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杭花抗黄萎病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回顾了我国从50年代至今选育出的主要抗黄萎病品种。分析了抗黄萎病育种成效不够显著的主要原因:抗源缺乏,育种方法单一,抗性鉴定方法不规范和抗性遗传规律不清等。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棉花多抗病性鉴定筛选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准确、可操作的多抗病性鉴定筛选技术,有效地鉴定评价了棉花品种的抗黄萎病性、抗枯萎病性。在育种实践中,利用该技术可定向改良提高棉花品种的抗病性,并选育出我国第一套棉花抗黄萎病多菌系、高抗枯萎病的抗源种质川737,川2802,以及系列抗黄萎病、抗枯萎病品种川棉243,川棉239和川棉65,显示了该多抗病性鉴定筛选技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1993年在乌鲁木齐、石河子地区对138份棉花品种进行全生育期抗黄萎病和苗期抗枯萎病鉴定,结果高抗黄萎病的品种9个,占6.52%;中抗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分别为9个和1个,占巴52%和0.72%;耐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为12个和1个,占8.70%和0.72%。从而为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棉区的重要病害,严重威胁着棉花生产.棉花黄萎病菌是一种变异性较强的病菌,快速有效地鉴定黄萎病菌是研究黄萎病的重要工作.综述了病原菌生理型鉴定的几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茄子品种资源黄萎病抗性鉴定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开展茄子品种资源黄萎病抗性的田间鉴定研究,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茄子材料为2001年以来从四川省各地收集到的35份茄子资源。从田间采集黄萎病病株,从中分离纯化出茄子黄萎病菌,经鉴定,引起茄子发生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孢。选择生长旺盛、产孢量大的茄子黄萎病菌株V6作供试病原菌。采用伤根接菌法对茄子品种资源进行统一标准的抗黄萎病性鉴定。在黄萎病发病盛期,调查各茄子品种资源材料的黄萎病发病植株症状,记载病株显症叶片数、病斑颜色、叶片是否有脱落、卷枯等。当感病对照的病情指数达40左右时,调查各茄子品种资源材料的发病情况,并计算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以确定各材料的抗性型。[结果]收集到的四川茄子品种资源对黄萎病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在35份茄子品种资源中,属于抗黄萎病的有242-90P、41—1和35-R5等10份,黄萎病病情指数介于15.71~19.59,占总鉴定材料的28.57%;属于耐黄萎病的有68×47、紫早茄和32—1等23份,病情指数介于21.15-33.18,占总鉴定材料的65.71%;属于感黄萎病类型的有2份,占总数的5.71%。通过鉴定评价,推荐了41—1、35-R5和47-R11等5个抗病材料以及EF5、EF62个耐病高产材料,被育种单位利用后已转育出EF991等抗病品种。[结论]通过分析品种资源的抗病性,明确了四川省茄子资源的抗性水平和今后抗病育种方向,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茄子品种抗黄萎病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研究茄子黄萎病抗性鉴定方法,明确了茄子黄萎病抗性鉴定的接菌方法、接菌量、接菌时期以及抗性型划分标准。结果表明,将黄萎病菌培养制成2×107.mL-1的孢子悬浮液,在茄苗3~4片真叶移栽时伤根接菌,按每株10 mL的量施用孢子悬浮液接种黄萎病菌,接菌后60 d,按5级法分级调查各品种的黄萎病发生情况,根据病情指数可以确定品种的抗性型。利用该方法对31个品种进行鉴定,不同抗性反应型品种的病情指数差异显著,鉴定结果与多年生产上的抗病性表现一致,表明该方法鉴定结果准确可靠,能客观反映茄子品种的抗病性能。  相似文献   

7.
棉花新品种抗枯、黄萎病性鉴定赵来顺,田学军(河北保定农业学校,保定071051)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枯萎病,抗病性IdentifyonResistanceofNewCottonVarietytoVereicilliumWiltandFusariumW...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新疆生产上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的棉花品种(系)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为棉花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发病均匀的自然病圃对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对南、北部棉区的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及常规区试的120份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发现,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较少,主要以耐黄萎病和感黄萎病品种为主.只鉴定出一个抗黄萎病品种01 -2,其病情指数较高为20.0,达到抗病与耐病的临界值.耐黄萎病品种较多占到44.2;,包括81-3等种植多年的老品种.[结论]目前新疆棉花以耐黄萎病品种为主,缺乏抗黄萎病品种,亟需培育新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的茄子黄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并对茄子资源进行苗期接种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人工接种,分别对茄子黄萎病苗期接种鉴定的接种菌株、浓度、方法、接种苗龄及接种时间进行系统筛选与比较,并应用筛选出的最佳技术对50份不同来源的茄子资源进行抗黄萎病鉴定与评价.[结果]25株强致病力的黄...  相似文献   

10.
棉花抗黄萎病机制及抗病性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棉花固有的和诱发的组织结构抗性及生理生化抗性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对棉花抗黄萎病鉴定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棉花黄萎病菌激发子对棉花黄萎病的诱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毒力的大丽轮枝菌菌丝胞壁激发子分别直接诱导不同抗性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棉花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与植物保卫素棉酚的含量经病原菌激发子诱导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就其对病菌毒素的降解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预测并分析可侵染棉花的病原菌基因组编码的碳水化合物酶类CAZymes,以内生菌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对照,通过碳水化合物酶类家族比较分析确定与病原菌侵染相关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类,为细胞壁降解酶参与病原菌侵染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已公布的可侵染棉花的7个病原菌全基因组编码蛋白序列,以内生菌绿色木霉为参照,应用BLASTP方法确定共有的核心基因集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BLASTP方法对基因组编码蛋白的CAZymes进行注释,统计并比较分析病原菌与内生菌CAZymes各个家族基因的差异,获得病原菌相对于内生菌发生扩增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类家族;应用MEGA 4.0构建CAZymes亚家族的系统发育树,确定与致病性或者侵染特性相关的CAZymes。【结果】根据共有核心基因集构建了棉花病原菌的系统发育树,初步明确了侵染棉花根部和地上组织病原菌在进化上的差异。CAZymes注释和比较分析表明,病原菌编码的果胶、纤维素、淀粉和木聚糖降解酶类的数量相对于内生菌均有扩增。进一步分析发现,6个果胶降解酶类亚家族(GH35、GH78、GH105、PL1、PL3和PL4)、2个纤维素降解酶类亚家族(GH61和CBM1)、淀粉降解酶类CBM20亚家族和木聚糖降解酶类GH43亚家族相对于内生菌发生了显著扩增;同时,系统发育树分析还发现病原菌PL1和PL3亚家族衍生出了与致病性或者侵染方式相关的基因。【结论】本研究通过7个棉花病原菌与2个内生菌CAZymes的比较分析,发现了棉花病原菌基因组中10个与植物细胞壁降解相关的CAZymes亚家族(GH35、GH43、GH61、GH78、GH105、PL1、PL3、PL4、CBM1和CBM20)显著扩增,它们参与了植物细胞壁组分果胶、纤维素、淀粉和木聚糖的降解作用,初步明确了与棉花病原菌侵染相关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类家族及其与病原菌侵染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棉花生长和黄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对棉花生长和对黄萎病的影响,并且探讨了丛枝菌根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后能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在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然后接种黄萎病原菌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棉花根内总酚含量,诱导棉花根内过氧化物酶(POD)的合成,提高POD的活性,明显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另一方面,当黄萎病原菌侵袭时,丛枝菌根真菌对根的侵染率降低,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丛枝菌根的形成对于棉花植株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而丛枝菌根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机理是一个关于植物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发生变化的复杂过程,与改善植物营养、与病原物竞争光合产物和侵染位点、激活植物防御机制等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渝峰99植保"微量元素叶面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设置盆栽和田间试验,以多菌灵和不施叶面肥为对照,比较常规用量和1.5倍常规用量(高量)对棉花株高和黄萎病的影响,并利用平板抑菌试验对其抑病机理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盆栽和大田条件下,叶面肥均提高了棉花株高、降低了黄萎病病情指数,高量喷施防治效果更好,在盆栽条件下防效能达到100%。平板试验结果显示,微量元素叶面肥对黄萎病病原菌抑菌率为2.7%~7.9%,叶面肥稀释450倍抑菌效果最好。微量元素叶面肥促进了棉花生长,对棉花黄萎病及其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棉花黄萎病菌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对比研究了新疆棉花黄萎病区和对照区土壤线虫总数、各营养类群数量和生态指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黄萎病区和对照区共鉴定出土壤线虫属42个,其中黄萎病区36个,对照区35个。黄萎病区0~40 cm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食真菌线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P<0.01),植物寄生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数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从相对丰富度来看,黄萎病区植物寄生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的相对丰富度显著高于对照(P<0.01),食细菌线虫的相对丰富度显著低于对照(P<0.01)。从生态指数来看,黄萎病区土壤线虫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营养多样性指数(TD)均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优势度指数(λ)、通道指数(NCR)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总体而言,棉花黄萎病菌会明显改变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对其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抗·感棉花品种体内棉花黄萎菌的动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抗、感棉花品种体内棉花黄萎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方法监测棉花黄萎菌在较抗棉花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海7124和较感棉花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鄂荆1号体内的传导情况。[结果]棉花黄萎菌可以有效侵入抗、感棉花品种的根部,但病原菌很少再向抗病品种海7124的上部茎和叶部传导,而感病品种鄂荆1号向上传导的菌量很大。[结论]初步确定海7124的抗病特性表现为不抗侵入但可有效抑制病原菌在体内的传导,感病品种鄂荆1号既不抗侵入也不抗传导。  相似文献   

17.
1998~1999年从新疆五个主要植棉区健壮棉苗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 288株细菌.通过LB平板对峙测定,选出对强致病菌R105(R.Solani)和致病菌F106、F122、F108(Fusarium)抑制作用较强的116株拮抗细菌.经温室盆栽试验,10株芽孢杆菌(B.subtilis)对R.Solani表现明显的防效,且优于化学药剂处理(MBC、PCNB).在大田试验中,有三个菌株防效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2001~2003年对两种含hrp基因的生物工程制剂Messenger和伊力特进行了田间控制棉花黄萎病危害的药效试验,调查并分析了其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调控作用.通过平板对峙反应和毒素敏感性测定,Messenger和伊力特对棉花黄萎病菌无抑制作用,但对棉花具有诱导抗性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不同生育期,Messenger和伊力特对棉花黄萎病均表现出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播种到初花期伊力特控制效果最好,防效为51.69;,高出对照药剂28.26;.在棉花初花期前,伊力特、Messenger对供试棉花品种的生长势影响较大,尤其伊力特处理的小区产量明显高出清水对照487.50 kg/2,增产21.26;.  相似文献   

19.
天敌对棉铃虫种群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第二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定量分析了各种天敌类群对第二代棉铃虫种群的控制作用。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和病原生物对第二代棉铃虫种群的控制指数(IPC)分别为 16 .545 7,1.32 81和 1.3715;全部天敌因子对第二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的控制指数(IPC)为 30 .13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