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定猎蝇饵剂对芦柑桔小实蝇的防治效果及最佳剂量,于桔小实蝇成虫盛发产卵期、果实膨大期至转色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猎蝇饵剂对芦柑桔小实蝇的最佳用量为每60株(667m2)100 ml,防效为100%.  相似文献   

2.
研究新型性诱剂对桔小实蝇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新型性诱剂对番石榴上的桔小实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4次施药后的诱捕量达到303头(雌虫22.75头,雄虫280.25头),最高防效为70.62%;0.02%猎蝇饵剂的诱捕量为116.5头(雌虫96.75头,雄虫19.75头);清水对照的诱捕量为0.试验结果还表明,性诱剂和猎蝇饵剂的交互使用,更有利于控制桔小实蝇种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桔小实蝇是芒果的重要害虫之一。2021年在四川省盐边县2个芒果园开展试验,结果表明:8种实蝇诱剂产品对桔小实蝇均有一定诱杀效果。3种食诱产品诱杀成虫虫口总量“聪绿”最多,是“果瑞特”的19.64倍、“康碧”的17.3倍,雌雄数量比例“康碧”(143.21%)>“果瑞特”(119.09%)>“聪绿”(1.15%)。5种性诱产品诱杀成虫虫口总量“纽康”最多,是“依科曼”的1.26倍、“合利”的1.28倍、“诱多多”的2.13倍、“万蝇迷”的4.62倍,各产品间诱虫效果差异不显著。试验每667m2总投入,食诱产品“果瑞特”>“康碧”>“聪绿”,性诱产品“合利”>“纽康”>“诱多多”>“依科曼”>“万蝇迷”;添加诱剂的频率,食诱产品“果瑞特”>“聪绿”>“康碧”,性诱产品一致。综上,食诱产品“康碧”诱杀雌虫效果最好,“聪绿”“纽康”“依科曼”“合利”诱杀雄虫效果好,且5种产品投入、添加诱剂频率合适,使用其中一种均可达到减少桔小实蝇虫口源基数的目的,若将食诱产品、性诱产品、生物类杀虫剂配合使用防效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4.
广西田东是著名的“中国芒果之乡”,为了促进芒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提高芒果商品质量和效益,田东县芒果科研团队分别在3个基地进行芒果实蝇田间防效对比试验。通过对芒果实蝇生长习性进行监测调查,进一步了解不同饵剂、粘板、性诱剂对芒果实蝇防治效果,得出芒果实蝇田间防治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聪绿饵剂诱杀效果比较好、虫果率低,且易操作,省工省时,建议在芒果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橘小实蝇寄主范围极广,卵和幼虫生活并蛀食于果内,严重影响果实商品价值,且防治难度大。为加强桃园橘小实蝇的防控,降低虫害对果实的危害,降低农药残留,本研究在千岛湖镇青溪村长岭自然村山地桃园开展了橘小实蝇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桃果实膨大之后园地橘小实蝇发生情况明显加重,果实采收完成发生情况逐渐减弱。同时果实成熟程度越高,橘小实蝇发生情况愈加严重。聪绿橘小实蝇膏状饵剂和3F实蝇饵剂袋等生物防治方法与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等化学农药对橘小实蝇防效相当,均超过80%。生物防治更加安全环保,省工省力,有益于桃园橘小实蝇防控。  相似文献   

6.
柑桔小实蝇是柑桔(包括橙、柚类)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威胁着柑桔的生产。诱蝇醚对柑桔小实蝇的防效显著。为了找到添加诱蝇醚适宜的间隔期,笔者进行了诱蝇醚不同添加间隔期的试验。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气温较高的气候条件下,当每次添加诱蝇醚的量为2ml时,添加诱蝇醚的间隔期以30d为宜。  相似文献   

7.
开展9项综合措施防治水稻二化螟、纹枯病、稻曲病等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二化螟的防治,香根草、性诱剂、稻螟赤眼蜂、BT、枯草芽孢杆菌5种技术集成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稻螟赤眼蜂、BT、枯草芽孢杆菌三种技术集成;对水稻二化螟的诱集,以北京屋型依科曼性诱剂诱捕器效果最好;对纹枯病的防效,以性诱剂、稻螟赤眼蜂、BT、枯草芽孢杆菌4种技术集成,BT、枯草芽孢杆菌两种技术集成效果较好,防效80%以上;对稻曲病的防效,以香根草、性诱剂、稻螟赤眼蜂、BT、枯草芽孢杆菌5种技术集成,性诱剂、枯草芽孢杆菌2种技术集成和性诱剂、稻螟赤眼蜂、BT、枯草芽孢杆菌4种技术集成效果较好,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实蝇双性饵剂是一种新型绿色防控产品,对实蝇成虫尤其雌成虫具有很强的诱集作用,与配套的专用诱捕器搭配使用,可大量诱杀雌雄实蝇成虫。为杧果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设置实蝇双性饵剂、普通糖醋液、洗衣粉液3个处理,探究不同处理对杧果园桔小实蝇成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实蝇双性饵剂对杧果园桔小实蝇的诱集能力最强,且对雌成虫具有较强的诱集能力。实蝇双性饵剂处理单个诱捕器平均诱集的总虫量为741.23头,与其余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雌虫率为42.82%,即雌虫有317.37头,与其余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实蝇双性饵剂对杧果园桔小实蝇的防效为99.72%,且杧果受害率为0.33%。实蝇双性饵剂适宜在杧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2005年5-10月份利用甲基丁香酚(M ethyleugenol)、诱蝇酮(Cuelure)和水解蛋白(Hydrolytic prote in)3种诱剂监测了重庆市26个区县共计130个点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 tau(W alker)的分布与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重庆市26个区县共诱集到南亚果实蝇68 525头,在各个诱集区县均有分布,其中合川、江津、涪陵、长寿区平均每个诱集点诱集的南亚果实蝇数量大,均在800头以上,是该虫发生严重的区县,城口、渝北、南川、黔江、武隆、永川区平均每个诱集点诱集南亚果实蝇数量小,均不足30头,是该虫发生较轻的区县。除涪陵区外,其他区县在7-9月份出现1个虫口高峰期,涪陵区出现2个虫口高峰期,分别在7月份和9月份。对3种诱剂诱集数量统计分析发现,不同诱剂每个监测点诱集的南亚果实蝇平均数量无显著性差异,从诱集南亚果实蝇的雌雄比例来看,诱蝇醚、诱蝇酮诱剂对南亚果实蝇雄成虫诱集效果好,对雌性个体诱集效果差,而水解蛋白诱剂对南亚果实蝇雌雄成虫均有较好的诱集效果。对6个南亚果实蝇发生数量较大区县的寄主作物分析发现,在其中5个区县中,丝瓜上的诱集数量明显大于其他寄主作物上的诱集数量,说明丝瓜比其他瓜类寄主作物更适合南亚果实蝇的取食选择。  相似文献   

10.
2005年5-10月份利用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诱蝇酮(Cuelure)和水解蛋白(Hydrolytic protein)3种诱剂监测了重庆市26个区县共计130个点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 tau(Walker)的分布与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重庆市26个区县共诱集到南亚果实蝇68 525头,在各个诱集区县均有分布,其中合川、江津、涪陵、长寿区平均每个诱集点诱集的南亚果实蝇数量大,均在800头以上,是该虫发生严重的区县,城口、渝北、南川、黔江、武隆、永川区平均每个诱集点诱集南亚果实蝇数量小,均不足30头,是该虫发生较轻的区县.除涪陵区外,其他区县在7-9月份出现1个虫口高峰期,涪陵区出现2个虫口高峰期,分别在7月份和9月份.对3种诱剂诱集数量统计分析发现,不同诱剂每个监测点诱集的南亚果实蝇平均数量无显著性差异,从诱集南亚果实蝇的雌雄比例来看,诱蝇醚、诱蝇酮诱剂对南亚果实蝇雄成虫诱集效果好,对雌性个体诱集效果差,而水解蛋白诱剂对南亚果实蝇雌雄成虫均有较好的诱集效果.对6个南亚果实蝇发生数量较大区县的寄主作物分析发现,在其中5个区县中,丝瓜上的诱集数量明显大于其他寄主作物上的诱集数量,说明丝瓜比其他瓜类寄主作物更适合南亚果实蝇的取食选择.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果实模型诱捕器和雄性性诱剂在野外田间对南亚果实蝇进行引诱试验,结果表明,不添加性诱剂、添加液体性诱剂、添加1片固体性诱剂3种处理对黄瓜、脐橙、笋瓜3种果实模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均表现为黄瓜>笋瓜>脐橙;而在添加2片固体性诱剂时,3种果实模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表现为黄瓜>脐橙>笋瓜;而果实模型诱捕器和市售诱捕器使用效果显示:黄瓜和黄黏板对南亚果实蝇的诱捕效果最佳,6种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依次为黄黏板>黄瓜>脐橙>笋瓜>三角板>诱罐。  相似文献   

12.
鉴于常规喷施农药防控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效果差且持效期短,本试验通过设置0.1%阿维菌素RG定点喷雾和挂罐诱杀、诱蝇酮+80%敌敌畏EC挂罐诱杀和1.8%阿维菌素EC常规喷雾4个处理进行苦瓜瓜实蝇田间药效试验,评估药剂及其处理方式对瓜实蝇的防治效果,以提供该虫田间有效防控措施。结果表明:定点喷雾诱杀和挂罐诱杀持效性好,且防治时间越长药效越好。挂罐诱杀更具有明显的便捷性、安全性和灵活性。0.1%阿维菌素RG推荐使用浓度为90 m L/667 m2,定点喷雾诱杀喷10个点或挂罐诱杀挂10个诱集器,其防效均达80%以上。悬挂性诱罐时,每个诱芯滴1 m L诱蝇酮和1 m L80%敌敌畏EC,每667 m2挂4个诱集器,其防效也能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红火蚁防控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种防控红火蚁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红火蚁克星(Ⅳ型)饵剂、红蚁净、DuPontTM AdvionTM Fire Ant Bait颗粒状饵剂对蚁巢的防效达到80%以上,火蚁一扫清在补施后达到明显的灭巢效果:红火蚁克星(Ⅳ型)、火蚁一扫清、百利普芬、红蚁净等3种药剂对活动工蚁的防效为85%~97%.防效最佳而且效果稳定,而DuPontTM AdvionTM Fire Ant Bait颗粒状饵剂、黑燕2种药剂也表现相似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灯光诱蛾防治棉铃虫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2000年在湖北省主要棉区的实际观测结果:高压汞灯诱蛾对棉铃虫的防效是卵量防效>虫量防效>蕾铃被害率防效;灯杀效果优于性诱剂和杨树枝把诱蛾;灯距以20~80m效果最好,生产上可按80~130m设灯,每灯控制面积约5.3hm~2;汞灯诱蛾可使用药次数减少2次,防治成本降低171~231元/hm~2。  相似文献   

15.
比较不同性诱剂对茶园斜纹夜蛾的诱捕效果,并研究最佳性诱剂对其防控效果,为茶园大面积防控其发生提供优质诱芯和科学依据。通过不同厂家性诱剂对成虫诱捕数量的比较,发现杭州中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研制的性诱剂效果最好,其次是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试验得知,取自性诱试验园内的卵块不能孵出幼虫,最佳性诱剂对斜纹夜蛾的相对防效达80%以上,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发生,是值得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中草药提取物应用于柑桔采后贮藏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液体培养方法和柑桔果实抑菌试验研究土槿皮等12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柑桔绿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和柑桔青霉菌(P.italicum)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PDA培养液中,土槿皮、高良姜、黄柏、丁香和蒲公英等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柑桔青绿霉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选取该5种中草药提取物进行柑桔果实贮藏病害的抑菌试验,土槿皮处理的果实,柑桔青绿霉菌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9.9%和14.28,比对照低80%和32.39,与化学杀菌剂咪鲜胺的防效(发病率为22.92%,病情指数为9.52)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中草药提取物比较差异显著。中草药与柑桔青霉菌和绿霉菌同时接入防治效果明显优于柑桔青绿霉菌优先接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性诱剂对食物诱剂引诱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性诱剂对食物诱剂控制瓜实蝇的干扰作用。[结果]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在食物诱剂中添加性诱剂对瓜实蝇的干扰较大,引诱虫口数量显著减少。田间试验也证明了这种影响明显存在并影响食物诱剂的防效。在只悬挂食物诱剂时,食物诱剂能迅速降低瓜实蝇的田间虫口密度并长期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之下,防治效果显著,好瓜率在90%以上,而添加性诱剂的食物诱剂处理的好瓜率低于80%。[结论]试验结果为食物诱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专用性诱剂防治花椰菜上的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不仅能提高防效,而且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效益。由试验得知,这2种专用性诱剂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防效分别为84.1%、83.8%,均略高于农民自防区的防效。同时,性诱剂的应用提高了效益,投入产出比高达1∶14,远高于农民自防区的1∶8。  相似文献   

19.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利用水盆诱捕法,进行了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45盆·hm-2的密度设置性诱剂处理可有效控制二化螟的虫伤株率和水稻枯心率。1芯·盆-1处理的诱蛾量和防治效果低于2芯·盆-1处理,二者的防效分别为73.8%和80.7%,低于施药对照86.4%的防效。两个性诱剂处理的防效与施药对照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二化螟性诱剂在测报及防治上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诱蛾高峰期与灯诱基本一致,并且5 d与2 d调查一致,在测报应用中可5 d调查1次;性诱剂诱蛾可降低株枯梢率57.83%,保苗效果53.63%,活虫防效63.25%;性诱剂加5%氟虫腈悬浮剂40 mL 1次,保苗效果87.20%,活虫防效90.46%;优于单用5%氟虫腈悬浮剂40 mL防治的78.61%、82.64%。性诱剂可替代灯诱用于二化螟测报工作,但不能单独用于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