渔业水域水质现状进行了调查,采用均值型环境污染评价法,参照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GBZB1-1999)确定水体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在所选监测指标范围内,主要污染物类型为:总氮,综合质量指数为0.60,表明该江段水属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