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以蚯蚓粪与砖红土混配比例为0∶10、1∶10、2∶10、3∶10、5∶10、10∶10、10∶5、10∶0获得蚯蚓粪-土复合基质,同时设置1个单施化肥处理,研究其对益智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处理60 d后随着蚯蚓粪含量的增加,益智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总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同等肥力条件下施用蚯蚓粪处理(T6)的生长指标高于化肥处理(HF),而其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和根冠比显著下降;蚯蚓粪含量高于50%时,益智叶片Fv/Fm和Y(II)值显著高于纯土处理(CK),但是当蚯蚓粪含量为50%时,益智幼苗生长发育指标与单施化肥处理无显著差异。结合不同配比蚯蚓粪-土育苗基质对益智幼苗生长发育指标和生产成本综合考虑,蚯蚓粪含量为50%的蚯蚓粪-土复合基质(T5)可以在生产上规模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T1),设置单施化肥(T2)和不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T3和T4)3个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玉米产质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施肥处理下玉米植株的农艺性状均优于不施肥处理,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能更好地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其中T3处理玉米植株的茎粗和叶片长较T2显著(P0.05,下同)提高11.94%和4.53%;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较不施肥可显著提高14.27%~17.17%;施用有机肥能提高玉米鲜果穗性状和品质,其中T3处理穗长较T2显著提高7.12%;与T2处理相比,T4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较T3显著提高7.21%,T3处理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较T1和T4处理显著提高61.54%和77.97%;T3处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单施化肥显著提高64.52%。各指标相关性分析中,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68,P0.01),说明有机肥可通过提高玉米对氮的吸收从而促进籽粒中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的积累。综上,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相比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能更好的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且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能提高果穗品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作为区域化肥减施下春玉米提质保产的推荐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生物炭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本研究以农花5号为试材,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生物炭+常规施肥(BC+CF)和生物炭+化肥减量20%(BC+20%CF)4个处理,分别对花生的植株形态、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籽仁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可有效增加花生的叶面积,BC+CF和BC+20%CF处理下结荚期的叶面积分别增加50.59%和58.19%,同时单株产量分别提高47.86%和43.33%;施用生物炭能显著增加花生籽仁中的蛋白质和亮氨酸含量,而降低硬脂酸和油脂含量;施用生物炭会降低土壤容重的增加幅度,显著提高土壤孔隙度,BC+CF和BC+20%CF处理下花生各时期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平均增幅分别为35.37%和41.04%。本研究证明了生物炭对化肥减施和土壤肥力维持的作用,为生物炭在花生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花生品种粤油256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肥(CK)、氮肥全部基施(N_(10∶0∶0),当地习惯施氮方式)、氮肥70%基施+30%花针期施用(N_(7∶3∶0))、氮肥50%基施+50%花针期施用(N_(5∶5∶0))、氮肥50%基施+30%花针期施用+20%结荚期施用(N_(5∶3∶2))、氮肥30%基施+50%花针期施用+20%结荚期施用(N_(3∶5∶2)),研究不同施氮时期对南方红壤旱地花生生物量累积、氮素累积、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花生生物量累积、氮素累积均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施氮时期显著影响花生生物量及氮素的累积特征,氮肥分次施用并适当后移可显著提高生物量及氮素的最大累积速率(v_(max))、推迟吸收"峰值"的出现时间(t_(max)),延长生物量及氮素快速累积的持续时间(Δt),从而有利于提高花生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但氮肥后移比例过大(N_(3∶5∶2))也不利于肥效的充分发挥。本试验条件下,以氮肥50%基施+30%花针期追施+20%结荚期追施(N_(5∶3∶2))的效果最好,其产量达到4 918.5kg·hm~(-2),较CK增产20.0%,较当地传统的一次性施肥也可增产9.8%。合理调控施氮时期是提高我国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可为该区域花生的科学合理施肥、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对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无生物炭无肥料(CK)、常规施肥(F1)、80%常规施肥(F2)、80%常规施肥+20%生物炭(F2B)、70%常规施肥(F3)以及70%常规施肥+30%生物炭(F3B)6个处理,研究生物炭和肥料配施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及玉米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处理(F2B、F3B)较单施肥处理(F2、F3)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量及产量。F2B处理的玉米产量略高于F1处理,二者差异不显著。与常规施肥相比,生物炭与化肥合理配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试验区最佳肥料-生物炭施用量效配比为80%常规肥+20%生物炭。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T1),设置单施化肥(T2)和不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T3和T4)3个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玉米产质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施肥处理下玉米植株的农艺性状均优于不施肥处理,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能更好地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其中T3处理玉米植株的茎粗和叶片长较T2显著(P<0.05,下同)提高11.94%和4.53%;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较不施肥可显著提高14.27%~17.17%;施用有机肥能提高玉米鲜果穗性状和品质,其中T3处理穗长较T2显著提高7.12%;与T2处理相比,T4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较T3显著提高7.21%,T3处理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较T1和T4处理显著提高61.54%和77.97%;T3处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单施化肥显著提高64.52%。各指标相关性分析中,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68,P<0.01),说明有机肥可通过提高玉米对氮的吸收从而促进籽粒中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的积累。综上,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相比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能更好的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且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能提高果穗品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作为区域化肥减施下春玉米提质保产的推荐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7.
按尿素种类和施肥量共设6个处理,研究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能够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期的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且T6(控释尿素100%)提高最多。从R2到R6时期,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R4和R2期施肥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T4(控释尿素50%+常规尿素50%)叶绿素值最高,但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叶面积指数(LAI)值先增大后减小,R4时期最大,施肥处理LAI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且以处理T4最佳。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极显著提高了大豆的产量,且以T4处理产量最高。控释尿素不同比例混施能够提高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并使蛋脂总量增加。综合试验结果可知,控释尿素50%+常规尿素50%为最佳混施比例。  相似文献   

8.
施用生物炭对华北平原土壤水分和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4~201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设每年施用生物炭7 200 kg/hm~2(T1)、3 600 kg/hm~2(T2)、1 800 kg/hm~2(T3)和不施生物炭(CK)4个处理,探究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和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1和T2处理的子粒产量分别降低10.59%~10.80%和6.30%~7.76%(P0.05)。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全生育期的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与T3和CK处理相比,T1和T2处理显著降低主要生育时期的SPAD值、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花后的叶面积指数也较低,从而降低花后的干物质积累。施用生物炭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夏玉米耗水量,进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高量的施用降低夏玉米和周年的子粒产量。因此,在华北平原生物炭施用量建议以低量为宜。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梅州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大豆根瘤菌多样性的影响,通过nif H-PCR-DGGE技术对不同土壤改良处理条件下大豆根瘤菌群落的多样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7种不同土壤改良处理的DGGE图谱条带数目不等,位置各异,说明梅州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大豆的根瘤菌群落结构受改良措施的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可塑造性。其中T4处理(有机肥+生物炭+钝化剂)的条带数最多,多样性指数最高,说明该处理对增加大豆根瘤菌的多样性效果最好,可作为以后土壤改良的参考依据。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个处理可分为4个类群,CK单独为一个类群,T1(有机肥)、T2(有机肥+生物炭)为一个类群,T4(有机肥+生物炭+钝化剂)和T5(有机肥+菌剂+蚯蚓)为一个类群,T3(有机肥+钝化剂)和T6(有机肥+菌剂+蚯蚓+生物炭+钝化剂)为一个类群。生物炭与钝化剂组合处理、菌剂与蚯蚓的组合处理对增加大豆根瘤内根瘤菌的多样性效果较显著。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在梅州黄畲地区稀土采矿迹地,大豆主要与慢生根瘤菌属菌株共生结瘤,也可与中华根瘤菌属菌株共生。大豆根瘤内根瘤菌的多样性与土壤镉含量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氮、磷等营养指标之间为负相关关系,说明根瘤菌可能在提高大豆耐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缓释肥料对番木瓜生长发育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盆栽试验下,研究缓释肥料对番木瓜生长发育及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明显促进番木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改善了果实的物理性状和品质,其中缓释肥料(SRF-3和SRF-4)的效果优于复合肥(CPF)。施肥处理间,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果横径、果纵径、单果重、产量、全糖和Vc含量差异显著。SRF-3和SRF-4处理间的结果数、果肉厚度差异不显著,但SRF-3、SRF-4与CPF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CPF和SRF-3处理间的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与SRF-4处理间的差异显著。缓释肥料对番木瓜生长发育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以每株施用150 g SRF-4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温室盆栽玉米进行传统施肥、普通硫基复合肥、新型硝硫基复合肥3种施肥处理,分析和探讨新型硝硫基复合肥对玉米生长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50 kg/667 m~2新型硝硫基复合肥相对于等量的其他2种施肥方式,穗质量分别提高32.2%、10.1%;穗粒数分别提高17.9%、13.2%;穗粒鲜质量分别提高20.4%、15.7%;穗粒干质量分别提高19.6%、14.3%。因此,施用新型硝硫基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相对于传统施肥方法和施用普通硫基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可以明显提高玉米的穗质量、穗粒数和穗粒质量,对玉米有着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鲁中地区不同肥料配施根瘤菌时大豆的生长情况,本研究以该地区主栽品种齐黄34为材料,设置了6个不同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根瘤菌处理,研究其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显示:株高、底荚高度均在T2(100%有机肥+根瘤菌拌种)处理下最高,主茎节数在T6(100%复合肥+根瘤菌拌种)处理下最多,而单株荚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产量均在T4(50%复合肥+50%有机肥+根瘤菌拌种)处理下最高.施用有机肥与复合肥处理的大豆产量均高于不施肥对照组,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比为1∶1时大豆产量显著提高,比单施有机肥提高2.22%,比单施复合肥提高23.37%.因此,在鲁中地区50%复合肥+50%有机肥+根瘤菌拌种为大豆生产合理肥料配比,可以促进节肥增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辣椒在不同施硒水平下硒的累积规律,以‘辣丰新辣王’为试验材料,在海南省澄迈县砖红壤地块中设置6个硒肥用量处理,分别为0、5、10、15、20、25 kg/hm~2,测定辣椒产量、各器官硒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施用硒肥显著提高了辣椒产量及各器官硒含量和硒累积量;(2)随着硒肥施用量的增加,辣椒各器官的硒含量、硒累积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收获期辣椒各器官硒含量和硒累积量在20kg/hm~2处理下最高,辣椒产量在15、20、25 kg/hm~2处理下较高;(3)与不施硒肥相比,施用硒肥可以显著影响硒在辣椒不同器官中的分配规律,而且少量供硒(5、10 kg/hm~2)条件下,还可以促进收获期果实中硒的富集;(4)收获期,辣椒果实硒肥利用率在20 kg/hm~2处理下最高。表明土壤适量施用硒肥可显著提高辣椒产量、硒含量、硒累积量及硒肥利用率,在本研究中以施用20 kg/hm~2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大豆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有机肥在大豆生产中的最适用量,于2016-2017年采用小区试验,施用自主发酵有机肥,用量为2.5,7.5,15.0,22.5,30.0 t·hm~(-2)的5个水平,研究不同用量有机肥及其与化肥混施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植株长势考查结果表明:有机肥料肥效释放缓慢,在苗期植株长势弱于常规施肥处理,在盛花期促进根、根瘤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有机肥用量在15~30 t·hm~(-2)时干物质积累量与常规施肥处理间达显著差异,有机肥用量为2.5~7.5 t·hm~(-2)时配施50%常规施肥与单施有机肥处理相比促进了植株生长,但干物质积累量仍低于常规施肥水平。测产结果表明:有机肥单施最适用量为15~22.5 t·hm~(-2),较常规施肥增产2%~4%,有机肥化肥配施最适用量为有机肥15 t·hm~(-2)配施50%常规施肥,其产量高于单施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2.63%,差异显著;从经济效益值来看,有机肥施用量越高,肥料成本越高,效益值越低。因此,从提高产量、保证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有机肥最佳用量为15 t·hm~(-2)配施50%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15.
齐穗期施肥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在齐穗期施肥对水稻Cd积累的影响,完善对镉的防控技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齐穗前施肥量(基肥、分蘖肥和穗肥)一致条件下,设4个粒肥水平(T1,齐穗期施用尿素77.59kg/hm2;T2,齐穗期施用尿素116.39kg/hm2;T3,齐穗期施用尿素155.18kg/hm2;T4,齐穗期施用尿素193.75kg/hm2),在水稻成熟后采集植株样品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施用粒肥均可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玉针香和湘晚籼12号均在T4处理下增产效果最佳,较CK(全生育期不施氮肥)分别增产18.66%、34.59%。不同处理对水稻Cd积累存在显著差异,2个品种的根系和茎秆Cd含量在T1处理下最低,且与T4处理和CK差异显著,T4处理下最高;2个品种的糙米Cd含量均以T1处理最低,但玉针香以T4处理最高,而湘晚籼12号以T3处理最高,湘晚籼12号糙米Cd含量T1处理显著低于CK。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安全综合来看,建议大田生产中,粒肥施用量以77.59kg/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氮肥减施与接种根瘤菌对大豆光合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氮肥减施与接种不同根瘤菌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减氮量+接种根瘤菌处理,研究其对大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花期, T1(1/2施氮+拌种NF)、T2(1/2施氮+土壤施用NF)、T3(1/2施氮+拌种DF)处理的净光合速率相对于CK分别提高了50.4%、30.1%、29.6%。所有处理较常规施肥(CK)的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均有所上升,而大豆叶绿素含量较CK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叶片干重较CK差异不显著,除T3处理外,各处理的茎干重较CK差异也不显著。进入结荚期后,T1、T2处理的胞间CO_2浓度较CK分别提高了34.3%、47.0%,各处理净光合速率较CK均下降,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高于CK,除T4、T5外,叶绿素含量较CK差异不显著。除T2处理外,各处理的叶干重均低于CK,茎与荚皮干重较CK差异不显著,籽粒干重在所有减1/2施氮量+接种根瘤菌处理中均显著高于CK。在鼓粒期,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较CK差异不显著,气孔导度均高于CK,不施氮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CK。各处理的叶片干重均显著低于CK,但茎、荚皮干重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且籽粒干重有一定升高趋势,T3处理籽粒干重较CK提高了24.6%;在成熟期,1/2减氮+接种根瘤菌处理基本上均能提高大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尤其是T3处理较CK产量提高9.75%。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类型有机肥在麦田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设置T1(6 000kg·hm~(-2)玉米秸秆粉碎深翻还田)、T2(6 000kg·hm~(-2)玉米秸秆粉碎+有机肥A 1 500kg·hm~(-2)深翻还田)、T3(6 000kg·hm~(-2)玉米秸秆粉碎+有机肥B 1 500kg·hm~(-2)深翻还田)3个处理,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类型有机肥对冬小麦越冬期、孕穗期和成熟期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氮(MBN)、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冬小麦植株养分积累量以及冬小麦产量和当季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矿质态氮和土壤速效钾含量、植株氮和钾的积累量、冬小麦孕穗期和成熟期土壤速效磷含量、植株磷的积累量均显著提高;冬小麦实际产量和当季相对净收益亦均显著增加,分别提高了17.5%和22.0%。T3处理冬小麦越冬期土壤微生物量碳、越冬期和孕穗期土壤微生物量氮、各生育期土壤矿质态氮和越冬期土壤速效钾、各生育期植株氮和钾的积累量、孕穗期和成熟期植株磷的积累量亦均显著提高;冬小麦实际产量提高10.3%,达显著水平,但其当季经济效益并未显著提高。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施用两种有机肥对不同指标的影响,以T2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甜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饲用甜高粱(Sorghum saccharatum Moench)品种‘大力士’为材料,鸡粪、生物炭为基肥,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对甜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和生物炭混施作为基肥的情况下,饲用甜高粱生长速度最快,产量最高;单独施用鸡粪时,甜高粱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粗脂肪与吸附水含量逐渐得到提升,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施生物炭作为基肥,能提高植株生长速度和干物质产量,但效果不显著,相对于单施鸡粪作为基肥,可以显著提高粗灰分含量。综合比较来看,施用3 kg/m2生物炭+2 kg/m2鸡粪处理对甜高粱产量和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蚯蚓粪肥对大葱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郑研丰葱为试材,通过沟施不同量的蚯蚓粪肥,研究蚯蚓粪肥施用量对大葱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施用7 500 kg/hm2蚯蚓粪+1 500 kg/hm2化肥时,大葱的葱白最长,株高最高,在施用15 000 kg/hm2蚯蚓粪+1 500 kg/hm2化肥时,大葱葱白粗和单株重最高,且小区产量也最高;施用不同量的蚯蚓粪,均提高了大葱蛋白质、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改善了大葱品质,以施用15 000 kg/hm2蚯蚓粪+1 500 kg/hm2化肥效果最好。[结论]在促进大葱生长和增产增收方面,施用15 000 kg/hm2蚯蚓粪+1 500 kg/hm2化肥是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20.
氮素调控措施对小麦植株氮素同化过程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氮素调控措施对小麦氮素同化过程和产量的影响,以皖麦68为试验材料,设置传统施肥+生物炭(CN+C)、传统施肥+硝化抑制剂(CN+D)、传统施肥+叶面肥(CN+P)、不施氮肥(CK)和传统施肥(CN)5个处理,分析各氮素调控措施与小麦叶片和茎秆的氮代谢物质含量、氮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等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施用生物炭和硝化抑制剂能提高小麦体内铵态氮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叶面喷肥能提高小麦灌浆期铵态氮含量和NR活性;各氮素调控措施能提高小麦灌浆期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强小麦的氮素转运速率和氮代谢水平,显著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进而提高小麦产量;施用生物炭、硝化抑制剂和叶面肥相比传统施肥分别增产568.3、520.0和663.3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