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胍基乙酸(GAA)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脂肪沉积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20.32±0.55) kg的健康去势滩羊羔羊120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加入0.04%、0.08%和0.12%GAA。预试期7 d,正试期8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08%和0.12%GAA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饲粮中添加GAA对胴体重影响不显著(P 0.05),但添加0.08%和0.12%GAA显著提高屠宰率,添加0.08%GAA显著提高净肉率(P0.05);饲粮中添加0.08%和0.12%GAA显著降低尾脂/胴体重和胴体脂肪含量值(P0.05);饲粮中添加0.08%和0.12%GAA显著升高肌肉中糖原、肌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08%GAA能够提高舍饲滩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可显著改善滩羊脂肪沉积和肌肉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铜水平饲粮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为生产高端羊肉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选取断奶后、平均体重为20kg左右的健康无疾病的滩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铜,饲粮中铜含量为9.0mg/kg;试验I、Ⅱ、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5.5和7.0mg/kg铜。预试期为10d,正试期为60d。结果表明:1)4组间舍饲滩羊的初重、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4组间舍饲滩羊的体长、体高、胸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舍饲滩羊的体高相对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3)4组间舍饲滩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骨重、胴体脂肪重、GR值、眼肌面积、骨肉比以及胴体产肉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Ⅱ组舍饲滩羊的净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舍饲滩羊的尾部脂肪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4组间舍饲滩羊的肌肉pH、初水分、失水率、滴水损失和熟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舍饲滩羊的肉色红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Ⅲ组(P<0.05),试验Ⅰ、Ⅱ组舍饲滩羊的肌肉剪切力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铜可提高舍饲滩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3.0mg/kg铜(饲粮铜含量为12.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半胱胺(RP-CS)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肉品质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月龄、体重[(21.61±0.80) kg]相近、健康的去势滩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圈),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0.02%组)、0.04%(0.04%组)和0.06%的RP-CS(0.06%组)。预试期7 d,正试期13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0.04%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0.02%组和0.04%组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0.04%组和0.06%组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背最长肌系水力、宰后45 min肉色红度值和宰后24 h pH均显著升高(P0.05),0.04%组、0.06%组的背最长肌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降低(P0.05);0.04%组和0.06%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舍饲滩羊饲粮中添加0.02%、0.04%和0.06%的RP-CS能够不同程度增加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肉品质,增强抗氧化功能;且添加0.04%的RP-CS可显著提高生长性能。本试验中,建议舍饲滩羊饲粮中RP-CS添加量以0.04%为宜。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氮氨甲酰谷氨酸(NCG)与胍基乙酸(GAA)组合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22.52±0.85) kg的健康去势滩羔羊48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NCG+0.08%GAA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0 d,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测定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滩羊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提高(P0.05); 2)试验组滩羊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提高(P0.05); 3)试验组滩羊体脂分配得到显著改善,尾脂和GR值显著下降(P0.05),肌内脂肪(IMF)含量显著提高(P0.05),大理石花纹评分显著提高(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10%NCG+0.08%GAA能够显著提高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及体脂分配,对舍饲滩羊肉质提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瘤胃保护型N-氨甲酰谷氨酸(RP-NCG)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脂肪分配的影响。选取体重为(22.02±0.21)kg的健康公滩羊36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3只羔羊。分别饲喂含RP-NCG为0、0.05%、0.10%和0.15%的日粮。结果表明:随RP-NCG添加量升高,滩羊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呈显著的二次改善规律(P0.05);添加0.10%和0.15%RP-NCG显著提高屠宰率、净肉重占胴体重的比例及肌肉中蛋白质含量(P0.05);日粮添加RP-NCG后滩羊体脂分配得以显著改善,皮下脂肪和腹脂呈二次下降规律(P0.05),但不同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0.10%和0.15%添加组,尾脂和G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内脂肪(IMF)含量随RP-NCG添加量增加呈二次升高规律(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RP-NCG可提高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并使体脂分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亚麻籽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52.31±2.28) kg的生长猪72头,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和10%亚麻籽的饲粮。试验分2个阶段(50~80 kg和81~110 kg),每个阶段结束时对猪进行称重,试验结束后每栏选2头接近平均体重猪进行麻醉屠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和10%亚麻籽显著降低了生长育肥猪50~80 kg阶段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及50~110 kg阶段料重比(P<0.05),并且10%添加量还显著提高了50~8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P<0.05)。2)饲粮添加亚麻籽能显著增加生长育肥猪眼肌面积(P<0.05),但对胴体长、屠宰率、平均背膘厚等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5%和10%亚麻籽能显著降低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值(P<0.05),显著提高α-亚麻酸、二十二碳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含量及PUFA总含量(P<0.05),且当添加量达到10%时,还能显著提高背最长肌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P<0.05)。结果提示,亚麻籽能一定程度提高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增加背最长肌中n-3PUFA含量,降低n-6/n-3 PUFA值,且对胴体性状及肉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油樟叶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0日龄同期断奶、体重接近且健康状态良好的新西兰白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公母各占1/2)。4组肉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3%、6%和12%油樟叶的配合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樟叶对肉兔终末体重(FBW)、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3%油樟叶添加组FBW和ADG最高,12%油樟叶添加组FBW、ADFI和ADG均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樟叶对肉兔屠宰前活体重、半净膛胴体重和全净膛胴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3%油樟叶添加组上述3个指标均最高;12%油樟叶添加组屠宰前活体重和半净膛胴体重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全净膛胴体重显著低于3%和6%油樟叶添加组(P<0.05)。3)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樟叶对肉兔肌肉蒸煮损失、剪切力和粗蛋白质(CP)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6%油樟叶添加组肌肉蒸煮损失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油樟叶添加组肌肉剪切力最低,显著低于6%和12%油樟叶添加组(P<0.05);3%油樟叶添加组肌肉CP含量显著低于6%和12%油樟叶添加组(P<0.05)。4)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樟叶对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樟叶对血清球蛋白(GLB)、甘油三脂(TG)和磷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3%油樟叶添加组血清GLB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3%和6%油樟叶添加组血清T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12%油樟叶添加组血清TG含量显著提高(P<0.05);3%油樟叶添加组血清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油樟叶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不良影响,综合各项指标,以添加3%为宜。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精料水平和蛋氨酸铬(Cr-Met)添加剂量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肪沉积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饲粮精料水平和Cr-Met添加剂量,其中饲粮精料水平分别设为35%(低精料饲粮,饲粮精粗比为35∶65)和55%(高精料饲粮,饲粮精粗比为55∶45),Cr-Met添加剂量分别设为0、0.75和1.50 g/(d·只)。将60只雄性滩羊羔羊[平均体重为(21±1)kg]随机分配到6个试验组,每组10只。试验期为8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5 d。结果显示:1)与低精料饲粮组相比,高精料饲粮组滩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背膘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和后腿肉比重显著增加(P<0.05),但料重比与肌肉蒸煮损失、剪切力、pH、亮度(L*)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则显著降低(P<0.05)。2)低精料饲粮组滩羊背膘厚度、皮下脂肪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和后腿肉比重随Cr-Met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P<0.05),但肌肉pH则线性升高(P<0.05)。3)高精料饲粮组滩羊肋肉比重、腰肉比重以及肌肉剪切力和pH随Cr-Met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升高(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a*值则线性降低(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建议在滩羊养殖中选择精粗比为55∶45的高精料饲粮,Cr-Met的适宜添加剂量为1.50 g/(d·只),且不建议在精粗比为35∶65的低精料饲粮中添加Cr-Met。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生长性能和肉品质,评价胍基乙酸(GAA)对肉鸡的适用阶段和饲粮蛋氨酸(Met)配套强化效果。选取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肉仔鸡1920只,随机分为16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分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2个饲养阶段,1组为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Met水平前期为0.50%,后期为0.40%)。2~6组仅在前期设置Met或GAA处理,其中,2组只把饲粮Met的水平提高至0.65%;3~6组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2个饲粮Met水平分别为0.50%和0.65%,2个GAA添加量分别为300和600 mg/kg。7~11组仅在后期设置Met或GAA处理,其中,7组只把饲粮Met水平提高至0.55%;8~11组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2个饲粮Met水平分别为0.40%和0.55%,2个GAA添加量分别为400和800 mg/kg。12~16组在全期(1~42日龄)设置Met或GAA处理,前期和后期饲粮设置分别同2~6组和7~11组。试验期42 d。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只在前期饲喂高剂量GAA并强化Met供应能够显著提高1~21日龄平均日增重和21日龄体重(P<0.05),显著降低1~21日龄料重比(P<0.05);仅在后期饲喂高剂量GAA能够显著提高22~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22~42日龄料重比(P<0.05),同时强化Met供应还可显著提高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及42日龄体重、胸肌指数(P<0.05),显著降低22~42日龄和1~42日龄料重比及42日龄腹脂指数(P<0.05);全期饲喂高剂量GAA能够提高22~42日龄和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及42日龄体重和胸肌指数(P<0.05),显著降低22~42日龄和1~42日龄料重比及42日龄腹脂指数(P<0.05),同时强化Met供应还可显著提高1~21日龄平均日增重和21日龄体重(P<0.05),显著降低1~21日龄、22~42日龄和1~42日龄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全期单独强化饲粮Met或联合添加低剂量GAA可以显著降低42日龄胸肌、腿肌亮度(L^∗)值和剪切力(P<0.05),提高红度(a^∗)值和24 h pH(pHu)(P<0.05);单独饲喂GAA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当全程饲喂高剂量GAA时,无需额外补充Met就可使肉鸡终末体重和胴体质量达到最佳;若要阶段性使用GAA,宜在后期高剂量添加且同时补充Met。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研究高剂量单宁酸对断奶仔猪血液学参数、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来评估高剂量单宁酸用于断奶仔猪饲粮的安全性。选取21日龄左右的杜长大(DLY)断奶仔猪144头,按照性别和体重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仔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1.0%和2.0%单宁酸(提取自五倍子,等量代替基础饲粮中的豆粕)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1.0%和2.0%的单宁酸显著提高了血液中红细胞数量(P<0.05),对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有提高趋势(0.05≤P<0.10);此外,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与单宁酸添加剂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5)。2)饲粮添加0.2%、1.0%和2.0%的单宁酸对血清中白蛋白浓度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随着单宁酸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提高(P<0.05)。3)饲粮添加1.0%和2.0%的单宁酸显著降低了肝脏指数(P<0.05),且肝脏指数随着单宁酸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P<0.05);饲粮添加0.2%的单宁酸对脾脏指数有降低趋势(0.05≤P<0.10);饲粮添加0.2%和1.0%的单宁酸对肾脏指数有降低趋势(0.05≤P<0.10),且肾脏指数随着单宁酸添加剂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高,有二次回归趋势(0.05≤P<0.10)。4)饲粮添加0.2%、1.0%和2.0%的单宁酸均未导致断奶仔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胸腺和胰腺等组织发生病变;饲粮添加2.0%的单宁酸导致肠系膜淋巴结中局部淋巴小结生发中心扩张。由此可见,饲粮添加0.2%、1.0%和2.0%的单宁酸虽然降低了断奶仔猪的肝脏指数,但对断奶仔猪的血液学参数和组织病理学无明显的负面影响,表明饲粮中添加低于2.0%的单宁酸对断奶仔猪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丙酸铬对热应激期间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54头泌乳天数、产奶量、胎次相近的泌乳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和20 g/d丙酸铬。结果:添加丙酸铬可以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产奶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60和1.32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乳蛋白、尿素氮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夏季热应激期间,在日粮中添加丙酸铬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有助于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乳中体细胞数、改善乳房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C抗畜禽热应激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维生素C (VC)是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抗热应激物质之一,其能明显抑制动物体温上升,降低血浆中的糖皮质激素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减少免疫抑制,增加精子形成和精液量,提高受精率及增加骨骼中钙的效用等多种功能,从而减轻热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因而被广泛用于畜禽抗热应激反应。本文阐述了VC生理功能、抗热应激作用机理及畜禽养殖中应用,旨在为畜禽临床使用VC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给育成牛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检测血清生化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以深入了解肌肉注射维生素ADE对动物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为维生素ADE注射液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选取公母兼有的9月龄育成牛30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5头。试验组肌内注射维生素ADE(1.5mL/50kg体重),对照组不作处理。在注射第0、1、3、5、7天采集两组牛各3头牛血样进行血清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结果:①试验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随给药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并在注射第7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试验组总抗氧能力(T-AOC)逐渐上升,在注射后第7天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试验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呈现波动变化,但均高于对照组,GPT活性在注射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GOT在第1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④试验组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升高,在第7天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⑤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两项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明显提高了育成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机体脂质过氧化的发生,从而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分解产物MDA的生成,减轻了对细胞和机体损伤;ALP分泌量增加,调节了育成牛钙磷代谢水平,使骨细胞代谢活跃,促进了骨骼生长;同时GPT、GOT活性升高,反映了育成牛的蛋白质代谢水平提高;所测得的TG、TC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说明维生素ADE对机体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代谢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三种精油(肉桂醛、百里香酚、香兰素)的抑菌效果及其协同作用,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圈的值径及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三种精油对大肠杆菌K88、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在相同浓度下,抑菌效果为肉桂醛>百里香酚>香兰素;当百里香酚与肉桂醛以4∶1复合时,对大肠杆菌K88的抑菌效果最佳;当肉桂醛与香兰素以4∶1复合时,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佳。综上所述,肉桂醛和百里香酚的抑菌效果优于香兰素,百里香酚与香兰素,肉桂醛和香兰素复配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24头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2组,设计不同精粗比日粮(60∶40,40∶60),研究其对奶牛瘤胃挥发酸模式及血液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精粗比(60∶40)日粮下,瘤胃pH降低4.3%(P <0.05),丙酸浓度提高16.9%(P <0.05);乙酸浓度下降,总挥发酸浓度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乙酸/丙酸比例降低20.5%(P <0.05)。随着日粮精粗比提高,奶牛血液葡萄糖浓度提高21.1%(P <0.05),血液非酯化脂肪酸(NEFA)浓度降低13.9%(P <0.05)。随着日粮精粗比提高,奶牛血液甘油三酯下降,胰岛素含量增加,但均未呈现显著性差异(P> 0.05)。  相似文献   

16.
肉牛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的“六特”产业之一。肉牛产业的发展对宁夏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产业链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遗传繁育、疾病防控、饲料营养、养殖育肥、生产加工、销售等肉牛产业发展相关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建议,为宁夏肉牛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山东省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情况, 2017年从山东省不同地区分离并鉴定1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株,并对其血凝素(H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将所得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分离的16株病毒之间H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2%~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3.6%~100.0%。系统进化树显示,16株病毒均属于H9.4.2.5分支,表明H9.4.2.5分支毒株仍是山东省H9N2亚型AIV主要流行株。重要氨基酸位点研究显示,16株病毒的HA蛋白的裂解位点仍是K/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特征;16株病毒的234受体结合位点多为L,除198位受体结合位点存在变异外,其他受体结合位点均保守;16株病毒的潜在糖基化位点有7个~8个,其中7个位点较保守,而218位糖基化位点均缺失,其中3株病毒分别在145位、206位和285位新增糖基化位点。总之,山东省分离的H9N2亚型AIV在分子生物学上发生了部分新的遗传进化,但与临床上病毒的致病性与流行规律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利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玉米粉碎粒度对泌乳早期奶牛真菌菌群的影响。选用4头体况良好,泌乳20d左右,日产奶量约30kg,体重550kg左右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试验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对照组奶牛日粮添加10%的破碎玉米,试验组是将该比例破碎玉米由细粉碎玉米代替。结果表明:用细粉碎玉米替代破碎玉米(10%DM)并未显著影响奶牛瘤胃真菌的多样性与丰富度。在门水平上,试验组与对照组瘤胃真菌丰度差异不显著;在属水平上,德巴利酵母属与蜡孔属等优势菌属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这可能与奶牛个体差异有关。而与淀粉降解有关的根囊鞭菌属的菌群丰度显著升高(P<0.05)。其他相对丰度较低的真菌也有检出,如试验组柄孢壳属(Zopfiella)与被孢霉属(Mortierella)增加明显(P<0.05),但其在瘤胃的功能目前尚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19.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是引起反刍动物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之一,犊牛对该病毒的感染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害养殖的经济效益。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主要编码蛋白F蛋白和G蛋白上的某些抗原表位可刺激中和抗体反应,而且是BRSV唯一能够在动物模型中诱导中和抗体并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蛋白。N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可诱导BRSV的保护性免疫,小疏水性蛋白(SH)有助于维持病毒外壳稳定性。目前,在该病的防控措施上仍然存在未解决的问题,可根据BRSV编码蛋白的不同特性与功能,研发出一种免疫效果良好、安全高效的疫苗,用以防控BRSV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来自牛疱疹病毒1和5型(BoHV-1和BoHV-5)的病毒囊膜糖蛋白D(gD)是病毒的主要组成成分,并且在疱疹病毒的致病机理中起到关键作用。gD对于病毒侵入细胞是必不可少的,是病毒感染细胞期间中和抗体的主要靶标。鉴于其在诱导保护性免疫方面的作用,已使用该糖蛋白作为主要抗原开发出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载体疫苗候选物,证明gD具有在宿主中诱导较强病毒中和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以及对宿主进行免疫保护的能力。论文着重介绍了BoHV-1、BoHV-5和一些人类疱疹病毒gD的结构和功能特征,阐述了gD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及gD在新型疫苗设计中的应用,为全面了解gD结构特点及其在疫苗研发中的作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