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2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农啤 2号属弱春性二棱长芒皮大麦 ,幼苗直立 ,叶色深绿 ,分蘖性强 ,株高在 75 cm左右 ,株型紧凑 ,茎秆弹性好 ,抗倒性极强 ,高抗大麦黄花叶病和网斑病 ,熟期早 ,穗型略小 ,但每亩容纳的穗数较多 ,高产田块可达70万 /亩以上 ,千粒重高 ,穗、粒、重三因素协调性强 ,稳产性好。经全国啤麦检测中心检测 ,啤用品质优良 ,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一级或优级啤麦标准。栽培技术上应注意适期播种 ,拿足基本苗 ;氮肥以前期为主 ,后期少施氮肥 ,多施磷、钾肥 ,以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 ,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2.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中晚熟,春播生育期125天左右,夏播生育期94天左右;株形紧凑,株高260厘米左右,穗位高100厘米左右;果穗柱形,穗长23.90厘米,穗行16~18;红轴,半硬粒型,千粒重385克,籽粒容重775克/升,品质优良;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高抗黑粉病、矮花叶病、玉米螟,高抗倒伏;一般亩产800千克,高产可达1000千克。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长穗偃麦草后代矮秆种质31504、31504-1、31504-3为材料,研究了土壤中不同氮、磷含量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矮秆种质材料在高氮磷水平下株高、穗长均高于低氮磷水平下表现,但对株高构成指数的影响不大;矮秆种质系在高氮磷含量条件下旗叶面积较大,但籽粒不饱满,千粒重较低;不同氮磷含量对矮秆种质系的每穗小穗数、不育小穗数和穗粒数等穗部性状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对于矮秆种质系的进一步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参加省区试的7个大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黄花叶病对大麦部分性状的影响程序。结果表明:大麦黄花叶病对标高,每穗闰数,千粒重的影响在不同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新麦18号”小麦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矮秆中早熟品种。幼苗健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株高75厘米左右.茎秆粗壮,株型适中,叶片短、宽、直.长相清秀,穗层整齐,穗大穗匀.结实性好.穗粒数多。长方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均匀、饱满、外观商品性好。抗干热风,成熟落黄好。  相似文献   

6.
正裕丰105是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和河北杂交玉米工程技术中心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263厘米,穗位高117厘米。夏播平均生育期105天。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穗长17.9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出籽率88.4%,籽粒黄色、马齿形,千粒重340克。抗大斑病、矮花叶病,感茎腐病。籽粒(干基)粗蛋白质含量9.26%、粗脂肪含量3.71%、粗淀粉含量75.68%、赖氨酸含量0.28%,品质优良。平均亩产量706公斤。麦收后及时灭茬旋耕,或铁茬直播。黄淮海夏播区一般6月上、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育和改良适宜甘肃农牧交错地带的粮饲兼用型小黑麦品种(系),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27个小黑麦品种(系)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与株高、千粒重等6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结果显示,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与各性状的灰关联度顺序分别为:千粒重〉穗粒重〉单位面积穗数〉小穗数〉株高〉穗长;穗粒重〉单位面积穗数〉株高〉千粒重〉穗长〉小穗数。表明在甘肃河西农牧交错地带,粮饲兼用型小黑麦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为:在单位面积穗数合理的条件下,选择穗粒重较大的品种,适当放宽对穗长和小穗数的选择要求;而对以籽粒产量为主的地区,主攻方向为:在合理的单位面积穗数条件下选择千粒重较大的品种,同时加强对穗粒重的选择,对株高、穗长等性状的选择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不同光合器官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6个超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对其剪叶、剪芒、包茎、包穗等不同处理,研究了不同光合器官对不同类型超级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不同;不同品种类型的相同光合器官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高秆大穗型品种对穗粒重的贡献以叶片为最高,中间型品种以穗器官的贡献为高,多穗型品种则以茎鞘和贮藏物质的贡献对其穗粒重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山西小麦品(系)种穗部与籽粒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6):867-872
为充分了解山西省小麦品(系)种的穗部和籽粒性状,以山西不同地区选育的321个品(系)种为研究对象,对穗长、结实小穗、不孕小穗、穗粒数、株高、千粒质量、籽粒饱满度、穗形状、芒形状、籽粒形状、粒色、粒质等穗部和籽粒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小麦品(系)种千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小,穗粒数及其相关性状变异系数都较大,说明山西小麦千粒质量最为稳定,穗粒数则遗传基础丰富;山西省不同地区选育的品(系)种穗部和籽粒性状存在较大差异,长治地区选育的小麦品(系)种穗长、结实小穗数和运城地区选育的小麦品(系)种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穗长和穗粒数与结实小穗极显著相关,改良小麦穗长能有效提升穗粒数,千粒质量与穗粒数呈弱负相关,与株高呈正相关;依据穗部和籽粒表型性状可以将供试品(系)种聚为3个类群,分别占供试材料的40.51%(中穗粒中粒质量)、20.57%(多穗粒中粒质量)、38.92%(少穗粒大粒质量)。表明山西小麦目前发展方向主要是中穗粒中粒质量和少穗粒大粒质量类型,在多穗粒中粒质量型品种上选育的品种较少。  相似文献   

10.
为从航天搭载小麦材料中筛选出有益突变体,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或新种质,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诱变育种课题组采用系谱法开展了航天搭载小麦后代材料的选育,选留了株型、株高、生育期、穗部、籽粒等77个穗系,继续进行下一步的选育。通过5个世代的系谱选育,筛选出了一个矮秆突变体19h-64,该品系春性中早熟,全生育期174 d,株高46.4 cm[较对照株高(72.4 cm)矮26 cm,降低了35.9%],长方形穗,穗长10.4 cm,穗粒数61粒,长芒,籽粒白色、卵圆形、角质,千粒重60.4 g。  相似文献   

11.
春小麦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明确小麦主要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各性状对单穗粒重的贡献大小,本试验选用了20个小麦品种(系),针对15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穗粒重、千粒重、每穗粒数、第1节长的遗传力很高;每穗粒数与单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千粒重、第1节、第2节与单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株高、I2、每穗小穗数、千粒重对单穗粒重的遗传直接通径为正贡献,每穗粒数、第1节、IL、第2节通过I2,穗长通过每穗小穗数对单穗粒重的间接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2.
小麦结实粒数、粒重和品质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小麦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的穗结实粒数、粒重和品质变化规律。【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穗结实粒数相近,粒重和品质不同的3个小麦品种的结实粒数、粒重和品质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结果】3个小麦品种不同小穗位籽粒结实粒数、小穗千粒重、粒重、蛋白质含量、干面筋、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评价值和软化度均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分布,第1粒位、第2粒位和第3粒位的粒重及品质也随小穗位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形式,表现出籽粒发育的近中优势。第1粒位和第2粒位的粒重相近,都高于第3结实粒位;第2粒位增产潜力较大,是粒重变化的主要因素;临优2018和临优2069第2粒位,临优145第1粒位的蛋白质含量、干面筋和沉降值较高且变异较大,增质潜力较大,是品质变异的主要因素。【结论】在小麦育种和栽培中,对于每小穗最多结实3粒籽粒的品种,应尽量减少小花位数,来保持小麦籽粒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日本大麦种质资源鉴定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日本大麦特性, 从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方面对引自日本的271份大麦种质进行了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日本大麦生育期分布较宽,抽穗期和成熟期差异较大;相对于对照,株高普遍偏高;穗长表现为二棱材料穗长均长于对照,四棱材料中有44.9%的穗长分布在8.0~9.9 cm之间.六棱除了5份与西引2号的穗长相等外,其余均比对照长.穗粒数的表现,二棱少于四棱,四棱少于六棱.研究的38份二棱材料中有20份的穗粒数与对照相当;四棱材料粒数类型多样,但绝大多数为特多粒型.14份六棱材料中有11份与西引2号类型一样,属于特多粒型;千粒质量的表现为二棱大于四棱,四棱大于六棱.38份二棱材料中仅有7份千粒质量小于西安91-2,6份与西安91-2属于同一类型.四棱材料大部分为中小粒类型.六棱材料中仅二份与对照属于特小粒类型,其余12份粒质量均大于对照西引2号.  相似文献   

14.
以徐麦2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喷肥和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喷肥和杀菌剂对小麦千粒重、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喷有氮磷钾或微肥的处理比没有喷的千粒重、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高;不同的杀菌剂对小麦千粒重、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同.杀菌剂和肥料混喷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建议在混喷时应该更加慎重.试验中,氮磷钾、微肥和青霉素混合液混喷效果最好,对产量和品质提高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节水条件下春小麦产量与其它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选用15个春小麦品种(系)在节水灌溉下对其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为:株高(0.48685),千粒重(0.45182),穗长(-0.31464),穗粒数(0.02924),单位面积穗数(0.01526)。对产量的直接影响重要性依次为:千粒重(0.71426),穗长(-0.56871),株高(0.46505),单位面积穗数(-0.17531),穗粒数(0.04272)。试验表明:河西绿洲灌区节水型(高WUE型)春小麦品种的选育应在适当单位面积穗数的前提下,朝高秆抗倒、大粒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3个优质功能大麦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以单作大麦(MC)为对照,研究了大麦—马铃薯套作对大麦农艺性状和籽粒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及抗性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1) 套作条件下大麦的生育期缩短,分蘖数,有效穗、株高、节间总长度、旗叶长和宽、茎粗、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穗草比增加。(2)大麦—马铃薯套作对两种作物经济产量增幅大于4%,且大麦籽粒产量的LER均大于1,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其病害低于单作。(3) 3个大麦品种套作条件下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和抗性淀粉含量均高于单作。  相似文献   

17.
以宁夏灌区自育的小麦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通过限水和后期人工升温研究了旱、热胁迫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千粒重、穗粒重平均为46.7 g和2.7 g,比正常环境下平均降低3.8%和4.9%。旱胁迫 热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千粒重、穗粒重平均为43.7 g和2.2 g,比旱胁迫下的千粒重、穗粒重分别降低6.5%和18.9%。耐热材料的千粒重感热指数(S)平均为0.26,比热敏感材料低1.17。不同胁迫对小麦千粒重降低幅度的大小顺序是:旱、热胁迫互作>旱胁迫>热胁迫。  相似文献   

18.
“赣大麦 1号”是采用系谱法经 1 2年选育而成的黑大麦新品种 ,该品种穗、芒和籽粒呈黑色、大粒、早熟、高抗白粉病和赤霉病 ,籽粒营养丰富 ,富含硒元素 ,麦芽品质优良 ,多项指标达到国家颁布的麦芽产品的优级标准 ,是生产优质啤酒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19.
不同棱型大麦材料灌浆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个大麦品种(品系)为材料,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其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棱型大麦灌浆参数不同,二棱大麦的灌浆平均速率(R),灌浆渐增期速率(R1),最大灌浆速率(Rmax),理论最大粒质量(K)和千粒质量显著大于四棱大麦.二棱大麦千粒质量与灌浆平均速率(R)和灌浆渐增期速率(R1)呈显著正相关.四棱大麦千粒质量与灌浆缓增期速率(R3)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灌浆最大速率(Rmax)、灌浆快增期速率(R2)和灌浆最大速率出现时间(Tmax)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小麦产量的获得依靠群体生产来实现,而品种选育的早期世代考察的对象是单株,因而存在单株选择和群体生产之间的矛盾。早期世代是品种选育的关键时期,研究单株性状与群体产量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针对多穗、中穗和大穗三种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多穗型,单株穗数、单株千粒重与群体产量相关显著;对于中穗型和大穗型,单株主茎穗重、单株千粒重与群体产量相关显著。对大穗型单株穗数的选择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