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取自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水果产地106个表层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及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广西百色地区土壤背景值,对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水果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为土壤无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风险污染指数(RI)为97.7,属无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浙江省杨梅果园土壤6种重金属含量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评价浙江省杨梅园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方法】对2007—2013年连续采集的241个土壤样品中铜、锌、铅、镉、铬、砷和汞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污染指数等方法分析杨梅园重金属之间的联系及其污染风险。【结果】各个年度杨梅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较高的为铬和锌,其余依次为铅、铜、砷、汞和镉;除少部分地块一些重金属(汞、砷、铅和锌)指标存在超限值之外,绝大部分地块各指标均低于食用林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照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中食用林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重金属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污染指数2008年汞最高,为0.90,锌大部分年度(除2009年和2012年)单项污染指数均超过0.70,处于警戒安全限值。【结论】浙江省杨梅园土壤各项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且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也均小于1,表明土壤清洁,但锌元素污染指数处于警戒水平,值得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贵州部分地区灵芝及其种植土壤中Pb、Cr、Hg、As、Cd等5种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多地区10个灵芝基地的土壤及灵芝子实体采样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进而通过计算富集系数判别灵芝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为:所测样品土壤中Pb、As、Cd含量未超出贵州省土壤背景值,Cr和Hg超出背景值,低于二级标准上限值;灵芝子实体5种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低于有关规定的含量;灵芝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为CdHgAsCrPb,总体较弱。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交通干道两侧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哈尔滨市公滨路、香成路、哈-腰堡路3条交通干道两侧的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Cu、Cd、Pb、Zn、Cr、Ni含量,采用松嫩平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作为参比值,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以研究公路交通引起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以及潜在的生态危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u、Cd、Pb、Zn、Cr、Ni的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Cd和Pb为中等污染,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ZnPbCdCrNiCu。污染源主要为机动车燃料、轮胎、机械中所含微量重金属成分。  相似文献   

5.
胶东半岛苹果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胶东半岛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和果实的重金属镉(Cd)、铅(Pb)、铬(Cr)、砷(As)、铜(Cu)含量进行测定,采用Nemerow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区土壤普遍存在镉轻度污染现象,铅、铬、砷、铜元素为安全等级,土壤综合污染程度均为轻污染;化工厂附近果园土壤砷含量高于其他采样区,果实样品各元素含量均符合无公害食品重金属含量标准;苹果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果实重金属含量之间相关性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宁夏不同产区黄芪及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其中的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了种植土壤重金属对黄芪重金属残留特征及污染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中5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但含量很低;黄芪中Hg与Cu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b和Cd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中Cu与Pb、As、Cd含量之间,Pb和Cd、As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Cd和As、Hg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u含量在黄芪和土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黄芪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宁夏道地黄芪无污染。  相似文献   

7.
以宁夏不同产区甘草及种植土壤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分析了甘草中铅、镉、砷、汞、铜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重金属残留特征及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在甘草中5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但含量很低,其中Cd与Cu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中Cu含量与Pb、As、Cd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As和Pb、Cd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甘草和土壤之间Cu含量呈显著相关性。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甘草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得出宁夏产甘草无污染。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市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和群力两点的大棚土壤中重金属Cu、Zn、Cd的污染状况,采用单因子与限值比较、综合因子指数法和相关系数法对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群力乡6a棚龄的大棚已受Zn污染外,其它大棚土壤尚未发生Cu、Zn污染,而7个大棚土壤均受到Cd污染;7个大棚土壤的综合污染情况均达到重污染的程度;东北农业大学大棚重金属Zn与棚龄、东北农业大学大棚重金属Zn和Cd、群力大棚重金属Cu和Zn、群力大棚重金属Zn和Cd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徐州北郊农田土壤中Pb、Zn、Cu、Cr、Cd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对土壤的污染情况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北郊农田土壤受到了污染,该区域内有固体残渣、煤矸石和粉煤灰等的常年堆放,经过雨水淋溶后,这些固废中的重金属元素会向周边土壤中迁移,致使污染土壤中Pb、Zn、Cu、Cr、Cd 5种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采用地质累积指数Müller指数分析表明,Zn、Cr没有表现出污染;Pb、Cu污染强度不大,表现出轻度污染;而Cd则呈现出极强污染,污染程度顺序Cd>Pb>Cu>Zn>Cr.  相似文献   

10.
离石区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离石区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大棚表层土壤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离石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各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标准限值;但有部分大棚土壤中Cd、Pb、Ni超过其标准限值。结合各重金属的单项质量指数和综合质量指数(0.64),将离石区温室蔬菜大棚的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定为2级,属于尚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土壤蔬菜中铅镉污染评价与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亚玲 《蔬菜》2018,(12):60-64
为了加强蔬菜质量安全,开展了生产基地土壤及蔬菜产品中铅镉污染的相关研究,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土壤和相应的不同蔬菜品种中重金属铅镉进行定量检测,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蔬菜中铅镉污染评价、富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铅含量没有样品超标,而镉含量有25个样品超标,超标率可达25.5%,可见试验的土壤受到镉污染严重。检出韭菜中铅最大值为0.33,镉最大值为0.15,分别是蔬菜限量值的3.3倍和3倍,存在食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应该加以重视;98个点位蔬菜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马铃薯韭菜芹菜萝卜芥菜白菜;不同蔬菜品种对同种重金属的富集状况不同,芹菜和芥菜中铅和镉的富集能力较强,白菜和马铃薯次之,萝卜和韭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广州市公园的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在6公园中采集表层土壤样本,分析测定表层土壤中的Cd、Cu、Ni、Pb、Zn等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相关性,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6公园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Cu-Zn、Cd-Ni、Cd-Pb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各重金属的危害程度依次为:Cd>Pb>Cu>Zn>Ni。其中Cd是广州6个公园土壤的主要污染重金属元素。各公园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依次为:瀛州生态园(166.86)>人民公园(99.20)>珠江公园(94.27)>麓湖公园(88.83)>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54.55)>广东树木园(35.19)。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施药次数对梨园不同土层土壤重金属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了北京市大兴区每年施3次药和8次药梨园的浅层(0~20 cm)和深层(20~40 cm)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铬(Cr)、铅(Pb)、砷(As)和汞(Hg)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梨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分析,并应用Ha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梨园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在各取样梨园的各土层,除重金属镉(Cd)外,其他检测的重金属元素均不超标。每年施8次药梨园深层土壤中镉含量(0.8 mg·kg~(-1)),既超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0.6 mg·kg~(-1))又超北京市土壤背景值(0.12 mg·kg~(-1)),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达到了重度生态风险程度。实施"3次药"综合防控技术的各梨园,浅层土壤镉的含量为0.17 mg·kg~(-1);深层土壤镉的含量为0.24 mg·kg~(-1),远低于国家标准值,但超出北京市的土壤背景值。施3次药梨园、2个土层中镉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施8次药梨园。【结论】梨园"3次药"综合防控技术能够在有效控制梨园害虫的基础上,减少重金属元素Cd对梨园土壤的污染程度,降低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梁静  贾丽  陈清 《中国蔬菜》2020,1(6):81-86
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产区是全国蔬菜发展的六大优势产区之一。通过收集2011~2019年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菜田重金属研究的文献数据,对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和环境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产区土壤重金属Cu、Zn、Cr、Ni、Pb、Cd、As和Hg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量值。与各个省市土壤背景值相比,土壤出现了明显的Cu、Zn、Cd和Hg累积,Cr和As均没有出现累积。8种重金属元素单项污染指数范围在0.30~0.80,排序依次为:CdPbHg=NiZnCuAsCr,仅Cd处于警戒等级,其余重金属元素均处于清洁等级。8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75,表明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水平,需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撂荒地、水稻田和旱田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土壤As、Cd、Cu、Pb含量变化特征,结合单项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了解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以期为农用地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0~50 cm土层中,土壤As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旱田(26.96士11.52)mg·kg-1>水稻田(11.05±3.72)mg·kg-1>撂荒地(9.04±6.87)mg·kg-1;土壤Cd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旱田(0.64±0.03)mg·kg-1>水稻田(0.44±0.18)mg·kg-1>撂荒地(0.25±0.11)mg· kg-1;土壤Cu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旱田(34.11土14.83)mg·kg-1>水稻田(20.44土6.62)mg·kg-1>撂荒地(13.90土6.64)mg·kg-1;土壤Pb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水稻田(39.26±9.85)mg· kg-1>旱田(38.87土7.10)mg·kg-1>撂荒地(21.94土9.68)mg· kg-1.单项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在水稻田和撂荒地中均无污染,而在旱田中As和Cd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单因子潜在风险指数均属于轻微生态危害,Er值为Cd>As>Cu>Pb,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小于150,为轻微生态危害,其中以旱田土壤RI值最大,土壤重金属以Cd的贡献率最大.可见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旱田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最强,水稻田次之,撂荒地最弱.农业活动虽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土壤pH的作用,但促进了土壤对重金属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大庆市大同区四乡镇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大庆市石油开采和化工业迅速发展,造成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为更好地了解这一状况,在大庆市大同区4个乡镇选取了70个样点进行采样和测试分析,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单因子污染指数上看,4个乡镇汞因子污染相对较高,铅因子偶有超标;从综合污染指数上看,4个乡镇均存在一定的污染,其污染指数双榆树乡太阳升镇八井子乡老山头乡,70个样点中61.4%属于清洁级,污染等级为安全,37.2%属于尚清洁,污染等级为警戒级,1.4%属于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以贵州喀斯特山区林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耕地和弃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Cd、Cr、Pb、Ni、Hg、As)的含量、分布特征等的影响,并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Cd和Pb均呈表层富集,Cr、Ni、Hg在林地、天然草地、耕地中层富集,As呈均匀分布;在各土层不同利用方式中,土壤重金属的分布无明显规律;Cd与Pb,Pb和As来源相同,pH与Ni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b、As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阳离子交换量CEC与Cd、Pb、A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Ni、Hg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Cr呈显著负相关(P0.05)。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的评价结果综合表明,贵州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6种土壤重金属元素均主要来源成土母质,除了Cd外,其它5种元素均未对土壤造成污染;人工草地和弃耕地为中度污染,林地、耕地、天然草地为轻度污染,主要是由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环境造成的Cd的背景值高引起的污染;5种土地利用方式均为轻度生态危害。土壤Cd污染需要引起注意,研究区土壤偏酸性,可考虑植物修复将重金属移除土壤。  相似文献   

18.
对石河子市郊菜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环境质量评价表明,认为石河子市郊菜区土壤综合污染指数逐年在上升,土壤环境质量逐年在下降,大部分地区属于微污染,但也有个别地区达到了轻污染,市郊菜区土壤呈现复合污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全南县厚朴生态栽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分块随机方法采集12份土壤样品,分析了Cu、Zn、Pb、Cd、Cr、As、Hg等重金属含量。参照地积累指数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II级标准,综合评价了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以Zn为主,其变幅为118.73~558.04mg/kg,均值为377.591mg/kg,达到轻度、中等污染程度;采矿活动和土壤的酸性、强酸性是造成重金属含量增加、污染加重的主因。同时,针对性提出了重金属污染的具体治理措施。该研究可为厚朴的种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市4个典型道路交通岛绿地和3个侧绿带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距离道路边沿一定梯度的表层土壤样品,测定样品的Pb、Cd、Cr、Mn、Hg、As、Cu、Zn、Fe的含量,研究2种道路绿地类型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的差异,探索道路绿地的防护效应。结果表明:随着距道路距离的增加,绿地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按照线性方程估算,交通岛型绿地距道路距离为80m、道路侧绿带为50m时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接近1。调查区域交通岛绿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和距道路的距离呈中等相关性,道路侧绿带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和距道路的距离呈强相关性,而2种绿地的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和距道路的距离总体呈弱相关性,这可能与2种绿地的防护效应存在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