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确定的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重要一环。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成败,与精准扶贫的成败息息相关,更关系到精准扶贫地区社会整体的稳定与发展。围绕易地搬迁人口社会融入的真实状态、现实困境和迷惑以及思考,针对该问题对云南省会泽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了实地调查访谈,并结合调查实际和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效果提供参考,采用社会评价方法,选取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和社会风险3个维度构建搬迁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6个贫困县搬迁农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易地扶贫搬迁对移民的收入、就业、物质资产和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易地扶贫项目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当地的发展程度,获得了公众和各级组织的支持与积极配合,但公众的参与度仍有限;搬迁后移民存在社会融入、生活负担和人力资本不足等社会风险。进一步促进搬迁群体社会融入,提高移民的人力资本和生计可持续性是易地扶贫搬迁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效果提供参考,采用社会评价方法,选取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和社会风险三个维度构建搬迁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6个贫困县搬迁农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易地扶贫搬迁对移民的收入、就业、物质资产和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易地扶贫项目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当地的发展程度获得了公众和各级组织的支持与积极配合,但公众的参与度仍有限;搬迁后移民存在社会融入、生活负担和人力资本不足等社会风险。提出如何进一步促进搬迁群体社会融入,提高移民的人力资本和生计可持续性是易地扶贫搬迁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上移民作为被试,旨在探讨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采用《中国农民心理和谐问卷》,结果显示:1)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各因子及量表总分均分均在4分以上,说明被试心理很和谐,社会适应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异地扶贫搬迁移民幸福感、心里和谐程度也越强烈;2)汉族自我状态得分要显著高于少数民族,在社会环境因子,人际氛围因子,生活环境因子上与汉族与少数民族无统计学上差异;已婚人群在自我状态和量表总得分要显著高于未婚人群;3)社会环境、人际氛围、生活环境、自我状态因子间均呈中度正向相关,各因子得分有同时增高的趋势。4)从众的心理在移民中普遍存在;总之,和睦邻里关系,干群关系,和谐社会氛围,良好居住环境,便利的交通,完备的基础设施,解决就业等,会让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心理和谐度和幸福感提高。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当前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和移民后续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更好的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6.
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中移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中国易地扶贫搬迁的主战场,少数民族地区也是中国当下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重点区域。从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中移民的就业现状出发,分析影响移民就业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对解决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中移民的就业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扶贫移民安置需要从生产、生活和社区治理等方面统筹安排,帮助移民摆脱贫困,但也存在易地而居和土地与居住分离的客观事实,面临扶贫移民的社会关系断裂与重构问题。以易地搬迁城镇化安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实证经验,运用社会建构理论分析城镇安置扶贫移民面临的社会关系断裂现状,并从个体、社区、政府角度分析其内在机理,提出心理干预、资源保障、社区联结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阶段,易地扶贫搬迁依然是最为行之有效的精准脱贫途径之一。基于云南省昭通市靖安新区易地扶贫安置点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对搬迁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多层次分析,并针对扶贫搬迁农民市民化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提出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进入到后续扶持阶段,虽然已实现"搬得出",但如何"稳得住、能致富"才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依据,从五个方面研究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情况现状,了解搬迁前后移民生计情况变化,为兰坪县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任亚萍 《甘肃农业》2022,(3):98-101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治理工作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武威市正处于做好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的关键时刻,全面掌握目前移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现状,深入探讨安置区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6年是扶贫攻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属于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商洛市要完成"十三五"时期全市48.9万人的脱贫任务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是理想的现实选择。在对商洛市扶贫移民搬迁概况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制约搬迁的困境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异地扶贫搬迁对于减轻生态压力和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扶贫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H县作为深度贫困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搬迁基数大、资金需求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搬迁户迁入移民社区后,面临着内生发展动力不足、资源处置困难、社会融入艰难等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应着力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正确处理好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的关系、政策执行的程序性和灵活性问题、搬迁户的社会隔阂与社会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13.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旦搬迁安置点选址不当,就会对移民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产生影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选择具有相当程度的空间特性,GIS中的空间数据处理等工具的使用能够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选址项目提供十分有力的技术支持。以贵州省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选址为例,通过GIS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获得一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域,建立综合考虑主观与客观影响相组合的均权法加权指数,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备选集进行模糊评判,得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从优到劣的等级排列SJ、BM、ML、MJ。应用结果表明,GIS支持下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模糊评价模型科学准确、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研究成果对于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选址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脱贫攻坚战进入验收阶段,如何让安置户能够"稳得住并且能致富",是易地扶贫政策执行者与安置户必须面临的考验。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毛卜拉村为例,通过实地走访以及数据调查等方法,就易地扶贫农户生计重建的路径及绩效进行了研究,旨在进一步结合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实际状况和客观需求,进而提出改善易地扶贫搬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孙永珍  高春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95-14098
本文在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的内涵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相关理论,包括生态贫困理论、区位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迁移理论、社会适应理论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价,探讨了这些理论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指导意义,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效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五个一批"之一,也是最主要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现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由"搬得出"向"稳得住"以及可持续发展转移。本文通过选取云南省7个典型安置区作为调查样本,采取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搬迁农户收入来源与结构、养老、社区文化与管理等方面开展调查,深度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实现"稳得住、能致富"是现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现实要求。而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支持是实现此目标的可行路径。通过对调查地搬迁对象、基层扶贫干部及迁入地关联群众的实证调查,分析现阶段安置点后续支持工作困境,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是关乎国计民生、提高民生福祉的重大战略工程,为了使搬迁居民在迁入地“稳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建设工程能够成功推动。研究选取了贵州省S县某大型移民搬迁安置区为调查对象,研究表明S县移民安置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生计方式转变及思维转换困难、搬迁民众产生身份认同差异和移民安置区治理人才能力尚需提高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建议从技术赋能、民族特色和人才培育三个层面出发,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追踪及时的优势,对被搬迁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控,依托其民族特色,加之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参与,以此助力搬迁户顺利度过适应期,从而促进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9.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的战略途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独特性使搬迁后的发展更具复杂性。从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搬迁后,扶贫移民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冲击,转变陷入困境,稳定发展面临种种瓶颈。需多措并举,从盘活原村落承包地、加强安置区治理、实施产业带动就业等方面重塑生产、生活方式,解决扶贫移民后继稳定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20.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多年来扶贫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系统阐述了泰国、苏丹、南非和印度等5国的生态移民搬迁进程,总结提出建立灵活高效的财政支持体系等6条启示,结合中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进一步提出了逐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投入力度等5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