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开展罗汉松叶部真菌性病害的调查与鉴定,为罗汉松的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从广西南宁市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采集罗汉松病叶标本,采用组织分离法、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菌。通过结合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最终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将罗汉松的这3种病害分别鉴定为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叶尖枯病(Pestalotiopsis virgatula)及叶枯病(Alternaria alternata)。其中,由A.alternata引起的叶枯病和P.virgatula引起的叶尖枯病为首次报道的罗汉松病害。  相似文献   

2.
2013年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利周乡油茶苗圃岑软23号油茶苗出现严重的叶枯病。对叶枯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 DNA-ITS)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岑软23号油茶苗叶枯病的病原菌为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heae(Sawada)Steyaert。这是广西对油茶叶枯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甜瓜疫病是广西露地栽培甜瓜产区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引起甜瓜疫病病原的分类地位,对该病原的形态学、致病性及r DNA-ITS序列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获得的病原菌,接种后出现的症状与直接采集到的病害标样症状一致,确定其为致病菌,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该病原菌的菌丝无隔,孢子囊形态大小不一,具乳突,经培养镜检,未见有卵孢子产生,将待测菌株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中相关菌株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该菌与辣椒疫霉的同源性最高。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菌株r DNA-ITS序列,将引起广西薄皮甜瓜疫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相似文献   

4.
红掌真菌性叶枯病是近几年在海南新发现的一种病害,在红掌病害中较严重。田间症状是多从叶缘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褪绿病斑,病斑周围有黄晕,后期叶片大面积枯萎,甚至致植株枯死。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周边采集红掌叶枯病病叶,对该病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对该病原菌的形态鉴定以及r DNA-ITS序列分析,确定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苞叶芋帚梗柱孢菌(Cylindrocladium spathiphylli Schouties,El-GhollAlfieri)。此病原菌引起红掌叶枯病在国内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定在广东、海南和云南三省橡胶树苗圃病害调查时发现的引发橡胶树叶枯新病害——毛色二孢叶斑病的致病菌。【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从苗圃采集到的8份橡胶叶褐斑病病叶进行分离,获得10株病原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系统学(r DNA-ITS和EF1-α基因的PCR扩增、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和致病性测定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该病原菌的菌落特征、显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相一致,且该菌与其他作物可可毛色二胞菌株聚在系统发育树的1个分支上。【结论】经鉴定该橡胶树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可可毛色二孢菌(L.theobromae),这是首次在中国橡胶树上发现由该病菌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引起贵州兴义芒果畸形病的病原菌种类,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的芒果畸形病株花序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化菌株,通过离体接种和活体接种方法进行分离菌株的致病性测定、采用形态学结合r DNA-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的种类。【结果】分离真菌菌株MGXJB-1在离体条件下能侵染芒果果实,形成褐色的水渍状圆形病斑,在活体条件下能侵染芒果花序并引起畸形病害,根据培养特征和显微形态学特征结合r DNA-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鉴定该菌株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结论】贵州兴义芒果畸形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solani),是国内首次报道腐皮镰刀菌(F.solani)能够引起芒果畸形病害。  相似文献   

7.
蜘蛛兰具有较好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在广州市区绿化带发现蜘蛛兰叶部红斑病发生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和美观.为了探清该病害的致病菌,采用病原物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β-微管蛋白(β-tubulin)序列分析等进行分类鉴定,确定了该致病菌为水仙花壳多孢(Stagonosporacurtisii).该病原菌的确定,可为有效防控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广西地区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叶部真菌性病害的种类,本研究从广西南宁市良凤江森林公园、博白林科所、博白林场和高峰林场4个地区采集红锥叶部病害样本,使用常规组织块分离法获取其致病菌,结合形态学观察和r 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害鉴定。结果表明:红锥叶部发生的主要病害有4种,分别为赤斑病(Pilidella granati)、褐斑病(Pestalotiopsis pauciseta)、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藻斑病(Cephaleuros virescens Kunze);其中,前3种病害为在红锥上新发生的病害。  相似文献   

9.
麻风树芽枯病是贵州省境内麻风树人工林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害种类之一,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叶芽不能萌发,或刚萌发即枯死,导致病株出现大量"光秆"枝条,且在病害发展后期整个枝条枯死。通过一系列研究,包括病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接种、形态特征观测以及r DNA-ITS序列分析,证实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 (PennycookSamuels) Crous,SlippersA. J. L Phillips]。由该病原菌引起的麻风树芽枯病在国内外均系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为澄清芍药炭疽病致病菌种类及筛选高效抑菌剂,开展了本研究。首先从感病叶片中分离纯化了病原并开展了其致病力检测,然后对致病菌予以形态学鉴定及基于r DNA-ITS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最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5种杀菌剂的化学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从感病叶片的病块组织中可分离到两种疑似病原菌,但只有一种致病。该致病菌孢子盘及分生孢子形态特征与已报道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形态特征一致;其5.8S r DNA及两侧ITS区序列与Gen Bank中序列号为HQ264179.1的同源性最高,为99%,确定其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11.
在黑龙江省内采集病植物标本,对爬地柏枯梢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根据形态学初步鉴定爬地柏枯梢病病原物为微色二孢属(Microdiplodia sp.)。通过对该病原菌r DNA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得出该序列与Gen Bank中微色二孢属的同源性为99%。从爬地柏枯梢病症状、病原菌、病菌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4个方面描述爬地柏枯梢病,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海南槟榔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症状及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并分析了病原菌的r DNA-ITS序列。结果表明:从海南槟榔的5个主要栽培区采集的26份病样中均获得了相似的分离物;病原菌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为(12.0~21.3)μm×(3.5~6.0)μm,经回接后形成的症状与田间典型症状一致;病原菌在系统进化树上与胶孢炭疽菌处在同一分支,同源性达100%。综合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和r DNA-ITS区段的分析结果,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13.
香草兰根(茎)腐病是香草兰上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基于r DNA-ITS序列的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的报道。本研究从海南省万宁市的兴隆、长丰和南林等地的病样中分离获得了9个菌株,经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病原菌被鉴定为尖孢镰刀菌,表明海南省万宁市地区的香草兰根(茎)腐病病原菌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然后,基于r DNA-ITS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9个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中被聚类为遗传距离明显的2个分枝,而且分枝Ⅱ的致病性要高于分枝Ⅰ。本研究为香草兰根(茎)腐病病原物快速鉴定提供依据,对香草兰根(茎)腐病防治决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江西蓝莓产区的病害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由镰孢菌侵染的叶部新病害,主要引起叶片枯萎,进行病原菌的分类鉴定将为病原学及该病害综合防控提供前期基础。病原菌的分离采用二步分离法,组织分离之后采取单孢分离。致病菌的确定依据柯赫氏法则。病原菌的鉴定方法依靠表型特征鉴定,同时辅助ITS和TEF-1α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引致江西地区蓝莓叶枯病的致病菌为JX03Aa,经表型鉴定与分子鉴定表明该病菌为亚细亚镰孢菌(Fusarium asiaticum)。江西地区发生的蓝莓叶枯病由亚细亚镰孢菌侵染所致,蓝莓是亚细亚镰孢菌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15.
在檀香紫檀引种繁育中,发现其温室中的苗木冬春时节发生一种较严重的叶部病害,但病害名称、病原菌种类未见报道。以感染该病害的18月龄苗木为试材,分离纯化后获得病原菌株,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根据分离到的该菌株菌落形态特征、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及病原菌r DNA-ITS序列测试分析结果,确定分离到的菌株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是导致檀香紫檀叶片该种病害的病原菌,但属非典型炭疽病。讨论了檀香紫檀苗木炭疽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症状及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并分析了病原菌的r DNA-ITS序列。结果表明:从海南槟榔的5个主要栽培区采集的26份病样中均获得了相似的分离物;病原菌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为(12.021.3)μm×(3.521.3)μm×(3.56.0)μm,经回接后形成的症状与田间典型症状一致;病原菌在系统进化树上与胶孢炭疽菌处在同一分支,同源性达100%。综合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和r DNA-ITS区段的分析结果,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17.
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杭白菊叶枯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磐安地区发生叶枯病的杭白菊进行分析,分离纯化获得病原真菌,经形态及分子鉴定其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一步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发现所分离获得的病原菌能引起杭白菊叶片发生叶枯症状,与田间观察到的症状表型一致,完成科赫氏法则验证。研究结果扩大了杭白菊叶枯病的病原菌范围,将为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引起甜叶菊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2018年7月从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甜叶菊生产基地采集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4种病原真菌分离物,观察分离物的菌落形态及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MEGA 7软件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简称NJ)基于病原菌的rDNA-ITS、GAPDH、CHS-1区序列和GenBank中相关病原菌的相应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因此,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甜叶菊生产基地甜叶菊叶斑病的致病菌鉴定结果为炭疽菌和链格孢菌。目前为止,我国关于甜叶菊病害病原物鉴定方面的报道还很少,本研究首次报道并分离鉴定由炭疽菌引起的甜叶菊叶斑病。  相似文献   

19.
重庆巫溪烟区烟草赤星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重庆市巫溪烟区烟草赤星病病原菌的种类,从重庆市巫溪县通城烟站不同田块采集烟草赤星病典型病斑,分离病原菌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优势致病菌株Tb-wx-1,被证明是烟草赤星病病原菌,经对致病菌株的r DNA-ITS区序列进行测序,确定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这是首次在重庆烟区发现细极链格孢引起烟草赤星病。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引起宜昌市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引起宜昌市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属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