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杨潜叶叶蜂的危险性分析和风险性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应用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杨潜叶叶蜂Messa taianensis在北京地区存在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杨潜叶叶蜂寄主范围比较广、存活率高、适生范围广、危害严重、损失较大,传入后扩散快,根除困难,是中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对北京地区的平原绿化构成较大威胁。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其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杨直角叶蜂[Stauronematus compressicornis(Fabriciu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解剖镜对杨直角叶蜂的不同虫态进行了显微观察。杨直角叶蜂在廊坊1a发生8代,卵期4d,幼虫孵化后取食为害,幼虫期10d左右,蛹期较长为15d,成虫寿命达3d。  相似文献   

3.
2014-2016年间,采用踏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盐城市膜翅目广腰亚目昆虫的种类、分布与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鉴定出广腰亚目昆虫3科6种,分别为梨简脉茎蜂、玫瑰三节叶蜂、榆三节叶蜂、柳瘿叶蜂、樟叶蜂、杨扁角叶蜂,填补了盐城市该目昆虫记录的空白,较江苏省历史记录新增4种。6种昆虫均为植食性害虫,其中杨扁角叶蜂、玫瑰三节叶蜂为中度以上危害,特别是杨扁角叶蜂危害最重,其风险性R值为1.65,在盐城市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4.
杨十斑吉丁入侵新疆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十斑吉丁是多种杨树、防护林和园林绿化等树种的重要害虫,研究杨十斑吉丁入侵新疆的风险分析,为新疆林业上的杨十斑吉丁危险性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通过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杨十斑吉丁蔓延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杨十斑吉丁是新疆林业的重要有害生物,该虫的风险值为2.11,属于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对新疆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生产发展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提出了降低杨十斑吉丁风险的管理措施,为控制该虫扩散蔓延,开展综合治理技术及系统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参照国际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方法,从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其危险性做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草履蚧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其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6.
参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森林有害生物白蜡窄吉丁在国内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和蔓延的可能性和防治难易程度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其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根据危险性值(R=2.18)结果判断,白蜡窄吉丁属于高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因此,应加强检疫,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防止其在国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7.
杨直角叶蜂1987年在内乡县突发成灾,并蔓延至西峡、淅川。经3年观察,此虫每年发生7—8代,以成、幼虫危害黑杨派杨树的叶子。每年10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做茧越冬。防治试验表明,在幼虫盛发期用敌马烟剂熏杀,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松黄星象的危险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森林有害生物松黄星象Pissodes nitidus Roelofs的生物学特性,从该虫的潜在危险性、寄主的经济重要性等方面,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该害虫进行了有害生物危险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松黄星象属中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建议列为补充检疫对象,以控制其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9.
本文参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RiskAnalysis)方法,从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其危险性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0.
林业有害生物杨干象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子英  张海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1):51-52,59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t Analysis,简称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杨干象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杨干象在我国属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1.
We analyzed the composition and studied the bioactivity of secretion from the poplar sawfly,Stauronematus compressicornis(Fabricius) . A leaf-sandwich method was applied to test the bioactivity of the secretion.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gas chromatography(GC) and other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and carry out protein assays,amino acid analyses,fatty acid and cholesterol detection of the secre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cretion had a significant antifeeding effect on 4th instar larvae of the armyworm(Pse...  相似文献   

12.
对余姚市通道绿化林害虫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重要绿化林带上的害虫共有318种,隶属于5目62科240属,其中有6种主要害虫:杨扇舟蛾、茶袋蛾、山东广翅蜡蝉、矩瘤蛎蚧、樟白轮盾蚧、红蜡蚧。防治强化预测预报集营林技术、生物与化学药剂的综合治理措施,能有效抑制通道绿化林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云杉蓝树蜂在国外的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治情况,提出在对进境木材及货物木质包装的检疫过程中,应加强对云杉蓝树蜂的检疫工作,以免其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4.
Journal of Pest Science - The sugarcane borer Diatraea saccharalis (Fabricius) (Lepidoptera: Crambidae) is a major pest of sugarcane (Saccharum sp.) (Glumiflorae: Poaceae) in Brazil and has been...  相似文献   

15.
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与虫害自然控制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森林虫害自然控制力间的关系,阐明了森林虫害自然控制力有随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升高而增强的趋势.并认为森林虫害自然控制力的本质是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提出了通过合理地提高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来提高森林虫害自然控制力的主张及提高森林虫害自然控制力的几种具体途径,即合理的乔木物种混交;引进和保留乡土的草本、灌木物种;提高生态系统水平的生物多样性;避免营造大面积的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16.
外来入侵害虫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从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综合风险值R为2.16,为高度危险,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报导了福建口岸首次从智利进境的辐射松枕木中截获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 Fabricius)。通过收集和参考有关文献对长林小蠹的分类地位、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进行整理描述,并对锯材检疫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油茶象甲(Curculio chinensis)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实的重要钻蛀性害虫,在我国油茶产区对油茶果实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危害.文章依据FAO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从油茶象甲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潜在经济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价值、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油茶象甲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R为1.98,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9.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自20世纪70年代被人们广泛接受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章对IPM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其近年来的进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