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永贵:收入呈现多元化 早晨起来,赵永贵按照惯例给老婆、儿子和儿媳安排一天的活,然后就赶着羊群出发了。老婆李秀英总爱发牢骚地说:就你会操心,好像别人不会干活一样。赵永贵对老伴的唠叨也习以为常,听见也当做没听见。  相似文献   

2.
田中耕司  李晓 《农业考古》2007,(4):27-32,36
提起稻作的“移植与直播”这个话题,在日本能够作为一种问题提出的通常是直播。为什么在日本稻作的直播栽培不能推广呢?尤其是在说到稻作规模的扩大化和省力化的时候,为什么直播栽培不能推广呢?这是我在接触到这一主题时脑海中所浮现出来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执着地追求稻作的移植栽培呢?  相似文献   

3.
陈熙 《中国农资》2014,(27):17-17
中国自古就不缺故事大王 如果从瑞士某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对比中得出结论说中国人不会讲故事,那就错了。据说瑞士首都伯尔尼建城800周年那天,邀请世界各国人士搞了场热闹的纪念活动。市长自豪地对西安代表讲:“先生,我们建城800周年的纪念怎样?你们西安建城800周年的时候搞了活动吗?”西安人想了想说:“听老人们讲,西安建城800周年的时候搞了场烽火戏诸侯,后来2500年就没搞啥活动了。”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7,(12):54-54
江苏省金湖县吕良镇一位读者来信说:我今年22岁。每次来月经的时候.我都会痛的非常厉害.原以为忍忍就过去了,但现在是越来越厉害.每次痛的我什么都干不了.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我得了慢性盆腔炎。我刚结婚半年.还没有孩子,请问.这个病的症状一般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影响我的生育能力啊?  相似文献   

5.
现在不少人说中央关于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要变了,还说过去也没说能免税现在都免了,那是不是说村里就可以打乱重分承包地了?另外我们村的机动地超过了上级规定的数,不少新生儿不给分地,村里却年年高价发包,谁出钱多就包给谁种,这种做法上级文件是怎么规定的,请答复。  相似文献   

6.
有个作家,在旅游时有过一次自认为“大概非死不可”的经验.他说在他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他脑袋里浮现的不是父母妻子,而是没写完的故事。 不了解创作者艺术特质的人.听起来好像很无情无义。  相似文献   

7.
嗜茶,且挺能喝,自早起到夜寝前,我只要空闲,手底便总离不了茶杯儿。偏偏熟识的人中又没个行家,于是便得了茶博士的雅号和茶水桶的俗称。其实,猴儿为王是山中没有老虎的缘故,对茶,我并不在行。也不刻意求精深,茶文化诚然热起来,靠月薪养家过日子的人谁舍得花大价钱饮茶品茗?可日子总是好起来,北去南来地出过几趟门,道听途说加口福,慢慢也长了点见识,分得清什么是旗枪、珠兰,说得出什么祁红、银毫。手头虽不阔绰,也偶有买点好茶解馋的时候了,但终归是槛外人,难品个中味,只感觉到香酽纯正罢,喝过便也忘了。而真正印象深的,却是  相似文献   

8.
凯亚 《农业考古》2005,(4):193-194
近日翻了翻案头的几本茶书、茶刊,偶见有作者这么追问:为什么茶与禅在中国最终还是两条路?他这追问我觉得倒是颇有意思的,听他的口气。似乎不免带有某种遗憾的味道,并且带有某种责难的味道。接着,这位作者则又举出日本的例子,说是日本毕竟创造出了茶禅合一,亦即茶禅一味的茶道。而且发展得愈来愈普及一直到成为他们的国民素养,云云。听他的口气。这位作者对于日本茶道的评价则是完全肯定的,甚至俨然达于某种崇拜的程度。其言下之意,日本茶道足堪作为他国的范式,尤其对于中国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中国稻作文化东传日本的方式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米的历史是与日本的历史共同开始的。稻作与米可以看作日本历史的象征,至少是 日本历史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日本民族固有的生死观 、世界观乃至宇宙观,都可在这成为日本人生存根基的稻作文化中得到解释(2)。这 种使日本列岛的社会历史发生了最深刻变化的稻作文化,一般都承认是中国稻作文化的东传 。然而,中国的稻作文化到底在什么时候从哪条路线传入日本?对此则众说纷纭。有的主张 “陆路说”,有的主张“海路说”,有的主张“北路说”,有的主张“南路说”,也有的干 脆提出“多路说”…  相似文献   

10.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3,(4):120-133
所谓茶俗,是民间长期生活积累、演变、发展而自然积淀起来与饮茶相关的文化现象,简单地说,茶俗就是民间的饮茶习俗。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信仰、经济等等条件的不同,各地的茶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呈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盛局面。特别是有些地  相似文献   

11.
之外的东西──也淡一点儿茶福州晚报陈陶然读到的书和文章都在讲茶。茶一旦时髦至此,连滋味都有些天花乱坠了。北人南人倒腔转调,城市季风来回吹拂,茶便能说出些地域文化内涵来么?究竟有几个在对品茗作着热诚的研究呢?本来十分亲近的物,当它传达出人的隐蔽想法时,...  相似文献   

12.
日本茶树的历史日本静冈县茶业试验场小泊重洋·大石贞男1日本茶树的起源关于茶树是何时、何地、由谁传入到日本来的这件事,到现在尚不明了。据说在九世纪初,是去过中国的遣唐使最澄和尚把茶树带到了日本。尽管有这种说法,但实际上,从更加远古的时候起,茶树在日本就...  相似文献   

13.
茶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曼 《农业考古》2002,(2):89-90
常听到中国研究民族文化理论家的两句名话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也有人提出异议 ,说不能概括全貌。我对理论这套玩意不是内行里手 ,对这种异议提不出什么异议 ,我反而觉得这两句话是有道理的 ,中国茶文化就是一个例证。茶原本不是姓茶 ,是姓荼、姓木贾、姓、姓 ,是神农尝百草而得之 ,故先为药用。经过多少人的演化、改进 ,去粗取精 ,终于形成了茶。中国唐朝是茶文化的发端 ,期间不但有陆羽的《茶经》问世和禅宗“吃茶去”公案的诞生 ,中国茶还漂洋过海到达日本 ,这也为以后日本茶道的演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茶兴于唐而盛于…  相似文献   

14.
三愣子     
《当代农业》2009,(11):49-49
三愣子到我们这里打工,没多久就钻进了煤洞子。本来就黑不溜秋的三愣子,更黑了。在昏暗的灯光下,工友们经常打趣地说,“三愣子,你在哪儿呀?”众人就一起笑,把一天的劳累都笑没了。  相似文献   

15.
三愣子     
三愣子到我们这里打工,没多久就钻进了煤洞子。本来就黑不溜秋的三愣子,更黑了。在昏暗的灯光下,工友们经常打趣地说,“三愣子,你在哪儿呀?”众人就一起笑,把一天的劳累都笑没了。  相似文献   

16.
陆羽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晓村 《农业考古》2007,3(2):154-157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饮茶的风气有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准备,到了唐代又正逢国家安定,国力强盛,饮茶之风就更为普遍。诸多文人对茶的研究和饮茶实践过程中,使饮茶这样一种生活习俗具有了较前代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说,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分支是在唐代建立起来的。因为  相似文献   

17.
徐荣铨 《农业考古》2000,(2):250-251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当茶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产生巨大精神作用。当此之时,茶的止渴作用就被放到了次要地位。这个精神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茶文化。世界上,被人类利用的物质何止千万,但它们不能全部介入精神领域而被称为文化。除了茶文化,还有一些文化,虽有一定名气,但如果论其高雅深沉、形神兼备以及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度,皆不及茶文化。谈到止渴、提神,西方人喝咖啡也可达到此目的,但他们对喝咖啡说不出有多少文化。为什么只有茶才能有这样独特的文化形式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茶的自然功能与中…  相似文献   

18.
58集电视剧《汉武大帝》,围绕汉武帝的艺术形象,展现的历史故事情节,不时地把人们带进他们中间,与其同呼吸共命运。然而,看惯了太监们端着“万寿无疆”的黄色马蹄盖碗,忙前忙后地不断地将茶端给皇帝喝的清宫历史剧,总觉得《汉武大帝》里的汉武帝的身上还缺了点什么?太监春陀以及后来的苏文始终不离汉武帝左右,可他们比清宫太监清闲多了?从来不端茶给汉武帝喝。我想不可能汉代的皇帝和清代的皇帝的生理需要不一样吧?看着剧中汉武帝从不喝茶的样子,就显得是那样的没有文化品味?本来汉武帝的“卓然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倡导文学,使汉赋全盛和乐府时代开始。他写的《秋风辞》、《悼李夫人辞》等,被鲁迅推崇为“实为独绝”、“亦入文学堂奥”。在文治上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当然这与“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的说法无关。是不是汉代的宫中无茶呢?如果还原历史,汉武帝应该是个有茶可喝的皇帝。  相似文献   

19.
茶,是中国的重要饮料之一,现在传遍全世界,成为世界三大重要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但是,远古时代的彝族先民,却把香椿芽当茶喝,谁知道?一、茶的传说彝族先民在距今9000年前左右的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时代就发明了巫术文字——古彝文,从而记录了许许多多远古时代的历史资料,使我们今天能够窥见那时的社会生活习俗与文化。《物始纪略》就是其中一部专门记载各种事物的来龙去脉的巨著。类似于汉族的《物原》。《山海经》、《事物原会》、《博物志》。在《物始纪略》中,有一篇“茶的由来”,专门叙述了关于茶的来源的神话:…  相似文献   

20.
营建3年的台湾坪林茶业博物馆于1997年1月12日正式开展了。坪林是台湾省台北县的一个乡。茶业博物馆建在的水德村,现任馆长是钟耀宗先生。台湾茶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奇特的产业。它走过大宗出口的光辉年代到现在外销市场急速萎缩,使有着最好制茶技术的台湾有了不少困惑。大家都想喝好茶,好像也都懂茶,但真正要谈茶,心里却是虚虚的。什么叫“好茶”,各人心中的尺寸不一,谁也不服谁,许多观念似是而非。因此,他们经过多年努力,在各界支持下建立了这个既有茶的专业知识,又能集休闲娱乐和茶艺研习、茶农技术为一体的茶业博物馆,除周一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