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宁夏旱作节水农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宁夏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宁夏旱作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宁夏旱作农业发展要完善"两个体系",实现"三个提高",进一步扩大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扬黄水延伸高效补灌农业和特色优势作物种植,有效增加旱作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
回顾总结了宁夏旱作农业发展历程中的5个重要阶段,明确提出了今后旱作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对策措施。宁夏旱作农业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实现“一个促进、两个缓解、三个提高”,并要处理好“五种关系”。发展对策是构建发展旱作农业生产能力体系;构建高效利用降水资源的旱作避灾型区域优势特色农业结构;构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技术体系,不断创新深化地膜覆盖技术内涵,增加旱作农业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大覆膜保墒集雨(或集水)补灌技术实施和推广力度;努力构建发展旱作农业服务体系,推动宁夏旱作农业发展上台阶,力争把宁夏旱作农业区建成西北地区乃至国家级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浅议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膜保墒技术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科技支撑。现代意义上的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在覆膜时间上包括秋覆膜和早春覆膜,在覆膜方式上包括半膜覆盖和全膜覆盖,在覆盖膜延期利用上包括留膜留茬越冬和一膜两年用。与传统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相比,现代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基本实现了“五改”:一是改作物播期覆膜为秋季或早春覆膜。二是改半膜覆盖为全膜覆盖,三是改一膜一年用为一膜两年用,四是改垄面平播为双垄沟播,五是改几乎全部种植玉米为因地制宜种植玉米、马铃薯、向日葵、西甜瓜、谷子等各种特色抗旱作物。  相似文献   

4.
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思路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宁夏中部干旱带自然资源状况和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一是发展设施农业;二是发展旱作高效节水农业,包括:压砂、地膜覆盖、设施节灌、集雨补灌和保护性耕作等六大技术.对于从根本上突破干旱制约,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构建起农民抗旱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宁夏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宁夏农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对积极应对干旱挑战、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总结了近几年宁夏为解决干旱缺水问题,重点推广的节水控灌、设施高效节灌、覆膜保墒节水、压砂节水、集雨补灌节水和保护性耕作节水等六大节水技术模式,抗旱节水和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今后宁夏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的思路及目标:以建设“三大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在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积极引进推广各类先进实用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建立起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带动宁夏现代节水农业全面发展,农作物单产提高15%-30%,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10%-15%,水分生产效率由0.30-0.45提高到0.45以上,补水效益达到10-15元/m^3。  相似文献   

6.
宁夏旱作农业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和实践2个层面对宁夏旱作农业进行了认识和把握。概述了宁夏旱作农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宁夏旱作农业区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阐述了旱作农业在提高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扶贫攻坚及生态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划分出建国以后宁夏旱作农业技术发展所经历的5个阶段;围绕土壤贮水量、作物耗水量、降水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和耗水系数等水分性能指标,测算出宁夏中南部主要旱地作物目前均有1倍的产量潜力可供挖掘,提出了旱作农业水分生产潜力开发的技术途径;展示了宁夏旱作农业发展成效,重点总结了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创新集成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形成了具有宁夏特色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集雨补灌综合节水技术模式是以修建集雨窖池蓄水补灌,综合应用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覆盖保墒等农艺节水技术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在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差、耕地不集中、不适合建设较大的水利设施的地方,通过建设集雨蓄水窖池,截留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平时用于农业生产。集雨补灌节水技术与深松深  相似文献   

8.
覆膜保墒技术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科技支撑。现代意义上的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在覆膜时间上包括秋覆膜和早春覆膜,在覆膜方式上包括半膜覆盖和全膜覆盖,在覆膜延期利用上包括留膜留茬越冬和一膜两年用。与传统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相比,现代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基本实现了“五改”: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宁夏彭阳县水资源现状,并且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核心,提高农业的产出和效益为目标,开展了抗旱优良作物品种的筛选、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旱作农田微集流蓄水增产技术试验示范、覆盖保墒技术试验示范、化控技术节水新技术试验示范、主要作物的补充灌溉技术示范、水肥耦合技术试验示范、坡改梯土壤扩蓄增容技术推广,耕作技术试验示范、轮作、间作技术示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持续增产技术及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述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介绍旱地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示范区、集雨水窖工程+施水播种机械化示范区、小麦机械化高茬收获+玉米免耕施水播种+节水补灌机械化示范区、保护性耕作示范区4种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模式。  相似文献   

11.
简述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介绍旱地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示范区、集雨水窖工程+施水播种机械化示范区、小麦机械化高茬收获+玉米免耕施水播种+节水补灌机械化示范区、保护性耕作示范区4种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现代旱作农业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对我省发展旱作农业的技术体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地面覆盖蓄水保墒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科学施肥、培肥地力技术;以抗耐旱品种为主的结构调整和生物抗旱技术;以集雨补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深松耕,少免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等旱作农业技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岩溶山区旱作农业集雨节水综合技术效果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湘西自治州作为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岩溶山区,旱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季节性干旱是影响本州农业生产一大障碍因素。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克服干旱缺水的矛盾,特别是解决旱作农业用“水”和相关技术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从1996年开始,湘西州土壤肥料工作站开展了岩溶山区旱作农业集雨节水综合技术研究,提出了适合本州的集雨蓄水-抑蒸保水-节水补灌的综合节水技术路线,很好地解决了制约岩溶山区旱作农业发展“水”及其运用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现代旱作农业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对我省发展旱作农业的技术体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地面覆盖蓄水保墒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科学施肥、培肥地力技术;以抗耐旱品种为主的结构调整和生物抗旱技术;以集雨补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深松耕,少免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等旱作农业技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地带,自然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县委、政府提出“避灾抗旱”战略,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在兴仁镇、高崖乡和关桥乡共发展硒砂瓜基地0.87×104hm2.为解决硒砂瓜生长前期的保苗补灌困难,大力发展补灌工程,推广“坐水种”和“点灌”节水灌溉措施,充分发挥了节水灌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立不同的覆膜集雨节水保墒面积的比较研究。探索最佳的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模式。试验结果表明:3种覆膜集雨节水处理均较对照露地种植改善了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从而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其中处理②即集雨面膜宽40cm,膜翎露地30cm种l行集雨节水效呆最好,产量最高。迟2223.9kg/667m^2,较对照露地种植增产21.3%;其它两个处理具有同样的集雨节水、捉高产量的作用,但效果不如处理②好。  相似文献   

17.
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节水型农作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季节性干旱的多发性、旱作农业的重要地位3个方面论述了西南地区发展节水型农作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构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节水型农作制度的基本思路.即①以多熟种植为特色的高效节水种植模式;②以保土保水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③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的节水灌溉与集雨补灌技术;④以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为重点的立体农业技术;⑤以提高农作物抗旱性能为重点的化学抗旱保水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立不同的覆膜集雨节水保墒面积的比较研究,探索最佳的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3种覆膜集雨节水膜式均较露地种植改善了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从而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其中集雨面膜宽40 cm,膜侧露地30 cm种1行的集雨节水效果最好,产量最高,达33 357.1 kg/hm2,较露地种植增产21.3%;而集雨面膜宽60 cm,膜侧露地10 cm种1行或膜侧露地80 cm种2行也具有同样的集雨节水、提高产量的作用,但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19.
宁夏中南部旱区节水农业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宁夏中南部灌区的特点及多年来的实践,研究提出灌区节水农业建设应因地制宜采用的关键技术。中部干旱带应加大扬黄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拓展扬水灌区供水范围,大力发展特色补灌农业;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南部山区应加大库井灌区改造力度,建设高效节水农业;大力发展库、坝、池、窖、田水资源联合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现代旱作雨养农业;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高,尤其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对于农作物提高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通过在旱作马铃薯栽培中的应用,对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增加商品薯率,实现高产高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西北地区应用的非常广泛。本文就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近年来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