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对我馆期刊回溯建库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贵州大学图书馆中文期刊回溯建库的实践,提出自己的见解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外文期刊回溯建库工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馆外文期刊回溯建库的工作实践,介绍了回朔建库的流程,提出了套录数据和自编数据的方法,并对外文期刊书目数据库的维护提供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期刊回溯建库工作是图书馆实现现代化服务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回溯建库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质量是图书馆回溯库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图书馆回溯库建设要按照统一、规范、标准操作,以便质量把控.  相似文献   

4.
我馆期刊回溯建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期刊回溯建库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和资源共享的基础工作,为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此工作,有必要对我馆期刊回溯建库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实践,介绍回溯建库全过程。建库前做的准备工作有图书加工、确定建库依据、规定著录细则、培训编目人员等,提出套录数据、原编数据以及多卷书著录的具体实施方案。最后笔者对西文图书回溯建库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日文期刊回溯数据建库的思路、原则、人员培训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等,并提出了在实际建库过程中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两种回溯建库的工作流程,重点讲述了后一种回溯建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中文图书回溯建库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多校区高校的图书馆是怎样利用网络数据资源进行中文图书回溯建库工作,以及在数据套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书目数据库建设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西文回溯编目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溯建库是数据库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结合西文回溯编目工作实践,探讨了西文数据回溯建库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相应对策,提出了某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外文文献回溯建库的必要性,介绍了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外文书目数据库建设现状,总结了在回溯建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砧木对西瓜连作障碍消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新茬与连作2种栽培条件下,西瓜、葫芦、南瓜自根苗以及西瓜-葫芦、南瓜嫁接苗5种处理的植株生长情况、生理生化指标及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西瓜-南瓜嫁接苗生长势更强,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蔓长、地下部干质量与西瓜-葫芦嫁接苗、西瓜自根苗差异显著。同时,西瓜-南瓜植株叶片及根系中ABA的质量分数均高于西瓜-葫芦嫁接株。连作栽培条件下,西瓜-葫芦叶片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与新茬相比差异不显著,而西瓜-南瓜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低于新茬,差异显著。总体来说,南瓜比葫芦生长势更旺,开花结果期早,但是会更早地受到连作土壤的不良影响,而葫芦嫁接苗生长势弱于南瓜,但是后期生长能力更强,抗性更好。研究还表明,同一种作物的连续种植,特别是自根西瓜,导致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三种镰刀菌引起的板栗内腐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板栗内腐病的病原,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BL-5、BL-7和BL-9共3株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BL-5在PDA培养基上初期菌丝白色,菌落中心部位有淡红色素,后期菌落逐渐变成深红色,菌落中心可见黄色菌丝;BL-7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绒毛状,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梨形、颜色透明、具隔膜;BL-9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棉絮状,初期菌落呈粉红色,随着菌落的生长,后期菌落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或褐色,分生孢子中间粗、两头较细长,似镰刀形,弯曲或直立,具有厚垣孢子。BL-5、BL-7、BL-9的ITS序列分别与Fusarium graminearum KJ847741、Fusarium proliferatum MW686898、Fusarium equiseti KU984711的序列同源性均达99%。因此,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判断引起板栗内腐病的3种镰刀菌分别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为板栗内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干旱对合丰42不同部位叶片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垄作、密植两种栽培方式的条件下,研究干旱对大豆不同部位叶片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垄作还是密植,干旱严重影响大豆叶片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及周长的大小、不同部位叶长、叶宽及比值、叶片形状因子等。影响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6.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8.
蒋洁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64-10566
对疣小金发藓、狭边大叶藓、密集匐灯藓、金发藓、黄色真藓、网孔凤尾藓和宽叶短月藓7种藓类植物茎的基部、中部和上部进行分段横切观察,结果表明:7种藓类植物茎基部的形状接近圆形,茎上部的形状各有特点,由茎基部到茎顶端的形状差异是逐步变化的,这与假根的存在和叶在茎上的着生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用染色体参数进行聚类分析,以期在细胞水平上对双壳贝类进行分类。[方法]根据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以及它们的平均值、方差、极差、标准差等参数,计算了13种双壳贝类之间的核型似近系数(λ),用UPGMA法对它们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贻贝科、扇贝科的λ(0.980 0,蛤蜊科的λ(0.950 0,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相吻合;帘蛤科的文蛤、菲律宾蛤仔和紫石房蛤三者聚为一类,而它们与青蛤、日本镜蛤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聚类分析法可以弥补传统形态学分类的某些不足,有助于人们了解近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它为研究双壳贝类的系统演化和数值分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