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武汉市藏龙岛地区24条道路的绿化配置模式进行了调查,统计了行道树的品种、高度、胸径、应用频度及长势等指标。结果表明,该地区道路的绿化形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与其他5种形式,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有树池式、树带式、混合式及其他4种形式,行道树树种有13种,隶属于11科12属,以香樟、杜英、法桐、垂柳为主,有4条道路的行道树长势较差,有明显的病虫危害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做好商丘市树种规划与选择,笔者对商丘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商丘市道路绿化中栽植的植物共167种(包括12个品种及变种),隶属42科,城区中的15条道路,整体配置模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共有行道树树种15个,分车带绿化植物约有72种。研究分析了商丘市区道路绿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丘市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合肥市城市道路绿化行道树配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合肥市二环内38条道路的城市道路绿化配置模式,结果表明:合肥市道路绿化配植模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和四板五带式,其中以一板二带式和三板四带式为主,分别占调查道路总数的42%和46%,二板三带式和四板五带式仅占5%和7%;行道树现有树种22种,隶属16科20属,以香樟、广玉兰、悬铃木、国槐、女贞为主。根据现状,并借鉴其它城市道路绿化配植成功的模式,依据不同的道路性质、走向、人行道宽度和断面结构,提出新的道路绿化配植模式和行道树,为今后合肥市及其周边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贵阳市云岩区城市道路绿化行道树配置模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分析了贵阳市云岩区51条道路的绿化配置模式.结果表明:贵阳市云岩区道路绿化的断面布置形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和其他形式.其中,以一板二带式和二板三带式为主,分别占调查道路总数的74.5%和15.7%;三板四带式和其他形式仅占5.9%和3.9%.行道树现有树种6种,隶属5科5属,以香樟、悬铃木、银杏、大叶女贞为主.通过讨论贵阳市云岩区道路绿化行道树的配置模式,提出适合的模式类型,为贵阳市及其周边城市建设中道路绿化行道树的选择和科学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区行道树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厦门市区135条主次干道的行道树应用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厦门市区主次干道绿化平面类型以一板二带式为主,出现频率为0.68;三板四带式和四板五带式类型在新建的道路中应用较多,出现频率分别为0.20、0.07;道路绿化的垂直结构类型以乔木单层为主,出现频率为0.62,乔木 地被和乔木 灌木 地被的复层结构少。厦门市区行道树各品种的多度、频度差别明显,主次干道行道树品种多达45种,品种数明显偏多,缺乏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6.
行道树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行道树结构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为正确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黄山市城区15条主干道路行道树的抽样调查,发现有乔木树种24种,灌木树种37种,分析行道树的组成、直径和冠幅结构及行道树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黄山市城区行道树组成优势种明显,直径在6~14cm的行道树占55.7%,街道之间行道树冠幅差异明显,新安北路的冠幅最大,为11.31m,天都大道冠幅最小,为2.4m,滨江中路树种多样性最大,H指数为2.6850,黄山东路树种多样性指数最小,H值为0.7498。  相似文献   

7.
对呼和浩特市市区行道树“一板两带和三板四带”2种主要绿化模式不同走向小气候要素进行实地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行道树能减弱到达地面的总辐射,三板四带均比一板两带减弱明显,减弱程度与行道树走向有关,东西向减小幅度为134 W/m2,南北向减小174 W/m2;从温湿度来看,一板两带和三板四带东西向降温分别达1.9℃、2.7℃,增湿达4%和7%;南北向降温分别达1.7℃、2.1℃,增湿1%和4%,减弱程度还与太阳方位有关;从影响最大风速来看,东西向三板四带式减弱达4.1 m/s,一板两带减弱达1.5 m/s;南北向三板四带式减弱达2.8 m/s,一板两带减弱达1.3 m/s,三板四带对风速的减弱作用比一板两带的大,减弱程度不仅与行道树走向有关,还与当日盛行风向有关;行道树均可提高人体舒适度,尤其是三板四带式效果更好。通过对不同道路绿化设计模式的小气候效应量化角度分析研究,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滨州市目前实施的城区行道树专项普查工作,从城市养护管理角度论述了城区行道树的应用现状。在分析当前行道树树种分布不均匀,缺失、长势衰弱,"小老树"现象严重、林相不齐且景观效果差等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逐条道路研究整治措施,提出重视优秀行道树种的推广,积极改善行道树结构,实施差异化复壮工程和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是滨州市改善城市道路绿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安康市中心城区行道树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安康市中心城区29条主次干道行道树的数量和种类,并对每种行道树的胸径、树高和冠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安康市中心城区道路总长23843m,树种为11种,总株数4479株:安康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种类较少且分布不合理,英桐、大叶女贞和香樟占绝对优势;英桐胸径、树高和冠幅最大,其次为大叶女贞和香樟,杜英、枇杷和桂花胸径、树高和冠幅较小,在安康市做行道树要慎重考虑。并根据安康市行道树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安康市中心城区行道树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安康市中心城区29条主次干道行道树的数量和种类,并对每种行道树的胸径、树高和冠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安康市中心城区道路总长23843 m,树种为11种,总株数4479株;安康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种类较少且分布不合理,英桐、大叶女贞和香樟占绝对优势;英桐胸径、树高和冠幅最大,其次为大叶女贞和香樟,杜英、枇杷和桂花胸径、树高和冠幅较小,在安康市做行道树要慎重考虑.并根据安康市行道树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文静    圣倩倩    张慧会    祝遵凌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3,38(3):251-258
通过研究南京市老城区内法桐行道树的健康状况,提出行道树健康生长的影响因素,为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提供参考。对南京市老城区内10条主要道路进行基础调查,在因子分析法建立健康评价综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道路间健康综合评分和健康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各道路法桐行道树生长结构良好,整体健康综合评分为0.00,中等健康等级(26.2%)占比最大,其次为健康等级,占比21.5%,濒死等级占比20.6%,亚健康等级占比19.7%,不健康行道树占比12.0%,整体健康状况中等水平。不同道路法桐行道树间的健康综合评分与评价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健康状况具体表现为:北京西路>江东中路>中山路>中央路>中山东路>升州路>广州路>汉中路>虎踞北路>珠江路。行道树长势、损伤情况等是影响其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行道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地表铺装与土壤硬化、病虫害、夜间光照以及修剪技术等方面,同时断枝倒伏等情况的发生也构成了对城市空间的安全隐患。适用于行道树的评价方法为因子分析法结合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树...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岳麓区落叶行道树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了解长沙市岳麓区落叶行道树布局的有关问题,笔者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的调查方法,对其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并对所得资料数据在树种多样性及分布特点、水平绿化分布结构、垂直结构及配置方式3个方面进行了整合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岳麓区落叶行道树树种偏少,所占比例偏低;某些路段的落叶行道树并未按规范正确栽种与布置,略显凌乱,影响城市美观;有关园林部门未注意落叶行道树的常年管理;落叶行道树配置缺乏自然层次,导致景观单调。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即适当引入适合长沙市生长环境的外来落叶行道树树种并适当提高落叶行道树所占比例;制订有关落叶行道树的规范,加强落叶行道树的规划与常年管理;注重落叶行道树配置的自然层次与丰富层次。落叶行道树作为城市行道树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长沙市岳麓区在进行行道树布局时有必要注重落叶行道树的科学合理布置。  相似文献   

13.
海口市10种行道树最优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道树是城市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城市园林植物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养护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口市建成区椰子等10种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树高?胸径”和“冠幅?胸径”相关性分析,并通过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比较决定系数R2,P值等相关数据后,通过拟合精度检验值(总误差、平均误差、平均相对误差)检验拟合效果,最终从8个预选模型中选出各树种的“树高?胸径”和“冠幅?胸径”最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0种行道树的“树高?胸径”和“冠幅?胸径”相关性显著,各自的“树高?胸径”和“冠幅?胸径”最优生长模型准确度较高,20个最优模型中,幂函数模型和S模型居多。  相似文献   

14.
采用抽样法对荆州市城区街道绿化树种的种类及生长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绿化树种的物种多样性偏低,灌木类树种被利用的水平低,城市绿化景观的特色不鲜明。最后提出了该市绿化树种选择及其配植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天津市津南区,不同类型的园林树种及其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整理出津南区园林绿化树种、常用树种、应用较好树种及乡土树种名录。在此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树种的生长习性、观赏性和园林用途进行总结、分析。总结了观花树种的初花期,分析了各种树种适应性,对津南区园林绿化树种地选择与应用提出4点建议,为实现津南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花园式城镇、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行道树生长衰弱原因探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道路拓宽改造、临街门市人为损坏、融雪剂影响以及病虫害危害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行道树生长衰弱的原因,提出了要从规划设计、加强对临街商铺和道路改造施工队伍管理、树势复壮、降低融雪剂危害和病虫害防治角度改善行道树生长环境,促进城市行道树良好生长,发挥其应有的生态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