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探究PPMn型水溶肥混合棉粕腐植酸肥施用对棉田土壤和棉花产量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两种新型水溶肥的官能团特征和外观特征,并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两种新型水溶肥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及团聚体、棉花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棉粕腐植酸肥(H)、PPMn型水溶肥(P)和两种新型水溶肥混合(HP)对改善土壤物化结构和提升棉花产量均优于常规水溶肥(S)和不施肥(CK),其中HP处理效果最好。HP处理使土壤容重降低8.15%,土壤孔隙度增加7.49%,有效降低了0.25mm土壤团聚体所占比例,显著提升氮磷钾的农学利用效率,棉花产量相对于其他处理增加7.5%~41.0%。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吉贝幼林施肥配比及施肥量,采用单因素及N,P,K三因素L9(34)正交设计法,研究了施肥对2a生吉贝造林成活率及生长促进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基肥导致吉贝造林平均成活率下降6.92%以上,尿素200g/株处理与CK0差异显著;(2)施用复合肥400g/株、尿素300g/株处理树高、地茎增量与CK1差异显著,100g/株N+100g/株P+50g/株K、200g/株N+100g/株P+150g/株K组合树高、地茎、冠幅与CK1差异极显著,分枝数与CK1差异显著,除300g/株N+200g/株P+150g/株K组合增效指数小于尿素300g/株处理外,其余组合增效指数大于复合肥400g/株、尿素300g/株处理;(3)极差R比较认为,P肥对树高生长显著,N肥对地茎和冠幅生长较好,而分枝数第1年施K肥较P肥、N肥好,第2年施P肥较K肥、N肥好;(4)N,P,K组合较单因素肥效显著,肥效指数大小可作为吉贝幼林施肥生长快慢的衡量指标。可见,干热河谷吉贝造林以不施基肥为宜,尤其不能施尿素,幼林追肥经济效益显著,1~2a生林可采用100g/株N+100g/株P+100g/株K或200g/株N+100g/株P+150g/株K肥料组合以及复合肥400g/株、尿素300g/株单施。  相似文献   

3.
甘蔗水肥一体化种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肥一体化是当前蔗糖产业化过程中实现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施肥,提高产量与品质,达到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生态有效保护的新技术。采用田间试验,探讨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甘蔗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变化规律,可为糖料蔗生产的水肥一体化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试验设计如下:常规种植(CK),处理编号为W0F0;水肥一体化设四个处理,灌溉量设4个水平,分别是50%、80%、100%、150%;施肥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50%、80%、100%、120%,处理编号为W0.5F0.5、W0.8F0.8、W1F1、W1.5F1.2。结果:(1)适宜的水肥配比可以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最佳水肥配比处理是W0.5F0.5。(2)适量水肥配比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苗期和成熟期微生物量碳氮均在处理W1F1含量最高,分蘖期和伸长期,微生物量碳含量是在处理W1.5F1.2最高,微生物量氮是在处理W0.8F0.8最高,且较W0.5F0.5差异不显著。(3)水肥配比可以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处理W0.5F0.5的土壤过氧化氢酶变化显著;适量的水肥配比可显著提高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过高的配比则会使酶活性降低;磷酸酶酶活性随着水肥配比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水肥一体化技术下,水肥配比为50%时,可以提高甘蔗产量及品质且为最佳水肥配比,适量的水肥配比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达到节水节肥保护土壤环境生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叶面硒肥对生菜(Lactuca sativa L.)镉胁迫的改善作用,通过盆栽试验,设置2个镉污染浓度(1 mg/kg,Cd1;3 mg/kg,Cd3)和3个叶面硒肥浓度(0 mg/L,Se0;1 mg/L,Se1;3 mg/L,Se3),研究了不同浓度叶面硒肥对生菜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叶面硒肥的喷施可不同程度降低生菜对镉的吸收积累,较之Cd1+Se0处理,Cd1+Se1处理可显著降低生菜叶镉含量,降幅为26.29%;较之Cd3+Se0处理,Cd3+Se3处理下生菜叶镉含量显著降低49.05%。②喷施适宜浓度的叶面硒肥可不同程度提升生菜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Cd1+Se1处理下,生菜的CAT、SOD活性分别显著高于Cd1+Se0处理40.38%、68.71%,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44.48%;Cd3+Se3处理下,生菜的CAT、SOD活性较Cd3+Se0处理分别显著提升77.48%、51.70%,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48.90%。因此,喷施适量的叶面硒肥可明显提升生菜抗逆特性,进而有效阻控生菜对镉的吸收,其中土壤镉含量为1 mg/kg(Cd1)时,叶面硒肥喷施浓度以 1 mg/L效果最佳,土壤镉含量为3 mg/kg(Cd3)时,叶面硒肥喷施浓度以 3 mg/L效果为最优。  相似文献   

5.
控释氮肥与水溶肥配施对设施番茄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究控释氮肥与水溶肥配施对番茄生理特征的影响,为设施番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氮肥管理提供参考。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设施番茄产量、品质与生理特征的变化。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对照(CK)、常规施肥(尿素+水溶肥,U100)、常规总氮减20%(尿素+水溶肥,U80)、控释肥(控释氮肥+水溶肥,PCU100)和控释肥总氮减20%(控释氮肥+水溶肥,PCU80)。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氮显著增加了番茄产量,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大;与尿素相比,控释氮肥显著降低了番茄硝酸盐含量、盛果期净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P0.05)。相比尿素,控释氮肥对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影响不明显。综上所述,控释氮肥与水溶肥配施较常规施肥能提高番茄盛果期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改善番茄品质。控释氮肥与水溶肥配施通过调控叶绿素、光合作用、氮代谢来影响番茄生理特征,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及秸秆还田对潮土有机质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吴其聪  张丛志  张佳宝  陈金林  信秀丽 《土壤》2015,47(6):1034-1039
基于长期田间定位试验样地,研究了裸地(CK1)、不施肥秸秆移除(CK2)、不施肥秸秆还田(CK3)、施无机肥秸秆移除(NPK)、有机无机肥混施秸秆移除(1/2NPK+1/2OM)、有机肥秸秆移除(OM)、无机肥秸秆还田(NPK+S)、有机肥秸秆还田(OM+S)8种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K1土壤有机质及有机质各组分含量最低,但有机质稳定性较CK2、CK3高。与CK2相比,施肥处理(NPK、1/2NPK+1/2OM、OM)、秸秆还田处理(CK3)以及秸秆与肥料混施处理(NPK+S、OM+S)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其各组分的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稳定性。其中OM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有机质含量比CK2高155.1%;有机质各组分中可溶性有机质DOM、富里酸FA、胡敏酸HA、胡敏素HM比CK2分别高39.1%、133.7%、540.0%、152.5%;HA/FA值为0.43,比CK2高173.9%。在CK3的基础上施用肥料(NPK+S、OM+S),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有机质稳定性均有所增加,并且有机肥(OM+S)效果好于无机肥(NPK+S)。可见秸秆还田及有机肥施用对潮土有机质及其各组分含量均有提升作用,促进有机质积累并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用秸秆热裂解液态产物制备有机-无机水溶肥(以下简称炭基水溶肥),探讨其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提取生物质炭可溶性有机物,配合添加无机养分,制备成炭基有机无机水溶肥(S),设置不同稀释倍数(x)喷施的空心菜小区试验,并与某品牌的市售商品水溶肥(D)对比,分析对空心菜产量、叶绿素、品质、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基水溶肥对空心菜产量、品质及养分的影响与肥料施用的稀释倍数密切相关。同D4x相比,S10x、S8x和S5x显著提高空心菜产量达22.60%~38.98%,S10x和S8x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7.68%和8.78%,S12x、S10x和S8x显著提高全N含量达4.76%~8.70%,S8x和S5x显著提高全K含量均约24%。炭基水溶肥与市售水溶肥都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同CK相比,S12x、S10x和D4x的降幅为15.69%~22.41%。炭基水溶肥还显著提高空心菜Fe、Mn和Zn等微量元素含量,以S10x和S8x处理效果尤为显著。施用炭基水溶肥具有空心菜增产优质的综合作用效果,且以8x~10x稀释处理效果最佳,且大部分指标明显优于供试的市售水溶肥。因此,生物质热裂解产品在开发有机-无机水溶肥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效应及其机制,为制备高效微生物肥料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和应用技术支持。【方法】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NRCB002发酵液组分的促生效应盆栽试验设置了5个处理,分别为发酵培养基(P)、发酵菌液(F)、发酵菌液上清液(S)、重悬菌液(G)和重悬菌液+乙偶姻(A),以浇灌等量的去离子水的处理为对照(CK)。进一步的乙偶姻施用方式盆栽试验设置两个处理,分别为在生菜幼苗根部浇灌(RI)、叶面喷施(FS) 0.1 g/L乙偶姻溶处理,以施用等量去离子水的处理为对照(CK)。生菜生长两周后,两组盆栽试验收获地上部及根系,测定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和根部的鲜重和干重,并分析根系指标。以K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0、0.075、0.375、1.5 g/L的乙偶姻培养NRCB002,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了NRCB002生物膜的形成量。【结果】1)与CK相比,除培养基P处理外,其余4个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生菜幼苗的地上部和根部的鲜、干重;S、F和A处理还显著增加了生菜幼苗的株高、叶面积、总根长...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芒果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最佳施肥量,在昌江农场以红玉芒为试材,研究了在常规沟施化肥(CK),水肥一体化等量施肥(T1)、减量10%(T2)、减量20%(T3)、减量30%(T4)、减量40%(T5)施肥对芒果产量、品质及肥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K相比,T4、T5处理肥料产出率显著提升(P0.05)。各减量施肥对芒果的生物学性状略有影响,随着施肥量降低,芒果果实横径显著增加;芒果果实果长、果宽及品质无显著差异。对芒果经济性状的分析,各水肥处理的经济效益均高于CK,其中T2处理经济效益最高,达到了324 566.5元/hm~2,较CK增幅达15.23%。通过对果实品质以及产量的主成分评价,果实各指标的主成分打分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T3T4T2CKT5T1。因此,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90%常规施肥量经济效益最高;在常规施肥量减少40%的水肥一体化条件下,肥料的产出率最高,肥耗最低且不会降低果实产量和品质;在常规施肥量减少20%水肥一体化条件下,芒果的各项品质指标及产量综合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海藻提取与养分配施对葡萄果实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处理:NPK 水溶肥(CK)、0.375% 海藻提取物与NPK 水溶肥配施(T1)、0.75% 海藻提取物与NPK 水溶肥配施(T2)、1.5% 海藻提取物与NPK 水溶肥配施(T3)和3% 海藻提取物与NPK 水溶肥配施(T4)。结果表明,海藻提取物与NPK 水溶肥配施能增加葡萄单穗重、产量和SPAD 值,T1、T2 和T3 处理果实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含量分别较CK 提高77.98%、17.51%、1.42% 和69.45%、35.65%、11.45%,T4 处理降低果实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含量。T2 处理果实磷含量和叶片钾含量最高,较CK 分别显著提高26.97% 和47.87%。此外,海藻提取物与NPK 水溶肥配施均增加果实香气化合物种类,其中,T2 处理果实香气化合物种类数最高。主成分分析中,T2 处理的葡萄果实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和果实香气物质影响中得分最高。综合分析,海藻提取物与养分一定比例配施能够提高葡萄产量、改善品质、促进养分吸收以及增加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其中,0.75% 海藻提取物与NPK 水溶肥配施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长期定点监测不同基肥配方肥用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生菜科学施肥提供数据支撑。在2016 ~ 2019 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4 个基肥配方肥水平,CK(0 kg/hm2)、1/2CG(375 kg/hm2)、3/4CG(562.5 kg/hm2)和农户习惯CG(750 kg/hm2),测定了连续4 年8 茬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指标。结果表明,CK 处理生菜产量从第2 茬开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1/2CG 处理生菜的平均产量最高,春茬和秋茬分别较CK 处理提高15.17% 和10.06%,较CG 处理提高3.95% 和3.24%,施用基肥配方肥对生菜产量有显著提高作用,适当减少生菜基肥配方肥用量并未造成生菜减产。1/2CG 处理8 茬生菜硝酸盐含量均低于CG 处理,1/2CG 和3/4CG 处理Vc 含量分别较CG 处理提高,适当的基肥配方肥减量可以提高生菜Vc 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基肥配方肥可以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对维持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有重要作用。通过基肥配方肥施用量与产量拟合方程得出结论,在基肥配方N-P2O5-K2O(18-9-18)的条件下,生菜春茬基肥配方肥推荐量为478.64 kg/hm2,秋茬基肥配方肥推荐量为453.75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验木醋液与有机水溶肥协同作用能否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模拟干热风胁迫,研究了叶面肥、木醋液、木醋液+含海藻酸水溶肥(木+海肥)、木醋液+含腐植酸水溶肥(木+腐肥)对小麦产量、叶绿素、养分、抗氧化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叶面肥、木醋液、木+海肥、木+腐肥处理的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增加1.15%~26.57%、5.36%~23.00%、0.88%~7.99%;木醋液、木+腐肥处理的秸秆重分别增加7.43%和14.76%;木醋液、木+腐肥处理的根重分别增加27.26%和13.89%;木+腐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增幅为0.88%~3.94%;木醋液处理的秸秆氮、磷含量分别增加9.20%和11.11%;叶面肥、木醋液、木+海肥、木+腐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含量增幅分别为2.19%~6.57%、13.04%~23.91%、9.68%~12.90%;5月11日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幅分别为9.09%~18.15%、1.08%~15.30%,丙二醛(MDA)含量降低0.94%~11.69%。说明木醋液与有机水溶肥协同能够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提高小麦产量、生物量及氮磷钾向籽粒的转移,提高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在产量、生物量、叶绿素、SOD、POD、MDA方面,木醋液+含腐植酸水溶肥效果最好;在促进养分向籽粒转移方面木醋液+含海藻酸水溶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当前在八仙花规模化生产中施肥盲目的问题,探究适宜八仙花生长发育的优质肥料种类。试验以八仙花‘花手鞠’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T1(水溶肥)、T2(有机肥)、T3(有机肥+水溶肥)、T4(控释肥)、T5(控释肥+水溶肥),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八仙花生长、生理特性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各施肥组除胞间CO2浓度及土壤pH和电导率外,其它生长、生理、光合特性、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均呈增加趋势;(2)与其它各施肥处理相比,T5处理植株的株高、冠幅、叶宽、茎粗,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全氮、全磷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净光合速率,土壤的电导率,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及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最高;(3)与单一施用有机肥相比,有机肥和水溶肥混合施用,八仙花的株高、冠幅、枝长、叶宽分别显著升高了24.8%、19.9%、26.2%、24.7%,叶片的可溶性糖及全氮含量分别显著升高了64.8%、25.3%,土壤养分含量及脲酶活性也有所上升但未达显著水平。综合分析结果可得:单一或混合施入水溶肥、有机肥、...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施肥(CK)、中药渣有机肥(OF)和中药渣有机肥耦合高效水溶肥减肥30%(HOF)3 种处理  相似文献   

15.
密闭式立体育秧系统水稻育苗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水稻育苗用土资源日益减少、适用于密闭式水稻立体育秧基质缺乏等制约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发展的问题,该文以粉碎稻壳、粉碎玉米秸秆、珍珠岩、大田土为基质材料,设计3种单一基质CK1(100%大田土)、CK2(100%盼碎玉米秸秆)、CK3(100%粉碎稻壳)和按体积比配制的6种复合基质S1(80%粉碎稻壳+10%大田土+10%珍珠岩)、S2(60%粉碎稻壳+20%大田土+20%珍珠岩)、S3(40%粉碎稻壳+40%大田土+20%珍珠岩)、T1(80%粉碎玉米秸秆+10%大田土+10%珍珠岩)、T2(60%粉碎玉米秸秆+20%大田土+20%珍珠岩)、T3(40%粉碎玉米秸秆+40%大田土+20%珍珠岩)进行育苗试验,并分析9种基质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理化指标含量差异显著;添加粉碎稻壳、粉碎玉米秸秆复合基质的秧苗品质要优于单一基质;添加玉米秸秆的复合基质(T1、T2、T3)秧苗品质要优于添加稻壳的复合基质(S1、S2、S3);粉碎稻壳、粉碎玉米秸秆的添加量对秧苗生长影响较大,其添加量在60%(S2和T2)时,秧苗的各性状表现最优,其他2个处理差异不显著。以秧苗的农艺、生物量、力学性能作为评价指标,最佳的复合基质配方为处理T2。田间栽培结果表明,与常规育苗模式(普通平面大棚+自然光+大田土)对比,经T处理(密闭式立体+LED日光灯+T2基质)的秧苗在穴数上没有差异,株高平均值117.9 cm,低于对照的常规育苗平均值121.8 cm;千粒质量平均值25.35 g;其他各项指标平均值均高于常规育苗,实测增产5.9%。该研究结果可为密闭式水稻立体育秧系统高效稳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淑英 《土壤通报》2011,(3):670-675
在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对灌耕灰钙土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速效磷、土壤全磷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剖面分布0~10 cm土层>10~20 cm土层>20~40 cm土层,有机处理明显高于无机处理,休闲(F)处理极显著高于无机处理,秸秆(S)、秸秆+NP肥(SNP)处理较高,N肥、NP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CK),NPK肥处理低于对照(CK),P肥处理活性较低;小麦苗期和灌浆期高于分蘖期和拔节期,收获期低于播种前。小麦收获期,在0~10 cm、10~20 cm、20~40 cm土层中,土壤全磷含量施肥处理比对照(CK)分别减少0.06~0.18 g kg-1、增加0.02~0.14 g kg-1、增加0.02~0.14 g kg-1,秸秆+NP肥(SNP)和NP肥处理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各处理大小顺序依次是:NP肥>P肥>NPK肥>羊粪+NP肥>秸秆+NP肥,秸秆(S)>羊粪(M),小麦生育期呈先减小后增加又减少的趋势,在灌浆期和分蘖期较高。各个施肥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与土壤速效磷达到极显著直线正相关,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可以作为指示灌耕灰钙土土壤磷素状况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海藻提取物复合制剂 (海藻提取物含量60%、海藻酸6.5%、腐植酸5%、pH 6.7、密度为1.15 g/mL) 对桃果实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筛选其最适海藻提取物复合制剂的施用量,为开发海藻水溶肥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以‘中桃8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两年定位田间试验。从桃萌芽期至成熟期,共进行4次追肥。海藻提取物复合制剂 (简称复合制剂) 施用量处理按照每次追施氮磷钾养分与海藻提取物复合制剂总量 (w/w) 的0% (CK)、5% (T1)、10% (T2)、20% (T3) 和40% (T4) 设置,复合制剂与氮磷钾水溶肥一起施用。于果实成熟期,测定单果重、产量、果实品质、色泽和养分含量。  【结果】  随复合制剂用量的增加,桃产量和品质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19和2020年T2处理桃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为最高,产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31.77%和40.6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10.67%和7.20%,且T2处理桃产量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T2处理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2019和2020年较CK分别降低了11.11%和50.00%。2019年,除T1处理的可溶性糖外,T2~T4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均低于CK,且T3、T4处理与CK间差异显著;2020年,除T4处理外,T1~T3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均高于CK,其中T2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最高,较CK分别显著增加20.55%和166.29%。连续两年施用复合制剂处理的果实钾含量和果皮色泽饱和度均高于CK,其中,2019年T2处理和2020年T3处理的桃果实钾含量最高,较CK分别显著增加16.70%和11.94%。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显示,连续两年均以T2处理得分最高。  【结论】  在施用氮磷钾水溶肥基础上配施海藻提取物复合制剂能够提高桃果实产量、改善品质并促进钾养分吸收,以配施相当于氮磷钾水溶肥量10%的复合制剂对产量、品质和钾养分吸收的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长期施肥对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土壤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25年施肥对平凉黑垆土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C0)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C0)以施用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大,其中以S+NP处理最高,达1071.00μg/g,M+NP处理为940.85μg/g,M处理为776.90μg/g,分别比CK增加1.86倍、1.51倍和1.07倍,单施N肥处理对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影响不大,为399.10μg/g,仅比CK增加6.4%,NP配合处理为621.60μg/g,比CK增加65.76%。增施有机肥料可明显增大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C0),NP化肥配合施用也有良好效果,N肥单施无明显作用。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C0)占土壤总有机碳(TOC)的百分比为2.70%~6.34%,生物活性有机碳库的周转速率(K)为0.0223~0.0301d-1,生物活性有机碳库在土壤中的半周转期(T1/2)为22.55~31.09d。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C0)与土壤全氮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总有机碳(TOC)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叶面喷施含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SQR9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在辣椒和白菜上的应用效果,以期开发出根际有益微生物新的应用模式和新的叶面肥产品。以辣椒和白菜为供试材料,设以下6个处理评估肥料效果:喷施清水处理(CK)、喷施与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等养分的化肥处理(CF)、喷施含化肥+氨基酸+糖蜜的水溶肥处理(T1)、喷施含化肥+氨基酸+糖蜜+微量元素的水溶肥处理(T2)、喷施含化肥+氨基酸+糖蜜+SQR9的水溶肥处理(T3)和喷施含化肥+氨基酸+糖蜜+微量元素+SQR9的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处理(T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5个处理(CK、CF、T1、T2、T3)相比,T4处理在各项促生指标上虽未全部达到显著性差异,但其更能够促进辣椒和白菜的生长,提高其生物学性状。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上,新型含菌株SQR9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的喷施,增加了叶际芽孢杆菌的数量;与喷施清水对照(CK)和与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等养分的化肥处理(CF)相比,其他4个处理(T1、T2、T3、T4)对辣椒和白菜叶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影响更大,而喷施含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T4)的影响更为明显。叶面喷施含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可有效促进辣椒和白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低温脱水工艺对氨基酸发酵尾液进行干燥生产固体氨基酸水溶肥料增效物质。将其与普通水溶肥混合,制备氨基酸水溶肥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氨基酸水溶肥料对番茄生长的影响。设置等量NPK普通水溶肥料(CF)、等量NPK氨基酸水溶肥料(AF)、减量20%NPK普通水溶肥料(4/5CF)、减量20%NPK氨基酸水溶肥料(4/5AF)4个处理,研究氨基酸水溶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AF、4/5CF、4/5AF处理分别增产11.23%、-3.59%、2.62%;通过平均隶属函数值得出氨基酸水溶肥可以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品质,以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的提升最为明显,较CF处理平均分别提高29.4%和8.25%,AF处理和4/5AF处理较CF处理经济效益每公顷分别增加52533.0和12049.5元。氨基酸水溶肥NPK减量20%仍可确保增产,且其果实品质优于普通水溶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