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花生条纹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治张建成于长军(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266601)李国荣(山东省莱西市种子公司花生条纹病毒病是花生上的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毒病害。在我国各花生产区广泛分布,特别是在山东、河北、河南、辽宁、江苏和安徽等广大北方花生产区,许多...  相似文献   

2.
几种重要花生病毒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花生病毒病是影响花生生产的重要病害。近10年来,花生矮化病毒(PSV)、花生条纹病毒(PStV)和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极大地丰富了对上述病毒基因组结构、遗传变异、进化的认识,以及病毒种、亚组和株系的科学划分。对PSV来说,提出了2个亚组的划分,而我国PSV株系血清学和RNA3全序列的分析,明确它们独自构成第3个新的亚组。对我国和东南亚国家PStV株系CP基因序列同源性的分析,说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PStV是单独进化的,形成不同症状类型的株系。Tospovirus属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使得该属病毒从番茄斑萎病毒(TSWV)1种增加到13种,其中侵染花生的病毒达5种,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3.
在防虫网室内,对1245份入库花生品种资源材料带病毒情况进行检测,其中707份材料(占56.8%)种子传带花生条纹病毒(PStV),平均种传率5%以上。带毒材料主要来源于北方PStV病毒流行省(市);63份材料(占3.4%)种子传带黄瓜花叶病毒(CMV),分别来源于辽宁大连、河北唐山和山西汾阳。辽宁大连带CMV病毒材料比例最高占(47.6%),平均种传率达3.6%。  相似文献   

4.
利用RNAi 介导的抗病性获得抗2 种花生病毒的转基因烟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花生条纹病毒红安株系(PStV-Hongan)外壳蛋白基因(CP),花生矮化病毒轻型株系(PSV-Mi)和花生黄瓜花叶病毒(CMV-CA)复制酶基因2a为模板,通过PCR 方法分别得到PStV-CP 5′ 端,PSV-Mi 和CMV-CA 2a3′ 端150 bp 的片段,3 种片段混合物为模板经PCR 拼接得到450 bp 的片段,此拼接片段通过Gateway 系统重组至植物表达载体pK7GW1WG2,得到含反向重复拼接片段的植物表达载体pK450。冻融法导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GV3101 后,叶盘法转化本生烟(Nicotiana benthamiana),经PCR 检测,获得转基因植株。对T1 代转基因植株分别人工接种3 种病毒,66. 7% 的植株表现对PStV 免疫,9% 的植株表现对CMV-CA 的恢复抗性,全部植株对PSV 感病。siRNA 的Northern blot 结果表明,所有转基因烟草植株都含有病毒特异siRNA,siRNA 含量随接种后时间延长而衰减。  相似文献   

5.
花生芽枯病     
张建成 《植物医生》1996,9(5):11-11
花生芽枯病张建成(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266601)花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花生病毒病是花生上的重要病害,而花生芽枯病是亚洲花生上最重要的病毒病害,每年都造成极大的产量损失。花生芽枯病于1949年在印度首次报道。近年来,印度及国际半干...  相似文献   

6.
感染花生条纹病毒(PStV)后花生生理生化性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表明,花生接种条纹病毒发病后叶片的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却显著提高。高感花生品种白沙1016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大,发病植株叶片中POD同功酶出现了4条健株中没有的新带,迁移率分别为0.67、0.73、0.80和0.89,而原有的迁移率为0.38的1条谱带变弱消失,发病后SOD同功酶谱带数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吴立民 《植物保护》1991,17(4):17-18
花生斑驳病毒病是我国北方花生增产的主要障碍。根据此病由种子带毒、蚜虫传播和地膜栽培花生能避蚜防病的特点,笔者于1986-1987年进行了综合防治技术研究,1988-1990年将研究结果用于花生生产,取得了良好的防病效果,现报道如下: 内容及方法 (一)试验处理:试验在北沟乡仲庄二组的春花生田进行,共设5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13米~2,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种5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花生病毒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无毒花生种子防治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效果显著,在与大田毒源花生隔离500米条件下基本控制住两种病毒病发生。覆膜栽培有减轻两种病毒病特别是CMV引起的黄花叶病毒病的效果。在病区大面积隔离繁殖无CMV病毒种子获得成功,应用无CMV病毒种子和覆膜栽培示范获得显著防病效果。34个花生栽培品种和资源材料田间抗性鉴定,未发现有抗性品种和材料。  相似文献   

9.
花生病毒病是世界性的花生重要病害。在世界范围内,经济上重要的、侵染花生的病毒有9种,包括主要发生在美国的花生斑驳病毒(PMV)和番茄斑萎病毒(TSWV),在印度和南亚国家花生上发生的花生芽枯病毒(PBNV)和印度花生丛矮病毒(IPCV),在非洲国家发生的花生丛簇病毒(GRV)和花生丛矮病毒(PSV),以及我国花生上发生的条纹病毒(PSt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花生矮化病毒(PSV)。在过去的十余年内,国外对花生病毒的研究迅速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的水平,不仅加深了对病毒自身的认识,也提高了病毒检测、病害诊断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花生条纹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条纹病毒病(Peanut stripe virus,PStV)是我国花生上流行最广[1]、田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花生病毒病,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由于PStV存在不同症状类型株系,在中国占优势的轻斑驳株系,引起花生症状较轻,并且与其他花生病毒病症状类似,不易分辨,目前主要利用PCR方法对PStV进行检测[2],但该方法检测时间长,并且需要专业仪器,较难普及.  相似文献   

11.
一种引起花生严重矮化的黄瓜花叶病毒的(CMV)株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病毒生物学特性、颗粒形态和血清学性质,明确由山东泰安花生矮化病株上分离的一个病毒分离物为黄瓜花叶病毒(CMV)一个株系,并暂定名为CMV花生矮化株系(CMV-CS)。CMV-CS引起花生叶片显著变小,植株严重矮化以及蚜传效率低而不同于我国花生上流行比较普遍的CMV-CA株系。  相似文献   

12.
宋敏  陈晓枫  张勇  马冲 《植物保护》2023,49(1):346-350
为筛选出对多种花生土传真菌病害综合防治效果理想的种衣剂,本研究选用7种种衣剂开展了一年两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个处理对花生出苗时间和出苗率均无影响,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FSC)对花生冠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两地的3种病害防效可达78.58%以上,其次为25%噻虫·咯·霜灵FSC,防效达72.71%以上。与空白对照相比,11%精甲·咯·嘧菌FSC处理增产率最高,两地分别增产13.42%和10.25%,其次为25%噻虫·咯·霜灵FSC处理,两地分别增产11.83%和10.09%。综合安全性、防治效果、增产效果,11%精甲·咯·嘧菌FSC和25%噻虫·咯·霜灵FSC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一次处理可以同时降低花生冠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中国花生网斑病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花生网斑病是我国花生上新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近年来蔓延迅速,为害严重,经1983-1992年历时10年的系统研究,摸清了该病症状、发生和为害规律、分布特点;明确该病的发生与主要发病因子的关联性;于国内首次明确了该病原菌的分类地位;摸清了病害发生程度与花生荚果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找出了受害较敏感的花生物候期,建立了防治经济阈值模型;筛选出目前最好的杀菌剂、生物制剂和物理保护剂以及较抗病的花生品  相似文献   

14.
番茄斑萎病毒(TSWV)广州分离物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南方花生病害调查,发现由番茄斑萎病毒(TSWV)引起的新病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花生不同生育阶段的最佳植保解决方案,于2019-2020年进行了"一拌三喷"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结果表明,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拌种后,能够有效提高花生出苗率,示范区出苗率75.0%,较常规区和对照区增幅分别为17.1%和27.9%,差异显著;同时还可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未发生茎基腐病.示范区出苗齐,主根粗...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花生病毒病及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5—1987年研究表明北京地区花生上流行的病害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CMV-CA)引起的黄花叶病害和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引起的轻斑驳病害。血清鉴定451份花生病害样品,黄花叶病害样品受CMV-CA侵染占95.7%,轻斑驳病害样品受PMMV侵染占91.3%,中后期病害样品受CMV-CA和PMMV复合感染较普遍。CMV种传率2%左右,种传病苗在花生出苗后开始出现,6月病害进入高峰。三年CMV-CA流行程度明显不同,主要取决于苗期蚜虫发生早晚、发生量及苗期降雨量。PMMV种传率低于1%,病苗出现稍晚,但病害扩散快,6月上旬进入高峰,7月上、中旬发病率达100%。三年流行程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1988~1991年调查河北、河南、山东和北京地区刺槐花叶病树率为4~87.5%,一般30%左右。蚜传试验说明:豆蚜(Aphis craccivora)能将花生矮化病毒(PSV)从刺槐传播到花生。在田间经常观察到PSV由刺槐花叶病树林向花生传播,形成病害发生梯度。1990~1991两年河南开封田间系统观察,5月中旬至6月上、中旬,蚜虫在刺槐上形成繁殖高峰并产生有翅蚜虫向花生地迁飞,随后花生地内出现PSV病株。1990和1991两年河北滦县、迁安病区调查,未发现PSV种传苗,开封PSV感染病株种子,PSV种传率0.025%。PSV引起花生病害一般年份发病很轻。与种传相比,刺槐作为病害初侵染源,对PSV在花生上流行起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洪海林 《植物医生》2010,23(6):25-26
<正>在花生生产中,有许多病害为害花生,造成花生品质下降,产量减少。花生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锈病、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病毒病和线虫病等。笔者现介绍它们的发生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花生矮化病毒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侵染花生,也可危害豆科、伞形科、苋科和茄科植物,对寄主植物的整个生长期均可造成影响。该病毒分布于欧洲、北美洲,以及非洲和亚洲的几个国家,在我国局部分布。本文从基本信息、病毒特征、传播途径、寄主范围、地理分布、检测、防治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花生几种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褐斑病(Cercospora arachidicola)、花生网斑病(Phoma arachidicola)和花生黑斑病(C.personata)是我国花生生产上为害较大的3种叶斑病。在山东褐斑和网斑的始病期为6月中旬,高峰期为7月底至8月初以后。黑斑病始病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高峰期为8月中旬以后。褐、网、黑3种斑病田间发生的普遍率依次为31.2%、17.9%和1.0%。发生程度、高峰期来的早晚受湿度影响较大。3种斑病的分布特点、花生品种间的抗性均有差异。化学防治效果随药剂种类与方法及条件而异,防效最高为62.8%,亩增干果74.5公斤(增产28.9%)。用抗病品种,结合农业措施综合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