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不同地理种群头骨形态差异.[方法]研究对沙雅、库车、尉犁、皮山和且末等5个塔里木兔种群的24项头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使用SPSS统计软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对塔里木兔头骨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沙雅种群与库车、尉犁和且末3个种群都有重叠现象,其中沙雅和尉犁种群的相似性最高;皮山种群与其他4个种群的头骨完全可以分开,表明皮山种群与其他4个种群的头骨差别较大.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亦与上述结论相符.[结论]塔里木兔5个种群间具有头骨形态差异,特别是皮山种群与其它种群差异很明显.皮山种群有种群分化的趋势,这可能主要与种群地理隔离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淼  张涛  孙建  娄恺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3):572-577
[目的]了解新疆彩色丘陵地貌中不同颜色岩石层的细菌多样性及其优势种群.[方法]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对5种不同颜色岩石层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T-RFLP图谱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号(粉红色)岩石层细菌多样性最高,2号(粉红色)和3号(红灰色)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最高,而5号(橙棕色)样品与其他样品间相似性最低,各样品间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介于5.6;~60;;所得结果与RDP数据库比对,推测出5种岩石样品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分别为Ruminococcaceae,Burkholderiaceae,iron-reducing bacterium,Shewanella,Frateuria和一些免陪养菌群.[结论]新疆彩色丘陵地貌岩石层样品随着颜色由浅至深,其末端限制性片段(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s,TRFs)的数量由多到少,除5号(橙棕色)外,其余岩石层细菌多样性较高;由分析结果可以推测,新疆彩色丘陵地貌岩石层中可能存在一些潜在新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塔克拉玛干西缘春季沙尘前、中、后期的空气可培养真菌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方法]使用便携手持式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采用R2A培养基分离纯化真菌,提取DNA进行ITSrDNA扩增,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经分离纯化及鉴定得到真菌25株,其中沙尘前、中、后期分别为:3、14、8株,分为8个属:赤霉菌属(Gibberella),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Davidiella,青霉属(Penicillium),派伦霉属(Peyronellaea),栓菌属(Trametes),单端孢属(Trichothecium),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优势属.[结论]沙尘空气可培养真菌的优势属为枝孢属(Cladospori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不同频次的沙尘空气可培养真菌种类存在差异;同一频次沙尘前、中、后三个时期空气可培养真菌种类差别较大;沙尘可携带并传播真菌;沙尘可培养真菌对土著空气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研究中条山混沟地区原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方法]采用样方法取样,依据重要值指标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法,将位于山西中条山东段的混沟原始森林植被群系分成10个群落。应用丰富度指数(N0),Simpson指数(λ),Shannon-Weiner指数(H′),均匀度指数(E1、E5)和相似性系数(Ss)研究了10个群落的植物种多样性。[结果]中条山混沟地区森林群落原始生态特征明显,10个群落相对稳定;10个群落间的多样性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乔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变幅在0.345~2.093;生境的异质性导致群丛的种类组成和结构差异,10个群丛种类成分的相似性均小于0.5,群落物种相似性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原始森林的形成和发展及预测原始森林的演替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林龄橡胶林中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为橡胶林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海南大丰农场不同林龄(5、10、13、18、25和30年生)橡胶林中土壤真菌的ITS序列,观测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随种植年限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从6个林龄橡胶林的18份土壤样本中获得563658条ITS序列,在97%序列相似性基础上可划分为10943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真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1)以25年生橡胶林最低,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和Simp-son)在不同林龄橡胶林间差异不明显.Ascomycota(子囊菌门)、Zygomycota(接合菌门)和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是海南大丰农场橡胶林土壤真菌的主要优势类群;不同林龄橡胶林间的真菌群落组成差异主要体现在Zygomycota、Basidiomycota、Glomeromycota(球囊菌门)和Rozellomycota类群相对丰度的不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橡胶林的土壤真菌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尤其是钾元素含量)密切相关.[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的不同林龄橡胶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无明显差异,而真菌群落丰度以25年生橡胶林最低,5、10、13、18和30年生橡胶林间差异不明显;真菌群落组成的优势类群为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和担子菌门;土壤养分含量(尤其是钾元素含量)是影响橡胶林土壤真菌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北京山区紫椴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状况.[方法]在北京火焰山设置有代表性的紫椴样方(20mX20m)9个,采用区系分析、生活型谱分析、物种多样性等方法对其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火焰山样地维管束植物共计29科38属46种,植物属区系主要以北温带(62.2%)占优势,表现出典型的温带区系特征.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54.4%),其次是地面芽植物(21.7%),反映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点.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为乔木层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紫椴种群中树阶段个体占全部的58.4%,而幼树仅占0.4%.[结论]北京火焰山紫椴群落林下紫椴幼苗天然更新极弱,但群落内具有相对较高的珍稀野生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需加强对紫椴群落幼苗抚育和珍稀植物物种的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日偏食对乌鲁木齐空气细菌多样性影响.[方法]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 - RFLP,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比较日偏食前后乌鲁木齐空气细菌多样性变化.[结果]日偏食当天的各项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几天;酶切图谱和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利用Rsa I酶切样品所得细菌多样性高于利用Hha I酶切所得结果;聚类分析显示,日偏食前1d,后1d和当天空气细菌可聚为一类,其余聚为一类.[结论]乌鲁木齐空气细菌受日偏食的影响多样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真菌群落在凋落物分解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内源真菌由共生转为腐生的变化影响后续真菌定殖,导致群落多样性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凋落物分解.[目的]以香樟凋落叶为分解底物,分析不同真菌群落构建对凋落物分解及其相应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养分循环的作用.[方法]选择3株叶内源真菌,6株腐生真菌,1株菌根真菌,构建14个真菌群落.依次接种至香樟凋落叶上,测定失重率、CO2释放量和微生物酶活性等各项指标.[结果]内源真菌的不同引起的分解过程差异明显,主要以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参与构建的真菌群落引起失重率和CO2释放量的增加最为显著;以烟管菌(B.adusta)、茶树炭角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和毛栓菌(Trametes hirsuta)参与构建的真菌群落对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酶活性提高较为显著.同样地,腐生真菌群落的不同引起的分解过程差异也明显,其中以群落F1(木霉菌+日本曲霉菌+叶鞘腐败菌+拟盘多毛孢菌+青霉菌+刺孢曲霉菌)引起的失重率、CO2释放量、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酶活性提高最为显著.以上结果均与PCA(主成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内源真菌参与构建的真菌群落对后续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酶活性产生了重要影响,显示微生物群落组成在土壤碳循环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枣棉间作对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以害虫生态调控为主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群落多样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枣棉间作园和枣树单作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枣棉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优势集中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全年大多数时间都高于枣树单作园;枣棉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第一主分量累计贡献率为67.653 1;,主要是物种丰富度、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的综合反映,第二主分量累计贡献率为95.408 5;,主要是优势集中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物种数的综合反映.[结论]枣棉间作能够提高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使群落结构更加稳定和复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理化因子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根据野外典型群落的样方调查数据和对应土壤的室内实验数据,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结果]调查区内的植物群落归属于15个群落类型.各群落的组成简单,多样性指数值都较低,且不存在较大差异.有机质含量和pH是影响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的主要因子.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异被土壤理化因子第一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仅为5.8;.[结论]土壤理化因子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解释比例相当小,这说明还有很多未被测定的土壤环境因子影响着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全面地对该地区的土壤微环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多样性及其对水文地球化学指标的响应.[方法]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 RFLP),对不同日期水体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所获信息与水文地球化学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通过各样品水体细菌类群的多样性指数计算和样品间相似性分析共同显示,乌鲁木齐10号泉不同日期水体细菌呈现随机性动态变化;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显示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与H2S、CH4、F-三项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受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指标的共同影响.[结论]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类群表现为随机性动态变化,且可对水文地球化学元素产生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疆4大酿酒葡萄产区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为构建新疆酿酒葡萄主产区的微生物菌库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从新疆酿酒葡萄主产区采集土壤样品,提取总DNA,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新疆酿酒葡萄主产区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在12份土壤样品中,伊犁河谷土壤中细菌的群落多样性最高,天山北麓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最低;吐哈盆地中真菌群落多样性最低,焉耆盆地中真菌的群落多样性最高。节杆菌属细菌和耐冷酵母属真菌是吐哈盆地和天山北麓葡萄园土壤中的优势菌属;芽单胞菌属细菌和刚毛四枝孢属真菌是伊犁河谷葡萄园土壤中的优势菌属;节杆菌属细菌和赤霉菌属真菌是焉耆盆地葡萄园土壤中的优势菌属。土壤pH值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最显著,Mn元素含量对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最显著。【结论】揭示了新疆酿酒葡萄主产区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新疆酿酒葡萄产区的微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疆盐碱环境中耐盐植物白刺的根际土壤和叶片内生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丰富度和多样性。【方法】运用Novaseq测序平台对白刺根际土壤和叶片进行16SrDNA-V4区和ITS1区测序。经FLASH进行拼接,经过Qiim过滤叶绿体和线粒体序列,得到的序列在97%的序列相似性水平上聚类成为操作分类单元(OTUs)。对序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价物种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以及Alpha多样性。【结果】白刺根际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真菌优势菌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叶片内生细菌优势菌群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真菌优势菌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白刺不同部位的微生物菌群数量和多样性有显著差异(P<0.05),白刺各样地之间微生物群落构成差异明显。【结论】白刺不同部位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分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微生物角度探究有机种植方式的优越性,揭示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环境因子,为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方式的0~15和15~3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基于db RDA分析明确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结果】2种种植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以细菌高于真菌。有机种植表层0~15 cm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物种的均匀度均较高,且与其他土层有显著差异(P<0.05,下同)。2种种植方式均表现为细菌以变形菌门、真菌以子囊菌门为优势菌门。有机种植方式显著提高细菌群落中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真菌群落中担子菌门和球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其中15~30 cm土层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0~15 cm,而真菌2个菌门的相对丰度在不同土层间未表现出明显差别;常规种植则明显增加细菌中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及真菌中被胞菌门、壶菌门和捕虫霉门的相对丰度。有机种植能增加土壤中Haliangium和Mortierella等有益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常规种植则显著提升土传病害致病菌Ralstonia及植物病原菌Fusarium、Colletotrichum的数量和丰度。dbRDA分析表明,土壤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的影响依次为全氮>全磷>有机质>pH>全钾,土壤环境因子对真菌群落的影响依次为全氮>全磷>pH>有机质>全钾。pH、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是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结论】不同土层起核心作用的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差异;有机种植能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菌群的丰度,降低土传病害及致病微生物的丰度。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和p H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庐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AM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分布特征,为推动其地下AM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庐山典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种常见树种[(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蜡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山橿(Lindera reflexa)、女贞(Ligustrum lucidum)、榆树Ulmus pumila)]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为材料,通过孢子形态学鉴定方法研究其多样性特征、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从庐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鉴定、分离出55个AM真菌类群,其中包括2个广布种、10个常见种与43个稀有种(按优势度水平划分),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属,24种)和球囊霉属(Glomus属,18种)为优势属。此外,不同树种根际AM真菌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差异总体上不显著(P>0.05),且群落相似度系数较高,其中山橿(L.reflexa)与蜡瓣花(C.sinensis)根际AM真菌群落相似度系数最高(73.85%)。不同树种根际AM真菌种属分布存在差异,其中稀有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 infrequens,稀有种之一)只在山橿根际有所发现,稀有种球囊霉17(Glomus.17)只在杜鹃(R.simsii)根际发现,稀有种亮色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fulgida)只在女贞(L.lucidum)根际发现,稀有种扭形伞房囊霉(Corymbiglomus tortuosum)只在蜡瓣花根际发现。不同树种根系侵染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高到低依次为蜡瓣花(45.72%)、榆树(U.pumila)(38.60%)、杜鹃和女贞(31.67%)、山橿(29.73%)。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发现土壤因子(全磷、全氮、氨态氮、硝态氮、有机质、pH和含水率)对土壤AM真菌群落变异的解释度为7.29%,而消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分析发现植物种类对土壤AM真菌群落变异的解释度为15.72%。【结论】庐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AM真菌是以稀有种为主的分布模式,该模式下的AM真菌及分布受宿主植物与土壤养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细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通过对土壤细菌数量和多样性的研究,揭示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规律,为中国稻田土壤科学施肥、维护健康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和实时定量(real-time)PCR方法,研究湖南省望城县施用化肥(NPK)和秸秆还田(NPKS)对水稻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和数量的影响。【结果】T-RFLP分析结果表明红壤性水稻土细菌的优势类群为变形菌(150 bp;相对丰度33%—37%)和放线菌(67 bp;相对丰度20%—25%),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不同处理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而土壤pH和有机碳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多样性指数分析(香农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示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施肥处理(氮磷钾配施和秸秆还田)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均高于不施肥处理。通过实时PCR技术定量了3种施肥处理的土壤细菌数量(4.34×1010—10.94×1010 个拷贝16S rDNA每克土),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后土壤细菌数量增加了50%—100%。【结论】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和数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长期化肥和秸秆还田,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细菌种群多样性和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海南橡胶林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探析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为海南天然橡胶林因地制宜提升土壤肥力与改善土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4种成土母质(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和浅海沉积物)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4种成土母质发育条件下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与多样性。【结果】不同母质间土壤理化特性差异明显,养分含量不平衡。4种母质类型土壤共鉴定出16门47纲110目203科360属462种真菌种类,获得3987个OTUs;橡胶林土壤中存在大量未知真菌类群,已知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均为最优势类群,非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分布有差异;橡胶林不同母质间土壤真菌物种丰富度覆盖指数和Chao1指数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NMDS和Heat map分析表明,海南橡胶林不同母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有差异,花岗岩属于第一大类,变质岩为第二大类,玄武岩与浅海沉积物属于第三大类。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结论】不同母质类型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含水量及有效养分等理化性状密切相关,其主要影响因子为有机碳、有效氮、全氮和碳氮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广西桑园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为广西桑园害虫综合防治及天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季节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Brilloui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其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进行分析,并采用群落相似性系数分析一年四季群落的相似性。【结果】共采集桑园节肢动物17371头,鉴定为26种,隶属13目26科,其中植食性害虫18种,优势种为朱砂叶螨和桑粉虱;天敌昆虫5种,优势种为稻红瓢虫;蜘蛛2种,以狼蛛科为主;中性昆虫1种。多样性指数以春季最大,其次是夏季,冬季最小;群落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而优势度指数一年四季均较小,以春季最小;春季与夏、秋、冬季间的相似水平均极低(Rj=0.2329、0.0000、0.2077),夏季与秋季为中等相似(Rj=0.5461),夏季与冬季间为中等不相似(Rj=0.3322),秋冬季间为极不相似水平(Rj=0.1297)。【结论】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群落结构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卵孢长根菇不同生长期覆土层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木霉病害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长根菇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长根菇不同生长阶段(覆土时、现蕾期、采收期、发病期、转潮期)覆土层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并利用冗余分析技术分析研究微生物菌群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从覆土样品中共获得操作分类单元(OTUs)4581个,细菌和真菌OTUs分别为3650个和931个。不同生长阶段土壤的细菌优势菌群存在较大差异,覆土时和采收期的最优势属为广义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现蕾期、发病期、转潮期的最优势属的分别为罗尔斯通氏菌属(Ralstonia)、西地西菌属(Cedecea)和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覆工至采收的前3个生长期的最优势真菌属为镰刀菌属(Fusarium),其余生长期则为木霉属(Trichoderma)。木霉病害发病期土壤层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微生物数量和丰度均低于其他期;采收期土壤的细菌多样性最高,转潮期真菌多样性最高。冗余分析结果表明,覆土层中速效氮和速效钾与细菌在属水平上有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有效磷与真菌属水平菌群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与覆土时土壤微生物群落呈正相关;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H则与转潮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呈正相关。【结论】不同生长阶段覆土层土壤真菌物种数量在采收期达最大值,细菌物种数量则随着长根菇的生长而不断下降。木霉病害的发生对土壤微生物种类和丰度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大量消耗土壤的营养元素,降低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