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获得黑骨藤追风活络微丸的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以吸湿率、成型率和微丸圆整度为指标,采用软件Design Expert 8.06中的混料设计实验对微丸处方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处方:复方黑骨藤药粉40%、微晶纤维素45%、乳糖15%。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黑骨藤追风活络微丸,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条件为:挤出频率为35 Hz,滚圆频率为45 Hz,滚圆时间为10 min。采用最优处方及最佳工艺制备了3批黑骨藤追风活络微丸,得到的微丸外观圆整、光滑,粒度均匀且收率高,能完全满足后续生产工艺过程中对微丸流动性、硬度、崩解时限等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不同造粒方式下复合肥颗粒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圆盘造粒和挤出-滚圆造粒2种方式制取复合肥造粒的工艺过程及其颗粒特性。比较这2种造粒工艺过程及颗粒特性差异性,用于优化颗粒成型方式,提高颗粒成粒率、改善颗粒外形、颗粒力学特性等,以便对复合肥颗粒有更深入的了解。结果表明:从测定颗粒特性的各项指标中可以看出,挤出-滚圆造粒由于有挤出和滚圆2个过程,所制作的复合肥颗粒致密度较高,稳定性好,圆度和流动性较好,粒径分布也比较均匀;圆盘造粒所制肥料颗粒粒度分布广,干燥速率高,肥料养分释放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白晓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3989-13990
[目的]优选氧化苦参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OM-PBCA-NP)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可生物降解的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聚合材料,采用乳化聚合、一步法载药制备OM-PBCA-NP;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选、正交设计法精选,优化制备工艺;以RP-HPLC法测定氧化苦参碱含量。[结果]按优化工艺条件,制得载药毫微粒:平均粒径118.3 nm,分布范围90~130 nm,载药量16.9%,包封率72.7%,RSD 1.23%(n=5)。[结论]优化筛选后的处方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开发OM-PBCA-NP新剂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取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苦参中苦参碱的最佳工艺,采用响应面法(RSM)进行试验设计,以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和夹带剂用量为考察因素,以苦参碱萃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苦参碱萃取率的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夹带剂用量;获得的苦参碱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66℃、萃取压力32 MPa、萃取时间230 min、夹带剂用量为物料质量的3.5倍,在此条件下,苦参碱的萃取率为2.38%,与模型预测结果相符。说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测性较好,可为苦参中苦参碱的提取工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董传强  李国朝  吴传保  余盛禄  陈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10+9814-9810,9814
[目的]探索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锯末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以开发新型的可降解复合材料。[方法]以CMC为黏结剂,锯末为主要原料,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CMC/锯末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讨论了黏接剂用量、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黏接剂CMC含量40%,热压温度120℃,热压时间10 m in时,制备的CMC/锯末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最高,拉伸弹性模量也较大。[结论]用热压成型方法可以制备CMC含量为20%~50%的CMC/锯末复合材料;控制黏结剂含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等工艺参数可获得成型工艺性良好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空心微球的优化制备条件及其在尿素缓释肥生产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乳状液化学交联法制备PVA空心微球,通过FT-IR、SEM和TEM等技术对其组成、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探讨乳化剪切速率、交联反应温度和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空心微球形貌和粒径的影响;以得到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基础,通过包裹尿素制得PVA载肥微球,研究其对尿素的缓释作用。[结果]PVA空心微球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剪切速率6000 r/min、反应温度35℃和交联剂用量25 ml。PVA载肥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交联时间以3 h为宜。[结论]该研究为新型缓释肥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N2作保护气,用管式热解炉对新疆棉秆进行热解实验研究,确定液相产率最高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设计L9(34)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以液相产率为目标函数,分析讨论升温速率、热解温度、恒温时间、粒径对产率的影响.[结果]四个因素的显著性从主到次的顺序为:升温速率>热解温度>恒温时间>粒径,最佳工艺条件为:升温速率27℃/min、热解温度550℃C、恒温时间20 min、粒径10 mm >dp >1mm.[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棉秆热解所得生物质油的得率为49.7;.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高热膨胀系数差异的塑膜与装饰薄木高温热压复合卷曲问题,制备各项性能良好的塑膜增强柔性装饰薄木,提高珍贵木材利用率和增加产品附加值,采用凹凸模曲面成型工艺进行塑膜与薄木的热压复合,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为塑膜增强柔性装饰薄木工业化应用探索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以红栎为装饰薄木,等离子体改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为胶粘和增强材料,以塑膜增强薄木剥离强度和卷曲度为性能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凹凸模具曲面成型制备塑膜增强薄木的热压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塑膜与装饰薄木热压曲面成型制备塑膜增强柔性薄木,可显著缓解塑膜增强柔性薄木高温热压卷曲变形现象。2)凹凸模曲面成型制备塑膜增强柔性装饰薄木的较优工艺参数为热压压力0.8 MPa、温度125℃、保压时间210 s。3)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柔性装饰薄木,剥离强度达0.50 kN/m,横向抗拉强度达4.09 MPa,柔韧性可达钢棒直径4 mm,浸渍剥离性能达到国标I 类试验要求,表面平整度好。塑膜与装饰薄木热压曲面成型,可有效解决塑膜增强柔性薄木热压卷曲变形问题,保证后续饰面生产,为新型塑膜增强柔性薄木的制备和工业化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模拟草粉在环模孔中的成型过程,以制粒密度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挤出力、含水率及草分粒度L27(313)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草颗粒产品成型工艺的最优参数组合,即挤出力7kN、含水率16%、草粉粒度6mm.在此工艺条件下产出的颗粒密度最大,为1.240g/cm3.  相似文献   

10.
以苦参碱和磺基水杨酸为原料合成磺基水杨酸苦参碱,并优化合成工艺,磺基水杨酸苦参碱产品收率达94%,化学结构经TCL、IR、MS等确证。合成磺基水杨酸苦参碱工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樊爱萍  刘卫  吴荣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36-8338
[目的]优化微提取玫瑰花(Rosa rugosa Thunb)红色素的工艺。[方法]以云南高原食用玫瑰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提取工艺。[结果]微波提取玫瑰花色素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为560 W,提取时间为35 s,料液比为1∶5,提取溶剂为40%乙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玫瑰花红色素提取率达到81.6%,提取收率达到3.6%。[结论]微波提取技术可较好地提取玫瑰红色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压热法制备紫山药抗性淀粉的工艺.[方法]以紫山药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法制备紫山药抗性淀粉.以抗性淀粉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明确因素影响的重要性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试验表明,影响抗性淀粉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淀粉乳浓度>温度>pH>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为30%,温度为120℃,pH为7,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为12.92%.[结论]研究可为开发紫山药抗性淀粉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固体超强酸(ZT-1)为催化剂合成松香酯,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速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玉澜  张春艳 《南方农业学报》2012,44(6):1018-1021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枇杷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探讨微波功率(W)、乙醇浓度(%)、料液比(g∶mL)和提取时间(s)对枇杷叶黄酮类化物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微波辅助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深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125 W, 微波时间100 s, 料液比1∶10(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得到黄酮类化物含量为0.712%。【结论】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得率高,且提取时间短、乙醇用量少,是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固体超强酸(ZT-1)为催化剂合成松香酯。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速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鱼用三联口服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对大菱鲆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海水养殖中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疫苗接种方法,以药用淀粉、麦芽糊精,以及经0.5%甲醛灭活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emolyticus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鱼用三联口服疫苗,并用其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免疫,分别在免疫0、7、14、21、28 d时测定溶藻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特异性抗体,以1×109cfu/m L活菌(3种菌液比例为1∶1∶1)进行攻毒试验并计算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药用淀粉150 g、麦芽糊精50g、菌液60 m L、挤出速度200 r/min、滚圆时间60 s时,为比较成熟的三联口服疫苗制备工艺,用该疫苗免疫大菱鲆后,3种细菌的大菱鲆血清和后肠黏膜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免疫保护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对利福平明胶徼球的最佳工艺条件(包括表面活性剂类型、乳化剂浓度、乳化时间、乳化温度、搅拌速度、水油相比、明胶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span-80与tween-80以1∶3(质量比)的比例形成复配乳化剂,乳化剂浓度为3.5%,乳化时间为35min,乳化温度为65℃,搅拌速度为900r/min,水油相比为1∶20,明胶溶液浓度0.15g/ml.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陈皮黄酮滴丸成型工艺,以外观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等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冷凝液、复合基质比例、主药与复合基质质量比、滴距、滴速等对陈皮黄酮滴丸成型性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滴丸最佳成型工艺:选用PEG4000与PEG6000质量比为1∶2的复合基质,陈皮黄酮与复合基质的配比为1∶5(质量比),滴制温度90℃,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凝液,滴距10cm,滴速5~6滴·min-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陈皮黄酮滴丸成型性好,符合《中国药典》对滴丸的质量要求。该滴丸制备工艺稳定,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19.
 对西双版纳红木种子中胭脂树橙的含量、提取、晶体制备的工艺条件以及所制备产品的色价、纯度、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红木种子中胭脂树橙含量为1.2%;百克级提取工艺中选择乙酸乙酯作提取溶剂,料溶比1∶3,温度60℃,时间20min,搅拌提取3次,提取率为(85±1)%;结晶纯化工艺用乙醇作结晶溶剂,在5℃环境中静置3.5h,可得到UV含量98.3%,色价282.7的流动性胭脂树橙结晶性粉末,结晶收率90%,重结晶收率83.3%;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谱(1HNMR和13C-NMR)表征了胭脂树橙的化学结构,表明所确定的工艺条件制备的产品纯度较高且未同分异构化和热降解。  相似文献   

20.
李贵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53-19754
[目的]优选采用压力共沸精馏装置提取连钱草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连钱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表;考察影响挥发油收率的浸泡时间(A)、料液比(B)、提取时间(C)、NaCl浓度(D)4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结果]连钱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6 h,料液比1∶16(g/ml),提取时间4 h,NaCl浓度为0;在此条件下连钱草精油的得率为0.03%。[结论]该方法可靠、快捷,准确度高,可用于连钱草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