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旨在探究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多态性与黑色素沉积的相关性,以期为后期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选育乌度更深的武定鸡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通过测定300日龄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的血浆真黑色素、褐黑色素和碱溶性黑色素含量,分析了MC1R基因外显子的多态位点(SNPs)与黑色素的关系,并检测组织中MC1R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发现:武定鸡乌骨品系血浆中3种黑色素指标均高于非乌骨品系。在MC1R外显子区域检测到4个突变位点(T133C、T244C、G460A和C833A),除武定鸡非乌骨品系C833A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以外,其余位点均未偏离;武定鸡非乌骨品系G460A位点呈低度多态,其余突变位点均呈中度多态,其中T244C位点CC基因型和G460A位点AA基因型的真黑色素和碱溶性黑色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基因型,属于优势基因型。此外,武定鸡乌骨品系各组织中MC1R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乌骨品系,且各组织间的表达趋势为皮肤>肾脏>肝脏>心脏>肌胃>脾脏>腿肌>胸肌。本试验结果表明,MC1R基因T244C位点和G4...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了4个品种鸡(仙居鸡、白耳鸡、清远麻鸡和安卡鸡)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第2内含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4个品种鸡TLR4基因的第2内含子上均发现了G1894C的突变,共产生了AA、AB和BB 3种基因型,4个品种鸡该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70、0.597、0.583和0.588,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4个品种鸡G1894C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在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的分布差异均不显著(P>0.05);G1894C多态位点在仙居鸡与白耳鸡2个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TLR4不同SNPs位点对TLR4蛋白结构的影响及其在不同鸡种中的遗传变异,采用直接测序法发掘TLR4基因外显子中的SNPs,分析每个SNP位点对TL尺4蛋白结构的影响,并检测对蛋白结构影响较大的两位点在不同鸡种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7个鸡群中共发现了17个SNPs;C77T和G247A位点对TLR4蛋白功能影响较大;C77T位点在汶上芦花鸡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在其它4个地方鸡种和2个商业品种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其多态信息含量在寿光鸡最高;G247A位点在5个地方鸡种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而在两个商业品种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其多态信息含量在寿光鸡最低。本研究表明,TLR4基因C77T和G247A位点在7个鸡群中具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推测与该基因的功能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多基因家族在反刍动物中的分子进化关系及表达分析。本研究基于6个科53种反刍动物基因组,利用同源基因对反刍动物TLR1-10基因进行系统鉴定,分析其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结构、进化关系、选择压力(ω),并结合转录组数据明晰TLR基因在各组织的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反刍动物的TLR1-10均为单拷贝基因,按进化关系分为TLR1 (TLR1/6/10)、TLR2、TLR4、TLR3 (TLR3/5)、TLR7 (TLR7/8/9)亚家族。2)反刍动物10个TLR基因整体上经受了纯化选择作用(ω<1),但共有35个氨基酸位点受到强烈的正选择作用;牛科比鹿科具有更高的ω值和更高比例的正选择位点,非病毒性TLRs比病毒性TLRs具有更高的ω和更多的正选择位点,提示鹿科TLR以及病毒性的TLR受到较强的进化约束力。3)在绵羊中,10个TLRs基因在免疫组织中均有所表达,其中TLR2和TLR9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存在高度表达。结果提示,反刍动物TLRs基因家族在进化水平上是相对保守的,均受到强烈的纯化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筛选鸡TLR3、TLR4和TLR21基因中的功能性nsSNPs。利用SIFT、PolyPhen-2、PANTHER、PMut和PROVEAN五种软件方法分析引起的氨基酸替换nsSNPs是否可能影响基因的功能。进一步对三个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翻译后修饰位点及进化位点保守性的预测,使用easymodeller和SWISS-MODEL构建了其野生型及突变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并计算突变前后的RMSD。结果表明:TLR3的K240T、T767S、D849N,TLR4的F427V、K714R和TLR21的T455A、Y553H、L602P、W926S可能严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8):12-17
以中国地方三黄鸡(清远麻鸡和白耳鸡)的种母鸡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清平板凝集反应对鸡白痢沙门菌(Salmonella Pullorum,SP)天然感染情况进行评估,通过PCR-SSCP的方法筛查Toll样受体15(Toll-like receptor15,TLR15)基因在2个鸡种中的多态性,并对TLR1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鸡SP天然感染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清远麻鸡和白耳鸡的鸡SP感染率分别为37.50%和53.50%,清远麻鸡的SP感染率显著低于白耳鸡的SP感染率(P0.05);Ch TLR15基因的外显子区域检测到3个SNPs(G168A、C726T、A1166G),其中G168A和C726T为沉默突变,A1166G能引起编码氨基酸由赖氨酸(Lys)突变为精氨酸(Arg);C726T(P0.05)和A1166G(P0.01)在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C726T在白耳鸡的阴阳性感染鸡之间(P0.05)和两品种的阴性感染鸡之间(P0.01)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A1166G则在两品种的阴性或阳性感染鸡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均差异极显著(P0.01)。C736T多态位点基因型和品种分布在鸡白痢沙门菌自然感染率性状上存在着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结果表明:肉用型的中国地方鸡种对SP的抗性较强于蛋用型鸡种,TLR15的C726T多态位点可能与鸡的SP抗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磷脂酰肌醇-4-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2型α(phosphatidylinositol-4-phosphate 3-kinase,catalytic subunit type 2 alpha,PIK3C2A)基因在生物体中主要参与细胞代谢、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内蛋白质的转移,并与蛋白质合成以及肌肉质量有关。本研究分析宁海黄鸡和广西黄鸡2个国内优质地方鸡种PIK3C2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屠体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应用鸡高密度(600 K)SNP芯片对PIK3C2A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分析,在总共被检测出的42个SNPs中,有4个SNPs(rs312835349、rs13757033、rs16466818和rs317679804)位于PIK3C2A基因的外显子区域,且这4个SNPs共显示出3种基因型(AA、AB和BB),并呈现出中度多态性;在PIK3C2A基因内含子区域的38个SNPs中,发现宁海黄鸡的7个SNPs和广西黄鸡的6个SNPs分别与部分屠体性状显著相关(P0.05或P0.01),其中有3个SNPs为2个鸡品种共有(C939A、T6477C和A38680G),推测这3个SNPs可能是鸡标记辅助选种的潜在候选遗传标记。研究结果表明,PIK3C2A基因可能是影响鸡屠体性状的关键基因之一,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
载脂蛋白A1基因(APOA1)在动物体脂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鸡APOA1基因中具有潜在生物学作用的非同义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non-synonymou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s SNPs)位点,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开展鸡体脂性状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从db SNP数据库中提取APOA1基因12个ns SNPs,利用4种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SIFT、Poly Phen-2、SNAP和Ph D-SNP)预测其是否为功能性SNPs;使用I-Mutant3.0和MUpro软件分析突变位点氨基酸的稳定性,并对APOA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对比和位点保守性预测;最后使用SOPMA和SWISS-MODEL软件预测ns SNPs突变前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V179G(rs732849555)突变位点影响鸡APOA1蛋白质的结构,可能是影响鸡体脂性状的重要功能性SNPs。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宁夏地方品种鸡朝那鸡的黑色素皮质激素1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 MC1R)基因G274A和A427G多态位点与羽色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选择120日龄健康的朝那鸡150只(红羽、黑羽和白羽各50只)为试验对象,采用高分辨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 HRM)分析技术对朝那鸡MC1R基因G274A和A427G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检测,并且对基因型和羽色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朝那鸡群体MC1R基因G274A位点有GG、GA、AA三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个体数量最多,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86 7,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0),说明MC1R基因位点为G274A的朝那鸡群体选育潜力较高;A427G位点有AA、AG两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个体数量最多,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PIC为0.062 3,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说明MC1R基因位点为A427G的朝那鸡群体选育潜力较低;这两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基因序列针对外显子2和3设计2对引物,采用DNA池测序和PCR-SSCP技术,对鸡IGF1R基因的G26336A、C111014A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鸡的生产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26336A位点AA基因型个体56日龄体重显著低于BB基因型个体(P<0.05),AA和AB基因型个体在84日龄体重显著低于BB基因型个体(P<0.05)。C111014A位点CC、CD基因型个体初生重显著低于DD基因型(P<0.05),CC基因型个体在300日龄体重显著低于DD基因型(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IGF1R基因可能是影响鸡生长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相似文献   

11.
旨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鸡IGF2基因中具有潜在生物学功能的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non-synonymou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sSNPs)位点,为开展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鸡重要经济性状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从dbSNP数据库中检索出鸡IGF2基因的12个nsSNPs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SIFT、Polyphen-2、PhD-SNP和SNAP预测其中可能的功能性SNP;使用I-Mutant3.0和Mupro方法对突变位点的氨基酸稳定性进行分析;对鸡IGF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和进化位点保守性预测,并结合MutPred2预测突变可能造成的功能后果;最后使用Sopma预测IGF2野生型和突变型的蛋白质二级结构,运用I-TASSER构建它们的蛋白质三级结构。结果发现,rs740391349(E29G)、rs735633122(T30P)、rs739078786(L31P)、rs736255842(E35G)及rs736800980(V37G)这5个nsSNPs可能影响鸡IGF2的蛋白功能,且所有位点突变都会使IGF2蛋白稳定性降低。多序列比对及保守性分析显示,rs740391349(E29G)、rs735633122(T30P)和rs736255842(E35G)为高度保守并暴露的功能性残基,MutPred2与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rs735633122(T30P)和rs736255842(E35G)这两个位点上的突变都导致了α螺旋百分比下降。三级结构分析表明,rs735633122(T30P)和rs736255842(E35G)这2个nsSNPs均会导致IGF2的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综上所述,T30P和E35G位点突变严重影响鸡IGF2蛋白质的结构,可能是影响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重要功能性SNPs。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旨在研究α-半乳糖苷酶(GLA)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北京油鸡喙畸形性状之间的关系。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GL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该基因启动子的-524、-389、-242、-212 bp处,内含子6的4 494、4 505、4 552、4 691 bp处以及外显子7的4 815 bp处共发现9个突变位点。卡方检验显示,所有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群体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正常鸡所有位点为中度多态(0.25PIC0.5);喙畸形鸡中,C4494T、G4505A、C4691T 3个位点为低度多态(PIC0.25),其余位点为中度多态(0.25PIC0.5)。基因型差异比较发现,在外显子7的C4815T位点处,喙畸形鸡未发生突变,与正常鸡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在内含子6的A4552C位点处,正常鸡AA型频率较高,喙畸形鸡CC型频率较高,两者基因型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位点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GLA基因的多态性与喙畸形存在一定关联,C4815T和A4552C 2个位点的SNPs有望成为剔除喙畸形性状的潜在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我国地方鸡种TLR4基因的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特性,本研究采用PCR-SSCP及DNA测序方法,对我国12个地方品种鸡TLR4基因部分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鸡种TLR4基因的第二内含子上均发现了G1894C的突变.除了固始鸡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外,其他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12个鸡品种该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均属于高度多态,其中皖南三黄鸡该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最高,北京油鸡次之,文昌鸡最低;12个品种间的基因型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本研究表明,中国地方鸡种TLR4基因G1894C位点多态丰富,为深入开展鸡TLR4基因抗病育种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类富脯氨酸5(proline rich 5like,PRR5L)基因遗传变异对鸡脂肪性状及屠体性状的影响。以矮脚黄鸡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PRR5L基因全序列(登录号:XM_015287209.1)设计扩增引物,利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检测PRR5L基因的5′UTR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鸡脂肪性状及屠体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PRR5L基因5′UTR区域存在C480G、G514A和A579G3个多态位点,均表现出3种基因型。χ2适合性检验结果发现,群体在G514A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0.05);在C480G和A579G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基因型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脂肪性状方面,PRR5L基因3个多态位点各基因型间腹脂重、腹脂率和肌内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屠体性状方面,在G514A位点处AG与GG基因型的胸肌重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可推断PRR5L基因5′UTR的G514A位点可能是一个影响鸡胸肌生长发育的位点,但该位点能否作为标识鸡屠体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鸡IFIT5基因多态性,预测其蛋白质的结构并分析功能特征,采用PCR技术对IFIT5的CDS进行扩增,并结合多种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蛋白的理化性质及蛋白结构功能进行系统性预测分析。结果显示:通过PCR成功克隆了IFIT5外显子2的CDS区域,测序结果为1 411 bp;经分析得到完整的IFIT5 CDS区为1 440 bp,共编码479个氨基酸,测序比对结果准确。IFIT5蛋白为不稳定的、小分子的、非分泌型的亲水蛋白,且具有磷酸化和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结构域以TPR结构域为主。研究发现了12个SNP,其中SNP1(g.405 GA)和SNP9(g.1 124 GA)在原鸡为A,在家鸡中已固定为G;只有SNP8(g.110 8 AG)和SNP12(g.1 273 AG)位点具有中度多态性,其他位点是低度。12个SNP位点中存在4个nsSNP位点(D370N、Y375C、N402K和G425R)。其中D370N、Y375C和N402K位点被预测为有害性位点;并且D370N和N402K突变可能改变相关氨基酸的氢键数目和蛋白的高级结构,进而影响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这些nsSNP位点,特别是D370N和N402K可尝试作为鸡先天免疫的候选分子标记,为遗传资源的保护及抗病性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参考鸡Toll样受体2(TLR2)基因序列设计6对特异引物,采用PC R方法从鸭基因组中扩增得到鸭TLR2基因全序列。结果表明:克隆的鸭TLR2基因编码区全长2 382 bp,由1个开放阅读框组成,编码793个氨基酸,其中亮氨酸为14.2%,含有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属于I型跨膜受体,具有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R R)和Toll/IL-1R(TIR)同源区结构域;与鸡、人、猪、鼠和牛TLR2基因的同源性依次为80.0%、63.5%、61.4%、60.0%和58.4%,表明该基因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基因。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降解酶(Thyr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Degrading Enzyme,TRHDE)基因多态性与乌珠穆沁羊群体生长性状相关性,获得与生长相关的遗传标记,本研究以乌珠穆沁羊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OvineSNP 600K BeadChip对TRHDE基因rs412113254A>G、rs419271398A>C、rs430108666C>A、rs417938979G>A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突变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TRHDE基因4个突变位点在乌珠穆沁羊群体中均检测出3种基因型,且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rs412113254A>G位点在乌珠穆沁羊群体中属于低度多态(PIC<0.25),rs419271398A>C、rs430108666C>A、rs417938979G>A位点均属于中度多态(0.25G位点可显著影响乌珠穆沁羊4月龄体重和胸围,可显著影响6月龄体重、胸...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鸡GN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对乌骨鸡肤色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东乡绿壳蛋鸡样本,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方法,筛查肤色相关的GNAS突变位点;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DN3、MC1R、GNAS、ADCY3基因的表达量;本试验还对3个鸡种进行了突变检测。结果显示,在家鸡20号染色体的11 167 660碱基位置存在T/C突变,该T2270C突变点是GNAS基因启动子的关键位点。PCR产物经DraI酶切电泳后,CC纯合基因型出现一条342bp的条带;TC杂合基因型出现171和342bp两条带;TT隐性纯合基因型出现一条171bp的条带。3种基因型的肤色L值差异极显著(P0.01),CC基因型的L值最小,表现为肤色最深;TT基因型的L值最大,表现为肤色浅白。EDN3基因的表达量以CC基因型最高,TT基因型最低,3种基因型间差异极显著(P0.01)。MC1R、GNAS和ADCY3基因的表达量以CC基因型最高,但基因型间的表达差异均不显著(P0.05);GNAS与上游MC1R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相关性,而与下游ADCY3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相关(P0.01)。江山乌骨鸡、伊莎蛋鸡、东乡×伊莎测交组合鸡的突变分型结果符合理论值(P0.05)。本研究表明,鸡GNAS基因启动子T2270C突变与肤色性状强相关,突变检测可辅助用于乌骨鸡的肤色分型育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影响京海黄鸡生长性状的SNP标记,寻找影响生长性状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定制的SNP芯片,对396只京海黄鸡10个SNPs位点直接进行SNP分型,并与京海黄鸡12个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0个SNPs中,共检测到9个SNPs与京海黄鸡1个或多个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这其中有6个SNPs与2个以上的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另外3个SNPs(rs431883888,rs16432721和rs16434767)分别与8周龄体质量(BW8)、0~4周龄平均日增重以及2周龄体质量(BW2)显著相关(P0.05)。此外,rs15618356,rs15618356和rs15620544与很长一段时期内(2~16周龄)的生长性状相关(P0.05)。rs431883888,rs16438236,rs16432721和rs16434767对京海黄鸡早期生长性状(2~8周龄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rs14489341和rs13939265与京海黄鸡后期生长性状(8~16周龄体质量)显著相关(P0.05)。遗传学参数表明需要进一步对京海黄鸡进行选育来增加有利基因型的频率。在显著SNPs位点附近共找到8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大部分基因在鸡尚属首次报道,其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验证了之前鸡生长性状的GWAS结果,为京海黄鸡乃至地方鸡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类富脯氨酸5(proline rich 5 like,PRR5L)基因遗传变异对鸡脂肪性状及屠体性状的影响。以矮脚黄鸡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PRR5L基因全序列(登录号:XM_015287209.1)设计扩增引物,利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检测PRR5L基因的5'UTR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鸡脂肪性状及屠体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PRR5L基因5'UTR区域存在C480G、G514A和A579G 3个多态位点,均表现出3种基因型。χ2适合性检验结果发现,群体在G514A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 < 0.05);在C480G和A579G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 > 0.05)。基因型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脂肪性状方面,PRR5L基因3个多态位点各基因型间腹脂重、腹脂率和肌内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 > 0.05);在屠体性状方面,在G514A位点处AG与GG基因型的胸肌重差异显著(P < 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 > 0.05)。因此,可推断PRR5L基因5'UTR的G514A位点可能是一个影响鸡胸肌生长发育的位点,但该位点能否作为标识鸡屠体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