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保障世界农业生产和全球食品安全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世界上主要农药生产、出口和使用大国,我国农药不但为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2012年上半年,我国农药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表明,全世界使用农药挽回的农产品损失达到30%,保障着粮食安全;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微生物和毒素对农产品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污染,保障着舌尖上的安全;卫生用农药的使用极大的保护了人类免受蚊、蝇、鼠类的侵扰,有效控制了疟疾、鼠疫等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着人类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3.
宋宝安 《农药学学报》2020,(2):I0001-I0001
农药是提高粮食单产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关系到国家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但是,农业生产长期依赖传统农药,因传统农药长期不规范使用造成残留超标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此外,农药过量使用还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世界各国先后制定了农药减量计划,开展农药减施增效应用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1"十一五"农药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是我国农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农药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两个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农药生产、使用大国,但农药管理的各个方面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对我国农药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理念.现代农药管理必须把握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和创新发展的理念,才能发挥农药增加农业供给,保障粮食安全,改善民生条件,提升生活品质的作用,控制农药影响环境、危害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增长及耕地面积有限的现实矛盾下,农药的广泛使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解决的粮食问题的重要出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安全提出严峻挑战,农药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供需不平衡在疫情的冲击下进一步凸出,本文分析了疫情下农药生产经营现状、凸显的主要问题,并对推进农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1认清形势,增强搞好农药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农药管理是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既关系到农药市场秩序,又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既是农业减灾增产的关键措施,又是农民节本增收的重要途径;既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又涉及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阶段、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深化对做好农药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强化措施,把农药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8.
在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驱动下,全球粮食生产与消费将持续增长。作物保护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农药作为作物保护的重要产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顺应国际粮食安全形势变化的客观趋势,发挥农药产业链配套完整的优势,抓住"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布局全球,突出重点,内外并重,强化支撑"的总体思路,调整农药出口结构,加快在国外自主品牌的渠道建设,提升农药出口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我国农药出口由大转强,为全球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药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药是农业文明发展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产物,农药在保障粮食安全、防控自然与生物灾害和提高劳动效率等方面挥了巨大作用。农业部抽查结果表明,我农药质量稳定在较高水平,但假劣农药仍在一定范围内存,非法添加隐性成分成为重要问题。其原因是监测能力提升,监管力度加强;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效益下降;经营准入制度缺失,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老化,法律意识淡薄。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农药从业者必须树立合法理念;强化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推动经营转型,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第十二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拟定于2012年7月末至8月初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将由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主办。会议主题为“农药·环境·粮食安全”,其宗旨是提高农药学科教学与科研水平,促进全国各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农药生产企业在农药学科的教学、科研与成果转化中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创建和谐、友好农药与粮食生产安全体系的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占世界19%的人口,但仅有占世界9%的耕地,因此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增加作物产量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始终是我国农业快速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在高效、负责、透明的政府能力建设中,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我国农药管理的法制建设、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环境监测、有害生物治理、应用技术服务及推广等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到2021年底,我国已经登记了740多个农药有效成分,41 433个农药产品。2021年,全国1 705家农药定点企业,共生产了化学农药原药249.8万t。不仅满足了国内有害生物防控的实际需要,还出口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药出口额达到234亿美金。我国还有的10个高毒农药品种,已经控制在1.3%以下,且安排在未来5年内会陆续退市。本文还分析梳理了今后我国农药管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化学农药作为一种农业生产必须的投入品,自发明以来,极大地促进了作物丰产、保障了粮食作物安全,但化学农药的滥用造成了农产品污染,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破坏。生物农药作为一种绿色农药,近年来正逐渐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针对我国化肥农药施用过量、产品研发落后等问题,2016-2018年,启动了12项任务,共计49个项目,专项的实施促进了我国绿色农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本文对专项的生物源农药产品研发、专利申请、标准制定、专著出版、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供生物源农药研发、生产与应用领域内的科研工作者、生产与经营主体、管理部门、使用用户等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长建  宋佳  向文胜 《农药学学报》2022,24(5):1099-1107
传统农药施药方式大多依靠人工经验识别单位种植面积内作物的主要病虫草害并针对该症状均匀连续喷洒农药。该方法难以根据作物的不同病虫草害种类和严重程度及时调整农药种类及用量,可能会导致不足或过量用药,喷洒在非症状区域的农药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精准施药技术在平衡使用农药与保护生态安全之间给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值得大力推广。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精准施药相关研究。为进一步总结人工智能在农药精准施药关键技术中的应用进展,探索人工智能在农药精准施药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农药精准施药关键技术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人工智能在农药精准施药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农药、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为植物化学保护的三大支柱,其中施药技术是连接农药学科和植保机械学科的关键环节,是农药从研发到田间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农药科学使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农药和施药量的药物学问题,而是涉及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农业工程学、气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本文就农药雾滴雾化与运动特性、沉积与分布状态、流失与飘失行为,以及害虫行为与农药雾滴雾化运动和沉积分布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总结该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可为提高植保机械水平与施药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与防治效果、减轻农药负面影响、提高粮食与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Decision about pesticide application for pest control is an issue of major concern, but research on factors affecting decision-making is limit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jointness in farmers' decision to apply pesticides in multiple crops and soci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pesticide use across crops using a survey of 2083 farms from 17 districts in Bangladesh applying a multivariate Tobit model. Overall, 75.4% and 12.7% of the farmers applied pesticides in one and two crops, respectively. The decision to apply pesticides in multiple crops was found to be negatively correlated, providing evidence of jointness. Also, individual socio-economic factors exerted variable influences on pesticide use in different crops. Output price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pesticide use whereas the influence of fertilizer price and labour wage is varied. Educated farmers use significantly more pesticides in rice and oilseed. Marginal and small farmers use significantly less pesticides in wheat/maize and pulse. Policy implications include price policies to reduce fertilizer prices and engaging agricultural extension agencie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on specific crop combinations which will synergistically reduce pesticide use.  相似文献   

16.
农药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问题和食品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利用核技术优势研究和解决农药学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过去的几年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其在我国农药科学中应用研究已取得了较大成就,特别是在放射性同位素化学示记合成技术,利用示踪手段研究在动植物体中的农药残留,降解和代谢,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归宿,以及农药完全使用技术等方面均在较大进展仅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天空  相似文献   

17.
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农业投入品,施用后部分农药会沉积在土壤中,甚至会被作物根部吸收,进入作物体内并累积于可食部位,从而导致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农药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和作物脂质含量是影响作物吸收非离子型农药的关键因素,作物各部位的脂质含量是影响该类农药累积的关键因素,借助蒸腾作用向上传递是作物根部吸收传导农药的主要动力。本文重点综述了农药被作物的根部吸收、传递和累积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植物吸收模型的发展及运用,展望了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为农药归趋及应用风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农药应用后的风险评价问题,提出农药投入量毒性系数的概念,反映了农药投入量与急性毒性间的关系。作为风险评估的一个指标,将该系数在吡虫啉-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制剂研制中得到应用。该系数衡量了农药使用与生物风险的关系,为研制复配制剂和农药使用后生物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药对健康及环境影响药迹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评估农药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利用可方便获取的农药有效成分特性数据资源,在综合考虑健康及环境影响评估的定量化、参数的代表性、测试方法的标准化、现有可获取数据的权威性和完整性,以及评估核算过程的便利性等要求基础上,构建了药迹模型及其指标体系。采用所建立的药迹模型可计算得到表征各种农药对健康和环境影响力的药迹指数,再结合农药用量数据,即可对不同时空尺度下农药使用产生的健康和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化的核算和比较。通过该模型对70种代表性农药进行核算,结果表明,药迹指数为0.002~111.348 PTU/kg,单次用量药迹为0.001~41.412 PTU/hm2,不同农药品种间差距很大。该药迹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药迹指数可用于农药危害性分类,药迹核算可用于农药减施成效评估,药迹限量可用于农药施用限量标准制定等。  相似文献   

20.
EU Directive 91/414/EEC requires there to be no unacceptabl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from the use of pesticide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views of direct stakeholder groups and results from an opinion survey of more than 2000 members of the general public on what in practice should constitute acceptable and unacceptable effects of pesticides. Stakeholders in focus groups were concerned with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pesticides on animal and plant population viability and micro-organism function but recognized that a trade-off exists between the potential economic advantages of responsible pesticide use and the potential disadvantages of individual poisoning events. The public opinion survey showed that although pesticides are widely used in homes and gardens, their use on farm crops remains of concern to the public. Concerns are greatest on issues of human health and food quality but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are also an issue for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people, particularly if attractive species could be aff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