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恩施州为例,介绍了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传统知识、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特色村寨与名镇名村等,从传统知识与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提升角度,分析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智力精准扶贫策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为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中心。广义的传统知识,包括传统科技知识(即狭义的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是创新的源泉。本文介绍该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传统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传承对策,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武陵山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保存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为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中心。广义的传统知识,包括传统科技知识(即狭义的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是创新的源泉。本文介绍该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传统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传承对策,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布朗族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采用国际通用的土著知识调查方法,调查了云南省布朗族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现状.结果表明,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丰富多样,包括对农作物资源的传统习惯用法、医疗保健用法和宗教用法,采食野生蔬菜、野生果实和野生食用菌等,以及对药用植物资源的识别与利用.通过对22个布朗族村的调查,获得新的作物种质资源290份,采集到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信息70余条,初步掌握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的基本现状,发现作物遗传资源正在减少,传统农耕文化正在悄然演变的事实,并针对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遗忘丢失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布朗族古茶园传统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民族植物学原理,采用野外面上调查、定点社区入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西双版纳地区布朗族认知、管理、利用与保护古茶园的传统知识和经验.结果显示:在1700年前,布朗族就以原始宗教信仰为基础,逐渐形成对茶树种植的禁忌崇拜,通过"习惯法"、"头人"等来规范古茶树的种植与管理,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古茶树种植系统,并演绎出丰富的传统制茶方法和饮茶习俗,形成独特的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布朗族对茶的传统习惯用法、医药用法等.本文在对布胡族古茶园传统知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古茶园传统知识遗忘丢失的原因,提出古茶园传统知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环保"是环境保护的新技术手段,其相关发展势必有利于中国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事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对于环境保护方法和生态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首先通过对于传统生态知识的简短综述,系统梳理回顾了传统生态知识的概念历史,介绍了其理论发展的过程和实践应用背景。随后分析了中国的具体国情,指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特殊性、传统生态知识的地方重要性、数字环保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传统生态知识在民族地区的数字环保中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张建深 《甘肃农业》2007,(11):29-30
新农村建设给民族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产生了新农村建设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对撞。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进行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作者在分析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进行新农村建设双赢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胆的改革尝试使新技术、新思想、新知识成为我国各个地区农业发展重要条件,迅速地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突破传统栽培理念的束缚,小麦栽培技术也得到了全面的改进。文章结合山东省博兴县小麦栽培技术现有情况,简要对小麦栽培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以可持续发展、高产与优产并重等原则为核心的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等展望。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传统知识与现代知识服务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了知识服务的概念及特征,介绍了传统知识服务模式与现代知识服务模式的内容,并分析了二者的差异与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互助县少数民族与乡村林业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少数民族经营管理森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少数民族利用乡土知识管理森林的几种有效形式,论述了少数民族对发展林业的贡献,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森林管理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12.
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夏玉米在5展叶期大量使用苗后除草剂烟嘧磺隆和硝磺草酮的药害及其对夏玉米产量等性状的影响,以及加施解毒剂解草酯与二氯丙烯胺对2种除草剂药害的解毒效应。结果表明:单施4%烟嘧磺隆油悬剂1 500 mL/hm2,7~8展叶期直观受害苗占35.4%,成株期株高、穗位高分别降低12.76 cm和7.97 cm,减产率6.81%;单施10%硝磺草酮悬浮剂1 500 mL/hm2,7~8展叶期直观受害苗占10.1%,成株期株高、穗位高分别增高9.17 cm和12.20 cm,减产率2.69%。在喷施除草剂时加施150 mL/hm2的解草酯或二氯丙烯胺,均不能缓解大量使用2种除草剂导致的药害,反而使受害苗率略有增加,产量进一步降低。施用硝磺草酮及二氯丙烯胺均降低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3.
段书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3,(2):280-281,285
以姜油树脂为原料,研究其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油脂中添加一定量的姜油树脂后,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得到了提高,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大,体系过氧化值减小的幅度减少,添加量在100-150 mg/kg较为适宜。姜油树脂稳定性较好,在100℃,太阳光照射、酸性条件下呈现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长期常温存储,但其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量和移栽时间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翟琨  向东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97-3098,318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旱地黄壤烤烟适宜的氮肥用量和移栽时间。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用量和移栽时间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具有显著影响。施纯氮低于150 kg/hm2时,烤烟产值和上等烟的比例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纯氮量超过150 kg/hm2,其产值和上等烟叶的比例反而下降;以施纯氮150 kg/hm2的效果最好。适时提前移栽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性状的形成,4月20日左右移栽烤烟产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5.
Pigeons peck more frequently on the left key of two keys when food is presented more frequently during the stimulus that reinforces pecks on that key than during the stimulus that reinforces pecks on the right key. This preference can be annulled and reversed by punishing each peck on the left key during the stimulus that reinforces pecks on the left key.  相似文献   

16.
从遗传学、基因组学回顾与展望杂种优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在3 000年前人类就发现了杂种优势现象,但在农业生产上较大面积种植杂交种,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杂种优势已在多种作物上推广,为解决人类的食品供给发挥了重大作用.回顾孟德尔遗传学的研究历史,从正向遗传学的方法所得结果,来研讨杂种优势利用的成效和机理.DNA分子结构的发现,使遗传学得到升华;基因组学又把遗传学带入崭新的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生物科学的创新.从现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和基因组分析所获得的知识将成为理解杂种优势的重要基础.同时,分析了杂种优势的研究方向和突破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毛竹经营中,一般认为,大小年经营竹林要比花年经营竹林的经济效益低,所以提倡采取措施将大小年竹林培育成花年竹林。但笔者经多年的竹林经营管理与调查发现,在同等经营管理措施和水平下,大小年竹林年平均收益并不比花年竹林低多少,并且花年竹林需要多投入近1倍的人工成本和其他物资成本,所以其实际经济收益反而低于大小年竹林,并且大小年竹林在管理中存在多方面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种植方式对高产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密度和不同种植方式下对3个玉米品种的穗部性状及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穴三株种植方式有利于玉米穗部性状发育和产量提高。登海601综合表现优良。以穴三株方式种植登海601,产量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达21031.47kg/hm2。  相似文献   

19.
从茄子砧木的筛选与利用、嫁接技术、嫁接栽培效果等方面,综述了茄子嫁接栽培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候选新药VPK是哈药集团技术中心自主研发治疗脑卒中的一类新药。VPK以长春西汀为母核,经水解、缩合、环化、成盐反应制备而成,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X-射线粉末衍生,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经PDE1活性研究显示,VPK和长春西汀均对PDE1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7.40和1.97μmol·L~(-1),VPK在脑卒中治疗领域疗效较好,采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测定候选药物VPK吸收及外排转运特性,结果表明,VPK在顶端到基底端(A-B)及基底端到顶端(B-A)方向均表现高渗透,该供试化合物是外排转运体底物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