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确定的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重要一环。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成败,与精准扶贫的成败息息相关,更关系到精准扶贫地区社会整体的稳定与发展。围绕易地搬迁人口社会融入的真实状态、现实困境和迷惑以及思考,针对该问题对云南省会泽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了实地调查访谈,并结合调查实际和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重庆武陵山区属于少数民族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区域。"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后居住条件尽管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生活生产支出、权益保障和生计重构等方面原因极易返贫,建议实施盘活扶贫搬迁闲置资源、完善搬迁配套服务政策、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等策略来阻止少数民族扶贫搬迁户返贫。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65-167
西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有土安置是符合西藏农牧民自身现状、有必要,也是在一定规模内可行的。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安置问题直接关乎搬迁户的生计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本文在分析西藏易地扶贫搬迁有土安置范围、土地资源配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进程以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有效处理易地扶贫搬迁有土安置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是关乎国计民生、提高民生福祉的重大战略工程,为了使搬迁居民在迁入地“稳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建设工程能够成功推动。研究选取了贵州省S县某大型移民搬迁安置区为调查对象,研究表明S县移民安置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生计方式转变及思维转换困难、搬迁民众产生身份认同差异和移民安置区治理人才能力尚需提高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建议从技术赋能、民族特色和人才培育三个层面出发,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追踪及时的优势,对被搬迁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控,依托其民族特色,加之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参与,以此助力搬迁户顺利度过适应期,从而促进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拥有11个深度贫困县,是典型的贫困地区。湖南省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异地扶贫搬迁的实践,并取得了很大成效。在搬迁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对搬迁户搬迁之后的后续路径没有形成清晰思路,也没有能够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让搬迁户能够“稳得住”和“富得起”。从搬迁户农民养老问题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湖南省吉首市的W小区中的异地扶贫搬迁户农民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研究发现搬迁户农民在养老问题中存在失去生活来源、没有生活保障、难以自理、精神与物质文化空缺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举措,搬迁后的脱贫人口能否获得稳定的生计适应,对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山西省永和县2014—2019年114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追踪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易地搬迁前后农户的收入存在显著差异,且搬迁后明显高于搬迁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安置区域[县城或乡(镇)]对搬迁户的收入也有显著的影响.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易地扶贫搬迁户收入结构中不同收入类型的重要性,发现2014—2019年财产性收入呈上升趋势,工资性收入不稳定,经营性收入呈下降趋势,转移性收入变化不大.同时就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生计适应而言,乡(镇)安置优于县城安置.  相似文献   

7.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消除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边远山区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和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易地扶贫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总结了2004年以来定西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认真分析了全市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助推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定西市如何更好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更有效地助推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效果提供参考,采用社会评价方法,选取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和社会风险3个维度构建搬迁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6个贫困县搬迁农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易地扶贫搬迁对移民的收入、就业、物质资产和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易地扶贫项目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当地的发展程度,获得了公众和各级组织的支持与积极配合,但公众的参与度仍有限;搬迁后移民存在社会融入、生活负担和人力资本不足等社会风险。进一步促进搬迁群体社会融入,提高移民的人力资本和生计可持续性是易地扶贫搬迁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效果提供参考,采用社会评价方法,选取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和社会风险三个维度构建搬迁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6个贫困县搬迁农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易地扶贫搬迁对移民的收入、就业、物质资产和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易地扶贫项目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当地的发展程度获得了公众和各级组织的支持与积极配合,但公众的参与度仍有限;搬迁后移民存在社会融入、生活负担和人力资本不足等社会风险。提出如何进一步促进搬迁群体社会融入,提高移民的人力资本和生计可持续性是易地扶贫搬迁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易地扶贫搬迁老人社区融入的成败关系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成效。文章以四川省龙泉驿区Y社区易地扶贫搬迁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法,运用观察法、访谈法资料收集法,分析易地扶贫搬迁老人在社区融入过程中的融入状况,即欣喜和新奇的探索阶段、排斥与冲突的冲击阶段、包容与适应的接纳阶段、基本融入的同化阶段。基于社会支持理论与社区融入的正相关关系,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老人的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系统,从政府、社区、社会和其家庭、同辈群体层面来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社区。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促进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但仍面临着贫困居民参与意识淡薄、扶贫项目缺乏针对性、扶贫机构不健全、第三方考核滞后等困境。又由于农村致贫原因的多样性,精准扶贫的措施也应"对症下药",根据自然、经济、社会、历史、主体等原因采取相应的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保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孙永珍  高春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95-14098
本文在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的内涵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相关理论,包括生态贫困理论、区位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迁移理论、社会适应理论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价,探讨了这些理论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指导意义,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效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易地扶贫搬迁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探索。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易地扶贫搬迁运动中的关系网络及其运作机制得以呈现。研究发现,在搬迁过程中,以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主体,包括村支两委、地方能人在内的、一个具有互惠协作性质的利益联盟已经形成。该联盟充分动员和吸纳了体制、市场和社会资源,为搬迁运动提供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动员通过问题化识别、积极分子参与和推动、双重激励驱动得以成功运作。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应积极探索“互惠性协同”的搬迁模式,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互惠性协同”的提出,有利于丰富社会网络理论在中国情境中的多样性意涵。  相似文献   

14.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顺利开展多年,贵州省农民因此受益,但搬迁后如何保障农民生计问题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贵州省牛场镇和塘头镇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战经验,发现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中存在多动力协调推进、动力主体多元化、扶贫方式多样化、配套措施及时落实的动力机制,两地在搬迁中的共性为:选址科学、发展特色经济、推进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5.
陈骏 《北京农业》2011,(27):58-60
扶贫开发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社会工作,真正调动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扶贫开发真正实现贫困群众的长效稳定脱贫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act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PAR) program 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evaluates the heterogeneous income effects of various relocation modes, based on a panel dataset of relocated households from 16 counties in eight Chinese provi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icipation in the PAR increases the income of both rural and urban resettlers. More specifically, i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agricultural and wage income for rural and urban resettlers, respectively. Further analyses show that the income increase for rural resettlers was mainly due t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ining and that the income increase for town resettlers was attributed to medical security. For the village resettlers, policies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ies and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For the urban resettlers,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in the urban resettlement areas should be promoted.  相似文献   

17.
陈骏 《北京农业》2011,(18):193-194
扶贫开发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社会工作,真正调动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扶贫开发真正实现贫困群众的长效稳定脱贫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现代化发展浪潮的引领和推动之下,我国贫困农村的产业脱贫 和攻坚的发展和战斗也仍然面临着很多新的机遇和选择,比如涉农电商和产业扶贫。在助力我国新 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大力发展涉农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 贫困农村的"两化深度融合"上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性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乡关系是国家关注的重要经济社会关系,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迎来了各自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是指导城乡关系合理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城乡不平衡发展现状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则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新方略,而农村的“精准扶贫”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致力于解决乡村地区和乡村人口的贫困问题,不断缩小城乡的发展差距,以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会给乡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法,促进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推进新时期我国城市和乡村的一体化发展,改善乡村地区的发展方式,引领乡村走向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四川革命老区贫困人口多、程度深,精神贫困现象突出,实现革命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 富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四川革命老区在物质扶贫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精 神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一大难点,精神扶贫有利于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精神动力,实现扶 贫“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的转变。针对四川革命老区群众精神贫困的现状,扶贫从扶“志” “智”“制”“职”等角度出发,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老区红色文化自信,推动四川革命 老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