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置两个试验地 ,对马尾松、湿地松采脂使用松树增脂剂 ,经过及时的测产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得知松树增脂剂对马尾松、湿地松采脂增产效果都比较明显 ,湿地松比马尾松的增产优势更突出。  相似文献   

2.
湿地松增脂剂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本底产量研究法对2种不同割面负荷率的湿地松采脂树使用增脂剂的对比试验;在40%的标准割面负荷率下使用增脂剂的增产效果明显,达20%以上,同时对生长的影响也最小。从直径连年生长量来看,40%割面负经且使用增脂剂的采脂树为最大,而60%割面负荷率不使用增脂剂的采脂树最小,其余居中。这些结果为指导松脂生产和科学增脂剂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松树钻孔法采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最主要的采脂树种马尾松、湿地松进行钻孔法采脂试验,探索了不同钻孔工艺和受脂方法对产脂量的影响以及钻孔法采脂对松树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钻孔用溶脂剂处理对延长其流脂时间和提高产脂量无明显效果;湿地松采用钻孔法采脂,产脂量除受树径大小影响外,还与孔径大小、钻孔方法、受脂方法等钻孔工艺条件有关,其影响程度孔径大小>钻孔方法>受脂方法;就单株采脂树的年产脂量而言,湿地松钻孔法采脂比常法采脂低,但钻孔法采脂可间隔20~30 d钻一次孔,对提高采脂劳动生产率有一定作用;钻孔法采脂对松树生长的影响比常法采脂小得多,有利于松树在采脂期间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松树增脂剂应用于湿地松的研究表明:施用松树增脂剂后,湿地松平均增脂率达26.97%,投入产出比为1:15.9,在正常情况下,每次施药的增脂效果随着全年施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同龄林中,林木个体越大,增脂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国外松采脂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年生松类林木的采脂试验表明,湿地松的松脂产量为马尾松的2.47倍,大炬松为马尾松的1.22倍。通过施用增脂剂,湿地松增加松脂产量37.8%,火炬松增加44.4%,马尾松增加23.5%。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乙烯利采脂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结果表明,乙烯利化学采脂,湿地松幼龄林单株产脂3.66kg,比常法采脂提高23.23%,中龄林单株产脂7.20kg,比常法采脂提高27.43%。对松脂及其产品的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强度采脂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脂试验,研究不同采脂强度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脂对马尾松中龄林的生长有影响,随着采脂强度的提高,对其生长的影响越大.不同采脂强度对胸径年生长量与材积年生长量的影响较大,对树高年生长量影响则不明显.随着采脂强度提高,产脂量也随之提高,但采脂降低了木材质量,木材利用率低,不利于培养大径材.建议在马尾松中龄林中禁止60%以上超负荷采脂.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采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近几年来在湘潭、株洲、衡阳等地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湿地松的产脂状况和特点,总结出其产脂曲线、单刀产脂量和年产脂量等规律,肯定了湿地松采脂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湿地松采脂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大田县桃源林场13年生的湿地松为材料,对湿地松产脂量、最佳采脂间隔期的选择、采脂对湿地松生长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湿地松7种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检验,确定合理的采脂间隔期。结果表明,胸径17cm的湿地松平均单刀产脂量为32g;采脂间隔期3—5天,不仅产脂量较大,而且对湿地松生长量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松树增脂剂应用技术苏福妹(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南昌330046)关键词:松树增脂剂应用技术松树增脂剂是由林业部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陈定国、李春惠研究成功的。它是一种营养型的植物生长促进剂,不仅促进松树生长,多产松脂,使采脂生产获得较高的增产效益,而且...  相似文献   

11.
几种中长期化学采脂刺激剂的性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近年来在化学采脂方面推广应用的几种中长期采脂刺激剂增产灵-2号,9205低温采脂剂、松树增脂剂、松树增脂剂的性状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不同成分促脂剂对湿地松的促脂效果以及对生长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广东地区湿地松的促脂剂,为实际生产中降低采脂成本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湿地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不割脂(T0,生长量对照)、常规割脂(T1,试验对照)和使用不同成分促脂剂T2~T5割脂,促脂剂的主成分分别为K2SO4、萘乙酸(NAA)、苯甲酸(BA)和乙烯利(CEPA)。2018年处理并收集松脂7次,2019年处理并收集松脂6次,在处理前收集1次不使用促脂剂的本底产量,所有产脂量和生长量均进行每木测量。【结果】2018年分析结果显示,家系效应和处理效应都极显著(P<0.01),二者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前2次促脂效果极显著,增脂率超过135%,而第3次促脂效果有所下降,到第4次时只有T5的脂产量高于对照,但也未达到显著水平,第5~7次T2-T4均没有显著的促脂效果,仅T5依旧保持19%以上的增脂率。7次收集总脂产量显示T5促脂效果最好,增脂率为51.73%。2019年分析结果显示,家系效应在第1次收集不显著(P...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原产美国,1951年泾县马头林场引种栽培:由于湿地松早期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质量好,松脂产量高,现已成为泾县营造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目前已有湿地松人工林27万亩。从上世纪90年代初,泾县在湿地松林分中进行采脂,但是采脂林分起始年龄、林木胸径、强度等因素的差异,影响到林木的生长。为此,笔者于2003~2007年以来进行了湿地松不同年龄、径阶的采脂试验及调查分析。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气象因子对湿地松松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湿地松松脂产量的年度变化规律及气温和降水量对湿地松松脂产量和松树增脂剂增脂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松松脂产量在一年中呈抛物线变化,大约在8月份产量达到最高。适宜的气温和降水量是松脂高产的保证,气温过低,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湿地松产脂和松树增脂剂的增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松树增脂剂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树增脂剂在福建省马尾松主产区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施用增脂剂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达13 3%~36 1%,增脂剂对于低产马尾松树脂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增脂剂增产后效作用明显,施用增脂剂后,全年可增加30d采脂时间,并可延长采割年限2~3a,节约和保护采脂资源,提高采脂效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湿地松采脂情况及产、流脂状况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湿地松产、流脂动态平衡”论点。认为,湿地松一定时间内的最终流脂量取决于树木的产脂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脂年限对湿地松活立木不同部位材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采脂试验,结合Resistograph技术,研究不同采脂年限对湿地松采脂部位、未采脂部位(树干基部)的基本密度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为湿地松遗传改良和资源最优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脂8、6、3、0(未采脂)a的20年生湿地松为材料,利用Resistograph测定其采脂部位、树干基部密度的相对值和年轮宽...  相似文献   

18.
思茅松增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割面喷施增脂剂、本底产量对比法计算增脂率,对增脂剂l^#、2^#进行了连续4个月的思茅松增脂试验。结果显示:增脂剂l^#、2^#使思茅松流脂时间延长、松脂含油率增加、最高增脂率分别达28.6%和22.1%。同时,松树长势更好。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人工林常法采脂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开发采脂资源,发展松香生产,探讨湿地松人工龄林采脂效益是当务之急。我们于1989年4月上旬至9月上旬在当阳市郭家场林场进行了湿地松人工林采脂试验,取得初步成效。现将采脂实验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福建中部丘陵山地不同密度湿地松林分生长及采脂效果研究表明,湿地松初植密度最好是1600-1667株/hm^2,经过10多年的抚育管理,最后保留株数控制在1200株/hm^2左右是适宜的;30a生时,其立木蓄积量可达到344.39m^3/hm^2;8a来利用该林分平均采脂18.96t/hm^2,产值可达5.4984万元,扣除采脂成本,纯收入可达2.844万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湿地松材脂两用林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