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方 《河南农业》2019,(24):39-41
实现深层次乡村文化认同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通过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乡村文化认同问题面临主体缺位—资源流失,供给受阻—需求难满足,规范失落—社会资本弱化,价值分化—文化权威消解等现实困境。总体审视,需以建构性方式:以开展新公民教育构筑理性认知,以活化乡村文化记忆唤起情感共鸣,以重塑乡村文化价值促进思想转化,以文化实践和意义追寻强化心理调试,来破解这些困境,从实质上提升乡村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振兴乡村的战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农村的生活风貌、经济形态、管理状况等多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农村的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农村文化是基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长期互动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文化风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维系着农村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而建国初期的十七年间,农村文化具有更加强烈的集体主义色彩,这不仅深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模式还对于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塑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从农村传统文化的内涵,邯郸市周边农村文化的回味、现状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是乡村风俗习惯等精神活动的产物,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其承载着乡土、乡音、乡情等传统文化内涵,承载着凝聚、规范、同化等功能,体现出中国人对于古朴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拥有着恒久的价值.本文通过探究当前部分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现实、存在困难、建议措施及发展路径,展望乡村文化的前...  相似文献   

4.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当今乡村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之一。传统治理主体在功能定位、职责权限、治理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宗族组织、民营组织以及乡村草根组织等社会力量、组织的兴起与参与,又因价值取向、文化水平、自身利益等催化了乡村治理失衡。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核心,以其显著的乡土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多元主体提供了主体认同;以其文化意识形态功用,内化民众的思想,促进乡村社会有序发展和自治调控;以其独特的秩序意义助推乡村社会矛盾整合、多元主体价值观趋同以及各阶层利益归一,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以乡土文化提升乡民的文化自信和公德意识,通过“文化+产业”模式推动经济、文化双赢,实现乡土社会的良性共治。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在新时代被提升为重要战略,在这个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价值亟待从新的高度认知、发掘,这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乡村文化传承千年,价值认同是其传承接续的精神内核,丰富多元是其繁荣进步的内在动力,融合提升是其创新发展的科学途径。乡村文化面临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价值认同日渐淡化、多元化内容表达日益趋同、乡村文化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亟待加强等现实的困厄。对此,应该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要求,对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进行整合和提升,使乡村在文化驱动下后发快进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中增强乡村文化认同,不仅有助于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然而当前在强化乡村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包括乡村文化受到城市文化冲击、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现代转型缓慢等因素。更好地在乡村振兴中强化乡村文化的认同,就必须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教育与传播,传承和活化乡村文化遗产,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统筹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认同视角下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路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因城乡经济文化的不均衡发展,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的变迁,加之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发展的断裂和失衡等因素,乡村文化出现社会认同危机,故需通过经济对公共文化空间的贡献度、乡村记忆的建构和乡村文化组织等路径来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上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优秀传统村落文化正逐渐衰落,对优秀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它也包括文化的繁荣发展乡村振兴建设,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也是精神文明的建设,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它能有效地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共同建设美丽乡...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已成为我国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之一。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对维系乡村社会的运转和治理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着因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逐渐异化、文化生态价值理念淡漠、因城市文化的冲击而日渐式微、建设"内卷化"等困境。本文在总结优秀乡村文化的价值,探析乡村文化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乡村文化的有益策略,为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0.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对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南疆三地州民汉杂居村乡村文化建设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投入、村民认同、文化管理能力对乡村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增加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激发村民积极性、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等几个方面对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弘扬传统稻作文化,发挥稻作文化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迫切需要发掘和继承该文化.通过文献资料和走访调查了空心村稻作文化存在多样性,分析了其消失的原因在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入城市,导致农村土地利用和种植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现代农技的推广使得传统的稻作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此背景下,建议采取以下3个措施来传承:①全面分类整理空心村的稻作文化,编写稻作文化的乡土教材,为稻作文化传承提供基础资料.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借助现代媒体展示和保存传统的稻作文化.③建立展览馆和互动体验馆,为传统稻作文化的传承提供平台,打造地域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旨在避免传统稻作文化在空心村中消失.  相似文献   

12.
在聚族而居的徽州村落,宗族既是族内秩序的构建者,也是维系村落秩序的主体和重要力量。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精英通过编撰族谱、制定祭祀规则、推行礼俗教化、实施经济救助等措施,积极推动宗族组织化进程,维持村落社会秩序的稳定,成为村落社会实际权力的掌控者。位于祁门十一都的祁东吴氏宗族通过宗族秩序的构建和完善,提升了吴氏宗族在村落社会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3.
徐燕  殷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4-4746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资源较好的贫困地区有效的扶贫方式。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托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红色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条件,从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对贵州省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研究。共建设6种典型旅游村寨建设模式,包括典型民族文化村、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特色产业村、旅游商品专业村、户外运动服务村和红色旅游村。贵州省可以以典型乡村旅游村寨发展来推进乡村旅游与各产业的联动,进而推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及城乡统筹进程。  相似文献   

14.
农业循环经济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406-5407
介绍了农业循环经济与农村文化及农村传统文化的关系,阐述了农村先进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最后指出了建设农村先进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杭州西湖景区梅家坞茶文化村美景度,促进梅家坞观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运用SBE 美景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在对梅家坞茶文化村调查的基础上,共选取42张照片样本作为评价媒介,包括茶园、建筑及小品、园路、水系4种景观类型。利用Excel2003对数据标准化计算出SBE值及采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均衡性、意境美4要素与美景度的回归方程,分析专业群体的审美偏好及影响梅家坞茶文化村美景度的显著因素。结果表明,专业群体对梅家坞茶文化村美感要素的审美偏好是意境美>统一与变化>均衡性>协调与对比,其中意境美、统一与变化对美景度的影响较大,而均衡性、协调与对比的影响较小。根据评价结果对梅家坞茶文化村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使茶文化景观与茶叶生产相融合。  相似文献   

16.
位于云南省中部衰牢山区新平县境内的南碱村,1999年通过省民族文化生态村保护发展项目组专家评审,建议将其建设为傣族文化与生态示范村,本着充分体现傣族景观特色和反映花腰傣的文化特点,就该文化生态村的景观进行具体规划。  相似文献   

17.
谭贤楚  刘伦文  龙永红  周书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07-1807,1811
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方式及乡村文化内涵的分析,指出经济生产方式的有效转型、乡村文化建设以及二者的良性互动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需要良好的文化阅读环境,倡导农民阅读,分析农村阅读现状,实施农村书屋工程,加强农村书屋的管理,出版发行单位要注重农村的需求,全社会都应关注我国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既有景观功能、服务功能,又是乡村地域文化的载体,挖掘其规律与特征,对当前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和村容风貌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方法】在解读公共空间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变化,以及传统公共空间的布局特点,归纳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对当前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结果、结论】得出当前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不仅要遵循因地制宜、生态环保、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的原则,也要继承与运用传统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将公共空间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采取一定的文化传承措施。希望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运用,可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发扬与继承地方传统文化,并对以后的美丽乡村建设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东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60-9262
随着黔东南旅游业的发展,苗族古村落文化已成为当今黔东南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由于对黔东南苗族古村落文化的特点认识不足,旅游开发对古村落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与冲击,通过对黔东南苗族古村落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