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乳脂是最易受日粮影响的一种乳成分,而乳脂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乳制品的等级及其加工工艺。近年,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乳脂率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日粮因素改变了瘤胃pH值等发酵参数,使得合成乳脂的前体物供应不足或产生了抑制乳脂合成的中间产物所造成的。本文即是对奶牛乳脂率降低的的两种主要生物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脂率降低的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脂是最易受日粮影响的一种乳成分,而乳脂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乳制品的等级及其加工工艺。近年,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乳脂率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日粮因素改变了瘤胃pH值等发酵参数,使得合成乳脂的前体物供应不足或产生了抑制乳脂合成的中间产物所造成的。本文即是对奶牛乳脂率降低的的两种主要生物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脂肪是牛奶中受日粮影响最大的成分。奶牛饲喂高精料日粮或高不饱和油脂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乳脂降低综合症的发生,进而影响牛奶加工产品。截至目前,乳脂降低症的主要生物学机制是乳脂合成底物不足以及瘤胃氢化时产生的反式脂肪酸或其它特殊脂肪酸产物抑制了乳腺脂肪酸合成途径所致。作者仅就后者生物氢化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力图为相关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乳脂肪不仅是牛乳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时乳脂肪含量也是评价牛乳质量的重要指标.乳脂肪的合成涉及到日粮营养物质通过奶牛机体转化为乳营养成分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受日粮配方、遗传背景、生理状态、瘤胃微生物等多方面的影响.瘤胃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合成的酶类对日粮进行降解,进而对乳脂肪合成前体物质的生成和利用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乳脂肪前...  相似文献   

5.
植物油来源亚油酸和亚麻酸对乳脂CL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选用40头泌乳中期(169.8±8)DIM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亚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乳脂CLA合成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高亚油酸组(LA)、高亚麻酸组(LEA)、高亚油酸和亚麻酸组合组(HLALEA)和低亚油酸和亚麻酸组(LLALEA)。通过9周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干物质采食量、泌乳净能校正产奶量、乳蛋白及乳脂肪的含量和日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增加日粮中LA或LEA的含量,能够显著降低乳脂C12∶0、C14∶0和C16∶0的含量(P<0.05),显著增加乳中硬脂酸(C18∶0,P<0.05)和18碳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1),但对20碳以上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小(P>0.05)。随着日粮中亚油酸含量的增加,LLALEA、HLEA、HLALEA和HLA组乳脂TVA和c9t11CLA的含量呈线性增加。HLEA组、HLALEA和HLA组乳脂TVA的含量分别比LLALEA组增加1.56、3.05和4.71 g/100 g,而c9t11CLA分别比LLALEA组提高2.5、2.8和3.7倍。因此表明,日粮亚油酸对乳脂c9t11CLA合成的贡献效果高于亚麻酸,而亚油酸调控乳脂CLA合成机制主要以提供乳腺SCD合成c9t11CLA所需的底物(TVA)为主。  相似文献   

6.
乳脂肪受日粮因素的调控的可塑性大,CLA是乳脂肪中的一种微量不饱和脂肪酸,影响乳脂肪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CLA最初发现于奶牛瘤胃,但牛奶中CLA主要通过乳腺组织Δ9去饱和酶作用于trans11C18∶1而内源合成。研究结果表明,日粮因素、动物个体间的差异和动物组织间SCD酶活性的差异是影响乳脂CLA合成的关键因素。作者针对影响trans11C18∶1和Δ9去饱和酶的因素对CLA合成调控因素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特定的日粮条件下,瘤胃氢化过程可以产生一些抑制乳脂合成的特殊脂肪酸。其中trans10,cis12CLA最早被证实能够抑制乳脂合成,而其它脂肪酸也可能是日粮诱导的乳脂降低综合症(MFD)的原因。通过气相和液相色谱技术分析显示,日粮引起MFD的同时,乳脂trans9,cis11CLA含量的升高与乳脂降低相一致。因此本试验通过使用富含9和11位共轭双键的CLA来进一步研究trans9,cis11CLA对乳脂合成的影响。选用4头安装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处理为:连续5 d皱胃灌注①乙醇;②9,11CLA混合物(其中trans9,cis11CLA占32%,cis9,trans11CLA占29%以及trans9,trans11CLA占17%);③trans9,trans11CLA;④trans10,cis12CLA。其中trans9,trans11CLA和trans10,cis12CLA纯度均高于90%,且每天灌注量为5 g,灌注速率一致。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9,11CLA混合物和trans10,cis12CLA处理组乳脂产量分别降低15%和27%。而trans9,trans11CLA处理对乳脂产量没有影响,这与以前研究灌注cis9,trans11 CLA取得的结果一致。试验结果表明:trans9,cis11 CLA是第9和第11位CLA混合物中主要引起乳脂降低的异构体,但trans9,cis11 CLA抑制乳脂合成的效果低于trans10,cis12CLA。有趣的是trans9,trans11CLA降低了乳脂去饱和酶指数,这进一步说明乳脂合成过程中脂肪去饱和现象的变化是相对独立与MFD无关。试验中,当每天皱胃灌注含5 g trans9,cis11CLA后可引起乳脂降低达15%,因此,本研究证实了特定日粮条件下trans9,cis11CLA含量的增加与MFD出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也提供了trans9,cis11CLA异构体在MFD中发挥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日粮中添加或真胃灌注CLA对奶牛乳脂、乳脂合成及血液指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9.
富含共轭亚油酸牛奶的生产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共轭亚油酸(CLA)的理化特性,乳脂CLA的合成途径,影响乳脂CLA含量的日粮因素及其通过营养调控提高奶牛乳脂CLA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脂肪喂量要适当奶牛日粮中脂肪的含量最多不能超过日粮干物质的7%。在正常情况下,奶牛基础日粮本身就含有3%左右的脂肪。因此,补充量一般为3%~4%。即1d1头奶牛应补充0.45~1.36kg。如果日粮中脂肪的添加量超过7%,就会降低瘤胃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对粗纤维的消化,导致奶牛食欲降低,使干物质采食量下降,产奶量降低。2计算脂肪添加数量要准确奶牛需要的脂肪量取决于乳脂合成量。如果一头奶牛日产鲜奶36kg、乳脂率为3.5%,1d的乳脂量为1.27kg,如要保持奶牛的正常体况和持续生产水平,日粮中就应该添加…  相似文献   

11.
奶牛日粮引起的乳脂降低综合征(MFD)是由于瘤胃脂类代谢发生改变,产生某些特定的异构体(如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从而抑制乳脂的合成,然而这些异构体在瘤胃的流出量并不完全代表乳脂下降的观测值。高精饲料日粮引起MFD的同时产生大量的丙酸,这表明丙酸和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CLA)可能共同抑制乳脂的合成。本试验旨在研究丙酸和反-10,顺-12CLA相结合(均为乳脂合成的抑制剂)对奶牛乳脂分泌的影响,以及2种养分(乙酸和丙酸)对乳脂合成的对立作用。选取6头荷斯坦奶牛,采用6×6拉丁方设计,试验持续21d(养分灌注14d)。试验处理分别为:对照组;瘤胃灌注1500g/d乙酸(A);瘤胃灌注800g/d丙酸(P);十二指肠灌注1.6g/d反-10,顺-12CLA(CLA);瘤胃灌注750g/d乙酸+400g/d丙酸(A+P);十二指肠灌注1.6g/d反-10,顺-12CLA(CLA)+瘤胃灌注800g/d丙酸(CLA+P)。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和P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处理P和CLA组乳脂率和乳脂产量分别下降了9%和15%;处理A组乳脂率提高了6.5%,但并不影响乳脂产量(奶产量下降的原因);A和P、CLA和P对乳脂和乳脂肪酸率、乳脂产量的作用是可加性的(A+P和CLA+P);当灌注等量的反-10,顺-12CLA时,添加丙酸组乳脂下降高达40%,显著高于反-10,顺-12CLA单独灌注组;CLA+P组与高精饲料引起的MDF乳脂肪酸组成相似。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反-10,顺-12CLA、乙酸和丙酸对乳脂合成均有作用,且具有可加性。高精饲料日粮引起的MDF,除了考虑反-10,顺-12CLA的抑制作用,丙酸也能起到抑制乳脂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乳脂肪受日粮因素的调控的可塑性大,CLA是乳脂肪中的一种微量不饱和脂肪酸,影响乳脂肪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CLA最初发现于奶牛瘤胃,但牛奶中CLA主要通过乳腺组织Δ9去饱和酶作用于trans11C18∶1而内源合成。研究结果表明,日粮因素、动物个体间的差异和动物组织间SCD酶活性的差异是影响乳脂CLA合成的关键因素。作者针对影响trans11C18∶1和Δ9去饱和酶的因素对CLA合成调控因素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高产奶牛中,常见有乳脂下降。但在乳脂下降奶牛中未见有临床发病征候,且牛奶日产量通常不变。乳脂降低是由于饲喂含精料较高和纤维素含量低的日粮所引起。在饲喂高精料低粗饲料的日粮期间,可观察到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模式的改变:乙酸克分子浓度部分耗失,而丙酸克分子浓度部分增加。  相似文献   

14.
日粮添加LA和DHA对乳脂脂肪酸含量及比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带有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的泌乳荷斯坦奶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添加亚油酸(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乳常规组成、消化道各段食糜pH以及乳脂脂肪酸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LA和DHA不影响乳蛋白和乳糖含量(P>0.05),而添加DHA有显著降低乳脂含量的趋势(P>0.05);日粮共同添加LA与DHA能提高十二指肠前消化道的pH,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单独添加DHA显著降低了回肠的pH(P<0.05);日粮单独添加DHA增加乳脂中C23:0脂肪酸的含量,但并不降低乳脂中总饱和脂肪酸量.与对照组相比,LA与DHA共同添加使乳脂中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100%(P<0.05).LA与DHA共同添加使乳脂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由3.18降低至1.24(P<0.05).添加DFIA使乳脂中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由5.94降低至3.00(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日粮添加LA和DHA可改变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和比例,有利于人体健康,但DHA使产奶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反式脂肪酸降低乳脂合成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中的反式脂肪酸直接来源于日粮脂肪或由瘤胃微生物氢化生成,本文重点介绍了反10-油酸和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两种不同反式脂肪酸对乳脂合成的影响,讨论了反式脂肪酸影响乳脂合成的机理,可能是反式脂肪酸通过抑制乳腺中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进而导致乳脂合成的减少。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评价日粮中添加含有不同脂肪酸成分的未保护的植物油或植物油商业抗氧化剂( Agrado)的混合物对奶牛的生产性能、乳脂脂肪酸成分及乳脂降低的影响.24头经产荷斯坦奶牛通过产奶量高低分为Agrado添加组、Agrado不添加组,抗氧化剂处理作为试验的主区.每个固定效应的处理组(高产奶量奶牛日粮中添加及不添加抗氧化剂、低产奶量组奶牛日粮中添加及不加抗氧化剂)中的6头奶牛作为拉丁方设计中21 d的裂区设计.试验拉丁方设计中裂区的日粮处理组的6头奶牛饲喂无油类添加的日粮作为对照组(control),日粮中添加5% DM的棕榈油(PO)或含高油酸的红花油(OSAF)或含高亚油酸的红花油(LSAF)或亚麻籽(LNSD)或玉米(CO).添加的油类替换全混合日粮中的玉米淀粉;所有处理组的日粮各营养成分如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相当,日粮中含有41.2%的苜蓿、18.3%玉米青贮、和40.5%精料混合物(均以干物质含量为基础).饲喂抗氧化剂Agrado不会影响乳产量、乳脂和乳蛋白产量及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添加植物油较对照组而言,动物的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和乳蛋白产量无显著差异.但PO组的乳脂含量及乳脂中中短链脂肪酸(C<16)的比例及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饲喂棕榈油能有效的维持乳脂产量(1.18 kg/d)及含量(3.44%).然而,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组(CO和LSA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乳脂产量(0.98、0.86和1.14 kg/d)和乳脂浓度(3.05%、2.83%和3.41%).OSAF和LNSD组的奶牛的生产性能相似说明油酸和亚油酸对乳脂降低的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17.
王茂荣 《饲料广角》2000,(22):24-25,19
五、日粮脂肪含量 对奶成分影响最大的是由日粮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引起,在正常范围内日粮的蛋白质不起作用。等能日粮增加脂肪可提高乳脂率。日粮的脂肪酸向乳脂的转化依赖于脂肪酸在日粮的含量,泌乳阶段和糖元营养的摄入影响乳脂率和脂肪组织的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18.
反刍动物共轭亚油酸的合成及其对乳脂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脂肪和乳脂中的天然活性成分.亚油酸和亚麻酸能通过瘤胃微生物的一系列异构和脱氢作用合成CLA,反式油酸在反刍动物肝脏微粒体、乳腺细胞和脂肪组织中被△9-脱氢酶脱氢也能生成c9,t11-CLA,并被确认为反刍动物CLA的主要来源.反刍动物体内CLA的合成受动物品种、环境、日粮等多种因素影响,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在日粮中添加不饱和脂肪酸提高CLA含量的同时,对乳脂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CLA合成及饲喂不饱和脂肪酸对其乳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类型日粮和粗料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2头健康荷斯坦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试验分两期进行.在精料相同条件下,第一期分别选用精粗比为40∶60的秸秆型A日粮(粗料仅为干玉米秸秆)、40∶60的青贮型B日粮和60∶40的青贮型C日粮(B、C日粮粗料仅为玉米秸秆青贮)为不同类型试验日粮进行试验;第二期粗料分别以干玉米秸秆(a日粮)、青苜蓿干草(b日粮)、干玉米秸秆和青苜蓿干草混合(50∶50,c日粮)为不同粗料类型试验日粮,进行奶牛饲喂试验.第一期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代替玉米秸秆或适当增加日粮中精料比例可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但乳脂率有降低的趋势.第二期试验结果表明:精料相同条件下,苜蓿青干草代替干玉米秸秆有助于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率,但是会显著降低乳脂率.玉米秸秆与苜蓿混合饲喂和单一饲喂玉米秸秆相比,产奶量与乳蛋白率均有所提高,但乳脂率显著降低;和单一饲喂苜蓿相比,虽然乳糖率略有提高,但产奶量和乳蛋白率明显减少,乳脂率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高品质的粗饲料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合理的日粮精粗比更对奶牛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日粮中的精粗比过低,会降低奶牛采食量,导致奶牛养分摄入不足,产奶量和乳脂率降低。日粮中的精粗比过高则会破坏瘤胃内环境稳定导致瘤胃pH值降低,影响微生物蛋白、氨态氮和VFA的合成,严重导致瘤胃酸中毒,致使奶牛淘汰或死亡,降低生产效益。综合分析,探寻高品质粗饲料以及最佳的日粮精粗比是奶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综述主要叙述粗饲料的品种与长度以及奶牛日粮中粗饲料添加水平对奶牛的健康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