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具有检测迅速、样品需要量少、对样品无损伤等特点,在食品中水分、蛋白质、脂肪测定,以及肉类的保水性、质构特性和食品品质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水产品品质分析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LF-NMR技术可以检测水产品中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三种不同水分状态分布等,有利于水产品保鲜贮藏及水产品蛋白质凝胶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LF-NMR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归纳了该技术在水产品中水分、蛋白质、脂肪组成分析及蛋白质乳化和凝胶特性及品质保藏中的应用,总结了其在水产品无损检测及相关特性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水产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鱼体鲜度评价技术和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体在微生物和自身内源酶的作用下,容易在感官、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方面发生质量变化,导致其迅速腐败变质,鲜度下降。鱼体鲜度的快速、无损评价在其保鲜、贮藏及运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将成为未来品质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微生物的快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风味物质的快速评价(电子鼻、电子舌和嗅觉可视化技术)和其他物理化学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电导率及生物阻抗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目前鱼体鲜度快速评价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并且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的这些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展望了鱼体鲜度评价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新的加工技术势在必行。冻干食品以其优良的营养品质,易流通、贮藏和方便食用,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前处理工艺(切片处理、超声波处理、浸渍处理、涂膜处理等)、冻干工艺参数(预冻工艺参数、干燥条件等)、品质变化(感官、质构、营养、风味、滋味、复水性)和品质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并重点探讨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今后的研发趋势,为水产真空冷冻干燥制品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子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水产品鲜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秀辰 《水产学报》2002,26(3):275-280
水产品的质量管理是水产加工企业的重要环节。传统上,水产品的鲜度主要是采用感官评价或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进行的。这些方法费时昂贵,而且不便于对产品质量的适时监测。因此,高效、快捷的水产品质量监测技术的研究受到了很大关注。利用电子鼻测水产品的鲜度,被公认是一种快速、可靠、可实现自动检测、而且对水产品无任何伤害的新型技术。本文阐述了电子鼻的工作原理和化学传感器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且讨论了电子鼻技术在水产品鲜度评价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s pressure,HHP)处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非热食品加工技术。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系统阐述了超高压处理技术对水产品中的病原菌、腐败微生物、内源酶以及水产品品质特性方面的影响,表明超高压处理在水产品保鲜加工中,对于防止病原菌引起的食源性安全问题和腐败微生物、酶促反应引起的品质劣变问题,以及保持和改善产品品质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不同程度延长产品的保藏期、改善感官品质。但研究也表明,超高压处理也可能使水产品产生色变、蛋白质变性、熟化等不良后果,影响水产品品质。因此,如何针对特定水产品原料特性、菌相特征、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优化超高压处理的工艺条件(处理压力、保压时间、加压方式等),是充分发挥超高压处理优势,避免处理过程中品质不良变化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该技术在水产品保鲜加工中应用的主要研究热点和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新一代的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制造更是快速地渗透到食品行业。文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计算机模拟技术在食品加工(冷冻、热加工),有效成分分离,3D打印技术,食品货架期预测,食品检测(食品感官评价与品质分析、食品药物残留检测),以及食品智能化监测监管等方面的研发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计算机模拟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食品工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笔者赴挪威国家营养与海产品研究所(NIFES)和挪威卑尔根大学(UIB)学习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对挪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项目和方法进行了调研.由于挪威与欧盟的水产品检测项目和方法一致.因此,本文介绍的也是欧盟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项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用四个质量指标来评价水产品的品质,即感官质量指标,微生物质量指标,物理质量指标和化学质量指标,衡量一种水产品的品质通常需要用几个质量指标来共同描述。  相似文献   

9.
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CICA)是在免疫渗透的基础上所研制出来的一种快速检验方式,它被广泛应于用水产养殖领域,凭借其超精准的结果被称之为当前最快捷、高敏感的一种免疫学检测技术。该项技术真正实现了快速简易检测靶目标,并已在畜牧业中得到普及应用,成为当前畜禽病害早期防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介绍了GICA的原理及其在水生动物检疫、水产品质量检测、水产养殖投入品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是90年代初在免疫渗滤技术基础上建立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GICA的原理及其在水生动物检疫、水产品质量检测、水产养殖投入品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刘念  黄琪琳  李沛  郭江勇  覃先武 《水产学报》2021,45(7):1089-1100
为探究添加不同种类酵母抽提物对生鲜鱼片风味及质构的影响,实验以调理乌鳢鱼片为原料,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联合电子鼻、电子舌对6组调理乌鳢鱼片(空白对照CK组、FA02组、KU012组、FG10组、FA39组和F55组)进行风味成分分析,再结合感官、色度和质构进一步评价了6组调理乌鳢鱼片的品质。结果显示,CK组检测出42种挥发性物质,而添加5种酵母抽提物后(FA02、KU012、FG10、FA39、F55),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显著增多,分别为60、66、56、52、46种。鱼片中主要特征挥发性物质为醛类,如庚醛、癸醛以及(E, E)-2, 4-癸二烯醛等;添加不同种类酵母抽提物后,各组鱼片挥发性物质增加了(E)-4-癸烯醛、2-壬酮和3-壬烯-2-酮等。其中KU012组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增加最多,如具有清新气味的(E)-2-戊烯醛、黄瓜味的(E, Z)-2, 6-壬二烯醛以及提高整体风味的(Z)-2-(2-戊烯基)呋喃。电子鼻和电子舌的测定结果显示,各酵母抽提物组与CK组在气味、滋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CK组,添加酵母抽提物调理的乌鳢鱼片色泽呈浅黄,质构略有降低,但感官评分有所升高。研究表明,不同种类酵母抽提物均能一定程度改善调理乌鳢鱼片的风味、质构及感官品质,其中KU012组综合表现最佳。本研究为酵母抽提物在水产品中的调味应用提供了参考,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和建立水及水产品中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水及水产品中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及其快速检测技术,其中包括微生物试纸片检测技术、PCR检测技术、等温扩增检测技术、多样性快速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等。分析和梳理了各类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并对水及水产品中微生物快速检测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水产品在贮运过程中受到微生物和生化反应的作用品质会迅速下降。通过水产品的品质指标检测了解水产品品质,存在着耗时、耗力等缺点,不能即时监控水产品在贮运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水产品品质预测技术是借助数学模型模拟并预测水产品的品质,借助该技术可以实现对水产品品质的快速预测。文章介绍并分析了目前已有的几类水产品品质预测模型,包括动力学模型、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基于整体稳定性指数的数学模型和人工智能数学模型,以期为各类水产品品质预测技术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产品药物残留与渔药的科学管理和使用(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水产品药残最高残留限量标准与我国水产品药物残留现状 由于水产动物病害日趋严重,渔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加上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渔药污染,水产品中不可能绝对不存在药物的戏留。因此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规定水产品药物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是保证水产品安全的基本条件。水产品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药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如有三致作用的药物(禁用  相似文献   

15.
水产品气调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保鲜技术在水产品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MAP技术能够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等机制延长水产品货架期.MAP混合气体中的CO2为抑菌的关键成份,O2也是重要成份.MAP水产品的品质和货架期取决于包装气体的成份及比例、储藏温度、原料种类及原料初始品质、混合气体的体积与包装物料的质量比(V/W)和包装材料等因素,其中储藏温度是关键因素.MAP水产品的腐败主要是一种或几种特定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SSOs)导致的;耐CO2的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为MAP鳕的特定腐败菌;嗜冷乳酸菌是多种MAP水产品的特定腐败菌.同样条件下,MAP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优于真空包装和空气包装.  相似文献   

16.
刘利平  李慷  闫莉 《水产学报》2021,45(5):813-829
土腥味一直是影响水产品品质与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长期困扰水产养殖相关产业。开展水产动物体内土腥味物质的来源、积累、检测和防控与去除方法等的研究,对提高水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水产动物体内土腥味物质的来源,对放线菌、蓝藻等引起水产品土腥味的主要源头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土腥味物质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的积累途径。同时,为有效评价水产品中土腥味物质的含量,将目前生产和研究中采用的感官分析、仪器检测等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比较。此外,文章比较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方法,为有效防控和清除水产品中的土腥味提供参考;其中微生物拮抗和降解法以及池塘生态调控法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防控方法。本综述总结了关于土腥味物质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提升水产品品质、解决水产品土腥味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水产品中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诺如病毒(Noroviruses,NVs)引发的大规模肠胃炎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频繁暴发,食用水产品是人感染NVs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水产品中NVs的准确检测与监控是预防疫情暴发、控制疫情扩散的有效途径.文中介绍了NVs的分子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特征,对目前国内外水产品中NVs检测技术及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为水产品中NVs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微波技术是一种应用在食品工业的新技术.文章介绍了微波技术在水产品灭菌、干燥、膨化、萃取和消解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微波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可溯源与无线传感网技术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环境因子准确测控和水产品质量有效保障的目的,研发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和可溯源技术相结合的智能系统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案系统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实现了可溯源功能,利用无线传感网技术实现了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并得到控制信号.通过试验,溶解氧、温度、酸碱度(pH)等水环境因子参数控制范围达到了设计要求,可溯源信息写入与读取正确,能够满足工厂化水产养殖智能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化学发光是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一种光辐射现象,通过特殊的检测仪器可以捕捉到这种光强度,从而对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最先被应用于人类的免疫学检测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动物机体免疫能力以及水产品安全的关注程度的提高,化学免疫发光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水产动物免疫学研究及微量物质的免疫学定量定性检测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