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超声波提取法和液液分配萃取法制备连钱草萃取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连钱草萃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连钱草的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棉花立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氯仿萃取物对棉花立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619 3mg/mL。石油醚萃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0.837 3、3.517 8、1.496 0、2.3517mg/mL,氯仿萃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0.619 3、4.458 6、1.689 8、1.556 3mg/mL。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肉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活性部位的抑菌机理,以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萃取物对水稻恶苗病菌、黄瓜枯萎病病菌、稻瘟病病菌、白菜黑斑病病菌、番茄早疫病病菌的抑菌活性,并用抑菌活性较高的石油醚萃取物对水稻恶苗病病菌的毒力进行测定,观测其对菌丝生长形态、细胞膜透性和物质合成与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3种萃取物和水相萃余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活性。其中石油醚萃取物对5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对水稻恶苗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为51.84%;其对水稻恶苗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7.92 mg/mL和15.21 mg/mL。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石油醚萃取物处理后的水稻恶苗病病菌菌丝发生畸形、皱缩现象;并且随着质量浓度增加,菌丝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而菌丝体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在对从除虫菊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系统筛选的基础上,对其中活性较高的Y2菌株进行了初步的鉴定和活性物质的分离。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镰孢属真菌Fusarium sp.,其发酵液粗提物高抑菌活性馏分集中在丙酮、乙酸乙酯等中等极性馏分段。Y2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等6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80.41% ~93.26%之间,其5倍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80%。活体生测结果表明,该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效果大于50%,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黄粉虫抗菌肽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适宜诱导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饥饿后黄粉虫幼虫通过饲细菌、针刺饲真菌或放线菌法产生诱导免疫反应;研磨、冷冻离心法获得抗菌肽提取物.采用抑菌圈法测定其对24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统计分析抑菌活性处于前3名处理的频次.结果表明,初步得到了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黄粉虫抗菌肽适宜诱导处理.诱导处理方法对开发包括黄粉虫在内的昆虫抗菌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AB-6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其对1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能力,通过硫酸铵沉淀法、酸沉淀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HAB-6菌株的活性物质,并检测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HAB-6菌株对17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抑制率可达45.48%~72.20%;不同提取方法中仅正丁醇粗提物有抑菌活性,在5 mg/m L浓度下抑菌圈直径达21.49 mm;正丁醇粗提物经紫外线照射120 min后,抑菌活性为对照的78%,而经100℃高温处理后抑菌活性仍为对照的91%,表明HAB-6菌株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不耐强酸强碱,其适宜的p H为5.0~9.0。正丁醇粗提物可抑制芒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能有效抑制芒果炭疽病菌对芒果果实的侵染。表明HAB-6菌株抑菌谱广,其正丁醇提取物具较强的抑菌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香蕉炭疽病拮抗菌Bs6602的诱变选育及防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拮抗菌对香蕉炭疽病的抑菌活性,本研究采用紫外线-亚硝酸钠复合诱变的方法对枯草芽胞杆菌Bs6602菌株进行诱变。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诱变条件为在距离20 W紫外灯50cm下照射15s,然后经300mmol/L NaNO2诱变处理60min。经过2次复合诱变,最终得到1株抑菌活性最强的6B8-5菌株,其抑菌活性比出发菌株提高83.80%。咪鲜胺对突变株6B8-5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0.83μg/mL。连续转接7代,突变株6B8-5的抑菌活性无明显降低。6B8-5菌株的抑菌谱测试结果表明,其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多主棒孢霉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达66.39mm。对香蕉炭疽病防治的试验结果表明,香蕉贮藏15d后,6B8-5菌株的防效明显高于出发菌株,为63.94%;6B8-5菌株与43 200倍咪鲜胺稀释液混用后,其防效最高达70.27%,与咪鲜胺1 350倍稀释液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Chang)甲醇粗提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当含药培养基中羌活甲醇粗提物的浓度为1.0 mg/m L时,其对苹果腐烂病病菌与葡萄白腐病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抑制率均大于75%。进一步采用系统溶剂法对羌活甲醇粗提物进行萃取,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较好,表明羌活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中低极性化合物。当含药培养基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浓度为1.0 mg/m L时,其对苹果腐烂病病菌与葡萄白腐病病菌的抑制率均大于90%,EC50分别为0.22 mg/m L与0.26 mg/m L。  相似文献   

8.
马莉  屈欢  郭震  王军节  张琇 《农药学学报》2023,25(2):377-387
植物病原真菌是导致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发低毒高效的抑菌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百里香植株茎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2-63菌株,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塞缪尔斯木霉Trichoderma samuelsii。平板拮抗活性表明:T. samuelsii 2-63菌株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均达70.0%以上,其中对枸杞黑霉病菌Alternaia alternata拮抗活性最高可达87.1%;平板共培养试验表明:T. samuelsii 2-63菌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也表现出对病原菌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在31.0%~68.5%;但T. samuelsii 2-63菌株液体发酵液和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较低。抑菌活性结果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 samuelsii 2-63菌株抑菌活性的关键成分为VOCs,其主要组分为6-戊基-2H-吡喃-2-酮(6-PP)。探索性试验表明:固体发酵条件下,大米培养基比大麦培养基更利于6-PP的产生,最大产量为38.6 mg/mL;浅层液体培养条件下,6-PP随着培养时间的增...  相似文献   

9.
采用滤纸片法对云南地区分离并鉴定到的15株木霉进行2株病原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株植物病原真菌(小麦全蚀、番茄早疫、稻疫)抗菌活性筛选。获得可抑制5种病原菌(广谱)的木霉7株。抑菌圈直径范围在0.7~2.8 cm。其中哈茨木霉8917提取物对3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霉10176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霉10174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强。同时,将15株供试木霉与3株病原真菌进行对峙培养,结果显示:对番茄早疫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霉8722和深绿木霉8956,对小麦全蚀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霉8722和康氏木霉8701,深绿木霉8686对稻疫菌的抑制率最高。哈茨木霉在滤纸片法活性筛选中相对其他木霉抑菌活性较好,但在对峙培养活性筛选中其抑菌活性最弱。  相似文献   

10.
发光杆菌NJ菌株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发光杆菌NJ菌株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细菌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其中对甘蓝黑斑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猝倒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对该菌的发酵条件研究表明,该菌在种龄为24 h、接种量在4%~6%条件下,在TSY培养液中72 h即可获得较高的抑菌活性。而装瓶量为10~50 mL/100 mL锥形瓶,转速为120~200 r/min对菌的活性影响不大。不同温度处理发酵液,其抑菌活性发生变化,其中经60℃处理10 min后,抑菌活性降低约50%,说明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成分可能有多种。  相似文献   

11.
利用目前主流三唑类杀菌剂之一的己唑醇与醋酸铜复配合成己唑醇铜配合物,通过抑菌活性以及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研究评价新型已唑醇铜配合物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己唑醇铜配合物对酵母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配体己唑醇,其中浓度为0.05 mmol·L-1配合物的抑菌圈直径是相当浓度己唑醇的1.48倍;同时配合物能够降低植物株高、增加根冠比,提高植物SOD和POD酶活,促进GSH和可溶性蛋白合成,0.03mmol· L-1配合物处理相比对照SOD活性增加了24.65%,POD活性增加了61.06%,GSH含量增加了30.41%,叶绿素含量增加了59.04%;抑制MDA积累,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其抗氧化特性也优于己唑醇配体.  相似文献   

12.
以苹果腐烂病菌、棉花立枯病菌为试验对象,采用生长速率法对55种中草药的乙醇、丙酮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多数供试中草药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苦参、桑白皮的乙醇、丙酮提取物表现出了强烈的抑菌活性,对供试的2种真菌抑制率都在85%以上,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芒果采后潜伏真菌活化与几丁酶、β-1,3-葡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芒果采后潜伏病原真菌活化与果实的生理状况有关。几丁酶、β-1,3-葡聚糖酶随着果实的后熟进程或病理过程的发展,活性逐渐提高,但果实出现明显病害症状时活性下降。两种酶的活性下降,可能是由潜伏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所抑制,其抑制因子不能被丙酮所沉淀。果实内几丁质含量的高低与真菌侵染的情况及果实组织染病率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土壤来源的黄柄曲霉ASD次生代谢产物中的抑菌物质及其生物活性,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ASD发酵液的二氯甲烷粗提物进行纯化,运用核磁共振及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文献报道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验证鉴定结果;采用含药稀释平板法及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对辣椒疫霉菌、大斑凸脐蠕孢菌和禾生刺盘孢菌等9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ASD发酵液中分离获得已知活性抑菌物质为sulochrin和4,5-二甲基间苯二酚。其中,sulochrin对辣椒疫霉菌、大斑凸脐蠕孢菌和禾生刺盘孢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4,5-二甲基间苯二酚只对辣椒疫霉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两者对灰葡萄孢菌、玉蜀黍尾孢菌和新月弯孢菌等6株致菌抑菌效果不明显或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辛菌胺对15种植物病原菌的离体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吸光度法测定了辛菌胺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和5种植物病原细菌的离体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辛菌胺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其中在真菌方面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N4.3180μg/mL,对其他几种真菌的活性相对较低,但EC∞均〈100μg/mL;辛菌胺对细菌均表现出较高的抑制活性,其中对棉花角斑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为0.1749μg/mL,对另外4种细菌的EC50值也均〈5μg/mL。  相似文献   

16.
茜草等25种中药材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赡光  杜丰玉 《植物保护》2015,41(4):111-116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柑橘炭疽病菌与白菜黑斑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25种中药材甲醇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mg/mL时,大部分中药材的甲醇粗提物对至少一种植物病原真菌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知母、青蒿、细辛与白鲜皮对3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5%,而茜草与姜黄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广泛的抑菌谱。进一步采用系统溶剂法得到的茜草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水饱和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明显优于石油醚及乙酸乙酯相,表明茜草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中等及大极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柑橘炭疽病菌与白菜黑斑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25种中药材甲醇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 mg/mL 时,大部分中药材的甲醇粗提物对至少一种植物病原真菌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知母、青蒿、细辛与白鲜皮对3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5%,而茜草与姜黄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广泛的抑菌谱。进一步采用系统溶剂法得到的茜草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水饱和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明显优于石油醚及乙酸乙酯相,表明茜草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中等及大极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一株产几丁质酶、抑真菌的侧孢芽孢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524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一株几丁质酶活力高的侧孢芽孢杆菌1.864菌株。研究表明该菌对小麦赤霉菌等6种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几丁质酶抑制剂以及酶活力变化对抑制真菌活性的相关研究,初步认为该菌株的抑菌物质为几丁质酶。生物测定表明1.864的几丁质酶粗酶对蚊幼具有较高的活性,同时对Bt制剂杀虫活性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植物精油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8种植物精油,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精油对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黄色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驱虫斑鸠菊精油无抑菌活性,其他7种植物精油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香青兰和椒蒿精油的活性最强,在体积浓度为0.5 µL/mL时,香青兰精油对尖孢镰刀菌、黄色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在95%以上,椒蒿精油对4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在70%以上。在体积浓度为0.05 µL/mL时,椒蒿精油对4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在50%以上,香青兰精油对尖孢镰刀菌、黄色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在35%以上。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技术对椒蒿精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a,a-二甲基-1,4-二氧-2-奈乙醛的相对含量最高,占比72.17%。本研究可为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绿色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伞形花内酯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伞形花内酯对桃褐腐病菌、棉花红腐病菌、草莓灰霉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探究其对前两种病菌的抑菌机理。[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伞形花内酯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和孢子萌发率;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伞形花内酯对前两种病原菌超微结构的破坏。[结果]伞形花内酯对前两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它们的MIC为250μg/mL和500μg/mL。后两种植物病原菌的MIC分别为1 000、2 000μg/mL。在伞形花内酯的作用下,菌丝外观出现变形、内容物外溢。菌丝内部出现空腔,细胞器降解,胞质凝集、出现流失,细胞结构遭到破坏,致使细胞死亡。[结论]伞形花内酯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具有作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