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流点法和Zeta电势对嘧菌酯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进行筛选,利用黏度法确定了润湿分散剂的最佳用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嘧菌酯悬浮剂热贮(54±2.0)℃14d后平均粒径变化、悬浮率、黏度等物化性能,确定了嘧菌酯250g/L悬浮剂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该产品热贮14d后,悬浮率93%以上,分解率5%,三倍硬水悬浮率≥85%,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流点法对润湿分散剂进行初选,通过绘制粘度曲线确定各助剂较佳含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体系颗粒平均粒径的增长为主要测量指标,结合热贮(54±2)℃,14d分层率、悬浮率等指标对比验证,对吡虫啉水悬浮剂的较佳配方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了吡虫啉480g/L悬浮剂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该产品热贮分解率〈5%,悬浮率93.7%以上,悬浮体系颗粒平均粒径(Dav=1.73μm)无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以水为介质的环保型新制剂三氯均二苯脲20%悬浮剂,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及乳化剂品种的筛选,考察了配制的悬浮剂各种控制项目指标以及低温、热贮性能并确定了最佳配方:三氯均二苯脲20%,亚甲基二奈磺酸钠盐2%,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1%,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3%,黄原胶0.5%,硅酸镁铝1%,乙二醇5%,有机硅消泡剂0.1%,水67%。结果表明,该悬浮剂分解率低,质量稳定,悬浮率高,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和防冻剂等助剂的筛选,确定了氟虫脲5%悬浮剂的优化配方:氟虫脲5%原药,2.0%润湿分散剂GY-D08:W10(2:1),2.5%增稠剂(自制),5.0%尿素,0.05%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足至100%。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方制备的悬浮剂其悬浮率在90%以上,热贮分解率5%,其他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氰·莠水悬浮剂配方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流点法初步选定氰·莠(氰草津·莠去津)水悬浮剂润湿分散剂组份,通过分散剂含量与粘度曲线确定其较佳用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常温贮存分层率和悬浮率为指标对润湿分散剂、粘度调节剂组份及其配比进行优选,确定了较佳配方并进行了贮存稳定性和除草效果验证。该方法提高了筛选配方的科学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苯醚甲环唑·多菌灵20%悬浮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的配方筛选,得到苯醚甲环唑.多菌灵20%悬浮剂的最佳制剂配方为:苯醚甲环唑10.0%,多菌灵10.0%,分散剂MF 2.0%,分散剂NNO 0.5%,HY-21.5%,农乳500#1.0%,黄原胶0.15%,乙二醇4.0%,消泡剂0.5%,水70.35%,该悬浮剂悬浮率≥90%,分散性良好,热贮稳定性合格。  相似文献   

7.
将均匀设计和响应面法联用,优化了30%噻虫胺悬浮剂配方。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回归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润湿分散剂和黏度调节剂对制剂热贮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回归方法拟合热贮析水率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11和0.9999,可用于预测热贮析水率。经验证,对热贮析水率的预测配方均为优化配方,样品的热贮析水率均低于5%,热贮前后样品的悬浮率均高于92%。两种回归方法中,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对热贮析水率的预测性更好,相对标准偏差仅为-4.85%。所得最优配方(均为质量分数)为:3% T2700(聚羧酸盐类润湿分散剂)、0.4% NR1602(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0.22%黄原胶和2%硅酸镁铝,此时热贮析水率最小为2.27%±0.08%,热贮前后制剂的悬浮率分别为92.51%±0.25%和92.02%±0.46%,热贮后未发现絮凝、结块或结底现象,而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结合响应面结果,适当降低T2700用量后,样品的热贮析水率仍低于5%,且其他性能均合格。可见,均匀设计和响应面法联用对悬浮剂配方进行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以水为介质的环保型新制剂多素.除虫脲15%悬浮剂,通过对分散剂及润湿分散剂品种的筛选,考察了配制的悬浮剂各种控制项目指标以及低温、热贮性能,并确定了最佳配方:多杀霉素2.5%,除虫脲12.5%,NNO 2%,SOPAS-270 1.5%,HT-20002.5%,黄原胶0.1%,CMC 0.5%,乙二醇5%,防腐剂0.3%,有机硅消泡剂0.08%,自来水补足至100%。结果表明,该悬浮剂配方质量稳定,分解率低,悬浮率高,使用安全,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和防腐剂等助剂的筛选,最终确定了50%噻嗪酮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噻嗪酮原药50%、分散剂SD-06为2.0%、润湿剂SR-08为1.0%、乙二醇4.0%、黄原胶2.0%、硅酸镁铝0.5%、苯甲酸钠0.2%、有机硅消泡剂AFE-31680.2%、去离子水补足。实验结果表明:该配方制备的悬浮剂平均粒径4μm,悬浮率95%以上,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代森锰锌35%水悬浮剂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流点法缩小润湿分散剂的选择范围,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等助剂的品种及用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的复配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原药35%、润湿分散剂8.5%、增稠剂0.25%、防冻剂4%,消泡剂1%、稳定剂1.5%,去离子水补至100%。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和pH调节剂等助剂的筛选,最终确定了40%硝磺草酮悬浮剂的最佳配方:硝磺草酮原药40.0%、SD-813为2.0%、SD-208为3.0%、乙二醇4.0%、硅酸镁铝1.0%、黄原胶5.0%、柠檬酸2.0%、AFE-3168 0.2%、去离子水补足。实验结果表明:该配方制备的悬浮剂平均粒径4μ,悬浮率95%以上,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和防冻剂等助剂的筛选,最终确定了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的最佳配方:丁香菌酯原药10. 4%、戊唑醇原药31%、SD-208为6%、乙二醇4%、黄原胶7%、有机硅消泡剂1%、去离子水补足。结果表明:该配方制备的悬浮剂平均粒径3μm,悬浮率95%以上,其它各性能指标也均达到悬浮剂的要求。并通过悬浮剂的Zeta电位值说明了体系具有优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种衣剂加工及实验理论依据,并采用优化组合法对湿润分散剂的复配体系及其它助剂进行了筛选,对毒死蜱.多菌灵.咪鲜胺20%悬浮种衣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简述了该剂型的特点、配方选择和贮存稳定性,并确定了较佳配方组成、配制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悬浮率90%以上,热贮(54℃±2℃,14d)分解率合格,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种衣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流点法初步选定润湿分散剂组分,以贮存[(54±2)℃,14d]稳定性和悬浮率为指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及其配比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甲基硫菌灵600克/升悬浮剂的最佳配方为:甲基硫菌灵600g/L,润湿分散剂30g/L,防冻剂30g/L,密度调节剂50g/L,消泡剂2g/L,黄原酸胶1g/L,水补足1 000g/L。  相似文献   

15.
对嘧菌酯·氰霜唑30%水悬浮剂的助剂进行配方筛选,确定配方组成为嘧菌酯21%、氰霜唑11%、THB-3 1%,THB-4 4%、乙二醇5%、苯甲酸钠0.1%、黄原胶0.1%、硅酸镁铝1%、AF-9903 0.3%,水补至100%。对该制剂的性能指标悬浮率,自发分散性,持久起泡性,热贮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评估,结果证明该制剂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水悬浮剂的标准要求,并且药效显著、用量低、无药害、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6.
20%印楝素水分散粒剂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乳化剂、黏结剂等助剂的筛选,确定了20%印楝素水分散粒剂的最佳配方(以质量分数计)为: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为40%的印楝素干粉50%,润湿剂拉开粉3%,分散剂萘磺酸甲醛缩合物(NNO)为5%,崩解剂硫酸铵为4%,乳化剂0201B为5%,黏结剂聚乙烯醇0.1%,填料为白炭黑。进一步确定了该制剂的配制方法及生产工艺,测定了产品的性能。结果表明,该产品分散性好,悬浮率大于90%,润湿时间小于20 s,崩解时间小于2 min,(54±2)℃、14 d后的热贮分解率小于5%,各项指标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325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的助剂进行筛选,采用正交设计法,确定最佳配方为苯醚甲环唑11.3%、嘧菌酯17.8%、SD-811 1.0%、SD-206 1.0%、乙二醇4.0%、黄原胶0.2%、硅酸镁铝1%、AFE-1410 0.2%、苯甲酸钠0.1%、水补足。对该制剂的悬浮率、分散性、热贮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制剂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剂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20%茚虫威悬浮剂的热贮物理稳定性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茚虫威悬浮剂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粒径(D50)、zeta电位及稳定性指数(Turbiscan Stability Index ,TSI)与悬浮剂热贮后物理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可快速预测悬浮剂热贮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热贮过程中D50、zeta电位绝对值的变化与热贮后的析水率无相关性,与悬浮率的变化存在定性关系,但无定量关系;用稳定性分析仪在54 ℃恒温下短时间扫描的结果显示,TSI能与稳定动力学曲线一起较好地预测悬浮剂热贮前后的外观变化及析水情况,悬浮剂在热贮后发生絮凝与析水之间存在临界Delta BS曲线,TSI(54 ℃,1~5 h)与热贮前后悬浮率的差值呈线性相关。因此,短时间内由D50和zeta电位的变化不能预测悬浮剂的热贮物理稳定性,而利用悬浮剂在54 ℃下短时间内TSI的测试值能快速准确地预测悬浮剂热贮后的物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二硫氰基甲烷悬浮剂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湿法加工工艺制备10%二硫氰基甲烷悬浮剂.用流点法、黏度法选择了适合于该体系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与悬浮剂黏度的关系,研究木质素磺酸钠盐3A、农乳700号、烷基萘磺酸缩聚物钠盐M和N复配对二硫氰基甲烷悬浮剂稳定性的影响.对表面活性剂、增稠剂等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最优配方.通过稳定性试验表明,二硫氰基甲烷悬浮剂悬浮率大于90%,离心稳定性及热贮稳定性均为优,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新型梳型含氟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硝磺草酮悬浮剂开发中的应用,分别以该类表面活性剂 b1 和 b9 为分散剂,以商品化分散剂YUS-FS3000为对照,分别制备了25%硝磺草酮悬浮剂,并测定了其悬浮率、粒径、入水分散性和稳定性等理化性质,室内除草活性,以及分散剂 b1 的添加量对以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 b1 和 b9 为分散剂制备的硝磺草酮悬浮剂,在热贮、低温和冷冻3种条件下分别贮存14 d,其有效成分含量在25.52%~26.98%之间,3种条件下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均为合格;同时,在3种贮存条件下的悬浮率均高于98.0%,且以 b1 为分散剂时,其分散性和稳定性优于以YUS-FS3000为分散剂;即使 b1 的添加量 (质量分数) 为2%时,在3种条件下分别贮存14 d,其有效成分含量在25.62%~26.01%之间,同时其悬浮率高于99.0%。3种25%硝磺草酮悬浮剂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GR50值 (使杂草生物量降低50%的除草剂剂量) 分别为有效成分29.03 (YUS-FS3000)、15.70 ( b1 ) 和10.19 ( b9 ) 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