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自20世纪70年代被人们广泛接受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章对IPM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其近年来的进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2.
去冬今春以来,安徽省各地全面掀起了造林绿化高潮.据统计,到5月初,全省完成造林面积112.8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造林56.3万亩,社会造林56与万亩,超过计划任务的18%,为"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完成造林面积的124.5%.安徽省各地造林绿化呈现出不少富有特色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对养猪业危害最严重的病原之一,猪和野猪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野猪可呈隐性携带传播病毒,在该病流行中的作用需要给予重视。近20 a来,有关免疫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尽管疫苗已经应用很多年,但是它却不能提供全面的保护作用。本文着重从病毒受体、抗病毒先天性免疫反应、病毒的免疫调节以及获得性免疫反应的特征与作用等病毒的免疫生物学方面展开讨论,并就未来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推动野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调查吉林省候鸟迁徙路线中野禽类携带新城疫病毒情况,对吉林省七个地区野禽新鲜环境样品或泄殖腔拭子进行样品采集。对采集的821样品进行新城疫病毒携带的检测,其中有32份阳性样品,阳性分离率为3.9%。经GenBank序列比对32株均为弱毒ClassⅠ群基因3型。本次对吉林省新城野禽携带新城疫病毒调查结果中未见新城疫强毒株。  相似文献   
5.
中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经验,对加强监测防控管理、提升工作整体水平大有裨益。本文作者通过在意大利的培训和考察,对其疫病管理特点、流行现状、监测防控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中国疫病监测防控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有关对策建议。在策略举措上,应适当借鉴和参考意大利的疫病防控理念、防控策略、部门分工与协作机制、科技支撑、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并宣传普及"同一个健康"理念,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健全监测防控体系,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转变疫病监控模式,以促进我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鸟类携带禽流感病毒(AIV)的情况,于2015~2017年春、秋季候鸟迁徙重点时期,在该地区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瓮河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采集雀形目等林栖鸟咽、肛拭子2547份,采用SPF鸡胚分离病毒,通过血凝试验筛选疑似阳性样品后再对其进行RT-PCR鉴定。在2 547份被检样品中,有4份样品呈血凝阳性,其余样品的血凝效价结果均为阴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为禽流感病毒核酸阴性。该研究结果为了解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鸟类AIV带毒情况以及候鸟迁徙路线上禽流感的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森林病虫害灾害等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森林病虫害灾害的特点,筛选出灾害等级划分的指标,构成森林病虫害灾害等级划分的指标体系,据此建立了灾害指标值的计算数学模型,并建立了森林病虫害灾害等级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从2002年至2010年,江苏省8年间新增造林面积1399.9万亩,造林面积是此前30年的总和,森林覆盖率由11.36%提高到20.64%,每年增长1.1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是全国同期的3倍。  相似文献   
9.
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文章总结了40多a来我国气温和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有关资料,分析了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等诸多方面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气候变暖,使我国森林植被和森林病虫害分布区系向北扩大,森林病虫害发生期提前,世代数增加,发生周期缩短,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加大。年平均温度,尤其是冬季温度的上升促进了森林病虫害的大发生,其线性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尤其野生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呈上升趋势,我国在防控野生动物源性外来人兽共患病上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参考了近年来国内外野生动物与外来人兽共患的相关文献,主要介绍了野生动物在人兽共患病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尼帕病毒病、西尼罗热、埃博拉出血热等野生动物源性外来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现状,从生态环境的改变、跨境野生动物及捕食野生动物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野生动物源性外来人兽共患病传播的风险,针对野生动物源性外来人兽共患病监测防控工作提出了"哨卡前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联防联控"等4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