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宣威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俊桢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127-129
总结了宣威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宣威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方向为林药;野生疏菜;森林景观植物;野生花卉;特色经济林;竹材;林产工业等.并提出要整体规划,集中实施;作好年度作业设计;提高栽植技术质量;加强对林地、林木管理;完善档案管理等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成果意义重大。凤翔县是我国退耕还林的重点县之一,为了促进该县退耕还林工程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通过对凤翔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化管理与产业发展思路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肯定了其后续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湘西自治州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工程是21世纪一项战略生态工程。作者就湘西自治州退耕还林8年补助期满后农民生计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自2002年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自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退耕农户收入明显增加;增收致富门路明显拓宽;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分析云南塔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培植情况及存在的不足,从“补植补种”的树种选择,发展生态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培植经济林果加工龙头企业,将退耕还林的生态林纳入公益林生态补偿,加快林地抵押贷款和林权流转的建设步伐等几方面探讨了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分析彭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后续产业存在后续产业发展滞后、资金投入困难、林产品加工基础薄弱以及林业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结合其自然条件和退耕还林现状,提出彭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方向及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工程在溆浦县的全面实施,促进了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退耕还林后续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工程管理、后续产业规划发展等。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后续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县退耕还林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楚雄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加速后续产业发展步伐,为山区农民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通过转换退耕还林模式,加快后续产业发展,营造桉树、板栗、核  相似文献   

9.
“十五”以来,新疆和田县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县新增退耕还林还草面积4.25万亩,三北四期工程及其他造林面积新增4万亩,是“九五”期间造林面积的2倍。近5年林地开发面积累计达到8.47万亩。5年来,全县退耕还林已兑现的补贴资金达到了2492.5万元,与之相联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迅速崛起。通过在退耕还林地及其他新植幼林地套种粮油作物、药材、牧草及林下养殖等,增加了农民收入。总体上看,和田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工作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科技含量上都在逐年进步。但同时还应认识到,林地经济开发这项工作在和田县仍属初级…  相似文献   

10.
科学地经营林地林木,是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发展退耕还林产业、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的重要措施。当前,退耕还林工程林地林木经营工作总体上仍处于初期阶段,在经营理念、政策激励机制、技术资金扶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工程林地林木的健康经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林地林木经营工作,必须引导各地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研究完善适合于退耕还林工程的林地林木经营政策,并进一步做好工作指导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退耕还林地块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退耕还林可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为适应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区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要准确定位林业地位,科学区划林业发展布局,提高林地比较效益,发展林业产业,创新投资和管理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制定扶持政策,实现林地可持续经营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2019年新一轮退耕地还林国家级检查验收,对湖南省退耕还林保存面积、成林面积和工程管理情况进行抽样检查。分析结果发现存在退耕地类认定部门间沟通不足,退耕还林地保存状况有待改善,“重造轻管”导致退耕地成林率较低,不动产权发证工作滞后,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并提出认真落实退耕地类认定,及时整改保存状况存在的问题,提高造林成林率,积极推进不动产权证书发放工作,强化各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与森林生态环境控制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水土流失集中分布于鄱阳湖水系的"五河"及其支流流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坡耕地、工业生产建设废弃物,尤其以林业用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森林资源年龄结构比例失调,林地逆转流失严重,森林利用与恢复方式单一,致使水土流失控制所需要的森林生态防护功能供给不足。为了遏止水土流失,必须调整人工林单一树种结构,重建防护功能较高的复合型森林生态系统,同时调整和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坡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实施全流域坡耕地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14.
京津风沙源治理及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重要生态工程,比较分析表明:2007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交通方面比退耕还林工程多支出172.23元、衣着方面多支出416.96元、居住方面少支出1186.71元、食品方面少支出1930.78元、其他方面多支出1479.67元,总计少支出1048.63元。2008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交通方面比退耕还林工程少支出44.85元、衣着方面多支出447.49元、居住方面少支出1499.67元、食品方面少支出1932.37元、其他方面多支出1963.72元,总计少支出1065.68元。  相似文献   

15.
利用ASP技术开发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正式启动 ,很有必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工程进行日常管理。本系统应用动态ASP (ActiveServerPages)技术 ,结合SQLServer数据库 ,在Windows 2 0 0 0操作系统平台上。通过建立远程管理Web页面和用户端动态页面 ,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自动化、远程化 ,提高了管理与工作效率 ,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项目区农户总消费支出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农户,在生活消费方面比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农户少支出1080.54元,医疗消费方面多支出241.89元,教育消费方面多支出1412.02元,总计多支出717.20元。2008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农户,在生活消费方面比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农户少支出1249.88元,医疗消费方面多支出374.14元,教育消费方面多支出1469.13元,总计多支出1079.31元。结果表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农民生活水平高于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的农民。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沽源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和实地抽样调查等方法,对河北省沽源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执行情况良好,工程区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改善,工程区经济与社会效益明显;但是也存着产出规模形成期长、工程补助期短,后续产业或替代性产业发展滞后,树种单一、管护制度安排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和完善配套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环境资源,退耕还林工程具有信息量大、管理任务繁重的特点。本研究立足于河北省退耕还林工作的特殊性与艰巨性,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退耕还林管理工作中可以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为工程管理工作及时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以此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在科学高效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