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比使用新型水田施肥搅浆整地机与传统整地方法的成本,分析探讨降低水田整地成本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使用1BPQ-60型灭茬施肥搅浆整地机整地成本较传统方法降低57%,增产0.9%,增收243元/hm2,还可减少整地用水,缩短整地时间,应大力推广该整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雨季造林技术的探讨1、合理整地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是上年秋季整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造林。整地方法、规格的确定,要按照水土  相似文献   

3.
1整地技术造林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两种。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的整地方式,这种方式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显著,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及林粮间作,但用工大、投资大,易造成土壤侵蚀。一般来说,全面整地可以用于平坦、辽阔的造林地。局部整地则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相对来说,局部整地的用工少、投资小,适合各种造林地。穴状整地为圆形或矩形坑穴。穴面与原坡面持平或稍向内倾斜,穴径40.5cm,深度25cm—40cm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适时整地的含义,分析了营林前整地的作用,整地对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造林的小气候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然后介绍了适时整地的方法,主要包括全面整地和适时整地,最后介绍了植树造林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粉垄整地与传统整地方式种植玉米和花生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粉垄整地与传统整地种植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专用型机械将土壤垂直旋磨粉碎并自然悬浮成垄的粉垄整地与拖拉机整地、畜力整地和人力整地3种方式比较,以玉米、花生为供试作物品种,各个处理全期均不施肥。测定玉米、花生前期的根系长度和数量,后期功能叶片的光合特性及产量。[结果]与拖拉机整地、畜力整地和人力整地相比,粉垄整地种植的玉米、花生前期的根系长度增加18%以上,数量增加15%以上,后期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提高10%以上,产量增加8%以上。[结论]粉垄整地方式种植的作物比传统整地的根系发达,光合效率提高,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现代的整地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整地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林业的整地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更好地促进对于整地的管理,提升整地的质量与水准,本文主要从造林整地的特点与影响做简单介绍并提出一些指导 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节水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整地是造林六项基本措施之一,是造林成活的关键环节。而通过节水抗旱综合整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含水量,还可以为林木的成活、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现就以上技术性措施论述如下:一、整地方法:整地的方法应根据造林的地形、土壤、植被和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在干旱地区造林整地中,主要是以带状整地为主,带状整地也叫带垦,是呈长条状的翻垦造林地土壤,并在整地带  相似文献   

8.
玉米属于深根系作物,深耕整地可以为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和吸收肥水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整地时机、整地深度、整地标准等方面总结了玉米深耕整地技术,以利于土壤蓄水保墒,进一步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收。  相似文献   

9.
玉米属于深根系作物,深耕整地可以为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和吸收肥水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整地时机、整地深度、整地改土等方面总结了玉米深耕整地技术,以利于土壤蓄水保墒,进一步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收。  相似文献   

10.
正杨树根系发达,呼吸作用强烈,需要良好的土壤通气条件。另外,在多数情况下,土壤中许多养分都要通过好气细菌的分解才能由植物不能利用的形式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因此,在杨树人工林集约栽培中,全面整地是重要措施之一。1整地整地方式分为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3种类型。块状整地即挖塘,整地可以改善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研究不同整地方式对冀北山区沙荒地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探索沙荒地造林的最佳整地方式.结果表明,在华北北部沙化严重的地带,不同整地造林成活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机械拉沟>穴状整地>不整地.  相似文献   

12.
一、合理整地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是上年雨季整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造林。整地方法、规格的确定,要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整地主要指对造林地土壤进行翻垦处理,同时也会涉及土壤上生长的植被和土壤中的根系。造林整地与一般的农耕地整地、园地整地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造林整地的这些特点要求人们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整地措施,到达整地技术规格要求。本文就造林地整地的技术规格标准进行介绍,为今后造林立地整地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造林整地是造林六项基本措施之一,是造林成活的关键环节。而通过节水抗旱综合整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含水量,还可以为林木的成活、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现就以上技术性措施论述如下:一、整地方法:整地的方法应根据造林的地形、土壤、植被和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油桐造林成活率,促进油桐生长结果,通过梯田挖穴、抽槽、鱼鳞坑、一锄法等不同整地方式进行整地造林。研究结果表明:以梯田挖穴整地造林最好,其次为水平沟整地造林和鱼鳞坑整地造林,一锄法整地造林效果最差。在生产中应根据地形情况与桐农习惯,采用前三种整地造林,均可不同程度的起到保土、保肥、保水的作用,有利于油桐生长和开花结果,提高油桐产量。一锄法,不整地,是一种简单粗放的造林方法,生产中应不予采用。  相似文献   

16.
1雨季造林技术探讨 1.1合理整地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是上年雨季整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造林。整地方法要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尽量减少破土面。一般对山坡在35°以上的地段,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穴状规格:穴径30~40cm,深20~40cm;鱼鳞坑长径30~60cm,短径30~40cm,深20~40cm,  相似文献   

17.
造林地整地的特点、作用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凯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8):107-107,112
为了提高人工林的成活率,在造林工作开展之前,要进行整地。分析了造林地整地的特点、作用,提出了造林地整地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清理杂物、全面整地、局部整地、确定整地技术规格等,以期为绿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其雨季造林技术与管理方法介绍如下。一、雨季造林技术1.合理整地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是上年雨季整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造林。整地方法、规格的确定,要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尽量减少破土面,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一般对山坡上部及25°坡以上的地段,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规  相似文献   

19.
从毛乌素沙区复配风沙土粉垄整地与传统整地对玉米根系生长、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粉垄整地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与传统旋耕整地相比,根系长度、根系数量和根系生物量均有所增加;在粉垄整地+地膜覆盖情况下可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适宜规模化种植条件下3种玉米后茬耕整地工艺方案;选择5种典型玉米后茬耕整地机组,采用定距多点同步跟踪试验方法,测试各机组耕整地季节发生时间项目及其数值;建立耕整地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条件变化数学模型,分析规模化生产典型耕整地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条件变化规律。提供玉米茬机械化耕整地工艺方案,明确当地块长度不变时,耕整地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面积增加而增加,当地块面积不变时,耕整地机组时间利用率随地块长度增加而增加,不同机组增加幅度不同。研究旨在完善农业机械运用理论,填补规模生产条件下耕整地机组无定量选型依据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