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鸽副粘病毒病,又称鸽瘟,是由鸽副粘病毒引发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不同年龄段鸽群发病,是肉鸽、种鸽养殖过程中的头号大敌。我国种鸽存栏量约为1300万对,但饲养模式落后,绝大多数以家庭作坊方式存在,存栏1000~5000对饲养个体大量存在,造成鸽瘟发病的复杂性。虽然经过养殖协会和专业技术人员对鸽瘟预防与控制方法的宣传与普及,养殖场在鸽瘟预防与控制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和较好的认识,在疫苗选择、免疫方法、免疫剂量等免疫程序制定方面都比较注意,个别场鸽瘟抗体数据平均值与离散度方面都比较理想(见表1),但仍然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鸽瘟是由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并无特效药物防治,主要通过定期接种鸽瘟疫苗和加强饲养管理来进行综合防制。由于不同鸽场饲养管理水平差异很大,以及鸽瘟疫苗质量问题,免疫接种方法不同等原因,临床上在进行鸽瘟免疫的时候,鸽群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主要包括腹泻、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与鸽友的交流中,发现在是否需要给鸽子进行常规的鸽副粘病毒病(俗称鸽瘟)免疫、如何免疫等问题上,一些鸽友还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认识和做法,以至于精心训养的鸽子或花重金从国内外引进的优良种鸽,还未参加正式比赛或留种,就在训放或参赛归来后不幸感染鸽瘟,导致发病甚至死亡,这给鸽友带来了不少的精神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无论是对信鸽还是肉鸽养殖业,鸽瘟都严重影响其发展。下面就“鸽瘟”免疫等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一、鸽为什么需要免疫?常常碰到许多鸽友,焦急万分的送来突然发病的鸽子,说是得了鸽瘟,询问如何医…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广西养鸽业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西饲养种鸽数量约为200万对。最大种鸽场饲养种鸽约6万对,目标建成规模为20万对的种鸽场。大部分鸽场是种鸽饲养量为1000对~6000对的小规模养鸽场。随着养鸽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鸽病的发生与流行也日趋严重,其中鸽新城疫(又称鸽I型副粘病毒病,也叫鸽瘟)一直是危害养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鸽新城疫是鸽I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鸽瘟”。在非免疫鸽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30%~100%,在免疫鸽群中则以散发性为多。现将某中型种鸽场发病及其诊断、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区一个新建不久的养有1500对肉鸽和土种鸽的饲养场,鸽群全部未进行免疫接种。2003年11月初在后备种鸽中,首先发现部分鸽群发病,接着很快波及到开产种鸽,到2004年元月中旬引起100多只开产种鸽、300多只后备种鸽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临床症状病鸽精神沉郁、呆立、羽毛蓬乱无光、食欲不振、饮水增多、口流粘液、大…  相似文献   

6.
唐云宪 《中国家禽》2005,27(5):23-24
1发病情况 发病鸽场远离交通要道,共有鸽舍四栋,其中种鸽舍三栋,后备鸽舍一栋,饲养繁育期种鸽550对,后备种鸽280对,发病期间有哺乳仔鸽340对.  相似文献   

7.
鸽场暴发新城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莘县某鸽场饲养成年鸽 2万余对、幼鸽1 .6万多羽 ,于 1 999年 5月暴发新城疫 ,持续流行2 0余天 ,成年鸽发病 1 0 0 0余只 ,死亡 50 0余只 ,发病率 5% ,死亡率 50 % ,幼鸽发病 80 0 0余只 ,死亡率 1 0 0 %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场 2万余对种鸽分 2 0舍饲养 ,建场 2年来 ,除部分老鸽一年前注射过新城疫油乳剂苗外 ,其余鸽未进行过任何免疫 ,种鸽一直生长发育良好 ,未见任何传染病发生 ,而于 1 999年 5月初 ,一舍幼鸽及部分种鸽突然发病 ,随后其它鸽舍也相继发病 ,但免疫过新城疫的鸽群几乎没有发病。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8.
1999年3月,深圳某鸽场所饲养的群鸽中,约有3000只青年鸽出现歪头、耷翅、拉黄绿色稀粪和神经症状,约有160只乳鸽表现为消瘦和死亡率高,采食量普遍下降.送检前该场曾作过鸽瘟抗体水平检测,表明鸽瘟抗体水平较高但很不整齐,该场共存栏种鸽15 000对,青年鸽15 000只.  相似文献   

9.
肉鸽规模饲养技术是培育良种 ,加快肉用良种鸽推广速度 ,推进肉鸽产业化进程 ,使肉鸽高产、优质、高效 ,满足市场需要的有效途径。我们在 1 995~ 1 997年对吴江市太湖肉鸽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场 )引进的美国大王鸽、法国卡奴鸽、丹麦伦替鸽进行饲养试验成功 ,并形成 2万对种鸽的基础上 ,于 1 998年 1月~ 1 999年8月在该场进行 5万对肉鸽规模饲养技术探讨 ,通过纯种繁殖 ,扩大饲养规模 ,提高肉鸽生产水平 ,为社会提供优良种鸽和大量乳鸽 ,以满足肉鸽发展需要 ,提高肉鸽的养殖效益。1 试验品种和方法1 .1 试验品种 该场饲养的美国大王鸽 2…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肉鸽养殖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饲养肉鸽的回报率也成为目前养禽业中最高的行业。鸽病的发生和流行是制约肉鸽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的门诊病例统计,鸽病就诊率每年都有大幅度的上升,2000年已占所有门诊病例的10%左右,其中鸽新城疫(ND)占鸽病病例的80%以上。 1 鸽ND流行特点及原因分析 鸽ND的发生无季节、年龄和品种的差异,以50~150日龄的青年成鸽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一般为10%~60%不等。根据对大量门诊病例的调查发现,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缺乏基本的卫生防疫知识。发病鸽场和养鸽户多为第1次饲养肉鸽,缺乏疫病防治经验和技术指导,对鸽ND的危害认识不足。某养殖户甚至将正处于ND感染潜伏期的新引进种鸽不做任何隔离和免疫直接混群饲养,结果造成全场爆发ND,损失惨重。②使用疫苗不当。一些养殖户就近买不到鸽ND专用灭活油乳剂疫苗,仅用鸡ND Ⅳ系或Ⅰ系进行免疫。研究发现,鸽ND与鸡ND的病原均属禽Ⅰ型副粘病毒,两者之间有较好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但在抗原性上尚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随着肉鸽养殖集约化的发展以及重大免疫压力的影响,鸽NDV毒力也在逐渐增强。因此,仅用鸡ND疫苗免疫,往往不能有效地预防目前鸽ND的发生。③免疫程序不合理。由于缺乏免疫抗体检测条件和技术,一些鸽场仅凭经验或依照别人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造成免疫失败。 2 鸽ND临床症状和诊断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 该场始建于1995年,饲养有种鸽312对,青年鸽421对,发病期间又哺育仔鸽192对.采用双列厂棚式鸽舍,通风透气,采光性强,鸽笼为4层8室一体的金属笼,层与层之间无隔粪板,粪便从上层往下层掉落,常规免疫为鸽新城疫、鸽痘、鸽副伤寒.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下半年以来 ,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某些鸽场发生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伴有神经症状和下痢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成年鸽发病死亡率在 5 0 %以上 ,幼鸽发病死亡率为 1 0 0 %。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 ,初步确认为鸽非典型新城疫。1 发病情况大多数肉鸽场 ,从建场以来 ,幼鸽、青年鸽、种鸽都注射过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 ,也有某些场未进行过任何免疫 ,种鸽、幼鸽一直生长良好 ,未见任何传染病发生。而于 1 999年 1 0月以来 ,有几个鸽场幼鸽及部分种鸽突然发病 ,随后整个场相继发病 ,但免疫过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的鸽…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赛鸽竞翔运动的产业化、现代化,国内许多鸽业公司建立了工厂化、规模化的赛鸽工棚,为训放、比赛提供了便利平台,进而激发了养鸽爱好者饲养名贵种鸽和重要赛鸽的积极性。由于饲养数量的增多,赛鸽的疫病也随之而来,其中鸽新城疫是对赛鸽危害性最大的疫病之一。鸽新城疫又称"鸽瘟"、"鸽Ι型副粘病毒病"、"鸽巴拉米哥病",是由鸽新城疫病毒引起鸽的一种急传染病,具有发病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二、鸽的选种及配种1.鸽种香港新界目前所饲养的鸽种几乎可以说是改良肉用种鸽的天下,但仍有极少数专门繁殖纯品系的种鸽,以供改良之用,例如王鸽与贺姆鸽。但个人饲养玩赏与飞行鸽的品种亦不少,例如扇鸽、东方鸽、王鸽等。  相似文献   

15.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俗称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鸽业造成严重的威胁。现将该病在我区的流行、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防治的体会介绍如下。一、流行情况1997年5月,宁波市某鸽场从南京某种鸽场...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安徽省南陵县某种鸽场种鸽发病,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理想,经综合诊断,确诊为鸽新城疫。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加强消毒和预防继发感染等一系列措施后,控制了病情。主要对该起疫病的诊治经过作一介绍,以期为广大养殖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留意养殖技术 饲养肉鸽者必须对肉鸽市场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饲养管理技术是养鸽业成败的关键,不管是现有的养鸽场,还是新办鸽场,如果缺少饲养知识和技术,不能更新饲养管理技术,而采用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就算拥有优良的种鸽,也产生不了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湖北畜牧兽医》2007,(11):42-42
2007年6月底,广东省广州市郊区某种鸽场(6 000对鸽)发生了新城疫(ND)病情,发病约达1个月,每天死亡1~10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鸽主口述:该鸽场2000年建立,每年12月份给种鸽接种1次ND疫苗,青年鸽选用种鸽前再免疫1次ND疫苗,出现此情况后曾用金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药物和中草药煮水给鸽喝,但均不见好转,仍继续死亡.  相似文献   

19.
鸽的抗病力较其他家禽强,信鸽比肉鸽又要强些,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较少发病。肉用种鸽由于长期笼养,生产频繁,活动少,其疾病相对较多,母鸽比公鸽尤甚。在大规模的鸽场里,鸽病一旦发生,想将其控制,是较困难的,因此,必须施以育效的整体性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鸽Ⅰ型副黏病毒病又称鸽瘟或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目前在各种鸽群(肉鸽、信鸽、观赏鸽)中普遍存在,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流行特点 该病发病迅速,可以感染各年龄阶段的肉鸽。1~3月龄童鸽期最易感,感染后症状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