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兼答山西读者姜明光  苹果锈果病是由类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害,果树感病后,植株终生带毒。调查发现,我国苹果锈果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现在尚无高效的药物来防治。现将其危害症状和预防方法简介如下,供参考。1 危害症状锈果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的表面,发病症状有三种类型:花脸型、锈果型、锈果花脸复合型。1 .1 花脸型 花脸型主要在红富士苹果上发病,尤其是北斗树上高接的红富士品种。感病植株的果实在着色之前和健康植株没有明显的差异,果实着色后果面呈现红色和黄绿相间的花脸状,着红色部位稍有凸起,黄绿色斑处有点凹陷,形成不规则…  相似文献   

2.
苹果锈果病和苹果果锈病是两种不同的病害,为正确区分两种果树病害,现将两种病害的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苹果锈果病 1.1症状苹果锈果病又称“花脸病”、“裂果病”。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某些品种的幼树及成龄树的枝叶上易显症。果实上的症状因品种、环境条件的变化表现为5种类型:锈果型、花脸型、锈果一花脸型,少数品种发生环斑型、绿点型。  相似文献   

3.
苹果锈果类病毒火焰海棠分离物全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从山东青岛采集的有"花脸"症状的火焰海棠(Malus‘Flame’)果实是否带有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方法】提取带有"花脸"症状的火焰海棠果皮总RNA,设计ASSVd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进行检测。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ASSVd基因组全长,并进行克隆、测序,利用CLC RNA Workbench4预测其二级结构。用DANMAN软件比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寄主的苹果锈果类病毒分离物基因序列。用MEGA-7软件分析山东火焰海棠ASSVd分离物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寄主ASSVd分离物的遗传关系。【结果】从山东青岛采集的表现"花脸"症状的火焰海棠果皮中检测到ASSVd,推测火焰海棠果皮的"花脸"症状可能由ASSVd引起。利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克隆4条ASSVd基因组全长序列,其长度为333~334 bp,在GenBank的登录号依次为MK102981-MK102984。ASSVd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来源于不同寄主的分离物存在差异。系统进化树显示ASSVd不存在明显的地区专化性,进一步对ASSVd二级结构分析发现不同寄主的ASSVd致病区(P)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从山东青岛采集的带有"花脸"症状的火焰海棠果实带有ASSVd。本研究从火焰海棠检测到ASSVd,明确其为自然寄主之一,且火焰海棠果实的"花脸"症状形成可能与ASSVd侵染有关。  相似文献   

4.
苹果锈果病的发生途径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锈果病(Apple scar skin viroid ASSVd)又称“花脸病”,是苹果生产中毁灭性的类病毒病害之一。类病毒(Viroids)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单链RNA病原体,它比病毒要小,并且没有病毒所有的蛋白质外壳。类病毒为典型的寄生物,感染性很强,感染苹果植株后整合到植株的细胞核内进行复制,并能通过种子或花粉传播。该病属于苹果锈果类病毒属(Apscaviroid),基因组大小为329或330bp,可引起果实变扁、花脸、畸形和裂果,枝干和叶片感病后一般不出现症状。幼树期不易出现病症,结果后出现病症,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防止该病的发生。不同的品种感染该类病毒的程度不同,早生富士、富士王、红将军品种发病较重。近几年该病害有发生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苹果花脸病主要由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引起,是一种严重危害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病害,通过分析苹果花脸症状相关基因表达,探索花脸症状形成的潜在机制。【方法】削取无症状且无ASSVd侵染的果皮和表现花脸症状的弘前富士苹果果皮,提取果皮总RNA,通过高通量测序并进行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利用RT-PCR方法从表现花脸症状的苹果果皮中得到两条ASSVd序列,其基因组长度分别为331 nt和330 nt,与已公布的ASSVd山东烟台苹果分离物SDYT-1(MW302328.1)和SDYT-3(MW315909.1)完全一致。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与无症状果皮相比,表现花脸症状的果皮中共有差异表达基因6938个,其中有3331个基因显著上调,3607个基因显著下调。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基因参与到植物激素(茉莉酸、水杨酸和生长素)合成和信号转导、苯丙烷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此外,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与植物防御反应相关转录因子的编码基因,如MdWRKY18-like、MdWRKY71、MdNAC29、MdWRKY70等在表现...  相似文献   

6.
苹果花脸型锈果病是由类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害.是苹果锈果病主要表现症状。在果实上表现为花脸型、锈果型和复合型三种症状。其中,在套袋苹果园较多表现为花脸型症状。近几年.该病害传染性强.感病植株越来越多,果农损失很大。下面我们就该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7.
1主要病害及虫害种类1.2主要病害种类红富士等苹果品种主要感染的叶面病害有两种,一种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危害盛期是春梢和秋梢期;第二种是苹果褐斑病,发生盛期为6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高温多雨期;个别园片苹果白粉病、锈病发生较重。红富士不套袋果实主要病害为:轮纹病、炭疽病、褐腐病;套袋苹果主要果实病害,按病斑类型分为3种,即黑点型、褐斑和红晕褐斑型以及红点型。黑点型病果主要由粉红单端孢霉侵染所致;褐斑和红晕褐斑型病果主要致病菌是顶孢头孢霉;红点型病果则是由链格孢霉侵染所致。套袋果轮纹烂果病发生轻微。2.2主要虫害种类危害…  相似文献   

8.
闫爱兵  张惠超  赵凤环 《果农之友》2013,(2):25+27-25,27
苹果锈果病和苹果果锈病是两种不同的果树病害,为正确区分两种果树病害,现将两种病害的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苹果锈果病1.1症状苹果锈果病又称"花脸病"、"裂果病"。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某些品种的幼树及成树的枝叶上,易显症。果实上的症状因品种、环境条  相似文献   

9.
红将军苹果因其果个大、色泽艳丽、品质优良、成熟期正值中秋节、上市期极佳,深得果农的喜爱,现已成为我国主要栽培的中熟苹果品种之一。但近几年来,红将军品种花脸型锈果病发病极为严重,呈逐年上升趋势。苹果感染锈果病后,可引起果实变扁、花脸、畸形和裂果,严重影响果实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现将该病的主要表现症状、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简要  相似文献   

10.
《果农之友》2011,(5):50-50
苹果锈果病又称花脸病,国内各苹果产区如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均有发生,有些果园病株率高达10%以上,锈果病为全株性病害,病树上的果实全部畸形、龟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在陕西渭北、山西晋中等地调研时,发现近年苹果锈果病、锈病和果锈病发生趋于严重并有迅速蔓延之势,因这几种病害名称相似度较高,容易混淆,现就其各自的症状表现、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果农朋友对比参考。1锈果病1.1症状表现苹果锈果病是一种病毒病,也叫花脸病或裂果病,由类病毒引起,其典型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根据表现不同,又分为锈果型、花脸型及锈果花脸复合型3种类型。感病后,病树所结  相似文献   

12.
正花脸病是苹果病毒病的一种表现类型,即在苹果果面上出现红黄绿相间的锈状斑点(病毒病早期是斑点状黄化),果实口味淡、果个偏小、畸形,在嘎拉和富士上表现比较普遍。感病原因主要是果树嫁接时,从母本园所采接穗带有潜隐性病毒,苗木成活后即携带与接穗同样的病毒,并以花脸形式在果面上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快速、准确的RT-PCR检测方法,以感染苹果锈果类病毒的田间苹果枝条为试材,对苹果锈果类病毒RT-PCR反应体系和程序进行选择和优化,利用优化的检测体系对保定市曲阳县苹果园苗木及3~5年生母本树苹果锈果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检测,验证该体系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自行设计引物ASSVd QCxin3特异性最好,优化体系灵敏度达到能够检测3.75 ng新鲜样本中的病毒,可准确、灵敏检测苹果锈果类病毒田间样本;曲阳县苹果园48株苗木中携带苹果锈果类病毒13株,带毒率为27.1%;18株母本树中携带苹果锈果类病毒5株,带毒率为27.8%。  相似文献   

14.
苹果锈果病又称"花脸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类病毒病害。介绍苹果锈果病的表现症状、发病因素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苹果果锈病属于非侵染性生理病害,发生时果实表面产生锈状木栓层或密生铁锈色小颗粒,严重时锈斑处酷似土豆皮,果面粗糙,影响果实的外观商品性。一般分为梗锈、胴锈和顶锈3种。形成原因:①品种特性。一般果实角质层薄、表皮细胞排列疏松的品种如金冠、富士等,  相似文献   

16.
富士苹果花脸型锈果病、花叶病等病毒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目前尚无化学药剂能有效预防病毒病的发生,植株感病后,只能将感病植株刨除。对良砧和良种进行脱毒,繁育推广脱毒苗木是控制病毒病发生和蔓延的唯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苹果三种“锈病”指的是苹果果锈、苹果锈病、苹果锈果病三种病害,由于三种“锈病”名称相近,容易混淆,从而直接影响病害的有效防治。1主要区别1.1发病原因苹果果锈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引起果锈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药剂使用不当,氮素肥料使用过多,磷肥严重缺乏等造成的。苹果锈病是一种侵染性真菌病害,病菌为转主寄生菌,其性孢子和锈孢子在苹果树上形成,而冬孢子和担孢子在桧柏上形成,缺少任何一种寄主,锈病菌即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苹果锈果病是由类菌质体引起的系统侵染性病害,是国内的主要检疫对象。1.2发病部位苹果果锈仅危害果面。苹果锈病…  相似文献   

18.
以4种富士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对不同富士品种的脱毒效果。结果表明,4种富士的耐热性依次为红将军美乐富士烟富6号2001;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不同富士品种的茎尖成活率和分化率呈下降趋势;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对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的脱毒效果最差,对苹果茎痘病毒(ASPV)的脱毒效果最好。热处理30 d为富士组培苗最适热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9.
用病毒特(20%吗胍·乙酸铜)灌根,进行防治苹果花叶病毒和花脸锈果病的试验.结果表明,于3月20日至4月10日以每株分别为200g、400g和600g的用量连续灌根3次,每间隔10天1次,防治苹果花叶病的效果分别达到98.1%、100%和100%;防治苹果花脸锈果病的效果分别达到93.4%、100%和100%.  相似文献   

20.
系统调查了云南省昭通、马龙与丽江3个苹果产区主栽品种叶部病毒病与果实锈果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苹果叶部病毒病与果实锈果病在云南省3个产区都有发生,不同产区与品种发生有明显差异。应用ELISA与RT-PCR方法检测来自以上3个产区苹果主栽品种的主要病毒与类病毒带毒率,结果显示:苹果花叶病毒(ApM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与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分布普遍,在昭通、马龙与丽江3个产区均检出,检出率最高的是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苹果茎沟病毒(ASGV)只在昭通、丽江产区检出;不同品种对不同病毒与类病毒具有不同的检出率,苹果锈果类病毒检出品种最多,检出率也最高,苹果花叶病毒次之,苹果茎沟病毒与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分别只在少数品种检出,检出率不高。研究结果为云南省建立无病毒种苗检测体系、指导病毒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