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伊犁绢蒿种群对不同刈割干扰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新疆蒿类荒漠草地建群种-伊犁绢蒿为对象,探讨刈割强度对其越冬前后根部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脯氨酸)的影响.[方法]利用常规测定方法对刈割处理后的伊犁绢蒿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与越冬前(2008年11月)相比,越冬后(2009年4月)各处理下伊犁绢蒿根中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及氨基酸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同一测定时间下,刈割强度对伊犁绢蒿根部淀粉、可溶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越冬前C5、C2下伊犁绢蒿可溶性糖显著高于C0,脯氨酸含量则表现为C5显著高于C2、C0,越冬后两者在刈割强度间的差异消失;越冬前还原糖表现为C5、C0显著高于C2,氨基酸含量为C5显著高于C2、C0,而越冬后还原糖、氨基酸含量均表现为C5明显高于C0.[结论]C5有利于伊犁绢蒿根部碳水化合物及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有利于抵御刈割逆境.  相似文献   

2.
围栏封育对伊犁绢蒿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围栏封育对伊犁绢蒿储藏营养物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有没有影响,同时确定合理的封育时间后实施放牧,为今后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和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围栏年限的伊犁绢蒿根系、茎部和叶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淀粉)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伊犁绢蒿主要储藏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淀粉,主要贮藏部位为茎部;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表现为8月最高(16.67;),5月最低(6.29;),说明伊犁绢蒿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积累易受季节因素影响,并且随时间变化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呈倒"V"字型变化.(2)围栏封育显著促进了伊犁绢蒿根系和茎部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的积累,而对叶部无显著影响;围栏封育4和2 a年后伊犁绢蒿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放牧区,而淀粉含量表现出来的规律不明显.封育4 a与封育2 a之间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变现出来的差异不显著.[结论]随着封育时间的增长,储藏物质增加到一定限度后保持稳定,此时牧草再生能力较强,适当利用反而有利于植被恢复.与放牧区相比,对于围栏封育4 a试验区内的伊犁绢蒿,应该在春秋两季利用可能更有利于其恢复;但围栏2 a试验区封育的效果不是很显著,有必要继续封育.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对4种绢蒿属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土培条件下,研究水分胁迫对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伊犁绢蒿(S.transiliense)、针裂叶绢蒿(S.sublessingianum)和民勤绢蒿(S.minchnense)4种绢蒿属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对4种绢蒿属植物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伊犁绢蒿和针裂叶绢蒿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程度的加强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较大的为针裂叶绢蒿和伊犁绢蒿,增加幅度较小的为沙漠绢蒿和民勤绢蒿;沙漠绢蒿和伊犁绢蒿根系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沙漠绢蒿和民勤绢蒿根冠比显著升高。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绢蒿属植物抗旱性由强到弱为:民勤绢蒿>沙漠绢蒿>伊犁绢蒿>针裂叶绢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保温材料覆盖越冬对葡萄根系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5年生全球红葡萄(Vitis vinifera L.cv.Red Globe)为试材,采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保温被覆盖葡萄越冬,测定越冬过程中根系组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等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1)各种材料覆盖葡萄越冬温度的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覆盖物下0~60 cm深度土壤温度提高0.34~2.32℃;(2)保温材料覆盖越冬前后,各种生理指标变化较大;(3)玻璃棉覆盖越冬后,根系中组织含水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脯氨酸和电导率较低.[结论]不同材料覆盖对葡萄根系抗寒生理指标影响较大,但并不能改变葡萄根系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5.
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春季放牧强度与放牧始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伊犁绢蒿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放牧利用时的合理放牧强度及放牧始期.[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和极度放牧(EG)四个放牧强度,及4月1日、4月15日、5月1日、5月15日、6月1日5个放牧始期,利用常规测定方法对春季模拟放牧前后伊犁绢蒿种群的地上收获量、盖度、密度及高度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放牧前,不同放牧始期间伊犁绢蒿盖度、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仅在高度和地上收获量上存在差异;而不同放牧强度间仅地上收获量存在差异,盖度、密度、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恢复后,除极度放牧全部死亡外,伊犁绢蒿的再生高度以4月1日、4月15日恢复最好,盖度以4月15日恢复最快,而密度变化不显著;轻度放牧、中度放牧条件下伊犁绢蒿的恢复效果较重度放牧好.[结论]春季4月15日前后及中等放牧条件下最有利于伊犁绢蒿荒漠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新疆伊犁昭苏马场禾草+杂类草草甸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利用方式对草地植被主要数量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放牧+刈割+放牧、放牧+刈割、刈割+放牧、刈割交替等处理.[结果](1)不同利用方式对植物的重要值影响不同,刈割+放牧(C)、刈割处理样地内的禾草比例高于其他两种利用方式;(2)在高度变化上,各利用方式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刈割+放牧(C)、刈割(D)草地群落由于春季均未放牧利用,草地的高度均表现出略高于其他两种方式;(3)在盖度变化上,从三季利用上可以看出刈割(D)优于其他三种利用方式;(4)5 ~8月四种利用方式在密度变化上差异性不显著(P>0.05),9月,由于放牧与不放牧的差别,刈割(D)利用方式草地群落密度高于其他三种方式(P<0.05);(5)地上生物量变化方面刈割和刈割+放牧利用方式在草地群落地生物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结论]初步确定刈割+放牧和刈割利用方式较好,但需要长期的动态监测,方能得到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软枣猕猴桃对低温胁迫生理变化规律,为引种、抗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软枣猕猴桃幼苗为试材,通过4℃低温处理,以25℃(常温)为对照,测定软枣猕猴桃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的活性变化.[结果]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SOD、POD活性均下降,CAT活性先升后降.[结论]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叶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反应加剧,MDA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秋季自然降温对野生樱桃李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在秋季自然环境降温期间,以5种不同类型的野生樱桃李和中国李寺田实生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叶片内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通过相关性和方差分析,秋季自然环境降温期间,对照中国李寺田实生抗寒能力比野生樱桃李强;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于野生樱桃李来说,认为在秋季自然环境降温期间,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相对较密切,其次是可溶性蛋白,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不明显.[结论]野生樱桃李的抗寒性与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醉马草对伴生种的化感作用,探讨其对伊犁绢蒿和针茅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毒草醉马草为供体植物,伴生种伊犁绢蒿和针茅为受体植物,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做种子萌发实验,探讨其化感作用.[结果]开花期醉马草水浸液处理伴生种种子后,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总体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部位的化感作用强度为叶>茎>根,且均为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显著.[结论]醉马草水浸液对伊犁绢蒿和针茅种子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这可能是造成伴生种大面积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甘薯在贮藏过程中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以47145、47177、47157、47151、47138、47175共6个自选高淀粉甘薯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结果]试验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甘薯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的下降和可溶性糖的增加呈显著负相关,低温可减缓这一进程.在17℃条件下,6个材料平均贮藏7d淀粉含量下降0.80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87个百分点;贮藏28 d的淀粉含量下降2.96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3.87个百分点.10℃贮藏7d淀粉含量下降0.16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28个百分点;贮藏28d的淀粉含量下降1.42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16个百分点.[结论]研究可为甘薯贮藏和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铵硝比对菠菜有机酸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对于菠菜有机酸和淀粉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栽培菠菜的方法,营养液中的氮素形态设置硝态氮和铵态氮以一定比例(100﹕0、75﹕25、50﹕50、25﹕75 和 0﹕100)配合。【结果】随着铵硝比的下降,(1)菠菜茎叶丙酮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和苹果酸等6种有机酸含量以及淀粉含量都呈上升趋势;同时,有机酸含量与营养液中初始硝态氮浓度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2)菠菜根系丙酮酸、柠檬酸、琥珀酸和苹果酸含量以及淀粉含量也呈上升趋势,但延胡索酸含量的变化不明显;(3)除了柠檬酸外,菠菜根系其它5种有机酸含量与其茎叶中相应有机酸含量的比值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全硝营养条件下,根系中只有琥珀酸和延胡索酸的含量低于其在茎叶中的含量;而在全铵营养时,菠菜根系中上述5种有机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茎叶中的相应有机酸的含量。因此,与根系相比,菠菜茎叶中5种有机酸含量随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增加而增加的幅度更明显。而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菠菜根系柠檬酸含量与其茎叶柠檬酸含量的比值逐渐升高,则说明根系柠檬酸含量增加的幅度要大于茎叶柠檬酸含量;(4)菠菜的茎叶和根系中的淀粉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与营养液中硝态氮浓度之间均呈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菠菜茎叶和根系有机酸代谢均表现为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EBR(24-表油菜素内酯)对低温胁迫下葡萄幼苗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以欧亚种(Vitis vinifera L.)鲜食葡萄品种‘紫脆无核’营养袋扦插苗为试材,分别在4℃和0℃低温条件下,研究外源EBR对葡萄幼苗4种抗氧化酶活性(CAT、SOD、POD及APX)、超氧阴离子( )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两种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EBR处理均使葡萄叶片抗氧化酶CAT、POD、SOD及APX活性升高,且总体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同时也使葡萄叶片抗氧化物质GSH及AsA含量升高,在4℃和0℃条件下,GSH平均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5.4%及7.8%,AsA含量分别升高8.8%及13.0%;EBR处理使叶片 及MDA含量降低, 平均较对照分别降低28.5%及17.3%,MDA含量分别降低6.8%及7.5%;EBR处理明显提高了葡萄幼苗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平均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8.4%和59.1%、3.5%和5.2%及18.6%和25.0%。【结论】在低温胁迫下,外源EBR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了活性氧(ROS)的积累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增强了葡萄幼苗耐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内果皮发育过程中木质素、糖含量的变化对内果皮木质化的影响,为优良扁桃品种选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薄壳纸皮和厚壳长石头扁桃为主要试材,测定扁桃果实内果皮在整个发育时期的糖含量,分析其糖含量的变化情况;用巯基乙酸法测定内果皮木质素含量,分析其木质素沉积的进程.[结果]在扁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纸皮和长石头内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乌鲁木齐市乌拉泊地区分布的蒙古韭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应时期相关因子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为蒙古韭的驯化栽培和育种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以乌鲁木齐市乌拉泊地区分布的蒙古韭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还原糖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蒙古韭从返青期到抽薹期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整个生育期呈下降趋势,并且在不同时期呈现规律的波动变化;还原糖总体含量变化不大,但在生长发育期间呈现升-降-升-降的波动变化,并且在抽薹期达最大值;蛋白质含量总体呈现递减趋势.[结论]由此认为,蒙古韭在野生条件下其生长发育除受自身基因控制外,受环境影响也较大,并且在整个生育期不需要旺盛蛋白质代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韧皮部细胞ATPase分布规律,分析韧皮部细胞ATPase活性与籽粒光合同化物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灌浆不同阶段,采用蒽酮法测定籽粒光合同化物积累量;运用显微细胞化学技术对颖果韧皮部和胚乳细胞的多糖进行定位,同时对韧皮部细胞ATPase进行超微细胞化学定位。对籽粒光合同化物积累量与韧皮部细胞ATPase活性产物量进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在灌浆渐增期,籽粒积累的光合同化物主要是可溶性糖。约在花后14 d,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量含量相等。以后,籽粒以积累淀粉为主。在整个灌浆期,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量的变化呈现彼此消长,但籽粒总糖含量一直呈“S”型增长。在灌浆渐增期和快增期,韧皮部筛分子(Sieve element,SE)的细胞壁和胚乳细胞的淀粉粒均被锡夫试剂染成鲜红色;但在灌浆缓增期,上述细胞染色明显变浅。(2)在SE、中间细胞(Intermediary Cell,IC)、伴胞(Companion Cell,CC)和韧皮薄壁细胞(Phloem Parenchyma Cell,PPC)中,ATPase活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质膜、细胞内壁和靠近质膜的囊泡上。在SE内的P型-质体和线粒体的双层膜上、SE和IC之间分枝状的胞间连丝上也有较强ATPase活性。在灌浆渐增期和快增期,SE的ATPase活性高,而在缓增期,IC的ATPase活性较SE高。(3)SE中ATPase酶活性产物与籽粒可溶糖呈显著负相关;与籽粒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总糖呈显著正相关,且ATPase活性产物与光合同化物积累量之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IC中ATPase活性产物只与籽粒可溶糖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灌浆过程中,籽粒中可溶性糖和淀粉量的增加彼此消长,但总糖含量一直增加。籽粒光合同化物积累量与SE和IC中ATPase活性产物量之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韧皮部细胞ATPase活性产物呈现出动态的时空变化。SE在灌浆前2个阶段起主要的同化物运输作用,而IC主要在灌浆第3阶段起主导作用。上述结果为小麦籽粒灌浆生理研究提供了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榛子粉溶解性和膨胀势与其主要物质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4个品种榛子粉溶解性和膨胀势及其去皮处理后榛子粉溶解性和膨胀势变化的差异,分析榛子粉主要物质组成与其溶解性和膨胀势的关系,为榛子粉加工产品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碱液浸泡法去除榛子种皮,索氏提取法脱去油脂制取榛子粉;采用离心法测定榛子粉溶解性和膨胀势,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考马斯亮蓝比色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重量法测定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并分析物质组成与溶解性和膨胀势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品种榛子粉溶解性和膨胀势均存在显著差异,溶解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巴塞罗那’、‘辽榛3#’、‘平榛1#’和‘达维’,膨胀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巴塞罗那’、‘平榛1#’、‘达维’和‘辽榛3#’。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变化,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差异显著,70℃ 时达到峰值;膨胀势在低于70℃ 时随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加,高于70℃时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品种间榛子粉主要物质组成含量差异显著,溶解性与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灰分含量显著负相关;膨胀势与淀粉含量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显著负相关。去皮处理对溶解性和膨胀势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各品种榛子粉的溶解性和膨胀势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温度对溶解性影响差异显著,高于70℃ 时膨胀势没有明显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是影响榛子粉溶解性的主要因子,而膨胀势与淀粉关系密切;去皮处理后溶解性和膨胀势变化不明显,并且溶解性和膨胀势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地表覆膜对柑橘果实糖积累及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地表覆膜(plastic film mulching,PFM)促进柑橘果实糖分积累增加的调控机制,丰富柑橘果实优质品质的形成理论知识。【方法】以鄂柑1号椪柑为材料,比较柑橘果实成熟期覆膜和对照之间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果实糖分积累以及蔗糖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相比,覆膜处理使土壤水势降低,最终叶片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果肉囊瓣皮和汁胞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高;处理中囊瓣皮中的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酶分解活性比对照显著增加,而汁胞中蔗糖合酶的分解活性降低,合成活性增加。【结论】覆膜使土壤产生了一定的水分胁迫,水分亏缺胁迫下诱发的渗透调节机制,使果实中糖分含量增加。其中蔗糖合酶是在覆膜情况下提高果肉库强,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增加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8.
保鲜剂处理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鲜剂在银杏果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银杏果主栽品种大佛指为试材,分别采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熏蒸、G型二氧化氯片剂、FK葡萄保鲜片剂以及噻苯咪唑悬浮剂处理银杏果,研究其在4℃冷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相关营养和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采用噻苯咪唑悬浮剂浸泡处理银杏果,可有效抑制贮藏期间银杏果呼吸强度及MDA含量的升高,保持较低的细胞膜透性;贮藏末期,经噻苯咪唑处理的银杏果POD活性和CAT活性较高,分别为1970.3 U•g-1,826.2 U•g-1;噻苯咪唑处理可延缓银杏果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的生成,保持淀粉含量在较高的水平,贮藏末期淀粉含量为21.39%;噻苯咪唑溶液浸泡也可使银杏果含水量增加;噻苯咪唑处理还可抑制银杏种仁霉变的发生,保持较高好果率。【结论】噻苯咪唑悬浮剂处理银杏果,可以保持其贮藏品质,延长其贮藏寿命,贮藏效果优于其它保鲜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