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光族 《广西蚕业》2000,37(4):45-46
1999年,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11个县市、78个乡镇、358个村、26656户农户,桑园面积55000多亩,养蚕134700张,产鲜茧353.45吨(70690担),创产值4000多万元,养蚕户平均收入1500多元,有7140户养蚕收入超过5000元,有20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全屯19户,去年户均种桑1. 8亩,户均养蚕12张,户均养蚕收入4500多元,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15个年头,1988年以来,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他全家4口人,去年种有桑园3.6亩,养蚕30张,产鲜茧1080公斤,收入11448元,占家庭经济收入的67%,平均亩桑产茧300公斤,亩桑产值3180元、人均养蚕纯收 入2227元。我地区早已成为全区蚕桑重点县市的宜州市和环江县,今后上半年蚕茧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4~18元,优质蚕茧处于畅销价高的形势。多年来,宜州市党委和政府对发展蚕桑生产极为重视,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冬今春,全市广大农户又扩种新桑园9760亩,全市桑园面积从去年25000亩扩大到今年的35000亩,预计今年养蚕超10万张,产鲜茧350吨(7万担),农户收入4500多万元,创税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廖泳谋 《广西蚕业》2002,39(4):52-52
石别乡清潭村拉好屯是 50年代从都安瑶寨迁移到宜州市东南部 32 3国道线旁的村屯 ,全屯现有农户 79户 ,381人 ,土地面积 452 .7亩 ,其中水田 1 80 .3亩。80年代中期 ,该屯仍是清一色的茅草屋 ,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1 986年开始种桑养蚕 ,到 2 0 0 1年全屯 77家农户发展桑园1 90 .4亩 ,户均桑园 2 .41亩 ,全年养蚕 1 0 6 4张 ,产鲜茧 792 .9担 ,总产值 6 7.41万元 ,养蚕户均纯收入 5973.1元 ,人均纯收入 1 2 38.5元。由于该屯种桑养蚕重点推广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蚕具等 ,年蚕茧平均单产达到了 37.2 5公斤 ,亩产达到 2 0 8.35公斤 ,分别比…  相似文献   

3.
周彩明 《中国蚕业》2006,27(3):61-62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江浙各地蚕桑主产区相继出现一批又一批种桑养蚕大户,户种桑面积少则1 ̄2hm2,多则5 ̄10hm2,从而改变了“户种一亩桑,人养一张种”的传统养蚕方式,在规模化蚕业发展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诸暨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种桑养蚕十分普及,1993年养蚕农户3.8万个,饲养普通蚕种8.41万张,生产蚕茧2835t,位居浙江省蚕茧产量第9位。随着工业、家庭企业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2005年全市经济总量已名列全国百强县市,位居27位,成为全国经济较发达县市。这对传统的蚕桑生产冲击是可想而知的,蚕桑生…  相似文献   

4.
潘志新 《广西蚕业》2003,40(2):55-56
我区部分蚕农特别是新区的蚕农,对种桑养蚕所需生产资料及成本非常关心,现就种一亩桑养蚕所需生产资料、投资及成本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生产资料1.1桑苗:种一亩桑需5000株桑苗。1.2蚕室:25~30m2蚕室、5m2贮叶室。蚕室要求座北朝南,开设对流门窗,墙壁、地板、天花板“六面”光滑,以便消毒。一般用现有旧房改建或新建。1.3蚕具:蚕匾50只、纸板方格蔟200个、蚕架、竹杆、蚕网、薄膜、温度计等零星蚕具一批。1.4蚕种:种一亩桑,第二年正常投产后,可饲养蚕种5张。1.5蚕药:漂白粉25公斤、蚕用抗生素10盒、小蚕“防病1号”2袋、新鲜石灰粉50公斤…  相似文献   

5.
1999年 ,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 1 1个县市、78个乡镇、35 8个村、2 6 6 5 6户农户 ,桑园面积 5 5 0 0 0多亩 ,养蚕 1 3470 0张 ,产鲜茧 35 3.45吨 (70 6 90担 ) ,创产值 40 0 0多万元 ,养蚕户平均收入 1 5 0 0多元 ,有 71 40户养蚕收入超过 5 0 0 0元 ,有 2 0 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 ,全屯 1 9户 ,去年户均种桑 1 .8亩 ,户均养蚕 1 2张 ,户均养蚕收入 45 0 0多元 ,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 ,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 1 5个年头 ,1 988年以来 ,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 ,他全家 4口人 ,去年种有桑园 3.6亩 ,养蚕 …  相似文献   

6.
周贤满 《广西蚕业》2006,43(4):63-64
种桑养蚕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其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已为蚕区的蚕农们所公认。就近两三年来,蚕茧价格相当看好,大大地激发了农民养蚕的积极性,很多地方的桑园面积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猛增。但种桑养蚕需要什么条件,需要多少投资,产值有多高,收入有多大等等问题,养蚕新区的部分蚕农特别是刚想发展种桑养蚕的农民对其还不甚了解。现就种一亩桑养蚕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投资及收入核算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1999年,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11个县市、78个乡镇、358个村、26656户农户,桑园面积55000多亩,养蚕134700张,产鲜茧353.45吨(70690担),创产值4000多万元,养蚕户平均收入1500多元,有7140户养蚕收入超过5000元,有20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全屯19户,去年户均种桑1. 8亩,户均养蚕12张,户均养蚕收入4500多元,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15个年头,1988年以来,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他全家4口人,去年种有桑园3.6亩,养蚕30张,产鲜茧1080公斤,收入11448元,占家庭经济收入的67%,平均亩桑产茧300公斤,亩桑产值3180元、人均养蚕纯收 入2227元。我地区早已成为全区蚕桑重点县市的宜州市和环江县,今后上半年蚕茧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4~18元,优质蚕茧处于畅销价高的形势。多年来,宜州市党委和政府对发展蚕桑生产极为重视,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冬今春,全市广大农户又扩种新桑园9760亩,全市桑园面积从去年25000亩扩大到今年的35000亩,预计今年养蚕超10万张,产鲜茧350吨(7万担),农户收入4500多万元,创税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8.
广西东兰县革命老区东兰镇田洞村好言屯壮族农民向秀荣 ,去年种桑 2亩 ,养蚕收入40 0 0多元 ,成为全屯桑蚕生产佼佼者。今年她又扩种 1亩桑 ,并建有专用蚕房 ,目前生产形势更好 ,到年底 ,产值预计翻一番。本期封面为她喜悦采桑的情景种桑养蚕效益好@黄锋  相似文献   

9.
我队位于四罗江畔,全队56户,二百八十九人,劳力一百二十人,水田一百六十四亩,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们因地制宜发展蚕业生产.一九七六年春用河滩地种桑六亩,四月份开始养蚕,全年养蚕十四张,产茧六百四十斤,收入现金七百二十元.今年加强对桑园管理,到第四造止,已养二十四张,产茧一  相似文献   

10.
黄广才是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水西村村干部 ,他从 1988年开始种桑养蚕 ,至今已发展到 7亩桑园。 2 0 0 2年养蚕 2 6 5张种 ,产茧 980kg ,种桑养蚕收入 10 780元 ,亩桑产茧 14 0kg,亩桑收入 15 4 0元。在他的带领下 ,全村 2 10户农户已有 5 3户种桑养蚕 ,杂交桑园面积达到 2 31亩 ,其中连片种植 30亩以上的基地有 5个 ,种桑 5亩以上的大户有 2 0户 ,10亩以上的专业户有 2户。 2 0 0 2年全村养蚕 80 5张 ,产茧 2 8175kg,种桑养蚕收入达到 30 9万元 ,占全村农业总收入 10 5 8万元(不含工副业收入 )的 2 9 2 %。在 2 0 0 2年蚕茧价格偏低的情…  相似文献   

11.
百色地区的蚕业生产一直难以搞上去,究其原因,主要是:一、蚕农对种桑养蚕的好处没有看到,缺乏养蚕经验、饲养技术差;二、桑园的选地不合理。桑树大多种植在贫脊的山坡地上,水肥条件跟不上,产叶量低,质量差,单位面积产茧量低;三、蚕房、蚕具等配套设施、设备简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象州县农民种桑养蚕意愿下降进行调查分析,认为亩桑收益下降、水果种植影响、蚕区环境污染、蚕茧质量不高、省力化器械推广度低是造成蚕农种桑养蚕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建议今后要推广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加强种植引导规划、加强桑枝蚕沙资源化应用、加强宣传指导培训,以推动象州县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种桑养蚕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其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收入高,已为蚕农们所公认.现就种一亩桑养蚕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投资及收入核算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省力化种桑养蚕综合技术农村示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种桑养蚕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有着辉煌的历史.但由于技术性强,花工多,风险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许多老蚕区已转产或正在转产,或向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但其面临其他作物或行业的挑战并没有因此而减轻,为摆脱蚕桑生产的困境,提高种桑养蚕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行科学的省力化种桑养蚕是唯一的出路.本试验拟把多年来有关省力化种桑养蚕及优质高产的各项科研成果和技术综合配套,在蚕区进行表证示范试验,以期达到省工省力、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目的,成为蚕区推广应用的样板.经过1997~2000年在广东省化州市安埇村和翁源县三华镇八字陂村15个蚕户3.2hm2桑田的示范试验中,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达到了优质高产省力化、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海安县西场镇石桥村8组养蚕户陈广银是全镇闻名的养蚕大户,陈广银今年56岁,全家6口人,从事栽桑养蚕劳力2个,2010年有桑园面积7.5亩,全年养蚕26张,年产茧1 040kg,张产量是全镇平均水平;茧收入3.7万元,加上小蚕共育收入1 040元,全年养蚕收入3.8万元,劳均养蚕收入1.9万元,是  相似文献   

16.
该报告会在华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参加的有省丝绸集团、省农科院蚕研所、华南农业大学蚕丝科学系、省蚕业集团领导和专家36人。《种桑养蚕新技术》VCD片由省蚕业集团策划,华南农业大学蚕丝科学系和广州华达益农技术开发研究所参与制作,该片全面介绍了广东种桑和桑树病虫害防治、养蚕以及蚕病防治等  相似文献   

17.
周贤满 《蚕桑通报》2006,37(4):40-41
种桑养蚕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其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收入高、收效长,已为蚕区的蚕农们所公认.就近两三年来,蚕茧价格相当看好,大大地激发了农民养蚕的积极性,很多地方的桑园面积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猛增.  相似文献   

18.
宜州市流河乡洛漏村孟山屯种桑养蚕生态文明示范屯简介 :孟山屯地处宜州市北部 ,共有33户 ,人口 1 37人 ,土地 334亩 (其中望天田 1 2 7亩 ,旱地 2 0 7亩 )。 1 979年开始种桑养蚕。到2 0 0 0年全屯桑园面积发展到了 1 37.86亩 ,年养蚕 930 .56张。产鲜茧 74 4.4担 ,产值 6 7.3万元。2 0 0 1年该屯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扩种了桑园 1 6 3亩 ,当年养蚕 1 2 2 3张 ,产鲜茧 987.7担 ,蚕茧总产值 70 .4 6万元 ,养蚕户均纯收入 1 .4 9万元 ,人均纯收入达 36 1 1 .5元。该屯养蚕专业户韦顶雪 2 0 0 1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种桑园 4亩 ,共有桑园 1 …  相似文献   

19.
张明阶 《蚕学通讯》2003,23(1):36-39
1 养蚕布局与桑资源的利用现状 重庆一年养蚕次数,虽然各地不一,但主要蚕区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年养蚕4次,即养足养好春秋两季蚕的同时,增养夏蚕,看桑树上桑叶的多少再决定饲养晚秋蚕,一直延续到今,都为这种养蚕布局.下面将我市1999~2001年3年来养蚕发种量、产茧量、单产、桑园面积与1/15hm2桑养蚕数量和1/15hm2桑产茧量,以及蚕种出库时间分别列表于后,足以反映出重庆市种桑养蚕生产现状.据此笔者就我市"调整养蚕布局,提高蚕茧质量"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20.
韦应科 《广西蚕业》2001,38(3):37-37
河滩地土质深厚肥沃,但易遭洪涝灾害导致减产失败,而桑树耐旱耐涝耐霜冻,利用河滩地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是其他作物不能相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