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旨在构建完整的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及在实施土地整理中确定土地整理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奠定基础。分别采用了因果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土地整理的目标、土地整理潜力以及影响因素等分析入手,以重庆市为例,构建了省级层次的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废弃土地复垦、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是合理有效安排土地整理工作的根本依据。以上饶市为例,在耕地整理潜力测算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评价体系法对上饶市耕地整理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并划分潜力级别,并与传统的单因素法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多因素评价体系法比单因素法更全面、科学、可取,从而为今后的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房静  黄愈  罗志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50-12254
为了摸清区域耕地利用空间可提高程度,以云南省芒市为例研究区域耕地整理潜力。首先根据影响因素划分耕地整理类型区域;然后对各个整理类型区分别进行耕地利用现状测算和耕地整理标准设计,计算耕地整理潜力;最后,对芒市耕地整理潜力进行级别划分并提出规划建议,为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贵州绥阳喀斯特山区的土地整理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优化配置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层及属性数据为基础资料,通过ArcGIS对贵州省绥阳县进行空间叠置分析、空间模型分析完成基础数据获取,并依据各潜力模型对潜力单元进行划分。结果表明:绥阳县在耕地、农用地、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因子中增加的耕地系数分别为5%、10%、68%和45%,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绥阳县耕地整理潜力属Ⅱ级,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属Ⅰ级,土地复垦潜力属Ⅰ级,土地开发潜力属Ⅰ级。因此,绥阳县土地整理应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合理保护未利用土地模式为主,提高土地整理潜力及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耕地质量评价和耕地经济潜力评价都是土地整理重要技术工作之一,其评价结果是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但两者又不尽相同。本文以莱芜市里辛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GIS技术、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价及经济潜力评价的内涵、指标体系、整理前后变化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整理前耕地质量级别主要为二、三和四级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9.32%,整理后基本为一、二级地,占95.55%,整理后的耕地质量总体水平是整理前1.3026倍;整理前耕地经济潜力级别主要为二、三和四级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7.20%,整理后基本为一、二级地,占99.88%,整理后的耕地总经济潜力是整理前的1.286倍。土地整理绩效显著,但耕地经济潜力更能反映耕地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熵权法的兰州市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构建耕地整理潜力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兰州市耕地整理潜力进行了评价,旨在为兰州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及在实施土地整理中确定土地整理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奠定基础.评价结果表明:耕地整理潜力应通过人均新增粮食产量、人均新增耕地、新增粮食产量、新增耕地系数这4个指标来评价;在评价指标权重分布上,人均新增粮食产量>人均新增耕地>新增粮食产量>新增耕地系数,说明耕地整理的社会、经济效益要重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兰州市耕地整理潜力由大到小可分为4个等级,整理潜力最大的区域包括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整理潜力次之的区域为七里河区;安宁区已无整理潜力;从单项指标来看,榆中县新增耕地面积最多,皋兰县经济效益最大,而永登县的社会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7.
农用地整理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土地整治规划目前成为国土方面的热点,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相对下降的趋势不断加强,适当合理地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特别是农用地整理项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以抚州市崇仁县农用地整理为例,从潜力大小、现实两方面入手,构建了多因素组成的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方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和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土地整治规划及工业、商业等建设用地规划满足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项目采用系数法、类比法对贵州金沙县土地新增耕地潜力及质量潜力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新增耕地数量主要来源于15~25°坡地,其次为6~15°坡地,质量潜力来源于第6级、8级和第9级。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评价耕地整理面积及质量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且为指导政府投资决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了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因素,构建了河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了评价分级研究。最终确定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综合潜力评价值,将全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划分为3级,并针对不同级别的潜力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糊综合判断法、综合评价法两种数学方法,从扩展可利用空间潜力、提高生产能力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潜力和整理的实现潜力等4个方面构建了14个评价指标的上饶市耕地整理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权重。以县为单元进行初步分区,找出两种方法的分区差异,其次对于差异县以乡为单元根据主导因素进行细分,通过综合分析,确定耕地整理综合潜力的最终分区,将上饶市分为3个潜力级别。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两种方法对比的耕地整理综合潜力分区方法更具科学性,能有效反映分区单元的共性与差异,完善耕地整理综合潜力分区的理论与方法,为上饶市耕地资源保护与耕地整理项目的合理布局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苹  吴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635-17636
回顾了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相关文献,在厘清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的测算思路和测算方法,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作为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和满足建设用地指标需求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农村居民点潜力分析是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依据。从整理潜力的可实现角度,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归为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介绍了不同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的原理,总结了不同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提出未来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发展的建议,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更系统更合理,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三川河流域200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多年平均降雨量,结合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的蓄水指标,确定了该流域的雨水资源化指标,计算了其雨水资源潜力,并对研究流域的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三川河流域雨水资源的理论潜力为20.680 2亿m3;可实现潜力为20.065 1亿m3,占理论潜力的97.03%,其中就地利用、叠加利用和异地利用方式分别占可实现潜力的10.98%,83.83%和5.19%;现实潜力为112 819.66万m3,占可实现潜力的56.23%,其中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各占0.69%,16.61%和82.70%。从流域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来看,三川河流域的雨水资源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受精鸡蛋在整个孵化过程中生物电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表现在整个孵化期间出现三次电位高峰,而且出现峰值的时间是在7、14、18天左右。未受精鸡蛋属于没有生命的物质,但它的电位仍有规律可循,我们从1987年开始研究,实验结果发现,未受精鸡蛋从孵化第一天开始测定。1)起始电位较低,从第二天开始电位逐渐增高,但增值不大,三日内电位呈现单调上升。2)示波器扫描未受精鸡蛋的电位为一直线。  相似文献   

15.
应用能量观点研究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不仅是研究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环节,也是间接测定参数容水度C(θ)的重要方法。经5年试验:(一)不同质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不同,曲线坡度也不一样。粘土大于砂壤土;(二)在低吸力条件下,干容重愈大,曲线愈靠近座标轴右边;(三)土壤干湿过程不同,水分特征曲线也不同,测定水分特征曲线在生产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盆栽玉米(掖单4号)幼苗为材料,在土壤缓慢干旱但无昼夜温差条件下,研究了叶片Ψw、Ψs、Ψp和叶片伸长速度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白天叶片伸长速度大于夜间叶片伸长速度;白天叶基部Ψp值高于夜间Ψp值;白天叶基部的高Ψp_值是Ψs值增加(即渗透调节作用)所致。Ψp值较高是白天叶片伸长速度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地利用现状、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5个方面构建甘肃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区指标体系,采用SPSS系统聚类的方法把甘肃省划分为3个整理区域,分别为Ⅰ级潜力区,Ⅱ级潜力区和Ⅲ级潜力区,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区域整理的模式和方向.结合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计算出不同区域范围内的14个市(州)农村居民点的理论潜力和实际潜力,根据理论潜力转化为实际潜力条件的难易程度,将甘肃省各市(州)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潜力优势区、潜力内在区和潜力限制区.  相似文献   

18.
总结出大豆光合、光温、及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方法,并给出按大豆含量订正光合潜力和以单位大豆生产所需水分为主要依据计算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AP and VP were measured in cucumbers under water sufficiency and water stres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P would be evoked by electrical impulse, for water-stressed cucumber, its amplitude could reached more than 40 mV which wa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about 10-20mV) of plant under well-watered,and no VP came out. Along with the intensity of light increased, the VP appeared going-up trend, and accompanied by evidently spiking electrical signal, for plant under water stress, the VP increased more clearly, but the change of spiking amplitude of AP (about 3mV) was rather smaller than that (8-10mV) of plant under well-wa-ter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克拉玛依防护林树种为试材,探讨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防护林树种的叶水势、茎水势和土水势的日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试验设置2种水分处理(沟灌):处理一(50 m3/(667 m2·次))和处理二(100 m3/(667 m2·次)),采用露点水势仪测定防护林树种的叶水势、茎水势和土水势的日变化.[结果]叶水势日变化中,处理一在08:00时俄罗斯杨和沙枣树的叶水势分别为-2.03和- 3.23 MPa,在20:00时叶水势分别为-3.32和- 11.65 MPa,沙枣树叶水势下降明显;处理二08:00 ~20:00俄罗斯杨和沙枣树的叶水势下降均不明显.二种处理树种茎水势日变化与叶水势变化相似;土水势随着土壤深度(30~90 cm)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沙枣树下降),树种根系吸收水分能力随着土壤深度(30 ~90 cm)的增加而下降(沙枣树吸收水分增强).[结论]从叶、茎及土水势变化来看,树种抗旱程度为沙枣树>胡杨>白榆>俄罗斯杨,主要原因与树种自身因素(如叶面积,根系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