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笋秸秆与尿素配施对设施黄瓜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春秋王”黄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数量的芦笋秸秆与尿素混施对设施土壤性质及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芦笋秸秆与尿素复配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的EC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的含量,提高土壤中可交换阳离子的能力;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设施黄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7.5 t/hm2芦笋秸秆与225 kg/hm2的尿素混施对土壤性质的改良及黄瓜产量的提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芦笋在关中东部黄、渭、洛三河滩及大荔沙苑地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一般亩产500~600千克,亩产值2000~4000元,高产田块可突破1000千克。笔者就芦笋如何攻高产优质谈几点技术意见。 1 打好基础是前提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发挥宜春市富硒土壤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以及所产出的芦笋含硒量高、品质好的产品优势,近年来,宜春市大力发展富硒芦笋生产。当地利用芦笋产出快、产值高、生产周期长的特性,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改进种植模式,采用大棚富硒芦笋栽培技术,利用春茬、秋茬2个茬口,实现了芦笋周年生产、连续供应的目标。与普通芦笋栽培模式相比,大棚富硒芦笋不仅上市时间更早,产量更高,而且芦笋硒含量高,市场行情持续看好,每667 m2收入超过15 000元,种植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4.
3种秸秆覆盖物对大棚绿芦笋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有保健功能的高档蔬菜,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市场消费量不断上升。崇明地区种植芦笋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目前栽培面积已占上海郊区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绿芦笋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绿芦笋产量,使其提早上市,而且减轻了芦笋茎枯病的危害。但是,大棚种植绿芦笋存在着棚内温度高、湿度小,有机质含量少,容易产生大棚土壤盐碱  相似文献   

5.
杏树多栽培在山坡、梯田或河滩坡地,一般土质瘠薄,结构不良,有机质含量低。建园后,一定要加强土壤的改良与培肥工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季节性萌发的芦笋嫩茎中,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盐类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春季萌发的芦笋与秋季芦笋相比干物质增加10.3%、蔗糖增加59.2%、可溶性总糖增加20.2%,而纤维素下降14.3%;矿物质P、K、Mg、Zn、B、Cu含量春季芦笋明显高于秋季芦笋,Ca含量受季节的影响较小,Na和S含量春季芦笋明显低于秋季芦笋;总蛋白、总氨基酸、类胡萝卜素和黄酮春季芦笋比秋季芦笋分别提高3.64%、25.20%、43.60%和20.00%.在春季不同采收期中,芦笋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早春季产的芦笋综合品种为优,在秋季芦笋中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7.
芮城县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黄河滩涂面积大,是山西发展芦笋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2006年全县河滩芦笋面积1 333.3 hm2,因其价格高,2007年猛增到2 666.7 hm2,3年以上笋龄的每667 m2收入6 000元以上,是芮城继苹果产业之后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8.
为改进芦笋施肥技术,实现省肥节本增效,以3年生的"格兰德F1"为试验材料,采用调查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主要养分和芦笋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减少固态化肥施用量,并追施水溶肥料,可提高芦笋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适当缓解土壤酸化;适当追施高氮低磷中钾水溶肥料,可促进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吸收利用,缓解土壤中磷钾的富集,并对芦笋有明显增产增效的作用。建议分别在春母茎留养前、春母茎清园时和冬季清园时开沟施入有机肥和固态化肥,每667 m~2年总施肥量为商品有机肥1 000 kg、生物有机肥318 kg、48%复合肥81 kg,667 m~2追施高氮低磷中钾水溶肥料以49 kg为宜,要少量多次平衡追施,年总施氮磷钾比例以1.28∶1∶1.09为好。  相似文献   

9.
对个旧地区8个芦笋种植点的冬春两季芦笋中的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C、黄酮、有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春季芦笋的蛋白质、维生素C、黄酮、有机酸、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冬季;芦笋中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C、黄酮含量受季节影响较小,有机酸含量受季节影响较大.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所有样品的综合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表明春季芦笋样品的综合营养品质隶属函数值均大于冬季的,个旧地区春季芦笋的品质优于冬季芦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芦笋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5,(4):68-70
在我国北方地区土壤盐碱化、沙漠化严重,大面积种植芦笋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还能起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对我国北方芦笋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进行了介绍,以期提高北方芦笋栽培技术水平,为北方芦笋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菏泽市曹县位于鲁西南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处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芦笋。近几年曹县芦笋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内芦笋面积最大、产品质量最优、加工能力最强、花色品种最  相似文献   

12.
以绿芦笋为试材,研究了0.6%高分子壳聚糖(HMC)和0.6%低分子壳聚糖(LMC)对4℃条件贮藏绿芦笋的保鲜效果,测定了绿芦笋的感官品质、失重率、硬度、木质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0.6%HMC处理显著降低绿芦笋失重率,抑制嫩茎硬化,延缓维生素C和叶绿素降解,降低细胞膜渗漏;使绿芦笋贮藏期从21d延长至35d。  相似文献   

13.
第六讲芦笋的营养、贮放和销售。1 芦笋的营养与保健 由于品种的差异,各国对芦笋营养素含量的分析结果不尽相同,而且我国只有鲜绿芦笋的分析资料。为了让读者了解芦笋各种状态下的营养素含量,本文摘录了芦笋生产大国——美国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4.
雌雄芦笋嫩茎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性别的芦笋嫩茎的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雄芦笋嫩茎在蛋白质、维生素C、黄酮类化合物、钙、锰、锌含量等方面均较雌的高,而雌芦笋嫩茎的可溶性糖、还原性糖、蔗糖含量高于雄的.所以综合分析,雄芦笋嫩茎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在鲁西南芦笋产区发现了芦笋缺硼症“空褐心”病,研究了缺硼芦笋体内硼含量与硼及氮、钾含量的关系和缺硼芦笋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缺硼芦笋体内的N/B比高于健康芦笋,而钾含量随缺硼程度增加而下降,亩施硼砂0.50~1.00kg做基肥即可百分之百地防治芦笋空褐心病。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芦笋的耐贮性,本文探究了烫漂预处理和三种干燥方式(热风、冷冻和热风-微波干燥)对芦笋粉中总酚、VC、多糖和黄酮等功能成分含量及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烫漂冷冻干燥的芦笋粉色泽最好,且VC含量最高。热风-微波干燥的芦笋中总酚、多糖和黄酮的含量均最高,且烫漂的样品总酚、黄酮含量显著高于不烫漂样品,而多糖含量则是不烫漂的更高,其次为冷冻干燥。干燥后芦笋醇提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6%~97%,以冷冻干燥的样品最高,烫漂对其结果无显著影响;而其水提物含量以热风-微波干燥的样品最高,为96.25%,可见,烫漂提高了ABTS自由基清除力。水提物和醇提物的DPPH清除率为烫漂后热风-微波干燥的芦笋粉最高。综上,热风-微波干燥和烫漂有利于芦笋加工过程中总酚、多糖和黄酮的浸出以及抗氧化能力的保持,冷冻干燥有利于芦笋中VC保留。  相似文献   

17.
芦笋黄酮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芦笋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测定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合分析了影响芦笋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芦笋黄酮类化合物利用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芦笋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测定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合分析了影响芦笋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芦笋黄酮类化合物利用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绿芦笋密植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国设施芦笋种植面积不到20hm2,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绿芦笋及其速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不断增长,为绿芦笋的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张志斌等采用有机土壤在日光温室进行冬季绿芦笋密植促成栽培,是出口创汇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2007年以来,嘉兴地区平湖市、嘉善县积极创新农作物耕种制度,开展了水稻—蘑菇—芦笋循环种植模式实践,该模式利用水稻秸秆种植蘑菇,蘑菇生产结束后的菌渣还田改良土壤后种植芦笋,不仅实现了农业废料资源的再利用,而且带动了新兴产业——芦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