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我国盐碱地面积巨大、分布广泛,盐渍化耕地超过20%。盐碱地的开发和治理,尤其"三北"地区对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60年"三北"地区盐碱地治理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盐碱地治理的策略和途径,为未来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盐碱地改良技术的不断发展,盐碱地开发为耕地的地区也越来越多,在开发过程中如果缺乏科学理论作为指导,盐碱地盐渍化程度反而加重。本文针对黄骅市盐碱地,采用比配法和最小因子法筛选出适合开发为耕地的盐碱地,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出影响宜耕盐碱地开发的限制因子,并对其开发难度进行分析,为盐碱地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濮阳市地处黄河滩区背河洼地,耕地条件差,全市盐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其中以濮阳县、范县盐碱地面积最大。以往,这里只能种些五谷杂粮,产量很低,生活十分贫困,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县。为了脱贫致富,近年来,盐碱地改种水稻。为此,我们根据盐碱地稻田盐分的运动规律总结出种稻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盐碱地是我国宝贵的土地资源,也是发展棉花生产、扩大生产能力、缓解粮棉争地矛盾的潜力所在。针对当前盐碱地棉花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系统研究盐碱地土壤盐分与养分动态变化、棉花出苗成苗影响因素、生长发育规律和养分吸收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该技术由成苗技术、肥水运筹技术、熟相调控技术和棉田简化管理技术4部分内容组成,适合在山东省、河北省、江苏省、天津市等地的滨海盐碱地推广,也可供内陆盐碱地参考。技术推广过程中产量和效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陕北盐碱地治理模式,以陕西省定边县堆子梁镇盐碱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在基于"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综合治理模式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土体有机重构,形成一套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开发性治理新模式。分析长期田间试验观测资料得出:在改排为蓄的治理模式下开发整理为农耕地的盐碱区,土壤质量及作物产量逐年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治理模式是盐碱地治理的工程突破口,为盐碱地的治理提供了依据。尽管如此,陕北盐碱地盐碱化问题依然严峻,仍然是今后治理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开发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土地盐碱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开发治理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对盐碱地的形成以及综合治理技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指出土壤盐碱化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对盐碱地的开发治理也应因地制宜,根据盐碱土成因、特点、利用目的并结合当地的气候,经济等条件,在一定区域内对盐碱地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正>无论水稻、高粱、甜菜、向日葵还是杂粮,不毛之地居然也可种啥啥丰收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在中重度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的各种作物就要收获了。采用常规种植的水稻产量200斤左右,而盐碱地改良后水稻亩产估计能超千斤。"胡树文在微信朋友圈中流露出他喜悦的心情。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要建立耕地质量保护多渠道投入机制。聚集资源,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通过完善土地出让金政策,争取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同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从而加大对盐碱地改良资金的投入。聚合力量,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和企业力量,加快研究低成本、易于大面积推广的盐碱地改良治理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修复技术,加快成果转换应用,推动耕地质量保护取得实效。加快盐碱地改良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任务,是各级农业部门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定边县堆子梁镇盐碱地开发模式为例,介绍了盐碱地现状,阐述了盐碱地开发的战略意义、预期效益,分析了增加排水和蓄水设施、建设灌溉设施、平整土地、覆沙改良、建设农田林网、改善小气候等盐碱地开发模式,以期为重度盐碱地治理开辟新途径,提高耕地数量及质量,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任基光 《河南农业》2014,(23):22-22
<正>豫北地区沿黄背河洼地处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耕地面积90万hm2。其中盐碱地13.3多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4.8%左右。主要分布在沿黄背河洼地。盐碱地不仅影响作物产量,同时又降低了农作物产品品质。盐碱地的主要危害有:农作物播种后不能正常出苗、出苗慢、死苗、缺苗断垄,地下害虫严重,中后期早衰,产量降低。盐碱地生产的块根、块茎类(如红薯、土豆、萝卜等)品质差,口感低。因此,对本县盐碱地  相似文献   

11.
盐碱地修复与保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地改良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盐碱地的特性,概述了盐碱地土壤脱盐修复及培肥保育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项措施的优缺点,提出了排盐是"根",培肥是"本"的观点,为盐碱地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商邱县地处豫东平原,全县总耕地面积151.42万亩,其中盐碱地20.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3.4%。该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气候资源宜于植棉。由于该地普遍存在旱、涝、碱、薄等问题,棉花生产长期低而不稳。我们选择位于黄河故道背河洼地的商邱县谢集乡作为盐碱地植棉开发研究示范基点。盐碱和瘠薄是限制该乡棉花生产的两个主要因素。盐碱土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盐碱土类型以氯化物——硫酸盐盐土、硫酸  相似文献   

13.
盐碱地既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潜力巨大的耕地后备资源。作为拥有国内较大盐碱耕地面积的山东省,全面摸清盐碱地基本情况,总结开发成效与经验,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发展对策,对于推进稳粮保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山东当前盐碱地基本状况、开发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总结和数据分析。当前,山东聚焦工程治理、科研攻关、品种选育、农艺技术等,在开展盐碱地农业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可利用盐碱耕地达到580万亩,利用率达到65%。未来推进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依然任重道远,笔者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有序开发盐碱地;强化种业创新,有力支撑盐碱地开发;提高生产能力,促进盐碱地粮食增收;聚焦高效生态,提升盐碱地综合效益,着力打造盐碱地农业综合开发的山东样板。  相似文献   

14.
陈淑清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94-95,97
盐碱地是1种珍贵的土地资源,土地盐碱化是人类面临的1个世界性问题。针对滨州市盐碱地的概况和成因分析,提出了盐碱地的综合整治与开发措施,探讨了通过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于干旱缺水的大同来说,盐碱地是十分宝贵的土地资源,做好人口密集、水源丰富,地势平坦的盐碱地的改造,是大同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就大同盐碱地的特性和盐碱地改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了全面的阐述,希望对今后的盐碱地开发治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正一、吉林西部盐碱地利用开发现状和土壤类型(一)吉林西部盐碱地利用开发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盐碱地合理开发利用的形式越来越多,土地开发手段在农业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吉林西部地区为例,传统的开发形式土地浪费的现象很多,资源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盐碱地有效开发的探索可以为更多人提供借鉴意义,使种植空间更加丰富。吉林省西部的地区主要包括松原市、白城市和四平市,它和松嫩平原紧密相连,有着广阔的黑土作为依托,是发展草原畜牧  相似文献   

17.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盐碱地"变废为宝"成为可利用土地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目前盐碱地改良技术主要有灌水洗盐技术、蓄水压盐技术、化学改良技术、生物改良技术、物理及农业改良技术等,但各技术的使用条件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总结。通过梳理几种盐碱地土体再造措施及使用条件,以期为盐碱地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盐碱地开发利用概况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浙江省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总结出盐碱地改造开发成功的3种模式,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推进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的4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如何根据盐碱地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我国盐碱地区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盐碱地的成因、开发利用原则及一些相关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为盐碱地的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松嫩平原盐碱地种稻开发的理论与技术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松嫩平原地处吉林省西北部和黑龙江省西南部,是由松花江和嫩江形成的冲积平原。盐土、碱土及盐碱化草甸土是松嫩平原盐碱地的主要构成土壤,总面积约300万hm2,是该区最具开发潜力的土壤资源。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种稻是本区盐碱土改良利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及改善生态环境的最佳途径。但这一措施,涉及到许多特殊土壤改良学理论和技术问题。文中从盐碱地种稻是否会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种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盐碱土的微域性、盐碱危害、土壤胶体高度分散以及"淡化表层"的建立与肥力培育等方面论述了盐碱地种稻开发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的理论与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