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助推贵州茶产业实现"干净黔茶,全球共享"战略目标,6月9日,在遵义湄潭举办的贵州茶产业大会上,作为国内高端茶叶营养供应商的贵州磷化集团推出定制化特种功能肥"茶之福",以其之所长助推贵州省茶叶种植品质和效益"双提升",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量身定制品质和效益"双提升"  相似文献   

2.
发展"四优"、推进"四化"是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文章阐述了罗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罗山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促进茶产业"四化"的角度,提出了从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高效生产技术,制定产业标准化体系,培育壮大龙头茶企,实施"茶+旅游"战略等方面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武当山是武当道茶核心生产示范区,近几年来茶产业发展迅速。新形势下,茶产业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根据武当山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优势,提出了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应对措施,为打造"武当道茶"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铁观音秋茶开采全面开始,全国第一产茶大县安溪县掀起了推进茶产业标准化工作的浪潮,数十万涉茶人员,在种植、栽培、加工、销售、包装、茶机、物流、农资供应等各个环节无不依照"标准"的范畴寻找自己的定位和责任.记者从八马茶业采购部了解到,在安溪茶产业标准化工作的推动下,对安溪铁观音秋茶来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茶叶品质普遍高于...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茶产业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产业指标已经跃居全国第一,这是贵州省政府大力扶持、长远规划,以及全行业艰苦努力取得的成效,其在政策支持、人才培养、整合营销等方面都有成熟有效的策略。安徽省茶产业的提升战略应借鉴经验,给予充分的政策引导,高度重视涉茶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强势品牌,助力区域茶产业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金洁 《农技服务》2010,27(5):663-666
根据国内外茶叶发展形式,分析了贵州湄潭茶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湄潭县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立足优势求发展,云茶产业打头阵。茶叶是云南传统优势产业,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2018年云南省启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茶叶被列入八大重点产业之首,在新的发展中,指明新方向、确定新目标、注入新动能。2019年,全省茶叶面积发展到42.27万公顷(634万亩),综合产值937.17亿元,同比增加93.74亿元、增长11.1%,千亿云茶产业的目标指日可待。政策支撑环境好,云茶产业得实惠。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都将茶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科学》2015,(12):80-83
本文从调查信阳毛尖茶核心产区浉河区茶产业的产业规模、产业链、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品牌建设等现状入手,阐述了浉河区作为茶产业集聚区在茶叶生产方面具备的政策、生态、技术等几大优势条件,以及当前茶叶产业存在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栽培水平低等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配置茶树品种布局、大力推动机械化生产管理、落实信阳毛尖原产地保护政策、保证茶产品食品安全、深度开发后续产业等一系列提高浉河区茶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茶产业和旅游业都是乡村振兴当中至关重要和地位关键的产业,二者存在着极大关联性其中,茶产业发展可以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资源,而旅游业又能够让茶产业声名远扬。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茶旅融合发展,强调通过茶产业和旅游业深度结合的方式,推动两种产业的振兴与崛起,有效凸显与提高乡村魅力,突出茶旅融合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茶产业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在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许多茶企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茶企的发展.金融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和支持,对每个产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贵州省茶产业的发展和金融支持的现状等进行研究,分析贵州省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贵州省茶...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盐津县茶叶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剖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茶叶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方面浅述了盐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与方向。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加大对茶叶品牌的宣传推介,全力打造"盐津小叶茶"品牌,在产品定位、品牌塑造上多下功夫,整合资源,努力提高盐津县茶产业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2.
茶产业是贫困山区精准脱贫支柱产业,总结以茶扶贫成效和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对于实现贫困山区稳定脱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贫困山区5个茶叶主产县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表明,贫困山区形成了"茶县-茶村-茶基地"现代产业格局,"公共品牌-龙头企业-服务商"协同发展路径、"茶企-合作社-茶农"利益联结机制、"管护-加工-旅游"的茶农增收途径、"东西协作"的产业扶贫模式,但也存在基地标准低、品牌实力弱、茶企规模小、产业链混乱等问题,因此应充分意识到茶产业面临的风险,通过稳定种植规模、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训、提升茶品牌魅力、壮大龙头企业实力等措施,助推贫困山区"以茶扶贫"为"以茶兴村"。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湄潭县在发展茶产业中,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创新,平台搭建,走出了一条鲜明的山区农业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成功之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总结科技创新在培育湄潭优势特色茶产业发展中的做法、经验,并就如何更好推动湄潭茶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以云南茶产业为视角,从产业规模、主体、绿色发展、品牌和茶旅融合等方面分析了云茶产业现状,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组织化水平低、产业链条较短、溯源体系不健全、茶旅融合发展不足等短板问题,提出推进茶产业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精深加工、构建统一溯源服务平台、深化茶旅融合发展等对策,以期云茶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正>一、河南省茶产业现状"十一五"以来,河南茶产业迎来了跨越发展时期,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茶农茶企积极性空前高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品结构、产品质量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市场份额不断拓展,茶文化研究逐步深入,为建设茶叶大省强省、全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全国重要的茶文化活动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一)生产规模产品总量实现跨越发展"十一五"以来,全省平均  相似文献   

16.
襄阳是国内名优绿茶优势产区,茶叶品质优异,拥有襄阳高香茶公共品牌。茶产业目前面临主要问题是无性系茶园面积少、茶叶比较效益较差、茶产业服务较弱、政策支持较少等。今后茶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是:出台强有力支持政策,集中打造"襄阳高香茶"公共区域品牌,推进茶叶"有机化、品牌化、机械化",实现由"以绿茶为尊"向红、黑茶方向延伸,由单纯的茶产品向深加工系列开发延伸,由单纯的茶产业向茶旅综合体延伸,打造"百亿产业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可以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文章根据对雅安名山茶产业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名山茶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名山茶旅融合发展模式,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川渝黔茶产业发展经验及对广西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借鉴西南茶叶主产区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成功实践,以谋划广西茶叶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建设思路和努力方向。【方法】通过对四川、重庆、贵州主要产茶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借鉴其茶叶产业发展思路、理念以及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茶叶商业品牌拓展、茶业一二三产融合经营实践经验,提出广西茶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结果】川渝黔的茶产业规模和效益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在我国茶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源的优势、政府的推动、行业的共识、地方的努力是三地茶叶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共同思路及主要实践经验。【建议】明晰目标定位,集中发力;依托科技创新体系,培养与引进人才;走生态茶业之路,建设品牌;加强一二三产互动,茶旅文养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凉山州苦荞产业现状、全国苦荞茶知识产权现状以及凉山州苦荞茶总黄酮含量做了介绍和分析,总结了市场上销售的苦荞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凉山州苦荞茶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155-156
安吉白茶凭借其自身优良茶质以及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就成为国内茶叶产业的知名品牌,推动了安吉县经济的发展,也成为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典型案例。但是随着安吉白茶产业的不断扩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安吉白茶也开始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发展已到瓶颈阶段。本文针对安吉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重新对安吉白茶产业进行市场定位,制定了关于安吉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措施,希望能为安吉白茶产业走出瓶颈期提供一点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