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测定不同化学杀菌剂对香蕉灰纹病的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3株香蕉灰纹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和12.5%氟环唑悬浮剂(SC)毒力最强,平均EC50值均小于1 mg/L;25%丙环唑乳油(EC)、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WG)、20%戊唑醇乳油(EC)和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SC)次之,平均EC50值在1~3 mg/L之间;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和24%腈苯唑悬浮剂(SC)毒力一般,平均EC50值在9~20 mg/L之间;40%百菌清悬浮剂(SC)毒力最弱,平均EC50值为46.572 4 mg/L。80%多菌灵WP、12.5%氟环唑SC、25%丙环唑EC、37%苯醚甲环唑WG、20%戊唑醇EC和50%甲基硫菌灵SC可有效抑制香蕉灰纹病菌菌丝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引起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并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从自然发病果实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菌株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针对病原菌采用6种不同杀菌剂对其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有效菌株中GC-1和GC-2可引发蒂腐病,将有效菌株的序列结果与 NCBI进行核酸 Blast 比对,GC-1和GC-2分别与木贼镰刀菌(Fusariam)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的同源性达99 %和100 %,结合GC-1和GC-2病原菌形态特征分析,明确引起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病原菌为木贼镰刀菌(Fusariam)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对木贼镰刀菌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8.2007 mg/L;其次是异菌脲、咪鲜胺、多菌灵、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Ec50分别为19.6431 mg/L、23.2454 mg/L、37.7505 mg/L、70.2533 mg/L和139.2179 mg/L。多菌灵对粉红螺旋聚孢霉效果最好,EC50值为7.8540 mg/L;其次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异菌脲和戊唑醇,其Ec50分别为14.3703 mg/L、28.1615 mg/L、100.7953 mg/L、126.3797 mg/L和135.9008 mg/L。因此,引起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的病原菌为木贼镰刀菌(Fusariam)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分别对木贼镰刀菌(Fusariam)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的田间药剂防治提供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柑橘轮斑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分离自重庆的WZ1菌株及分离自陕西的DS3菌株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9种药剂中25%咪鲜胺悬浮剂、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400g/L氟硅唑乳油、42%双胍.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个药剂对WZ1、DS3菌株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0.1mg/L;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g/L氟啶胺悬浮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等16种药剂的EC50<1mg/L,对WZ1、DS3菌株抑制作用强。WZ1菌株和DS3菌株对500g/L氟啶胺悬浮剂、10%抑霉唑水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可能存在抗药性差异。其中柑橘轮斑病菌DS3菌株β-tubulin基因第200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突变为酪氨酸可能导致该菌株对甲基硫菌灵和苯菌灵等苯并咪唑类药剂产生抗药性。本研究为柑橘轮斑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了药剂选择,为柑橘轮斑病抗性菌株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杀菌剂对草坪草病原菌毒力的作用测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杀菌剂对3种主要引起坪草病害的褐斑病菌、腐霉枯萎菌、夏季斑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烯唑醇、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咪鲜胺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值分别为0.078 3,5.968 4,7.181 2和11.386 8 mg/L,以烯唑醇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最高。烯唑醇、咪鲜胺、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对夏季斑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016 2,0.554 4,6.035 3,1 218.497 8 mg/L,以烯唑醇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其它3种杀菌剂。采用菌丝干重测定法测定了阿米西达、霜脲氰、霜克、咪鲜胺、代森锰锌对腐霉枯萎病菌的毒力,其EC50值依次为0.053 3,7.837 4,13.310 7,19.715 1,29.771 5 mg/L,以阿米西达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测定得到抑霉唑、吡唑·醚菌酯、啶菌噁唑、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5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的室内毒力值。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菌丝和孢子均有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两种测定方法EC50值均<1μg/ml的是咪鲜胺,葡萄灰霉病对咪鲜胺最敏感,可作为治疗和保护药剂在生产中使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法EC50值<1μg/ml的是啶菌噁唑和苯醚甲环唑,可作为葡萄灰霉病的治疗药剂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番石榴褐斑病菌分离和致病性的测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常用杀菌剂对番石榴褐斑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3599 mg/L;其次是45%咪鲜胺,EC50为2.9438 mg/L;再次是80%代森锰锌和75%百菌清, EC50分别为191.5667mg/L和 415.0018mg/L,80%克菌丹抑菌效果最弱,EC50为721.0244 mg/L。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95%苯醚甲环唑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026mg/L,95%咪酰胺次之,EC50为0.0075 mg/L;95%肟菌酯、95%醚菌酯、95%恶霉灵、96%戊唑醇、95%百菌清、 95%甲基硫菌灵、80%代森锰锌和10%多抗霉素毒力依次减弱,EC50分别为0.018124、0.058939、0.075695、5.8693、27.2789、50.3972、62.9007和169.0314 mg/L。  相似文献   

8.
高鹏  刘琳  刘昀鑫  魏江铭  李瑶  赵祥 《草业科学》2022,38(9):1737-1744
禾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ereale)引致的炭疽病是山西晋北地区燕麦(Avena sativa)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但目前尚未开展化学杀菌剂防治燕麦炭疽病的研究.为明确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对燕麦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本研究选取6类10种杀菌剂,使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液滴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丙环唑25%乳油、嘧菌酯25%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对禾谷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921、0.8774、0.1180和0.0029 mg·L?1;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嘧菌酯25%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对禾谷炭疽菌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浓度 ≥0.80 mg·L?1时,孢子萌发抑制率均为100%,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嘧菌酯25%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的EC50分别为0.1124、0.1184和0.0059 mg·L?1.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建议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在炭疽病发生前作为保护性杀菌剂使用,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嘧菌酯25%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25%悬浮剂作为保护和治疗性杀菌剂使用.此外,生产者应及时轮换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学杀菌剂防控病害,同时改善种植条件,引进和选育抗病品种,保证燕麦的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9.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桑椹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桑椹菌核病的药剂,用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进行了防治试验,在桑椹采摘前25 d停止用药。试验结果表明,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稀释药液的防治效果最好,校正防效达95.74%;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 000倍稀释药液的防治效果次之,校正防效为54.47%;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药液的防治效果较差,校正防效只有16.01%;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药液的防治效果最差,校正防效仅为11.19%。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明确在广西崇左市油梨种植基地发现的一种叶斑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以及该病害的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该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及防治杀菌剂的室内筛选。【结果】该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嘴突脐蠕孢(Exserohilum rostratum),该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pH为7,黑暗条件有利于该菌的生长。参试的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百菌清悬浮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和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对嘴突脐蠕孢均有抑制效果,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和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对该菌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其EC50分别为0.0163mg/L、0.0420mg/L、0.1109mg/L。  相似文献   

11.
针对保护地辣椒多发、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的4种真菌病害,开发高效安全的生物农药新资源。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微量稀释法、种子萌发和温室盆栽防效等试验,研究了黄帚橐吾有机溶剂提取物对保护地辣椒4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及其所引发病害的防控效果以及对被保护植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黄帚橐吾有机溶剂提取物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均有显著的抑制活性,抑制活性强度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对各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的EC50分别为11.93、51.25、19.93、13.84 g·L-1, 对其孢子萌发抑制率的EC50分别为15.05、55.26、57.86、16.50 g·L-1,最小抑菌浓度为0.83~1.75 g·L-1,最小杀菌浓度为2.50~11.67 g·L-1。对4种病原真菌引发的辣椒灰霉病、枯萎病、根腐病和疫病防治效果较好,100倍稀释液的预防效果均可达75%以上,治疗效果也可达70%左右,与相应常用化学农药防效相当。但是其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大于20.00 g·L-1时,种子萌发抑制率大于52.27%,幼苗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均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证明黄帚橐吾有机溶剂提取物能有效防控保护地辣椒多发性真菌病害的危害,是一种广谱生物杀菌剂优质资源,合理应用将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生物源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苹果霉心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以及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WP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苹果霉心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均有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0.60mg/L、1.84mg/L和1.18mg/L,1%蛇床子素EW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抑制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1.52 mg/L和2.65 mg/L,0.3%苦参碱AS只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EC50值为1.0mg/L。因此,3%中生菌素WP、1%蛇床子素EW和0.3%苦参碱AS可作为后续田间药效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3.
嘉峪关市洋葱基盘腐烂病病原鉴定及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嘉峪关市洋葱基盘腐烂病害的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群,对4个采样区洋葱基盘腐烂病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为尖镰孢菌、茄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其中尖镰孢菌为优势种。室内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镰孢菌均可引起洋葱基盘腐烂病,其中尖镰孢菌的致病性最强,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84.4%和65.3,极显著高于(P<0.01)其他2种菌。为筛选化学防治有效的杀菌剂,采用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在室内测定了多菌灵、百菌清、恶霉福和施菌克4种药剂对以上3种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3种镰孢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00 μg/L的施菌克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抑菌圈法,对10种杀细菌剂在火龙果茎腐病病原上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53.8%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剂(杜邦TM)、45%代森铵水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火龙果茎腐病病原均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45%代森铵水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达到78.88%和71.42%,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2.380 2.477x,y=2.896 1.146x,EC50分别为0.4929,0.0240。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效果次之,抑制率达到66.67%,直线回归方程为y=1.020 1.040x,EC50值为2.5686。这3种药剂可作为火龙果茎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5.
苜蓿根腐病对苜蓿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引起根腐病病原真菌的种类,本文对从陕西省定边县牧草草场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得到的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EF-1α序列分析鉴定及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中的分离、纯化得到的单菌落形态学观察及显微镜下菌丝、孢子的观察,该病原菌属于引起苜蓿根腐病的镰刀菌属(Fusarium);用CTAB法提取病原菌基因组DNA,并对EF-1α序列进行PCR扩增、回收纯化、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与Genbank已知近缘种属亲缘关系,结果显示与锐顶镰刀菌(F. acuminatum)亲缘关系最近,可信度达99%;最后通过根部接种试验,接种苜蓿根部发病症状与田间根腐病发病症状一致,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研究的引起紫花苜蓿根腐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属锐顶镰刀菌(F. acuminatum)。  相似文献   

16.
以番茄灰霉菌、番茄早疫菌、黄瓜黑星菌、黄瓜枯萎菌、茄立枯丝核菌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不同溶剂、不同方法获得的提取液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连续回流提取法和冷浸法为其适宜的提取方法,甲醇则为最适提取溶剂。在孢子萌发法试验中,骆驼蓬提取物(提取方法为冷浸法,提取溶剂为甲醇)对番茄灰霉菌、黄瓜枯萎菌、番茄早疫菌、黄瓜黑星菌等4种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0.060、0.199、0.105、0.223g/mL。在黄瓜子叶法测定中,处理36h后,骆驼蓬甲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菌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EC50分别为1.495和1.557g/mL。  相似文献   

17.
苜蓿根腐病对苜蓿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引起根腐病病原真菌的种类,本文对从陕西省定边县牧草草场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得到的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EF-1α序列分析鉴定及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中的分离、纯化得到的单菌落形态学观察及显微镜下菌丝、孢子的观察,该病原菌属于引起苜蓿根腐病的镰刀菌属(Fusarium);用CTAB法提取病原菌基因组DNA,并对EF-1α序列进行PCR扩增、回收纯化、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与Genbank已知近缘种属亲缘关系,结果显示与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亲缘关系最近,可信度达99%;最后通过根部接种试验,接种苜蓿根部发病症状与田间根腐病发病症状一致,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研究的引起紫花苜蓿根腐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属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  相似文献   

18.
采用7种药剂对引起白菜型冬油菜根腐病的半裸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苯甲·丙环唑、十三吗啉、苯醚甲环唑、恶霉灵4种药剂对半裸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的EC50均较小,毒力较强,对半裸镰刀菌的EC50分别为0.15、15.67、22.61、67.45μg/mL,对尖孢镰刀菌的EC50分别为2.11、11.78、8.56、62.41μg/mL。采用7种药剂对冬油菜种子拌种,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苯甲·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十三吗啉、恶霉灵4种供试药剂对半裸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的防效显著高于其他3种药剂,平均防效达60%。  相似文献   

19.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甘肃张掖、酒泉2市采集苜蓿Medicago sativa根腐病样品15份,按照柯赫证病律对其进行病原物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发病部位分离到的菌株以镰孢霉Fusarium spp.占优势,经致病性测定和接种试验证明,腐皮镰孢霉F.solani致病性最强,接种后病株率达60%以上;其次是尖孢镰孢霉F.oxysporum和串珠镰孢霉F.moniliforme,致病性弱,发病株率为16.7%~23.3%;腐皮镰孢霉与尖孢镰孢霉或串珠镰霉混合接种,发病率均高于单独接种的发病率,而病株上获得的其他分离物均无致病性.研究证明苜蓿根腐病是以腐皮镰孢霉为主要病原,并与尖孢镰孢霉和串珠镰孢霉复合侵染导致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