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加速谷子新品种选育和提高育种质量,我们在广东省乐东县和山西省长治市(以下简称南北两地)种植谷子品种,研究其性状变化,以期解决:(一)总结在南北两地种植的谷子性状变化规律,指导南育。(二)通过本试验选择适应性广的亲本材料。试验是将山西省东南部地区的农家品种于1977—1979年分别在南北两地种植(1978年南育实收98个,1979年南育实收91个,两年共鉴定189个品利种),以南北两地性状的相关系数代表其遗传力。本文主要根据试验资料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1981-1984年西藏作物资源考察中,搜集到87份谷子;还采集到6株谷子野生材料,经同工酶分析,它与普通狗尾草和栽培谷子不同。西藏谷子品种类型和特点与我国其它地区谷子明显不同,是一独特的生态表现型。西藏谷子所含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含量高于我国东部平原区谷子优质米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谷子种子自然贮藏条件下的最佳贮藏时间,测定了2011—2015年参加全国谷子西北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当年收获的65份谷子品种的发芽率,分析谷子种子自然贮藏2~6 a发芽率的变化趋势,并对年际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分析及多重比较;同时对不同品种在相同年度区间的发芽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贮藏4 a是一个关键的拐点,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不同品种差异较大,贮藏4 a,朝201058的发芽率仅为10.5%,而长农35号的发芽率高达92.5%;连续参加2 a区域试验(2012—2013年)的品种中,7个品种发芽率变幅最大,为10.5%~67.5%;当种子贮藏5 a后,发芽率全部降低至21.0%以下;贮藏6 a后降低至15.5%以下。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阜新地区种植的优良谷子品种,对从内蒙古、山西、吉林等地共引进及当地育成的9个谷子品种进行品种比较,对谷子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以筛选出表现良好、产量高的品种,为阜新地区谷子良种引进提供科学依据,为谷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结果显示,9个谷子品种中,中杂谷36、朝1924、公谷95、赤2504、中杂谷55、赤金谷14、朝1985等7个品种综合表现好,适宜在阜新地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5.
11种谷子营养成分及脱壳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谷子详细的营养成分以及加工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收集了来自河北、河南、山西、吉林、甘肃和内蒙古这6个种植谷子较多省份的11种谷子品种,粉碎过80目筛制得分析样品,根据国标分别测定11种谷子中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脂肪酸、水分、灰分、16种氨基酸、8种基本矿物质),并分析脱壳对谷子酚类物质、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供试谷子样品中脂肪含量变化范围1.81%~3.3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9.25%,此外还含有花生酸。水分含量范围8.66%~11.47%,灰分含量范围2.05%~3.25%,粗蛋白含量变化范围为8.42%~10.70%,谷氨酸和亮氨酸是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同时谷子也富含矿物质钙、铁、锌。峰红谷中游离酚和结合酚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 310.0±32.6)、(4 401.0±138.6)mg GAE/kg(DW),黄酮含量相对较高,达到(1 876.0±84.4)mgRE/kg(DW)。这11种谷子脱壳后酚类物质含量降低,部分谷子品种黄酮含量增加。[结论]研究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谷子营养成分数据,也可为优良谷子品种的集中栽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传统特色作物,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谷子脱壳后为小米,小米营养素种类齐全,营养全面,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7种元素。对预防和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和抗氧化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辽西地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做以介绍,重点推介了适于机械化覆膜和简化化学除草的谷子品种朝谷58,同时对该品种的机械化栽培技术做以简介。1.辽西地区的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不同谷子品种中微量元素的ICP-OES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了我国不同地区谷子品种中K、Mg、Ca、Fe、Na、Zn、Mn、Cr、Pb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谷子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K、Mg、Ca、Fe、Na、Zn、Mn微量元素,相对有害元素Cr和Pb含量很少;不同地区谷子品种间营养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4.89%.用ICP-OES法测定谷子品种中微量元素,快速、可靠、灵敏度高,且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环境污染小,适合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8.
【背景】我国谷子产地分为4个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地区、华北平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地区和西北地区,谷子区域试验旨在筛选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种质资源。但是,良好的生长遗传性状和米粒外观表型未必具有良好的烹饪品质和香气特征,特别是香气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生产和下游产业。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是一种预处理手段,可模拟煮粥的过程,适合于谷子的香气分析。【目的】明确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香气特征,推动感官导向型育种-加工产业实践。【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DE-GC-MS)结合香气活性值法(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和内蒙古4个生态区谷物香气成分差异。【结果】SDE-GC-MS分析结果表明4个生态区12个谷子品种共检测出81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25种,醇类6种,酚类4种,酮类11种,碳氢11种,含苯衍生物13种,...  相似文献   

9.
谷子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地区的重要作物,但品种更新速度与农业生产对品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比较突出。为筛选适宜当地生态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特引进9个谷子品种开展比较试验,从株高、光合特性、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3号、赤谷6号、张杂谷13号等3个谷子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宁南山区旱地谷子适栽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要素的相关关系,并为筛选适宜宁南山区旱作的谷子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陇谷11号为对照,对北方地区推广前景较好的7个谷子品种进行了品种选鉴试验,并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8个谷子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有5个谷子品种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单株生物量、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株高及穗柄长存在负相关。谷子品种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可达90.89%。单穗质量和穗粒质量可作为评价谷子品种的首选性状,其次是株高、穗长、生育期和水分利用效率;8个供试谷子品种中,大同39号、汾选3号、晋谷40号的综合表现优异,建议在宁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1994,(4):13
<正> 谷子,在我国南方一般俗称小米。谷子"矮88"是由我国著名谷子育种专家赵连元先生以郑矮2号为材料,应用细胞工程技术育成的我国第一个"紧凑型"谷子新品种。该品种的株型结构突破了传统谷子的"高杆大穗"模式,是高密度栽培的理想品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是谷子超高产育种的一大突破,开创了谷子紧  相似文献   

12.
19个谷子品种在汾阳市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9个谷子品种在汾阳市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汾阳市种植的高产优质谷子品种。[方法]以种晋谷54为对照,对19个参试谷子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出谷率进行了比较。[结果]产量最高的品种为晋谷59,达6 456.30 kg/hm~2,该品种株高172.0 cm、穗长23.9 cm,且穗码紧实,较对照增产12.97%;产量第二的品种为晋谷40,株高为179.9 cm,穗长为22.3 cm,产量达6 355.05 kg/hm~2,较对照增产11.20%;第三为长生08,株高为170.3 cm,穗长为23.5 cm,产量为6 137.55 kg/hm2,较对照增产7.39%;第四长农41的株高为174.1 cm,穗长为22.7 cm,产量为6 077.55 kg/hm~2,较对照增产6.34%。[结论]晋谷59、晋谷40、长生08、长农41较对照增产明显,且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高产谷子品种在汾阳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谷子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43个谷子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的谷子品种在宁夏原种场种植均能正常成熟;有11个品种较对照中卫海原谷子增产2.91%~31.83%,其中JL-5产量最高,其次依次为JL-2、晋谷3、龙谷31、JL-4、陇谷11、晋谷39、汾选6号、晋谷43、燕谷24、燕谷21;有30个品种均较对照品种减产,减产1.99%~77.46%,建议不再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4.
营养转化肥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肥,其通过调控植物生育期各环节使生产潜力得以发挥,具有提质增产的作用。为评价营养转化肥在谷子上的应用效果,以目前我国夏谷区主推面积较大的3个谷子品种冀谷31、冀谷19和张杂谷11号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设计,研究了施用营养转化肥对植株长势和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转化肥对3个谷子品种苗高10 cm和40 cm左右时的植株长势均无显著影响,在抽穗期只对冀谷19和冀谷31表现出了矮化效果;对3个谷子品种均表现增产效应,增产率顺序为张杂谷11号(7.77%)〉冀谷19(7.24%)〉冀谷31(2.06%),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谷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及谷子标准品种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谷瘟病是谷子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确定谷瘟病菌不同生理小种对谷子抗病资源鉴定、抗病品种培育和生产上不同抗病品种的合理配置有重要意义。构建谷瘟病小种鉴别的谷子品种体系,为鉴别不同谷瘟病生理小种奠定基础。【方法】用采集自不同谷子产区的10份谷瘟病菌对苗期谷子核心种质资源的60份代表品种进行接种鉴定,分别对不同菌株进行致病性和谷子品种抗、感敏感性判定,按照谷子谷瘟病0—9级法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将不同的抗性结果分别记录为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5个抗病水平,其中,高抗、抗病和中抗记作0,感病和高感记作1,将抗感性结果转化为0/1数据,用NTSYS软件构建进化树,根据品种的抗感性分类,选择最少的品种数量构建谷瘟病小种鉴定的标准品种体系。【结果】根据谷子资源对接种病菌的抗感反应差异,用NTSYS软件开展谷瘟病菌致病性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70为界,将10个谷瘟病菌株分为3类,将供试品种对10个谷瘟病菌株的抗感反应数据同样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65为界,将谷子品种资源划分为5类,并筛选出单皮粘、金屏谷子、锦谷5号、大毛毛谷、龙爪谷、假金苗和牛头谷等7个品种作为谷瘟病小种鉴别品种体系。同时筛选出黄棒头、齐头黄、单皮粘、白谷、维子那谷和郑谷4号等6个抗广谱菌株的品种,可以作为谷子抗病育种的抗性基因来源。【结论】建立了一套谷瘟病生理小种鉴别的品种体系,并为谷子抗谷瘟病育种筛选出多份广谱抗性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6.
晋北地区谷子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晋北地区种植的早熟谷子品种,选取晋北地区种植的具有代表性的9个谷子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记载其生长发育情况,比较其产量因素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同32号、大同34、晋谷39均较对照大同29增产,增产率分别为15.01%、5.08%、0.47%。因此,大同32号和大同34号适宜在晋北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谷子白发病菌种分类及致病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 本研究征集了山西省五个谷子主产区白发病菌种,对13个抗性不同的谷子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根据不同地区菌种的致病能力可分为3类,晋中地区菌株致病力极强,为第一类菌种。最高菌株率达52.38%,平均菌株率达14.1%;长治地区菌株致病力较强,为第二类菌种;临汾、吕梁和忻州地区病菌致病力比较接近,弱于前两者,分为第三类菌种。同时,鉴定分析了山西省五个地区白发病菌与13个品种之间的互作反应,为山西省谷子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5,(19)
<正>谷子又称为粟,去壳后称为小米,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作物、主食作物。谷子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又是重要的战略储备作物。不同的谷子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其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差别。为找出适宜朝阳地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我们进行了多品种种植的产量比较试验,以便从中筛选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谷种用于生产,提高种植效益。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选用的谷子品种均为当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5个品  相似文献   

19.
张杂谷适应性广、品质优、产量高,但能在坝上地区种植的杂交谷品种很有限。为了选育更多适合坝上地区种植的杂交谷子品种,本文以‘张杂谷6号’为对照品种,以谷子不育系A2和30份新选育的恢复系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调查杂交后代的农艺性状(出苗期、抽穗期、株高、穗长、穗粒重、千粒重、出谷率、单穗重及产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0份参试材料杂交种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2.81~18.22,其中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小,为2.81%,产量和穗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均为18.77%。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和主成分2累计贡献率为89.2%,表述了谷子性状的大部分信息,说明可以用这两个主成分来筛选适合坝上种植的杂交种。通过综合评价,共筛选出22份优于‘张杂谷6号’的恢复系材料。  相似文献   

20.
晋北谷子春播早熟区品种的筛选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当地主要种植的9个品种进行田间种植对比试验,记载谷子的品种特性和生长发育情况并测定产量,筛选出适合晋北春播的早熟谷子品种。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8个谷子品种,有3个品种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增幅为0.48%~14.95%,其中大同32号的产量为7 171.64 kg/hm~2,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14.95%,产量居第1位;大同34号产量为6 514.93 kg/hm~2,比对照增产4.43%,产量居第2位;晋谷39号产量为6 268.66 kg/hm~2,比对照增产0.48%,产量居第3位。综合筛选和评价得出,大同32号和大同34号是目前适宜在晋北谷子早熟区大面积推广的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