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命运,为提高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多种原因。结果表明:人口过多、科技负面效应、消费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人类应适度控制人口、正面引导科技、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转变观念,从而解决或者缓解生态危机,降低生态危机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态危机的加重,人类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思考日趋激烈,其中对科技根源的探索尤为深层和引人注目。笔者从生态危机的现状、科技乐观主义、科技批判主义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期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大自然不当的行为引发了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已经严重危及人类自身,其中对自然资源的不当开发利用是引发生态危机的主要因素。要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只能是走生态文明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必须依靠生态法治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生态危机恶化和生态文明转向的背景下,生态人格的提出成为可能。生态人格的塑造,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明社会建成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人格议题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生态人格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工具理性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塑造生态人格的途径主要有:生态责任担当、生态教育内化和生态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严峻的环境问题不得使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并且不断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良方。在此形势下,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以此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内涵及其当代启示,以期为缓解生态危机提供理论指导,为破解生态难题寻找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应对生态危机的。生态德育对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 要意义,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用文化分析法分析文化属性,可以清晰地看出现代西方文化在征服自然过程中造成的对自然的破坏,它是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是西方现代文化危机。人类要摆脱生态危机的困扰,必须转变文化范式。生态文化是合自然性的文化。它在物态层面是以生态技术为支撑的绿色产品,在制度层面是有限制的市场经济,在行为层面实行循环生产和适度消费,在心态层面是整体主义的自然观。当前应着眼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文化的转型和升华,达成文化的历史性超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8.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人类最大的隐患就是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对国民生产与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土壤沙化严重,干旱少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人们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面对严峻的生态现状,必须要加快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使森林覆盖率达到规定标准,防止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基于此,分析当前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马尔库塞将弗洛伊德的文明压抑说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学说相结合,将社会批判理论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态理论。他以独特的社会批判视角,指出可以异化、消费异化是造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对资本主义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刻揭露。通过对异化的分析,马尔库塞提出社会革命和建设新感性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生态危机重重,生态批评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旨在通过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和文化根源,从而变革人类的思想文化,进而为人类和生态的未来和福祉做出贡献。文学经典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对它的生态解读也就成为生态批评中重要的一环。叶芝是爱尔兰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变,也恰逢爱尔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历史时期。爱尔兰的生态在此过程中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本文通过对部分叶芝诗歌的分析,以解读其诗歌作品中的生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