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半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滴灌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田间试验,发现了半膜滴灌技术节水增产效果最好,比露地沟灌技术增产马铃薯20.1%,节水46.4%;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5.2%;半膜沟灌技术保墒效果占第二位;比露地沟灌处理平均增产17.1%、节水21.9%,水分效率提高6.1%。有条件时首先推广应用半膜滴灌技术;无条件时全面推广应用半膜沟灌技术,淘汰露地沟灌技术。  相似文献   

2.
熊蜂授粉技术对大田樱桃的应用效果少有报道,因而研究此项技术意义重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利用熊蜂为樱桃授粉平均坐果率比自然授粉提高87.2%,幼果畸形率比自然授粉降低24.42%。熊蜂授粉结合绿色防控技术,樱桃主要病虫褐腐病和果蝇均得到有效控制,褐腐病平均发病率较对照区降低61个百分点,短稳杆菌600倍悬浮剂防治果蝇防效达92.53%,樱桃平均单果重增加14%,平均每667 m~2产量增加50 kg,化学农药投入减少26%,达到了提质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番石榴的产量和产值,研究了控梢技术对番石榴枝梢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梢处理可以显著矮化植株,促进枝梢的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种植20个月的番石榴控梢处理比对照平均矮化40.75%,而控梢处理6对叶以上的枝梢比对照平均增加96.79%;植后第2年的结果数比对照提高48.25%,单株平均增产39.11%,秋冬果的结果数比对照增加83.14%,单株平均增产40.80%,效果非常显著,通过在全镇推广此项技术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把害鼠、害兔的预防与抗旱造林结合起来,2000-2005年在吴起、甘泉、千阳、麟游、永寿和淳化6县,应用多效抗旱驱鼠剂150~200倍液药泥蘸根技术进行了田间大面积造林推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成活率平均达到97.8%。比对照提高了16.9%。定植2 a林木保存率平均达到96.3%。比对照提高了30.2%。定植1 a内药剂对干旱、害鼠、害兔平均预防效果在90%以上;定植2 a内药剂的平均预防效果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一种高产高效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具有高产稳产、节本增收、 安全环保、操作简便等特点,近 10 多年来在南方稻区得到广泛应用。总结分析该技术在南方稻区的应用效果和 推广方法,可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汇总 2008 年以来广东、广西、江西、浙江、江苏、 福建等省区公开发表的 47 篇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试验示范论文数据,综合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与农 民习惯栽培相比,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氮肥用量平均减少 29.5 kg/hm2 、减幅为 16.0%,氮磷钾总施肥量平均 减少 11.6%;水稻产量平均提高 626.3 kg/hm2 、增幅为 8.8%;氮肥偏生产力平均提高 27.3%;无效分蘖数平均减 少 89.0 万 hm2 、减幅为 37.7%,成穗率提高 9.7 个百分点;纹枯病、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分别减少 50.7%、 28.6% 和 46.6%,倒伏大幅减轻;平均增收 1 902.0 元 /hm2 。从建立全国性技术推广协作网、整合资源发挥政策 引导和激励作用、建立稳定的示范基地多措并举助推技术落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速技术推广等方面, 总结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推广经验和启示。【结论】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能稳定实现水稻减肥增产增收, 其推广经验和方法可供借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对发酵薄床进行垫料厚度和垫料组合筛选的基础上开展的生产应用效果研究,旨在实证40 cm厚度发酵薄床在保育猪上的养殖生产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发酵薄床养殖技术提高保育猪成活率9.11%,减少仔猪腹泻40.17%,保育期结束每头仔猪平均体重提高3.375kg,效果极显著(P0.05)。表明该技术适合中小规模养殖场在仔猪保育阶段使用。  相似文献   

7.
李园生草不仅可以抗旱、保墒,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能够增强果园的观赏效果,是现代果业生产的重要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表明:李园生草平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9%,全氮含量提高43%,速效氮、磷、钾分别提高22.7%、19.3%、19.9%;还可增加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孔隙度.  相似文献   

8.
在加强常规栽培管理技术的同时,采用疏六疏花剂和施用杨梅专用肥,喷施成花素进行杨梅不同品种大小年结果调节试验,大年喷施疏六疏花剂和施专用肥,杨梅品质提高,荸荠种、木叶梅、早梅单果重平均提高68.6%,可溶性固形物平均提高2.3度,小年产量提高,株产量平均增加47kg。喷施成花素小年株产量平均提高9.5kg,经济效益显著,调节效果明显,且一次调节持效多年。  相似文献   

9.
在加强常规栽培管理技术的同时,采用疏六疏花剂和施用杨梅专用肥,喷施成花素进行杨梅不同品种大小年结果调节试验,大年喷施疏六疏花剂和施专用肥,杨梅品质提高,荸荠种、木叶梅、早梅单果重平均提高68 6%,可溶性固形物平均提高23度,小年产量提高,株产量平均增加47kg.喷施成花素小年株产量平均提高9.5kg,经济效益显著,调节效果明显,且一次调节持效多年.  相似文献   

10.
缓释复肥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缓释复肥与施玉米专用肥相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平均增产25.03 kg/667m2,能改善植株农艺性状,肥料利用率均有所提高,其中:N利用率平均提高1.83%;P2O5平均提高2.04%;K2O平均提高2.39%,平均提高投产比0.38。当施肥量达60 kg/667m2时玉米产量最高,肥料利用率提高最多:N提高3.54%,P2O5提高3.94%,K2O提高4.63%。  相似文献   

11.
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比平面片叶育产茧量平均提高7.2%以上,张种产值平均提高10%以上,可节省1/3的蚕室,节省蚕具等一次性投资;采用剪伐方式收获条桑,可节约采叶与养工近50%,秋蚕期效果尤其明显;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能明显降低蚕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蚕茧产量和质量,有助于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2.
以丽佳鸭为父本、连城白鸭为母本,应用杂交、多代横交技术和群体继代选育方法,逐步固定白羽、乌喙和青脚性状,选育出2个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Ⅰ和Ⅱ)。2个新品系分别经过4个世代和3个世代选育,白羽、乌喙和青脚综合性状的比率均从0%分别提高到99.01%和99.35%,平均实现遗传力达到0.808 9和0.951 7。连城白鸭新品系Ⅰ系肉鸭7周龄公母平均体重达1 824.64±170.90g,平均饲料转化率2.93∶1;Ⅱ系肉鸭7周龄公母平均体重2 168.22±219g,平均饲料转化率2.78∶1,比基础群连城白鸭生长速度分别提高了95.0%和131.6%、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2.3%和16.8%。结果表明选育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13.
宁夏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增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增产效果均显著高于播期半膜覆盖点播,玉米平均增产27.9%,马铃薯平均增产33.49%。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自行研制的南方双季稻区水田高留茬秸秆还田机大田作业效果,以原谷珍香为供试品种进行大田试验,并设置现有的常规秸秆还田机作业进行对照,通过对早稻不同高度的留茬秸秆进行还田作业,考察了该机具的耕作效果,并研究了对后茬晚稻机插质量、群体质量构建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较对照,同一留茬高度时,经自行研制的南方双季稻区水田高留茬秸秆还田机处理的效果显著,其耕深、耕深稳定性、埋茬深度、耕后地面平整度和植被覆盖率分别平均提升5.18%、4.64%、20.85%、21.61%和4.43%,漏插率、漂秧率、伤秧率和翻倒率分别平均降低28.79%、23.17%、29.84%和45.02%,均匀度合格率和插秧深度合格率分别平均提高1.40%和1.65%,茎蘖数平均提高2.52%~6.62%,SPAD值(移栽后27 d始)平均提高3.59%~6.53%,地上部干物质重(插秧后34 d始)平均提高1.78%~4.81%,穗干重和收获指数分别平均提高3.39%和2.16%,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分别平均提高2.52%、1.34%、0.08%、1.41%和5.47%,实际产量平均增产268.86 kg·hm-2,平均增产率4.09%。该机具对秸秆的留茬高度适应性强,作业效果好,适宜在南方双季稻区水田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4—2014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降水年型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旱作区高效农耕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处理相比,垄作覆盖有利于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而对于冬小麦和夏玉米穗数的提高效果不明显;不同降水年型垄作覆盖处理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旱地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平均增产达17.0%;对冬小麦而言,长期垄作覆盖处理较传统耕作处理平均增产7.4%,增产效果表现为欠水年平水年丰水年,极端干旱的年份垄作覆盖则表现出明显的减产效应,减产幅度为8.9%;不同降水年型垄作覆盖处理夏玉米产量均极显著高于传统耕作处理,平均增产24.4%。不同降水年型垄作覆盖处理冬小麦、夏玉米及周年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4.8、23.7、19.6 kg/(hm~2·mm),较传统耕作处理极显著提高了6.99%、32.82%、22.2%。综上,长期定位垄作覆盖在不同降水年型下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优于冬小麦。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正光生态有机肥的应用效果,并为其在果树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和依据,结合葡萄、猕猴桃生产,进行了正光生态有机肥与常规肥料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正光生态有机肥能提高葡萄和猕猴桃的产量与品质,葡萄平均单穗重、单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2.68%、12.88%和3.74%,产量增加15.56%;猕猴桃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4.58%、1.49%,产量增加13.87%。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在吉林省政府的支持下,由吉林省农机推广站负责在吉林省实施完成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分别在吉林省内的30个县(市)对20多种农作物进行了田间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据全省2005年年终统计:在同等条件下,同未使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田块相比,全省玉米平均增产幅度在6%~12%,大豆平均增产8%~14%,水稻平均增产10%~15%,瓜菜增产更加明显增产高达10%~25%。实践证明:通过使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对种子处理,激发种子活性,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对农作物生…  相似文献   

18.
不同芽畏浓度对烟草的抑芽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减少烟草腋芽生长造成主茎营养的无效消耗,促进主茎烟叶整齐生长,2006~2007年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烟草栽培试验地进行不同芽畏浓度对烟草的抑芽效应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与清水处理(CK)相比,不同芽畏浓度处理能有效的抑制烟草腋芽生长,其茎围、叶面积平均提高13.12%、10.46%,烟叶产量平均提高12.57%,效果明显,其中以90倍稀释液处理的效果最为理想。可见,采用适宜浓度的芽畏抑芽剂是烟叶生产中一种可代替人工抹芽的比较理想的腋芽抑制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同地区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进行保护地和大田樱桃生产,效果很好:20厘米地温增加4~6℃,棚内气温增加2~3℃、CO2浓度提高4~6倍,成熟期提前10~15天.开花结果率提高,果实变大,产量提高30%以上;含糖量提高1%~2%,平均售价提高30%.化肥农药使用量减低60%,且叶片变大增厚,叶色浓绿,枝干加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仪征市9个乡镇44个科技示范户的小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小麦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86.40%的田块增产,平均增产12.46%,增产幅度8.82%~19.16%。同时,当季作物氮肥利用率提高11.47%。说明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