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养鹅业经过20世纪末约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出现了增长缓慢的趋势,原因除了中国畜牧用地限制、疫病危害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外,缺乏技术创新和突破也是主要原因.鹅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繁殖技术.鹅人工授精技术的完善和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优秀公鹅的配种效率,而且可以加快鹅育种的遗传进展.如果精液冷冻保存成功,鹅人工授精技术还可以用于保种和克服配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鹅的育种落后和繁殖率低是制约养鹅业发展的瓶颈,鹅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将对养鹅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作者对近几年鹅精液收集、精液保存、精液品质评估和输精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观察狮头鹅精液不同稀释倍数对鹅人工授精种蛋受精率的影响,进而确定输精精液的合适稀释比例,为狮头鹅人工授精技术操作方法取得技术参数,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种鹅进行人工授精提供参考。一鹅品种及设备本所饲养的狮头鹅公鹅、四川白鹅母鹅,集精杯、输精器、刻度吸管、1mL和5mL注射器、显微镜、微生物血球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稀释液、脱脂棉花、输  相似文献   

3.
<正> 一、什么是家畜的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简而言之,就是用人工方法采某公畜精液,再用人工方法为发情母畜输精。现代人工授精技术还必须对采得的精液的品质进行必要评定,把合乎标准的精液再用合成稀释液进行稀释,稀释后的精液或直接输精或保存备用或运送到远离公畜的地点输精。所以,现代人工授精技术一般都包括采精、精液品质的评定、精液的稀释保存和运输、发情鉴定、输精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4.
牛人工授精技术是牛的繁殖和育种中最重要的技术,为牛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在人工授精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如发情鉴定不准、精液存储不当、输精时间把握不准、输精操作技术不当等,这些问题导致母牛怀孕的成功率下降,使牛场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针对以上问题,必须采取准确鉴定发情、合理保存精液、严格把控输精时间、科学进行输精操作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牛人工授精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较为成熟,精液在液态下保存以及子宫颈输精技术已在现代养猪产业中被广泛应用。新兴的人工授精方式,如子宫内输精法、子宫角输精法和腹腔内窥镜输精法,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熟的技术体系和新技术的发展,为冷冻精液和性控精液在现代养猪业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牛人工授精操作技术要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区牛品改工作大规模开展,提高牛人工授精受胎率是关键.在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确定适时输精时间的前提下,保证精液质量,熟练掌握输精操作技术和规范操作规程是提高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必须贯穿输精的全过程.因此,必须保存好精液,保持工具箱和器械总是清洁并保证如下物品无缺失,如手套和纸巾、授精枪、授精枪套、解冻盒、温度计和润滑油。  相似文献   

7.
猪深部输精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子宫颈人工授精(cervical artificial insemination,CAI)技术输精量大,存在浪费和不经济的问题,尤其在使用高附加值的精液产品时更为突出。近年来,一种高效利用猪精液的深部输精技术得到了研究和应用,这种技术与定时输精技术相结合,直接将精液输送至子宫体、子宫角和输卵管内,减少了每头母猪受孕所需精子数目,大幅度提高了良种公猪的利用价值,有助于实现冷冻保存精液和性控精液在养猪生产上的商业化应用。作者概述了猪人工授精中3种深部输精技术在液态保存、冷冻保存和性控精液上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无论实施哪种输精技术,公猪繁殖力、精子活力、母猪的饲养管理、输精时间和人工授精技术操作的规范性都是提高受胎率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鹅的人工授精是现代养鹅业中一项先进的繁育技术,现已逐渐被广泛采用。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大致可分为采精前准备、保定、采精、精液品质检查和输精等几个步骤。1 采精前的准备1.1 准备好采精台   台高约90厘米,台面长40厘米,宽30厘米。……  相似文献   

9.
家禽人工授精技术的研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80年代中期才进行推广。在推广应用期间,主要是针对产蛋鸡的人工授精技术,而鸭的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近20年来,国内在半番鸭生产的人工授精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围绕鸭的精子精液特性、采精方法、输精量、输精方法、输精频率及时间、输精部位、鸭精液的保存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公猪畸形精子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授精已经成了提供猪优良血统的常用技术。然而,猪场中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时必须对输精用精液的质量加以精心控制,以便增加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尽管猪人工授精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养猪业中广泛应用,近年来,猪人工授精的比例还在持续上升。猪人工授精中,有90%以上是用鲜精或保存于15℃~20℃下的常温保存精液进行输精。与公母猪自然交配相比,利用常温保存的精液进行输精需要对收集的精液进行稀释处理,  相似文献   

12.
应用种公猪精子密度图片估算精子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几年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养殖者对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认知程度明显增加,使得该项技术迅速发展并普及。在人工授精技术当中,精液的采集、稀释和输精是最重要的3个步骤。在精液的采集和输精技术都日趋完善的今天,做好精液的稀释工作,更好更快的把采集到的精液稀释到所需要的倍数,就成了所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7,(6):28-31
为优化推广水牛性控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胎次、年龄的受体母牛及不输精员对水牛性控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产犊率的影响。收集武鸣县8个村级牛人工授精点3 029头受体母水牛X性控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产犊数据,利用卡方检验方法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3 029头受体母牛经人工授精后产犊率为44.2%(1340/3029),产母犊率为82.3%(1103/1340)。以本地水牛及杂交水牛作为受体母牛,杂交水牛人工授精产犊率极显著高于本地沼泽型水牛(P0.01)。不同年龄受体母牛人工授精产犊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存在组间差异。不同胎次受体牛人工授精产犊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存在组间差异。不同输精员人工授精产犊率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年龄、胎次的受体母牛及输精员皆会影响到水牛性控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效果。进一步加强受体母牛选择、加强输精员培训是今后水牛性控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大范围推广应用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正>羊的新鲜精液人工授精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展,技术成熟,人工授精改良效果突出~([1])。20世纪90年代,利用羊冷冻复苏精液的人工授精技术开始出现,在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绵羊冷冻复苏精液的人工授精受胎率较低,输精技术水平有待提高;2)山羊的冷冻复苏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没有得到大面积普及;3)动物的发情阶段不好鉴定,容易错过准确输精时间;4)冷冻复苏精液通过阴道、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关于不翻肛进行番鸭人工授精的试验,在充分了解产蛋种番鸭生殖结构基础上,对传统的输精枪头进行了改进,试验过程中还对稀释粉和生理盐水稀释精液与保存进行了对比检测,探索成功了网格物镜检测精液质量的量化评估方法,经历了反复的小群试验、中试后,终于取得了在生产中应用。对于难于翻肛输精的种鹅,采用本技术解决其人工授精难题,也在后来的研究与试验中取得较高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升优良种公猪携带的优质基因推广速度,加快品种改良进程,提高商品猪生产性能。种公猪是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基础,而精液品质、精液保存与输精方法影响着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因此,要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就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确保精液质量,掌握正确的输精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工授精技术为养猪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公猪精液品质、繁殖母猪生理状态、输精操作等因素均会影响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本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从采精公猪训练、公猪采精操作、精液处理、母猪发情鉴定和输精操作介绍猪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以期为猪人工授精规范化操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狐狸实施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我国养狐业的一大进步。适时地给母狐输精,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因此输精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消毒原则,并要保证精液品质良好,才能达到输精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狐狸实施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我国养狐业的一大进步.适时地给母狐输精,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因此输精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消毒原则,并要保证精液品质良好,才能达到输精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对牛人工授精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通过研究发现,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合理处理冻精、正确把握输精时间、准确的输精方法、提前防范疾病发生等措施,可以提高牛的受胎率。1意义牛人工授精技术有两个方面,分别为常温精液以及冷冻精液。现阶段所指的人工授精基本都是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也就是借助专业工具采集品种优良的公牛精液,然后经过一些必要的处理之后,将其低温保存,最后使用输精器将冷冻后的精液输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